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娟;卢杏新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3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作无痛人流麻醉,观察麻醉镇痛效果评级、观察诱导前、诱导后2 min、手术结束HR、R、SPO2的变化,记录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有否吸氧、有否呕吐、药物总量等情况.结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镇痛效果优208例,占97.65%;良5例,占2.34%;优良率100%.差0例.无效0例.诱导后HR、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率<60次/min18例,呕吐发生率为0.46%.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副反应与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
作者:周惠萍;刘家天;黄伟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ic purpura,AP)是儿科常见的出疹型疾病,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小血管炎,临床多表现为皮疹、腹痛、关节痛及肾脏损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对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48例AP患儿的血小板4项参数: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玉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胎儿电子监护(EFM)在孕期和产时监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第二产程中常见的异常胎心率图形与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的关系,回顾分析了我院2002年4~12月足月单胎头位分娩者于第二产程行EFM的356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悦;黄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7月,我们使用前房维持器引导下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489例543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莫广钊;陈志聪;容勇贤;林叁强;杨华;杨禹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脊柱内窥镜系统是将微侵袭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目前临床上用于腰椎间盘摘除及腰椎管狭窄减压等手术,取得较好的疗效.我院2001年9月至2004年1月应用美国安捷公司生产的后路脊柱内窥镜系统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庆初;刘雄文;谭斌;蒋宁茂;胡辉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寒战是全麻病人苏醒期间较常见的并发症.尽管麻醉后寒战极少产生严重后果[1],但是寒战发生频繁,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不适感,甚至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为了有效地预防全麻术后寒战的发生,我们将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的曲马多用于全麻术后的病人,观察其对全麻术后苏醒期间寒战的预防作用及对苏醒时间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效心痛定合并普罗布考对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方法:16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78),分别予长效心痛定加普罗布考、长效心痛定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内皮素(ET1)、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两组的ET1、血尿β2-MG及尿Alb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降压合并抗氧化治疗较单一降压治疗更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提示内皮功能损害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患者的肾损害.
作者:梁凌;覃永生;赵印平;康春强;刘卫华;庞振瑶;黄晓明;侯津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鼻咽癌确诊时75%的病人已属于Ⅲ期和Ⅳ期,病期愈晚,远处转移机会愈多,愈后亦愈差.中西医综合治疗,以大限度地减少肿瘤负荷,防止复发和转移,改善机体各方面的情况[1].1998年6月至2003年11月,对32例鼻咽癌颅底骨破坏致头痛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和精心的护理,从而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娟;卢杏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救治52例颅脑外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林树体;周东;吴强初;劳贵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腔镜外科大而又复杂的手术[1,2],要切除的器官多,解剖复杂,由于术者手术经验、技巧不同,术中遇到的困难也可能不尽相同.我院微创外科中心成立后于2002年11月已成功进行国内第一例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2003年12月又成功进行国内第二例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合这2例的手术实践,谈谈我们的体会.
作者: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飞;黄玉斌;靳小健;李微筠;林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运用电镜观察微波组织凝固(MTC)治疗宫颈癌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3例宫颈癌阴道出血患者分为MTC治疗前(对照组),MTC治疗后癌组织(A组),癌旁组织(B组),MTC治疗后一周(C组),MTC治疗后两周(D组),按电镜常规制样方法制备标本,做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经微波固化治疗后的癌细胞均出现细胞坏死的超微结构改变,死亡有两种形式:细胞凋亡和细胞胀亡.结论:微波高热不仅可达到止血的效果,还可使组织蛋白凝固变性,杀死癌细胞,有良好的局部治疗效果.
作者:梁莹;李菲;李卫东;莫肖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银杏叶多糖对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放射和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台盼蓝拒染法,观察鼻咽癌细胞CNE-2、宫颈癌Hela细胞株经过药物作用后其放射敏感性的变化以及银杏叶多糖与多种抗癌药物合用后对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的作用.结果:银杏叶多糖与CNE-2细胞、Hela细胞混合培养后进行照射,其作用效果与药物浓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同时银杏叶多糖与环磷酰胺、卡铂、顺铂、5-Fu、盐酸阿霉素等药物合用,其抑制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的生长能力强于各药物单独使用的抑制率.结论:银杏叶多糖可增加化疗药物对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的治疗敏感性,是一种有希望的放射增敏剂.
作者:侯华新;黎丹戎;黄桂宽;张玮;莫玉珍;宋慧;周劲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是以渐进性痴呆和伴随动脉硬化的皮质下弥漫性缺血性改变为特征的血管源性脱髓鞘疾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又称Binswanger病[1,2].本文搜集了50例SAE的临床及CT资料,探讨其CT表现并与临床资料对照分析.
作者:杨军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粉尘含量的测定,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尘肺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83例煤工尘肺0+患者,对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中粉尘进行分离,测定含量.结果:83例煤工尘肺0+患者灌洗液清除物干重(0.26±0.17)g,粉尘含量(0.10±0.43)g,粉尘占清除物干重为39.60%.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尘肺是一种很好的病因治疗手段.
作者:陈志强;李和林;黄曙海;唐忠权;谭灶芹;蒋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盐酸苯海拉明与葡萄糖酸钙联用抗过敏的协同作用.方法:观察盐酸苯海拉明与葡萄糖酸钙联用对小鼠瘙痒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以及对组胺致豚鼠足背创面瘙痒的止痒作用.结果:盐酸苯海拉明与葡萄糖酸钙联用大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小鼠瘙痒次数和持续时间,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提高组胺致痒阈,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与单用盐酸苯海拉明组或单用葡萄糖酸钙组相比,具有增强的作用.结论:盐酸苯海拉明与葡萄糖酸钙联用具有协同的作用,可提高其抗过敏作用.
作者:廖芸芸;杨斌;王柳萍;蒋伟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胸腹联合伤是胸部损伤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如不及时正确诊断及处理,病死率很高.我院1995~2003年共收治胸腹联合伤23例,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若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对择期手术患者加强人文关怀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的情况.方法:将100例乳腺癌病人按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50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对照组50例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入院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人情绪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强人文关怀后,术前2 d及出院前1 d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焦虑值和抑郁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加强人文关怀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
作者:毛洪鑫;陆云飞;陆利生;韦田福;蔡丽南;肖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随着急诊内镜诊断,治疗技术提高,对肝硬化出血原因的诊断治疗有了更好的方法.现将我院2000~2004年首次出血住院的239例及经过系统治疗后再次出血的86例次病人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下简称风心病)患病率高,在成人心血管病中的发病率为40%[1],该病主要累及40岁以下的人群,国内成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有1/3~1/2无明显风湿病史[1],瓣膜增厚几乎见于所有风湿性心脏炎患者[2],以二尖瓣狭窄为常见,其所致的左心房扩大常规检查手段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
作者:杨升;梁显峰;麻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X线数字成像是传统X线摄影技术和计算机处理结合的新一代影像技术,其不仅实现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提高影像质量,降低患者辐射剂量[1],而且具有成像速度快及多种图像后处理功能[2],是X线摄影技术的重要进步.为探讨X线数字成像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笔者自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利用多功能数字化遥控R/F系统对35例疑有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烂基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