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压合并抗氧化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

梁凌;覃永生;赵印平;康春强;刘卫华;庞振瑶;黄晓明;侯津友

关键词:抗氧化剂, 高血压病, 早期肾损害
摘要:目的:探讨长效心痛定合并普罗布考对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方法:160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82)和对照组(n=78),分别予长效心痛定加普罗布考、长效心痛定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内皮素(ET1)、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两组的ET1、血尿β2-MG及尿Alb均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降压合并抗氧化治疗较单一降压治疗更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高血压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提示内皮功能损害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患者的肾损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治疗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对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退变性腰椎不稳患者采用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5~8年,平均32.53个月.76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57例、良16例、可3例,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和根性疼痛复发,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宋子卫;刘传太;林舟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及其子代的胰岛素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及其子女在胰岛素代谢上的改变,以了解高胰岛素在上述疾病发病上的作用及高胰岛素这一易患因素的遗传性.方法:随机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病人各38、32、34例,并从每例病人的一级子女中随机选择一位子女组成子代组,同法选择34例健康老年人及其一级子代组成对照组.每一样本分别空腹检测身高、体重、空腹与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糖尿病、高血压病病人及其子代存在高胰岛素现象,而且糖尿病病人的子女存在血糖增高、体重增加的趋势.结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共同发病基础,并具有遗传倾向;而单纯冠心病的发病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并非密切.

    作者:李必迅;钟立新;刘晓梅;吴森;满安;刘式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胎儿电子监护在第二产程中应用价值的评价

    胎儿电子监护(EFM)在孕期和产时监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解第二产程中常见的异常胎心率图形与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的关系,回顾分析了我院2002年4~12月足月单胎头位分娩者于第二产程行EFM的356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悦;黄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三七总皂甙对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测定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SG)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膜电位、膜电阻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引起的膜除极化反应的影响.结果:PNS在0.10~0.1 6 g/L浓度范围内可使f-EPSP可逆性减小(P<0.01),但对膜电位、膜电阻及外源性氯化乙酰胆碱(Ach)引起的膜除极反应均无显著的影响.结论:PNS对大鼠星状神经节f-EPSP有可逆性抑制作用,抑制是通过突触前机制产生.

    作者:周燕;莫宁;何萍;林自忠;田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初治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患者P-糖蛋白表达率并结合FAB分型及临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P-糖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8.13%,耐药组P-糖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敏感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糖蛋白可作为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作者:莫武宁;李山;赖永榕;秦雪;薜小霞;周丽南;刘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细胞凋亡和相关细胞因子在胃溃疡愈合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细胞因子在胃溃疡愈合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胃溃疡治疗前后胃黏膜细胞凋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和SMAD3表达的变化.结果:20例胃溃疡患者抗溃疡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66.6%,溃疡全部愈合,平均细胞凋亡指数由治疗前的21.3%下降至治疗后的5.6%,OR=0.031,95%CI=0.005~0.177,治疗前后的EGFR分级无显著差异(P>0.05);SMAD3的吸光值由治疗前的0.912士0.015下降至治疗后的0.352±0.031,OR=0.014,95%CI=0.001~0.132;活动期溃疡ERK1的吸光值为0.861±0.038,OR=39,95%CI=4.177~364.137,治疗后的吸光值明显降低(0.347±0.026,P<0.01).结论:Hp诱导细胞凋亡参与胃溃疡的形成并影响愈合,细胞因子EGFR、SMAD3和ERK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而影响胃溃疡的形成和愈合过程.

    作者:张法灿;梁增文;覃柳;周庆南;梁列新;黄陆颖;蔡联英;陈可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30例轻度狼疮性肾炎(LN)肾损害患者;32例LN明显肾损害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结果:明显肾损害组、轻度肾损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明显肾损害组与轻度肾损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明显肾损害患者、LN轻度肾损害患者血中NPY水平升高.NPY作为一种神经内分泌肽与LN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可作为对LN患者的病情估计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作者:李建民;马南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艾滋病病人的护理探讨

    艾滋病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犯机体免疫系统,大量杀伤免疫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及免疫监督功能低下,从而并发以机会性感染为特征的器官功能衰竭和(或)恶性肿瘤的严重慢性传染性疾病[1].目前我国正处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快速增长期[2],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病人的生命将进一步缩短.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我院收治艾滋病病人7例.通过对病人采取积极的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3例病人病情在治疗缓解中,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燕珠;钟柱英;陈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围产儿Turner综合征28例临床病理分析

    围产儿Turn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为性染色体异常所致的遗传性疾病,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引起流产、死胎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80年1月至2004年2月行围产儿尸检2 770例,其中检出围产Turner综合征28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病理形态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如下.

    作者:谢希锦;莫云;王勇;贝为武;刘观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颅脑外伤合并四肢骨折的治疗

    我院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0月共救治52例颅脑外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林树体;周东;吴强初;劳贵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额颞顶颅脑损伤50例

    重型额颞顶颅脑损伤多为以一侧为主的额颞顶广泛性脑挫裂伤且合并颅内血肿,易早期形成脑疝,病死率高,特别是合并颞叶沟回疝的患者,病死率高达42%~70%[1~3].1999年5月2004年5月我院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3]治疗50例重型额颞顶颅脑损伤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并与此前应用传统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的46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赤宇;韦向亮;李皿;王日成;苏永雄;庞建雄;谭江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71例煤工尘肺死亡状况分析

    尘肺本身直接致死情况少见,尘肺患者主要死于并发症.为了探讨煤工尘肺(以下简称尘肺)患者的死亡因素寻找有效的防治对策,根据合山矿务局1950~2003年尘肺工人健康档案,现将资料完整的271例尘肺工人死亡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伍传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Graves患者血清TRAb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的检测在Graves病诊断、疗效观察等方面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检测Graves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RAb.结果:92例未经治疗组、76例治疗控制组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TRAb结果分别为(32.52±25.23)、(11.91±7.62)和(4.38±2.09)U/L,未经治疗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控制组,未经治疗组和治疗控制组的TRAb阳性率分别为88.0%和47.3%.结论:TRAb活性的高低在判断Graves患者的病情和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霞;谭萍;曾自如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严重胸腹联合伤23例临床分析

    胸腹联合伤是胸部损伤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如不及时正确诊断及处理,病死率很高.我院1995~2003年共收治胸腹联合伤23例,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若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1例甲状腺癌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

    骨转移在晚期恶性肿瘤病人中较常见,但甲状腺癌转移到骨较少.1994年6月至2002年6月我科收治1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劳山;肖增明;李世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13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作无痛人流麻醉,观察麻醉镇痛效果评级、观察诱导前、诱导后2 min、手术结束HR、R、SPO2的变化,记录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有否吸氧、有否呕吐、药物总量等情况.结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镇痛效果优208例,占97.65%;良5例,占2.34%;优良率100%.差0例.无效0例.诱导后HR、R与诱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率<60次/min18例,呕吐发生率为0.46%.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副反应与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有关.

    作者:周惠萍;刘家天;黄伟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左心房扩大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比分析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下简称风心病)患病率高,在成人心血管病中的发病率为40%[1],该病主要累及40岁以下的人群,国内成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有1/3~1/2无明显风湿病史[1],瓣膜增厚几乎见于所有风湿性心脏炎患者[2],以二尖瓣狭窄为常见,其所致的左心房扩大常规检查手段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

    作者:杨升;梁显峰;麻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羊膜腔灌注简易装置的应用

    羊膜腔灌注是一项简单易行,费用低廉,相对安全有效的技术.但因对设备要求较高,难以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我们利用医院的常用设备,设计一种简易装置进行羊膜腔灌注及羊水置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庆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闭合性脑外伤,病情重,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过去DAI只能在尸检时才能作出病理诊断,近年来由于CT和MRI的广泛使用,使DAI的临床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分析报告21例DAI的CT表现,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莫瑞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银杏叶多糖在肿瘤放射、化学治疗中的增敏作用研究

    目的:探索银杏叶多糖对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放射和化学治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和台盼蓝拒染法,观察鼻咽癌细胞CNE-2、宫颈癌Hela细胞株经过药物作用后其放射敏感性的变化以及银杏叶多糖与多种抗癌药物合用后对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的作用.结果:银杏叶多糖与CNE-2细胞、Hela细胞混合培养后进行照射,其作用效果与药物浓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同时银杏叶多糖与环磷酰胺、卡铂、顺铂、5-Fu、盐酸阿霉素等药物合用,其抑制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的生长能力强于各药物单独使用的抑制率.结论:银杏叶多糖可增加化疗药物对鼻咽癌细胞、宫颈癌细胞的治疗敏感性,是一种有希望的放射增敏剂.

    作者:侯华新;黎丹戎;黄桂宽;张玮;莫玉珍;宋慧;周劲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