学术投稿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陈艳丽

关键词:幼年, 类风湿关节炎, 护理
摘要:手足踝外科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及关节肿痛,伴皮疹,肝及脾、淋巴结增大,若反复发作可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重,年长儿以关节症状为主.多年来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中山市某综合三甲医院HIV抗体阳性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某综合三甲医院接诊患者中HIV的感染状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及趋势,提高医务人员对HIV的认识,为综合医院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山市某综合三甲医院2011-2015年HIV抗体筛查阳性,并经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终确证的166例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通过SPSS 19.0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该院共筛查病例194 564例,确证HIV阳性166例,确证阳性率0.85‰;其中本地户籍81例(48.80%),外地户籍85例(51.20%);男性128例,女性38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37∶1;20~49岁为主要感染人群:127例(占76.51%);感染者文化程度较低,大专以下学历159例(占95.78%);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异性传播139例(占83.73%),同性传播23例(占13.86%),注射毒品4例(占2.41%).结论 性传播是中山地区HIV的主要传播途径、男性、20~49岁年龄段、低学历者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应对通过多种形式对高危人群进行宣教工作.继续加强对综合医院就诊患者的HIV抗体检测,尽早发现HIV感染者并及时予以治疗.另外,医务人员也应提高对HIV的认识,提升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

    作者:刘本坚;雷志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晚期癌症内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20例体会

    目的 通过经口胃镜引导下植入空肠营养管了解其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经口胃镜放置营养管20例,均经导丝引导法植入,然后经口鼻交换,后拍腹平片了解空肠营养管的位置,计算成功率,观察并发症.结果与结论 经口胃镜行空肠营养管植入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操作简单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左军;王旭东;乌日丽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6年2~12月在我院体检并确诊为梅毒的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18例为一期梅毒作为试验组A,22例为二期梅毒作为试验组B,选择同期进入我院的健康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经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检验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在试验组A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阴性率5.56%,阳性率94.44%,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阴性率11.11%,阳性率88.89%,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阴性率22.22%,阳性率77.78%.至试验组B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100.0%,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4.55%,阳性率95.45%,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阴性率9.09%,阳性率90.91%.对比分析发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阴性率是三种方法中低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敏感性98.9%、特异性97.8%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敏感性97.1%、特异性98.9%都要高于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敏感性92.2%、特异性97.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可优先考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这两种检验方式.

    作者:曹梦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与分析对护理胸外科手术患者运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的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3%,对照组为76.92%;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运用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患者痛苦,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林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导尿管球囊扩张术配合针灸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评价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采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联合针灸的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40例,依照随机对照原则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治疗及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治疗方案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基础上再进行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及吞咽功能评定结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咽部期、误吸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在口腔期两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定分数提高,且其改善值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改善值.结论 采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配合针灸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

    作者:张锋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的围术期抗凝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导管消融术治疗围术期抗凝药物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对33例房颤导管消融术患者术前行华法林等抗凝治疗以达手术预期,术中予肝素并动态监测抗凝状态,术后继续抗凝治疗并适时调整治疗强度.结果 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术后发生1例出血并发症.结论 围术期抗凝药物应遵照医嘱使用,加强健康教育及病情观察,提高患者的抗凝依从性,可达到安全、有效的抗凝状态.

    作者:宫丽斌;任兰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特征及防治策略

    目的 分析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 入选2014年5月~2016年5月的青少年200例,以分层整群的抽样方式抽取样本,并对选入的青少年进行问卷的调查,分析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特征和防治策略.结果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特征包括吸烟27.0%、酗酒24.0%、不健康饮食34.0%、有自杀想法19.5%、沉迷网络游戏35.5%、性行为10.5%和吸毒14.0%.在危险行为发生率中,男生高于女生,成绩差的青少年高于成绩优秀的青少年,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单亲家庭高于双亲家庭,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分析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流行特征并给予有效的防治措施,可减少危险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李胜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王灿晖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撷菁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在临床上是常见病,也是难治病,中医在对此病的治疗上颇有优势[1-4].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王灿晖教授(以下尊称为王老)在这一领域颇有独到经验.他强调在临证时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及咳嗽特征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提高疗效.他在诊治过程中思路清晰,方药运用灵活,重视脏腑的调养,标本兼顾,治疗效果颇佳.慢性咳嗽在临床上是呼吸内科门诊常见的疾病,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吸烟、起居不当、饮食失调等因素,慢性咳嗽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慢性咳嗽的定义为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片检查无慢性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5].王老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对慢性咳嗽的辨治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楠;刘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腺癌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探讨乳腺癌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内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术后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从而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薛珂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SPECT/CT断层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SPECT/CT断层显像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2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次全切或全切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131Ⅰ 3.70~7.40 GB去口服治疗,5d后对215例患者实施131Ⅰ全身平面显像检查,之后对其实施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在DTCC转移灶诊断方面的临床结果进行性观察分析.结果 SPECT/CT对于DTC转移灶的诊断敏感率(94.92%)、准确率(92.66%)均明显高于131Ⅰ WBS (85.89%、8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DTC患者,在术后131Ⅰ治疗基础上对其实施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可有效提高转移灶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排除生理性摄取和干扰因素的影响,对于患者术后治疗方案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孔维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抗氧化剂依达拉奉结合葛根素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依达拉奉结合葛根素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美多巴口服,同时静脉滴注依达拉奉和葛根素,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美多巴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2周之后观察患者血清氧化酶等指标和UPDRS评分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氧化酶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患者UPDRS评分显著提升,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数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联合葛根素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甲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啮齿动物寄生蚤及室内游离蚤调查方法的研究

    目的 为提高鼠疫防治工作中鼠疫媒介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因此开展了啮齿动物寄生蚤及室内游离蚤调查方法的研究.方法 应用地理景观知识进行蚤类调查,活体啮齿动物的运输,采用石杲的活体啮齿动物运输箱.室内游离蚤类的捕获采用石杲的“高效地面游离蚤捕蚤器”与“轮式车地面游离蚤捕获器”.蚤类的捕获与分离采用石杲的“手动单、多只蚤类捕获与分离器”、“一种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一种简易的吸蚤装置”与常规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室内游离蚤类调查采用“高效地面游离蚤捕蚤器”与“轮式车地面游离蚤捕获器”进行调查,比采用粘蚤纸的方法提高效率6~8倍.调查啮齿动物寄生蚤采用“手动单、多只蚤类捕获与分离器”、“一种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及“一种简易的吸蚤装置”比采用白金耳吊、检蚤镊子的方法提高效率3~5倍.结论 室内游离蚤类的调查可推广“高效地面游离蚤捕蚤器”与“轮式车地面游离蚤捕获器”.啮齿动物寄生蚤的调查可推广“手动单、多只蚤类捕获与分离器”及“一种连续蚤类捕获与分离器”等新方法.

    作者:尚文旭;崔旭初;石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TB-DN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检测价值

    目的 对结核病诊断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B-DNA预以评价.方法 现对我院结核病患者2016年11月份送检的134人份痰标本同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TB-DNA含量检测、涂片找抗酸杆菌、酸性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果 PCR法、涂片法、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20.1%、12.7%、14.9%;涂阳PCR阳性16例,涂阴PCR阳性10例,涂阴培养阳性2例,培阴PCR阳性3例.三法阳性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法比其它两种法敏感度高,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作者:王运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采用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2月,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54例,直接前方入路组27例,其中采用后外侧入路组27例.统计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1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假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的随访,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臼杯外展角、术后1个月髓关节Harri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前方入路组有1例股前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大粗隆骨折,后外侧组发生1例髋关节后脱位.结论 直接前方入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可靠的手术入路,但建议术者选择熟悉的手术入路.

    作者:张飞;武敏;孙福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5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诊断、治疗方法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CSP)的诊断、治疗方法与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25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有停经史或阴道不规则流血史,血HCG增高;彩超确诊22例,3例外院人流术后出血转入我院;25例患者中10例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给予清宫;8例米非司酮治疗后超声引导下妊娠囊内注射甲氨蝶呤;2例阴式子宫病灶切除加修补术治疗;3例单独口服米非司酮治疗,2直接肌注甲氨蝶呤,24例均治愈出院,1例转外院治疗.结论 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切口妊娠发生率明显增高,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剖宫产患者如再次怀孕时早期检查、早期发现对早期确诊及治疗CPS提供依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恰当的个体化治疗.

    作者:王智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进展性脑梗死与低密度脂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

    现如今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涨趋势,其引发的后遗症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巨大打击,其中进展性脑梗死不管是在总死亡率、长期致残率及3个月不良预后发生率上都相对非进展性脑梗死明显增高,预后相对较差,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难点,较易引起医疗纠纷.所以能准确地评估脑梗死的进展并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无论是对患者还是临床医师都尤为重要,临床研究发现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成分和危险因子,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炎症反应有关,而脑梗死的基本病因和病理变化为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进展性脑梗死与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息息相关.

    作者:王宏玮;王慧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005-2013年怀集县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及防制措施

    目的 调查分析2005-2013年怀集县人狂犬病的流行特征,为有针对性制定狂犬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怀集县2005-2013年人狂犬病疫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怀集县人狂犬病的流行强度、季节分布、人群分布、伤人动物、受伤情况以及暴露后的处理情况等流行特征,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分析,并针对当地的流行特征情况提出有效合理的防制措施.结果 2005-2013年怀集县共报告人狂犬病病例80例,死亡80例,病死率100%,其中2005年发病率高(3.89/1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病率呈大幅下降趋势;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秋冬两季,共发病61例,占比76.25%;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5∶1,以当地农民为主,共发病58例,占比72.50%;伤人动物以犬为主,占比96.25%(77例);受伤情况以咬伤为主,占比93.75%(75例);暴露后约87.50%(70例)均未接种过狂犬疫苗.结论 2005-2013年怀集县人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目前秋冬季、农村地区是防控重点,同时还应加强该地区的犬只管理和人群暴露后免疫,以提高群众狂犬病防制意识.

    作者:苏洁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KLF1基因对地中海贫血的影响分析

    成人血红蛋白A (HbA2)和胎儿血红蛋白F(HbF)水平是一种鉴定β-地中海贫血携带者可靠的诊断方法.HbA2含量的升高是由β-株蛋白基因的突变或者β-株蛋白簇外部的分子机能障碍引起的,这种分子机能障碍可能归因于β-株蛋白簇的调控基因所致,例如KLF1基因.本实验的目的是鉴定KLF1基因对地中海贫血病的影响.本研究从中国南部地区招募40名健康的人和100名中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67例重型和33例中间型).研究发现,14%的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存在KLF1基因的特异性突变,这些患者选择性的出现于中间型地中海贫血病例中.KLF1基因突变的患者血液中HbA2和HbF水平较健康人群和未发现KLF1基因突变的患者有较大的升高.对这些患者的8-株蛋白基因和y-株蛋白基因的表达进行实时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携带KLF1基因突变的患者其δ-株蛋白和γ-株蛋白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这支持HbA2和HbF水平升高的表型变化.这些结果说明KLF1基因缺陷可以通过改变血液参数来调节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临床表型的严重性.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也需要在不同种族人群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作者:郭少珊;陈桂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铁路客运乘务人员常见慢病检出分析

    目的 分析铁路客运乘务人员常见慢病检出情况,了解该职工群体健康状况,为制定慢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2015年度某铁路局3 684名客运乘务人员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铁路客运乘务人员的脂肪肝、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检出率分别30.92%、24.86%、14.31%和7.22%,机车乘务员组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客运乘务员组和随车机械师组(P< 0.05);济南地区乘务人员高血压和脂肪肝检出率高于青岛地区(P< 0.05);高铁组乘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检出率低于普客组(P< 0.05);随着工龄增加乘务人员的四种慢病的检出率增高(P<0.05);血常规、TC、TG、IFG、心电图体检异常组乘务人员的四种慢病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铁路客运乘务人员常见慢病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预防干预.

    作者:宋少锋;兰天翔;万宁;刘肖辉;陶明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检查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检查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入我院门诊与急诊进行诊治的不明原因哭闹或腹痛并终确诊为小儿肠梗阻疾病的患儿中选取120例,为患儿分别采用超声与X线诊断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结果在定性诊断方面,超声诊断与定位诊断的的检出率分为为91.7%与90%,结果 较为接近,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位诊断与病因诊断方面,超声诊断更有优势,P<0.05.结论 小儿肠梗阻疾病的诊断中,与X线诊断相比,超声诊断在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另外,临床应强调小儿肠梗阻疑似患儿准确诊断的早期性,尽早确定患病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展开治疗.

    作者:张凯;晏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医学院

主办: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