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6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与分析

张波;冯贵雪;周红;刘茵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E2, P, E2/P比值
摘要:目的:了解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因素.方法:用常规IVF-ET技术对123例妇女进行了126周期的治疗,对比分析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不孕原因、治疗方案、用药情况、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相关激素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冷冻率、内膜厚度等指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非妊娠组HCG日的雌二醇(E2)及孕激素(P)水平高于妊娠组(P<0.001);两组间E2/P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日的E2、P水平和E2/P比值与IVF-ET结局相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胃黏膜HBsAg、HBcAg分布状况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胃黏膜HBsAg、HBcAg分布状况.方法:用ELASA法检测两对半,地高辛探针法检测血清HBV-DNA,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和胃黏膜中的HBsAg、HBcAg.结果:肝、胃组织HBVM的检出与血HBVM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HBVM并不能完全反映肝组织、胃黏膜中HBV存在状况.HBV在肝组织、胃黏膜的分布和复制状态不完全相同.

    作者:玉艳红;江建宁;周桂英;韦敏怡;梁秀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肺炎25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疾病,容易导致新生儿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生命.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我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肺炎2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传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术后镇痛加CPM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41例

    伸直型关节僵硬多见于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或长时间膝关节制动,锻炼不当和松解术后再粘连等原因,治疗非常棘手.我院1999年2 月至2005年7月采用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术后镇痛下膝关节连续被动活动(CPM)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4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农新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致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室性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运动试验阳性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51例、运动试验阳性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冠心病患者22例及健康人20例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前后、各组间运动后的QT离散度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运动可使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增大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廖杰;何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巨块型宫颈癌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20世纪90年代妇科肿瘤学者们对宫颈癌的化疗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并开展了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联合手术或放射治疗宫颈癌的新模式,取得了较为令人鼓舞的效果.宫颈癌术前动脉化疗属于NACT的范畴,目的是控制肿瘤的微小浸润,减少肿瘤体积,为手术创造条件而易于施行[1],本文报道76例巨块型宫颈癌介入化疗的疗效.

    作者:胡小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己酮可可碱对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活的影响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激活的影响,探讨PTX保护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机制.方法:建立内皮细胞单层损伤模型,随机分为脂多糖(LPS)-A组、LPS-B组、LPS+PTX-A组及LPS+PTX-B组,分别以不同终浓度LPS及PTX刺激不同时间,以West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内皮细胞p38MAPK活性.结果:LPS组,随着LPS刺激时间的延长及刺激浓度的增大,磷酸化的p38MAPK亮度逐渐增强;LPS+PTX组,磷酸化的p38MAPK亮度随着PTX刺激时间的延长及刺激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弱.结论:PTX可通过降低p38 MAPK的活性而起保护内皮细胞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汤展宏;钱卫;季晓芳;林成新;张驰;江家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诊颅脑外伤148例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治安案件,工业生产意外等所致外伤也日益增多,其中颅脑外伤是常见的严重外伤.研究急诊颅脑外伤流行病学的特点对于急诊外科日常工作和急诊外科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1].

    作者:郑文军;赵会民;潘磊;刘唐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外科治疗

    1986~2005年我科共收治发病超过24 h自发性食管破裂8例,经积极、及早的手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维;梁友君;何振波;李东涛;高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复合液对围术期焦虑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儿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复合液对围术期焦虑和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B组: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和氯胺酮5 mg/kg;C组:口服咪达唑仑0.8 mg/kg和氯胺酮5 mg/kg.观察对口服药的接受程度、起效时间、镇静程度和抗焦虑情况、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术后精神状态和有无并发症等.结果:3组患儿均很好地接受口服用药;术中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稳定,无术后精神状态和并发症;C组起效时间更短;C组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较强,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复合液(咪达唑仑)0.8 mg/kg和氯胺酮5 mg/kg混合液,其镇静和抗焦虑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较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

    作者:施小彤;刘敬臣;谢玉波;赵丽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下肢痉挛25例

    1996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科运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局部矫形手术及康复训练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下肢痉挛25例,随访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冉;孙宏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定量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有慢性炎症和血管翳形成,软骨和软骨下骨破坏,终造成关节畸形和强直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阻止RA病情发展、减少致残率的关键[1].目前临床上常用类风湿因子(RF)作为血清学的诊断指标.由于RF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不利于早期诊断.因此,寻找特异性检测指标对RA进行早期诊断,成为近年来类风湿关节炎研究的重点.我们对11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定量检测,以评价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赖战峰;吴晓宁;蒋杰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神经发生与记忆形成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神经发生与记忆形成的关系.方法:将经行为学筛选出的27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再按其训练成绩分为记忆力强组和记忆力弱组,每组小鼠9只.实验组小鼠进行水迷宫训练5 d,对照组小鼠不作水迷宫训练,在实验组小鼠训练完成后的24 h内,同时检测3组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记忆力强组小鼠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数目明显多于记忆力弱组(P<0.01),而记忆力弱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神经干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神经发生可能参与了记忆的形成过程.

    作者:黎有文;周三国;杨伯宁;谭国鹤;葛晓东;龚健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国产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运用

    目的:探索丁丙诺啡在术后自控镇痛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要求术后镇痛的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50例,A组:丁丙诺啡静脉自控镇痛.B组:丁丙诺啡+胃复安静脉自控镇痛.C组:丁丙诺啡+2%利多卡因皮下自控镇痛.D组:丁丙诺啡+2%利多卡因+胃复安皮下自控镇痛.术后6、12、24、48 h进行镇痛、镇静评分.结果:平静状态下术后6、12、24、48 h镇痛效果均基本满意,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C两组术后呕吐与B、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 4组收缩压(SBP)较术前均无明显降低.结论:丁丙诺啡静脉或皮下自控镇痛对术后患者镇痛一样有效,尤以加用胃复安后自控镇痛更能给病人提供理想的效果.

    作者:陈艳青;梁维斌;务军;张岚;王小平;陈蕙;燕舒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广西产土垅大白蚁菌圃中几种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目的:探查广西产土垅大白蚁菌圃中铅、镉、砷和汞等重金属的含量.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12批土垅大白蚁菌圃进行铅、镉、砷和汞等元素的测定,其中铅测定采用火焰法,镉采用石墨炉法,砷和汞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结果:铅在0~1.00 mg/L、镉在0~5.0 μg/L、砷在0~64.0 μg/L、汞在0~16.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12批样品铅含量为6.0~19.1 mg/kg, 镉为0.11~0.40 mg/kg,砷为0.14~0.82 mg/kg,汞为0.050~0.520 mg/kg.结论:广西不同产地的土垅大白蚁菌圃上述重金属含量较低,临床使用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黄瑞松;陈广林;吴祖军;孔桂豪;苏青;江永红;吴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B组)和对照组(F组),B组(n=20)镇痛药液配方为:0.2%布比卡因+0.003 3%布托啡诺混合溶液;F组(n=20)镇痛药液配方为0.2%布比卡因+0.000 7%芬太尼混合溶液,采用负荷量+持续剂量+自控给药的模式,持续量均为2 ml/h.结果:镇痛效果VAS评分B组与F组相似(P>0.05).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F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以及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

    作者:钱卫;黄冰;赖恩华;潘灵辉;黎阳;黄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国产封堵器和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国产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与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AVSDD)治疗VSD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对160例VSD封堵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并发症.结果:国产器械组及AVSDD组即刻手术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即刻残余分流率的比较国产器械组明显低于AVSDD组(P<0.05),但术后24 h,1、3、6、12个月不同时点随访残余分流率的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国产组少于AVSDD组(P<0.05).结论:国产VSD封堵器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AVSDD.

    作者:黄群英;张智伟;李俊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肺母细胞瘤1例报告

    患者,女,35岁.反复咳嗽、咳痰伴偶咳血丝痰1年余.体检:生命指征正常,血压16.8/9.33 kPa,呼吸13次/min,体温36.7 ℃.心、肺、腹未见异常体征.X线平片见左下肺后基底段大小为4 cm×5 cm分叶状、边缘光整肿块影.

    作者:潘少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且特异性高,可用于检测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DNA分析方法.方法:用巢式PCR方法扩增α2-珠蛋白基因,然后用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两种已知的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即,密码子125(CTG→CCG)和终止密码子(TAA→CAA).结果:这两种已知的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均被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出.结论: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较为简便、特异性高的DNA分析方法,可用于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检测.

    作者:李卫;高枫;张学荣;唐卫中;张海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

    肾病综合征(NS)常伴有高脂血症,以往一般认为主要为胆固醇升高.脂蛋白(a)[LP(a)]是一种独立的脂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有较深入的研究,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对42例NS患者治疗前后的LP(a)的水平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磨红;赵志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电图与心肌酶谱改变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多器官损害的疾病,约0.2%~0.5%发展成重型病毒性肝炎,此时常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心脏受损也较多见,可出现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PK-M)、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心电图异常,现将153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卢平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