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膜腔灌注简易装置的应用

苏庆红

关键词:羊膜腔灌注, 简易装置, 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院, 羊水置换, 设备, 费用低, 设计, 技术, 安全
摘要:羊膜腔灌注是一项简单易行,费用低廉,相对安全有效的技术.但因对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我们利用医院的常用设备,设计一种简易装置进行羊膜腔灌注及羊水置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胃癌85例临床分析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老年胃癌者受到了更多重视,我科1990~2000年共收治老年胃癌患者(年龄>70岁)8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马艾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伽玛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全身伽玛刀局部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32例患者均采用全身伽玛刀行局部适形放疗,总量42~50 Gy,分10~12次完成,每日一次;同期行全身化疗,采用PLF(P-顺铂,L-亚叶酸钙,F-氟脲嘧啶)方案,28 d为一周期,每位病人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末次化疗结束4周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96.87%(31/32),血液毒性主要为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100%(1~3度),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6.25%(2/32),未出现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气管炎.结论:采用全身伽玛刀行局部适形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具有较高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

    作者:逯华;陈日新;韦智法;罗展雄;刘支源;贺润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咽癌颅底骨破坏致头痛的护理

    鼻咽癌确诊时75%的病人已属于Ⅲ期和Ⅳ期,病期愈晚,远处转移机会愈多,愈后亦愈差.中西医综合治疗,以大限度地减少肿瘤负荷,防止复发和转移,改善机体各方面的情况[1].1998年6月至2003年11月,对32例鼻咽癌颅底骨破坏致头痛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和精心的护理,从而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娟;卢杏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西地区宫颈炎患者病原体感染状况及其与年龄关系的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女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6 800例门诊就诊者进行淋球菌(NG)、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滴虫(TV)、白色念珠菌等病原体检测,并分析各年龄组各病原体感染情况.结果:病原体阳性6 445例,其中UU 3 841例(59.6%),MH 1 052例(16.3%),CT 756例(11.7%),白色念珠菌1 177例(18.3%),TV358例(5.6%),NG177例(2.7%);单一病原体感染占3 910例(60.7%);混合感染2 535(39.3%);3种以上混合感染451例(7.0%);单一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好发年龄在30~50岁之间(占94.2%).结论:广西地区女性宫颈炎病原体感染以UU为高,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以两种病原体感染为常见,感染好发年龄为30~50岁.

    作者:覃爱萍;郑文军;潘尚领;梁铭;刘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88Re-HEDP治疗转移性骨癌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188铼-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盐(188Re-HEDP)治疗转移性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用188Re-HEDP对58例骨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骨痛基本消失14例(24.1%),骨痛明显缓解36例(62.1%),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86.2%(50/58).治疗后转移灶完全消失1例,转移灶减少或缩小在50%以上1例,转移灶减少或缩小在25%以上4例,转移灶消失或缩小的总有效率为10.3%(6/58).结论:188Re-HEDP对转移性骨癌所致骨痛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肖国有;劳永聪;李党生;梁艺华;姚新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低温逆灌心脏不停跳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我院2001年2月至2003年1月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及浅低温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下施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65例,效果较好.现将有关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芬太尼-咪唑安定合剂预防阑尾术中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阻滞下施行阑尾切除术,术中病人常有明显的牵拉反应,出现恶心、呕吐、胃区不适和疼痛等症状.以往我们传统地应用度非合剂(度冷丁50mg+非那根25 mg)辅助,虽有一定作用,但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从2003年起我们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芬太尼--咪唑安定合剂(以下简称FM)辅助手术,预防阑尾手术中的牵拉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艳青;周朝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观察与护理

    紫杉醇联合方案是当前晚期乳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1~3],但此方案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大,在应用时做好护理观察十分重要.我科2003年10月以来采用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共23例,由于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工作,化疗过程顺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珊;黄雅意;庞永慧;陈振兰;赵荫农;袁卫平;刘剑勇;谢伟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单纯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单纯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疗效及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8MVX线直线加速器对81例中晚期肝癌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单次剂量4~8 Gy,隔日一次,总照射剂量40~57.6 Gy(平均50.8 Gy).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6.2%,部分缓解(PR)70.3%,稳定(NC)19.8%,进展(PD)3.7%,总有效率(CR+PR)76.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40.9%和33%.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2.5%(2/81).多因素分析提示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Child-Pugh肝功能分级、门脉癌栓及肿瘤大体分类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陆海杰;杨云利;梁世雄;朱小东;黄启芳;黎福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29名年龄90~113岁的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和307名作为相应年龄对照的长寿家庭成员,并以当地非长寿自然人群153人作为对照组,进行ApoE基因分型.分别比较长寿老人与各组人群的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①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ApoE基因型频率中以ε3/3高,其次是ε2/3和ε3/4,而ε2/4和ε4/4频率少.长寿老人组与其亲属年龄对照的ApoE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相比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别;②长寿组与当地自然人群对照相比呈显著性阳性关联(P=0.001,P=0.04)的为ε2/ε2(5.34%;0%)和ε3/ε3(79.39%;68.63%)基因型.这两种基因型携带者在长寿人群中占85%以上.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巴马长寿现象有关联.巴马地区长寿相关基因为ApoEε2/ε2、ε3/ε3基因型.其中ε3/ε3纯合子是主要的长寿关联基因.

    作者:郑陈光;杨泽;胡才友;吕泽平;梁积英;庞国防;陈进超;韦俊兴;韦勇;王辰;屈彦纯;孙亮;杨斯雷;史晓红;唐雷;郑卫东;梁永锡;夏宁;潘尚领;王沥;金锋;吴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表现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以渐进性痴呆和伴随动脉硬化的皮质下弥漫性缺血性改变为特征的血管源性脱髓鞘疾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又称Binswanger病[1,2].本文搜集了50例SAE的临床及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并与临床资料对照分析.

    作者:杨军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对小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对小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对125例年龄在3个月至13岁的喘息患儿用沙丁胺醇经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用多参数患儿监护仪在吸入前、吸入中及吸入后连续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结果:不同的疾病在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及对照组在用生理盐水加病毒唑雾化吸入时均可出现轻微的血氧饱和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的降低程度与患儿的年龄有一定关系,血氧饱和度降低程度还与雾化液的多少有一定关系.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不同疾病、不同年龄患儿血氧饱和度有所下降,但均未低于正常值.

    作者:欧维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3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作无痛人流麻醉,观察麻醉镇痛效果评级、观察诱导前、诱导后2 min、手术结束HR、R、SPO2的变化,记录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有否吸氧、有否呕吐、药物总量等情况.结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镇痛效果优208例,占97.65%;良5例,占2.34%;优良率100%.差0例.无效0例.诱导后HR、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率<60次/min18例,呕吐发生率为0.46%.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副反应与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

    作者:周惠萍;刘家天;黄伟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蒂部改进对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血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蒂部改进对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血循环的影响.方法:皮瓣设计成球拍状,蒂上保留1.5~2 cm宽的皮肤,切开旋转点至创面的皮肤明道转移.临床应用13例,皮瓣面积大21 cm×10 cm,小6 cm×4 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部分坏死.结论:蒂部改进对皮瓣血循环有一定的影响,可减少皮瓣发生血循环障碍.

    作者:王效柱;王力平;洪定钢;周建飞;杨学义;欧兆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及教训(附72例报告)

    急性肾后性肾衰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对它的处理是否妥当,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转归,我院1985年9月至2001年11月,共收治了这类患者7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海标;陈坚;黄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及其子代的胰岛素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及其子女在胰岛素代谢上的改变,以了解高胰岛素在上述疾病发病上的作用及高胰岛素这一易患因素的遗传性.方法:随机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病人各38、32、34例,并从每例病人的一级子女中随机选择一位子女组成子代组,同法选择34例健康老年人及其一级子代组成对照组.每一样本分别空腹检测身高、体重、空腹与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糖尿病、高血压病病人及其子代存在高胰岛素现象,而且糖尿病病人的子女存在血糖增高、体重增加的趋势.结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共同发病基础,并具有遗传倾向;而单纯冠心病的发病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并非密切.

    作者:李必迅;钟立新;刘晓梅;吴森;满安;刘式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的影像诊断

    心内膜心肌纤维化(endomyocardial fibrosis)又称闭塞或缩窄型心肌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地方性疾病,属于限制性心肌病的范畴,多发生在非洲潮湿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其他国家散发[2],在我国虽比较少见[3~6],但属于潮湿的亚热带地区的广西发病数在逐年增多[7~10].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对该病的影像诊断进行综述.

    作者:李荣富;陈翰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内分泌和免疫等功能的异常及其外在症状表现,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甘柏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对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192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氢氧化钙糊剂根管内封药,对照组用甲醛甲酚根管内封药,一周后复查,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消除自觉症状、促进瘘管愈合、减少封药次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氢氧化钙糊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根管消毒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用于慢性根尖周炎疗效较好.

    作者:胡青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ic purpura,AP)是儿科常见的出疹型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小血管炎,临床多表现为皮疹、腹痛、关节痛及肾脏损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对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48例AP患儿的血小板4项参数: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玉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