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明原因发热71例病因分析

韦秋敏;兰枝东;卢荣羡

关键词:不明原因发热, 病因分析, 临床医师, 病因分类, 难杂症, 住院, 内科, 患者, 病例
摘要:不明原因发热(FUO)是内科常见疑难杂症,根据已有的病因分类考虑患者可能病因对临床医师有很大的帮助.现对在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FUO病例共71例进行病因分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下肢痉挛25例

    1996年5月至2003年12月我科运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局部矫形手术及康复训练综合治疗痉挛性脑瘫下肢痉挛25例,随访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冉;孙宏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广西菲牛蛭提取物抗动物血栓形成的作用

    目的:研究菲牛蛭提取物对抗动物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家兔动脉血栓和大白鼠静脉血栓模型,静脉注射菲牛蛭提取物每千克60个抗凝血酶单位 (60ATU /kg),用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测定其对动脉及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结果:给药后,菲牛蛭提取物对动脉血栓、静脉血栓湿重和干重均有明显减轻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菲牛蛭提取物有较强的抗动物血栓形成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黎渊弘;杨洋;黎肇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应用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且特异性高,可用于检测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DNA分析方法.方法:用巢式PCR方法扩增α2-珠蛋白基因,然后用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两种已知的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即,密码子125(CTG→CCG)和终止密码子(TAA→CAA).结果:这两种已知的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均被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出.结论:分子内杂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一种较为简便、特异性高的DNA分析方法,可用于已知α-地中海贫血点突变的检测.

    作者:李卫;高枫;张学荣;唐卫中;张海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TCD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疑诊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进行TCD检测.所有病例由血管造影(DSA)证实均存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果:18例TCD均有异常改变,2例TCD血流速度及频谱形态未见明显改变.其中患侧颈内动脉虹吸段血流速度增高16例,轻度增高2例.以舒张期血流速度增高,搏动指数降低为主,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7例患者有频谱紊乱或频谱边缘不清伴有吹风样血管杂音等频谱形态异常改变.与DSA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TCD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苏兰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控制性超排卵中血清E2、LH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激素水平对助孕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个IVF-ET周期,采用磁酶免技术,测定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析不同E2、LH水平对用药天数、用药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卵、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HCG日不同E2水平组间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E2增高获卵数增多,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2<1 500 ng/L组使用促性腺激素(Gn)药量增多,与E2>3 000 ng/L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H水平<1.2 IU/L和≥1.2 IU/L组间胚胎植入率分别为26.27% 和10.3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4.23% 和20.6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H<1.2 IU/L组用药时间延长,药量增多.结论:注射HCG日血清E2水平与获卵数和使用Gn药量有关,但不能预测IVF-ET的妊娠结局,低LH组有着较高的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但使用Gn时间延长、药量增多.

    作者:张海英;孙燕萍;柳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肾母细胞瘤的术前动脉化疗栓塞

    目的:评价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小儿肾母细胞瘤(WT)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将24例WT患儿按临床分期、病理分型进行配对设计研究,TACE组12例,全身化疗组12例,治疗后2周用CT测量肿瘤的体积变化,术中测量肿瘤的坏死率、记录完整切除例数、骨髓抑制例数.结果:TACE组肿瘤的瘤体缩小、液化坏死程度高于全身化疗组(P<0.05),肿瘤术中完整切除率高于全身化疗组(P<0.05),出现骨髓抑制少(P<0.05).结论:对比全身化疗,术前TACE更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促使肿瘤缩小、坏死,出现骨髓抑制少,有利于手术根治性切除,从而提高生存率.

    作者:董淳强;杨体泉;罗意革;唐咸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髋关节疾患(包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是困扰骨科的一大难题,例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 虽然早期行髓芯减压及植骨有一定疗效,但一旦病情发展到中晚期(Ficat Ⅲ、Ⅳ期)疗效明显下降.另外,此时置换的全髋假体很难满足患者一生的需要,一旦出现松动或感染等并发症,治疗更加困难,效果极差.Smith-Petersen[1]报道了股骨头金属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经验[1], 由此开始了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作者:詹新立;肖增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咽癌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及功能检测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树突状细胞(DC)经体外分离诱导分化后表型变化和呈递功能的情况.方法:在体外分离并诱导成熟HLA-A2基因型鼻咽癌病人自身的DC,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表型变化,然后分别负载EB病毒抗原LMP-2的HLA-A2限制型两个表位肽段CLGGLLTMV(CLG)和LTAGFIFL(LTA),诱导自身的CD8+T细胞.培养两周后,运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经DC诱导后CD8+T细胞的免疫应答情况.结果:分离鼻咽癌患者外周血DC,培养7 d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各项表型:CD80、CD86、CD83、HLA-DR等,呈现分化成熟的表型特征.上述各种表型的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3.92±21.42)%、(90.20±12.10)%、(32.89±23.47)%、(90.37±12.82)%, 并且与正常人的DC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培养成熟的DC呈递肽段CLG及LTA给自身CD8+T细胞,T细胞识别肽段并能应答的细胞数增加,呈递前分别为(2.67±1.97)2×104CD8+ T细胞和(5.33±1.86)2×104CD8+ T细胞,呈递后为(42.67±33.79)2×104CD8+ T细胞和(25.67±18.25)2×104 CD8+ T细胞,呈递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正常T细胞的应答能力无明显差别.结论:鼻咽癌病人外周血DC可经外周血分离培养,诱导扩增后能分化成熟并能有效呈递肿瘤抗原肽段,产生特异性CTL,对鼻咽癌病人的免疫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光武;温文胜;张哲;谢莹;吴英鹰;唐安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提式B超床旁定位肾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手提式B超床旁定位肾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患者行手提式B超床旁定位肾活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86例患者床旁行192次活检,取材一针成功率93%,二针成功率100%.并发症为镜下血尿158例,肉眼血尿4例;肾周血肿2~3 cm 56例,<2 cm 84例.未发生临床需处理的并发症.结论:利用手提式B超床旁定位行肾活检成功率高.且该方法灵活,方便,安全,病人易接受.

    作者:方如美;陆恩峰;罗仕云;韦宇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p73 OD区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目的:获取p73 OD (oligomerization domain)区重要功能蛋白.方法:应用多聚酶联反应扩增目的基因,把目的基因插入质粒PET-29a(+),构建成C末端含6个组氨酸的重组体,原核细胞表达并通过镍离子-多聚组氨酸亲和法纯化该目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p73(344~382)-PET-29a(+)重组体;该重组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度表达;纯化后的p73(344~382)蛋白质形成四聚体,在磷酸盐缓冲液(PBS)、Bis-Tris和洗脱缓冲液中性质稳定. 结论:p73(344~382)构建在PET-29 a(+)中有融合蛋白情况下才得到高度表达.获得较纯的p73(344~382)蛋白.

    作者:石焕焕;Ranajeet Ghose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和胃良性病变中端粒酶的活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RAP-PCR-ELISA方法检测36例胃癌组织,20例胃溃疡组织,10例胃炎组织和20例正常人胃黏膜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结果: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0.6%(29/36),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为10%(其中2例胃溃疡和1例胃炎组织标本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正常人胃黏膜组织未检测到端粒酶阳性.胃癌组织与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端粒酶活性是判断胃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胃良性病变患者端粒酶检测阳性者应加强随访.

    作者:李艳;葛莲英;谢裕安;刘剑仑;覃宇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血糖一级亲属脂联素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血糖一级亲属(简称FDR)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测定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血糖一级亲属(分为正常体重组和肥胖组)和30例健康人,检测其血清脂联素、血脂、空腹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功能(HOMA-B).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HOMA-IR是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的重要因素(β=-0.4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下降,脂联素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作者:余劲明;刘红;颜晓东;林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26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与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因素.方法:用常规IVF-ET技术对123例妇女进行了126周期的治疗,对比分析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不孕原因、治疗方案、用药情况、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相关激素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冷冻率、内膜厚度等指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非妊娠组HCG日的雌二醇(E2)及孕激素(P)水平高于妊娠组(P<0.001);两组间E2/P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日的E2、P水平和E2/P比值与IVF-ET结局相关.

    作者:张波;冯贵雪;周红;刘茵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通过鼻胃管喂养可解决早产儿吸吮无力.但因早产儿胃肠动力发育未完善,胃管喂养时可出现喂养不耐受.近年来,有学者研究提出非营养性吸吮(NNS)可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发育.本文对我院儿科18例早产儿给予NNS,观察其对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活血开窍醒神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活血开窍醒神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4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用醒脑静注射液、补阳还五汤加味中药及醒神开窍针刺促醒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后意识好转和预后的情况.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为87.0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2%(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月内清醒46例,对照组32例(P<0.05).结论:活血开窍醒神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促醒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陈永斌;黄李平;陈业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呼吸机所致肺损伤与免疫因子的关系

    1974年,Webb和Tiemey[1]先提出了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的概念.在他们的实验中,给大鼠进行一段时间气道峰压(PIP)值为4.5 kPa的机械通气后,很快产生了严重且致命的肺损伤.后来,给其它多种动物进行实验也出现类似结果.

    作者:谢玉波;刘敬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治疗前后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变化

    肾病综合征(NS)常伴有高脂血症,以往一般认为主要为胆固醇升高.脂蛋白(a)[LP(a)]是一种独立的脂蛋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已有较深入的研究,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我们对42例NS患者治疗前后的LP(a)的水平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作者:磨红;赵志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3种不同术前辅助治疗方法对低位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3种不同术前辅助治疗方法对低位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对91例低位直肠癌病例分为4组,A组19例进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Preoperative regional intra-arteral chemotherapy,PRAC)联合放疗,B组30例进行术前腔内热疗(preoperative endocavitary hyperthermia,PEH)联合放疗,C组15例术前单纯放疗,D组27例术前未行任何辅助治疗.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每例治疗前及手术后的凋亡细胞. 结果:全部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所有4组治疗前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es,AI)之间无明显差异.A、B、C 3组治疗后AI均明显高于各组治疗前AI(P<0.01).治疗后的4组AI相比,A组(5.389±0.517)%、B组(4.985±0.428)%、C组(2.757±0.251)%,均高于D组(0.877±0.139)%,A组和B组AI又均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AI无明显差异.结论:低位直肠癌PRAC联合放疗与PEH联合放疗均可以明显促进癌细胞凋亡,提示术前通过这两种方法治疗直肠癌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郭云;唐宗江;刘小健;唐卫中;甘嘉亮;张小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诊颅脑外伤148例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治安案件,工业生产意外等所致外伤也日益增多,其中颅脑外伤是常见的严重外伤.研究急诊颅脑外伤流行病学的特点对于急诊外科日常工作和急诊外科学科建设都有重要意义[1].

    作者:郑文军;赵会民;潘磊;刘唐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复合液对围术期焦虑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儿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复合液对围术期焦虑和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择期手术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B组: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和氯胺酮5 mg/kg;C组:口服咪达唑仑0.8 mg/kg和氯胺酮5 mg/kg.观察对口服药的接受程度、起效时间、镇静程度和抗焦虑情况、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术后精神状态和有无并发症等.结果:3组患儿均很好地接受口服用药;术中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稳定,无术后精神状态和并发症;C组起效时间更短;C组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较强,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复合液(咪达唑仑)0.8 mg/kg和氯胺酮5 mg/kg混合液,其镇静和抗焦虑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较理想的小儿术前用药.

    作者:施小彤;刘敬臣;谢玉波;赵丽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