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华;孙光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4例脊柱结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各51例.A组患者采用病灶后路清除术、椎弓根后路内固定术及植骨融合术;B组患者采用椎弓根后路内固定手术、植骨融合术及病灶前路清除术;C组患者采用病灶侧前方清除术、植骨融合术及椎弓根后路内固定手术;D组患者采用病灶前路清除术、植骨融合术及前路内固定术;观察各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B、C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D组(P<0.05);A、B、C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率显著高于D组(P<0.05);A、B、C3组患者矫正角度丢失率显著低于D组(P<0.05).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患者的效果显著不同,采用后路固定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能清除病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效果更好.
作者:艾克拜尔·乌曼尔江;车力新;王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经腹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子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淋巴结清除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尿量及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疗效优于经腹子宫颈癌根治术.
作者:张秋华;孙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支点反馈控制技术对非对称性紧张性所致痉挛型脑瘫患儿头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均接受2次/d的常规康复训练和痉挛机治疗,治疗8周.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支点反射控制训练,1次/d,30 min/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点反射控制对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头部控制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张成静;蒋玉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0例卵巢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治疗卵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颜旭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实施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术后化学治疗的患者按照在临床化疗过程中的护理手段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与护理前相比较,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宣泄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程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是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微检实验技术的操作能力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微检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作者从多年的微检实验教学经验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从实验教学内容、临床见习、多样化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希望通过这些新的思路,提高微检实验教学的效果,培养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
作者:孙艳美;李瑶;姜晓明;王月华;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髓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9例,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61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在疗效的比较中愈合率、总有效率更高、无效率更少;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好转趋势.结论:兰索拉唑可有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起效快,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陈瑜凤;芦茜;钱润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术患者左房容积指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CCU的78例确诊为急性心梗行急诊介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加新活素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心电图等变化,记录新发房颤率及心衰再住院率.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NT-proBNP较治疗前下降,LVEF升高;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新活素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LAVI水平下降更显著,房颤发生率和心衰再住院率更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新活素降低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介入术患者左房容积指数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荀平;王燕华;孙莉;尚怡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化疗药物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化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按照病历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4例,采用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2例,按常规化疗方法治疗.连续治疗30 d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毒副作用及生存质量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可达56.8%,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6.4%,生存质量改善率为68.2%,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注射液辅助化疗药物用于原发性肝癌化疗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降低其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坤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抑郁状态患者的代谢、炎症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处于背景期的DR患者184例,分为单纯DR者(DR组)100例和合并抑郁状态者(DR+抑郁组)84例;检测两组患者代谢和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DR+抑郁组患者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 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单纯DR组(P<0.05),高敏C反应蛋白(hsC-RP)、IL-6、TNF-α和血浆皮质醇(COR)均低于单纯DR组(P<0.05).结论:DR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糖尿病程度和炎症指标均高于单纯的DR患者.
作者:杜红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来源及应对策略.方法:122名手术室护士完成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量表中的测试后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疲溃感均处于较高水平状态,主客观支持的利用度与疲溃感的产生呈负相关.结论:手术室护士疲溃感主要与个人成就感的缺失及个人应对方式低效有关.社会支持度、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个人应对方式等因素均对手术室护士的疲溃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鲍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静脉用瑞芬太尼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手术的老年住院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拔管时间及认知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心率、血压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及恢复认知能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更好.
作者:李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糖、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精神分裂症组;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NC组,收集和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资料及生活方式等.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围比(WH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 h Ins)及HOMA-IR均高于NC组,HDL-C和HOMA-β低于NC组(P<0.05或P<0.01);②两组研究对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BMI、糖尿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间长、剂量高及服用抗抑郁药物和饮酒是精神分裂症合并糖、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而受教育程度为保护性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合并糖、脂代谢异常,尤其对于年龄高、病程长、饮酒、糖尿病和长期高剂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及服用抗抑郁药物者存在相关性.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骨创伤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创伤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作者:范碧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经过4周的护理,两组患者的PANS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OSIE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程护理中,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恢复,促进患者尽快融入社会生活中.
作者:孙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61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ECG)与动态心电图(DCG)两种检测方式进行诊断,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测结果差异性.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在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x2=53.6748,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者在无症状表现心肌缺血检出率差异巨大(x2=48.6551,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用于检测糖尿病性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取80例2型糖尿病病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预混胰岛素,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方案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糖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7.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与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体重指数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案中,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与预后,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贺鸿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缺陷归因分析与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对神经外科接受治疗时出现护理缺陷的20例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分析患者的护理缺陷原因及安全管理措施的分析.结果:神经外科护理中,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分别为未执行查对的制度(占25.00%)、未执行交接制度(占20.00%)、未执行基础护理(占15.00%)、未观察到患者的病情改变(占10.00%)、未根据操作规范进行相关操作(占10.00%)、未评估患者的创伤原因(占10.00%)、对患者的健康指导不到位(占10.00%);患者发生护理缺陷的时间分别为休息日(占35.00%)、大夜班(占25.00%)、小夜班(占20.00%)、中班(占15.00%)、白班(占5.00%).结论:神经外科护理缺陷原因多样,需制定有效的制度落实,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许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胆红素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高血压颈动脉硬化与血清胆红素及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加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而血清胆红素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增高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程度呈正比,而与血清胆红素降低的程度呈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胆红素存在密切相关性.
作者:周长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电休克法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利培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WMS总分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总分明显降低,WMS总分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NSS与WMS总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优良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法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利培酮片.
作者:左晓伟;王成东;童柱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