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自发性食管破裂的外科治疗

张福维;梁友君;何振波;李东涛;高军

关键词:自发性, 食管破裂,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发病, 报告
摘要:1986~2005年我科共收治发病超过24 h自发性食管破裂8例,经积极、及早的手术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三叉苦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三叉苦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I4)致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CCl4) 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以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匀浆丙二醛(MDA )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为指标观察三叉苦提取物对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三叉苦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动物模型的血清ALT、 AST 和肝匀浆MDA含量,提高肝脏GSH-Px活性.结论:三叉苦提取物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药物剂量有关.

    作者:庞辉;玉艳红;汤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妊高征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孕妇体内变化特点,从细胞免疫变化角度探讨妊高征的发病机制.方法:妊高征孕妇50例(分为轻、中、重3组),正常足月妊娠妇女30例(对照组).入院时采集静脉血5 ml,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孕妇体内T细胞亚群数量.结果: CD3 T细胞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4T细胞数量低于妊高征重度组(P<0.01);CD8T细胞数量高于妊高征中度组(P<0.05)、重度组(P<0.01);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妊高征中、重度组(P<0.01).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及相互间的平衡失调在妊高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妊高征的发病与机体异常的免疫激活有关.

    作者:黄玲玲;唐卉;王素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肺炎25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疾病,容易导致新生儿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生命.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我院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肺炎2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传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控制性超排卵中血清E2、LH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激素水平对助孕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个IVF-ET周期,采用磁酶免技术,测定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析不同E2、LH水平对用药天数、用药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卵、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HCG日不同E2水平组间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E2增高获卵数增多,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2<1 500 ng/L组使用促性腺激素(Gn)药量增多,与E2>3 000 ng/L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H水平<1.2 IU/L和≥1.2 IU/L组间胚胎植入率分别为26.27% 和10.3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23% 和20.6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H<1.2 IU/L组用药时间延长,药量增多.结论:注射HCG日血清E2水平与获卵数和使用Gn药量有关,但不能预测IVF-ET的妊娠结局,低LH组有着较高的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但使用Gn时间延长、药量增多.

    作者:张海英;孙燕萍;柳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妇科手术137例体会

    我院从2004年起,对以往单纯宫腔镜或腹腔镜不能同时治疗既有宫腔又有腹腔病变的病例,采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的手术进行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韵洁;于江;俸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思他宁联合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而凶险的并发症,其死亡率可高达30%,外科手术治疗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预后差.随着内镜操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完善,现在更多的应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或套扎治疗,该技术已在基层单位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在应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观察到硬化剂联合应用思他宁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易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手术疗效分析

    对我院1988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20耳中并发迷路瘘管32耳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作者:覃继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北海市青少年糖尿病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北海市青少年糖尿病(DM)高危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状况.方法:对腰围(WC):男>90 cm、女>80 cm及体重指数(BMI)≥23 kg/m2;和(或)空腹血糖(FPG)≥6.1 mmol/L;和(或)血压≥17.3/11.3 kPa高危者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FINS)和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2 h胰岛素(2 hIns);同时检测空腹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分析MS的发生情况. 结果:本组受试者中MS的发生率为9.6%,而中心性肥胖、糖尿病(DM)、糖调节受损(IGR)、高血压、高甘油三酯(TG)和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5.6%、0.9%、11.1%、12.8%、16.1%、6.4%.上述代谢指标存在异常者,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平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此人群中的2/3有不同程度的代谢异常,合并2种或2种以上代谢异常者占1/3,合并3种或3种以上代谢异常者占1/5. 结论:北海市青少年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代谢异常和MS的发生率较高.对青少年有高危因素者应进行筛查,对伴有代谢异常者应及早干预治疗,以降低青少年MS的发生率.

    作者:曾云先;钟宇华;卢振环;秦卫红;王寒啸;桂榕;陈家坚;高永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咽癌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及功能检测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树突状细胞(DC)经体外分离诱导分化后表型变化和呈递功能的情况.方法:在体外分离并诱导成熟HLA-A2基因型鼻咽癌病人自身的DC,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表型变化,然后分别负载EB病毒抗原LMP-2的HLA-A2限制型两个表位肽段CLGGLLTMV(CLG)和LTAGFIFL(LTA),诱导自身的CD8+T细胞.培养两周后,运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经DC诱导后CD8+T细胞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分离鼻咽癌患者外周血DC,培养7 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各项表型:CD80、CD86、CD83、HLA-DR等,呈现分化成熟的表型特征.上述各种表型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3.92±21.42)%、(90.20±12.10)%、(32.89±23.47)%、(90.37±12.82)%, 并且与正常人的DC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培养成熟的DC呈递肽段CLG及LTA给自身CD8+T细胞,T细胞识别肽段并能应答的细胞数增加,呈递前分别为(2.67±1.97)2×104CD8+ T细胞和(5.33±1.86)2×104CD8+ T细胞,呈递后为(42.67±33.79)2×104CD8+ T细胞和(25.67±18.25)2×104 CD8+ T细胞,呈递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正常T细胞的应答能力无明显差别.结论:鼻咽癌病人外周血DC可经外周血分离培养,诱导扩增后能分化成熟并能有效呈递肿瘤抗原肽段,产生特异性CTL,对鼻咽癌病人的免疫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光武;温文胜;张哲;谢莹;吴英鹰;唐安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通过鼻胃管喂养可解决早产儿吸吮无力.但因早产儿胃肠动力发育未完善,胃管喂养时可出现喂养不耐受.近年来,有学者研究提出非营养性吸吮(NNS)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发育.本文对我院儿科18例早产儿给予NNS,观察其对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且特异性高,可用于检测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DNA分析方法.方法:用巢式PCR方法扩增α2-珠蛋白基因,然后用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两种已知的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即,密码子125(CTG→CCG)和终止密码子(TAA→CAA).结果:这两种已知的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均被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出.结论: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较为简便、特异性高的DNA分析方法,可用于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检测.

    作者:李卫;高枫;张学荣;唐卫中;张海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种不同术前辅助治疗方法对低位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3种不同术前辅助治疗方法对低位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对91例低位直肠癌病例分为4组,A组19例进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eoperative regional intra-arteral chemotherapy,PRAC)联合放疗,B组30例进行术前腔内热疗(preoperative endocavitary hyperthermia,PEH)联合放疗,C组15例术前单纯放疗,D组27例术前未行任何辅助治疗.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每例治疗前及手术后的凋亡细胞. 结果:全部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所有4组治疗前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es,AI)之间无明显差异.A、B、C 3组治疗后AI均明显高于各组治疗前AI(P<0.01).治疗后的4组AI相比,A组(5.389±0.517)%、B组(4.985±0.428)%、C组(2.757±0.251)%,均高于D组(0.877±0.139)%,A组和B组AI又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AI无明显差异.结论:低位直肠癌PRAC联合放疗与PEH联合放疗均可以明显促进癌细胞凋亡,提示术前通过这两种方法治疗直肠癌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郭云;唐宗江;刘小健;唐卫中;甘嘉亮;张小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肾病NO、NOS测定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2型糖尿病(NIDDM)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影响了糖尿病(DM)患者的预后和生存.NO是新型的生物信息传递分子,具有舒张血管、松弛血管平滑肌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等功能.因此,本文通过对NO、NOS的配套测定,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作者:唐国全;覃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在体外诱导JEC凋亡的探讨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子宫内膜癌细胞(JEC)的抑制作用.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JEC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HE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AI.结果:家蝇幼虫抗菌蛋白作用后的JEC AI/PI升高,家蝇幼虫抗菌蛋白高浓度组JEC PI及Apoptosis%明显升高;各浓度组JEC A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JEC生长.

    作者:贺莉芳;万启惠;刘晖;张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铅中毒动物模型制备及排铅试验的研究

    目的:用两种排铅配方对铅中毒模型动物进行排铅处理,观察排铅效果与铅中毒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方法复制铅中毒模型,用两种排铅制剂对模型大鼠动物进行试验.结果:铅中毒模型中血铅水平的高低与排铅试验中尿铅排除量及排铅时间长短有关,过度铅吸收停铅后的排铅时间长,体内铅蓄积性高,对排铅制剂的排铅效果有明显影响.结论:有效控制铅中毒模型,对了解不同接铅水平机体的尿铅排除规律有重要作用.

    作者:江世强;葛宪民;陈晓琴;李羡筠;甘永金;陈婷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控制性降压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s,TURP)中应用对手术出血的影响.方法:将行TURP术患者随机分为降压组(N组 )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10例, N组采用硝酸甘油(1~5 μg/kg*min-1)进行控制性降压, C组不行降压处理.结果:N组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效果显著,无并发症.结论:控制性降压可减少TURP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王喜军;林成新;刘敬臣;蒋卓汛;李英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学龄前儿童全血锌

    锌与多种酶、激素的合成有关[1],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对婴幼儿来说,锌的缺乏与否,关系到孩子身体、智力的发育及免疫功能的健全,所以防止小儿缺锌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指血锌容易受组织液的影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血清锌是目前常用的方法[2].但血清锌取血量多,而全血锌取血量少,受影响因素少,操作简单,儿童也易接受.因而,笔者对1 731名南宁市0~6岁儿童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静脉血全血锌,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牡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7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住院治疗现状分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近20年来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由于对STEMI,NSTEMI及UAP的病理基础和发病机理的研究有了引人注目的进展,进而导致了治疗策略的巨大变化.伴随着关于ACS诸多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经循证医学证实的有效治疗措施如急诊PCI、低分子肝素、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等被不同国家和地区写进了ACS治疗指南.但这些指南在具体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73例ACS患者住院治疗措施的分析总结,评价我院目前ACS患者接受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治疗措施应用现状.

    作者:李彦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明原因发热71例病因分析

    不明原因发热(FUO)是内科常见疑难杂症,根据已有的病因分类考虑患者可能病因对临床医师有很大的帮助.现对在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FUO病例共71例进行病因分析.

    作者:韦秋敏;兰枝东;卢荣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活血开窍醒神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活血开窍醒神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用醒脑静注射液、补阳还五汤加味中药及醒神开窍针刺促醒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后意识好转和预后的情况.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为87.0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2%(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月内清醒46例,对照组32例(P<0.05).结论:活血开窍醒神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促醒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陈永斌;黄李平;陈业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