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骨创伤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创伤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作者:范碧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经腹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子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淋巴结清除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尿量及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疗效优于经腹子宫颈癌根治术.
作者:张秋华;孙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血清胆碱酯酶(CHE)和前白蛋白检测(PA)的临 ()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CHE、PA、丙()LB)和总胆汁酸(TBILL)等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HE()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和PA在观察组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ALT、AST和TBIL的阳性检出().结论:对肝病患者进行CHE和PA检测,有助于准确评估患者肝细胞功能损伤程度.
作者:盖守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髓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9例,给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61例,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在疗效的比较中愈合率、总有效率更高、无效率更少;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好转趋势.结论:兰索拉唑可有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起效快,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陈瑜凤;芦茜;钱润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前沿学科,作为临床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学习细胞生物学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临床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科研实践和评价体系4个层面探索了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并且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建议.教学实践证明,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
作者:王弘珺;李质馨;田洪艳;徐冶;刘忠平;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比较单纯激素补充治疗与度洛西汀联合激素治疗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绝经期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补充激素(替勃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补充激素治疗基础上加服度洛西汀胶囊,治疗8周.采用HAMD、KMI评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HAMD与KMI评分均比治疗前均显著性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后HAMD与KM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激素疗法对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补充激素疗法,具有借鉴性.
作者:梁光利;万礼霞;左晓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测量患者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服药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OSIE和ITAQ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周末,观察组患者NOSIE和ITAQ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和依从性有明显的帮助.
作者:崔文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乳腺肿块患者,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与手术病理检查的结果,同时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分为良性组患者61例,恶性组患者19例,并分析二维图像表现特点及血流信号的检出率情况.结果:本组80例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中,61例患者为良性病变,19例患者为恶性病变,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超声图像鉴别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的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作者:樊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20 mg,1次/d,睡前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1次/d,睡前口服.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肝转氨酶、肌酸激酶(CK)、尿蛋白升高例数多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治疗效果更可观,但应注意监测患者肝肾功能情况,若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时应减量或停用.
作者:任毅;黄爱丽;赵会权;于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亚洲人骨质疏松自评工具(OSTA)对筛查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对入选的106例老年女性患者进行骨密度测量,并计算其OSTA指数,通过比较OSTA指数和骨密度值,计算OSTA的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Kappa值.结果:当以OSTA≤-1为截断值时,其灵敏度为93.3%(95%CI:100.0%-86.0%),特异度为50.8%(95% CI:63.3%-38.3%),Youden指数为0.4(95%CI:0.6-0.3),Kappa值为0.4(P<0.05).结论:亚洲人骨质疏松自评工具对于筛查老年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曹硕;梁冠秀;何志娜;吕改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mBNP)在脑梗死患者病程中的变化.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期患者、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每期各30例;按照梗死面积又分为A、B、C3个亚组,每个亚组各30例.另选取50例正常的人头颅CT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的Hcy、NT-pm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时期的Hcy、NT-pmB-NP水平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期的Hcy、NT-pmBNP水平与亚急性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亚急性期患者的Hcy、NT-pmBNP水平与慢性期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亚组与B亚组、B亚组与C亚组患者的Hcy、NT-proBNP水平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脑梗死患者的病程存在相关性,可将Hcy与NT-pmBNP水平作为预测脑卒中患者病程的指标.
作者:高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持续性血液透析(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透析组和对照组.透析组患者37例,采用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CBP),对照组患者31例,采用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及速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以及血红蛋白(Hb)指标的变化,并总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透析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组患者11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73%(11/37);对照组患者16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61% (16/31);透析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均优于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及速尿治疗.
作者:孙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行As2O3 +ATRA+HAE方案联合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7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行ATRA诱导治疗、As2O3 +ATRA+HAE三联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较对照组高,且1、3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行As2O3+ATRA+HAE方案复合序贯治疗,疗效较ATRA诱导治疗好.
作者:郭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康复按摩对产妇晚期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分娩或剖宫产术后无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每组产妇中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术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24 h~7 d内给予产后康复按摩,1次/d.比较两组产妇恶露性质、晚期产后出血情况及产后2d、3d、5d、7d子宫底下降幅度.结果:产后2、3、5、7d,观察组产妇子宫底下降幅度大干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恶露已干净78例,多于对照组61例(P<0.05);观察组产妇未出现晚期产后出血,对照组9例(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有利于促进产妇子宫底恢复,有效降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光华;陈晶晶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帕金森病与骨质疏松具有高度相关性,帕金森病患者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帕金森患者骨密度的降低与年龄、性别、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必须重视对患者骨密度的监测,指导患者避免骨折的发生.
作者:张辉;郝晓艳;周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雄激素阻断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行双侧睾丸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至少12个月的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评分、血脂及血糖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雄激素阻断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代谢功能,患者易出现贫血、骨质疏松、血脂代谢异常等并发症.
作者:姚林;吴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术患者左房容积指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CCU的78例确诊为急性心梗行急诊介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加新活素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容积指数(LAVI)、心电图等变化,记录新发房颤率及心衰再住院率.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NT-proBNP较治疗前下降,LVEF升高;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新活素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LAVI水平下降更显著,房颤发生率和心衰再住院率更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新活素降低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介入术患者左房容积指数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作者:荀平;王燕华;孙莉;尚怡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61例,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ECG)与动态心电图(DCG)两种检测方式进行诊断,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测结果差异性.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方式在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x2=53.6748,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者在无症状表现心肌缺血检出率差异巨大(x2=48.6551,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用于检测糖尿病性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分析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92例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扶他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他林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及术后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陶晓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支点反馈控制技术对非对称性紧张性所致痉挛型脑瘫患儿头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均接受2次/d的常规康复训练和痉挛机治疗,治疗8周.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支点反射控制训练,1次/d,30 min/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点反射控制对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头部控制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张成静;蒋玉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