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林春光;马凌波;黄宁芳;滕开生;任桂梅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清除, 术治疗, 大量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中老年人, 清除血肿, 良好疗效, 开颅手术, 致残率, 发病率, 多发病, 常见病, 病死率, 应用, 医院, 内科, 理想, 患者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脑出血,尤其是60 ml以上的大量脑出血,病死率、致残率极高.既往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创伤大,费用高,疗效并不理想.我们医院2003~2004年应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高血压脑出血28例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骨瓣开颅与钻孔引流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与钻孔引流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骨瓣开颅组(34例)和钻孔引流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病死率及近期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骨瓣开颅组优于钻孔引流组(P<0.05).两组早期手术者在早期意识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优于晚期手术者(P>0.05).结论:骨瓣开颅术普遍适合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但钻孔引流术由于创伤小,在患者不能耐受重大手术时仍是可采用的术式.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结合早期手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子聪;黄国洲;林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蒜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45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2月余,加重2 d于2004年4月3日入院.既往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氟康唑过敏.入院查:T38.7 ℃ P86次/min R22次/min,Bp19.2/10.7 kPa.入院后使用抗生素效果不好,入院第5天,发现口腔可见白色豆腐渣样物附着黏膜及舌根处,取咽拭子涂片、痰培养均为霉菌感染.予大蒜素治疗,大蒜素注射液30 mg/支,共3支加入5%葡萄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用药5 min后出现头晕,乏力,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跌倒在地,当时血压9.33/5.33 kPa.诊为大蒜素致过敏性休克.即停用大蒜素,予地塞米松10 mg静推,换接平衡液,使用葡萄糖酸钙等后,症状渐消失,血压恢复到13.3/8 kPa.

    作者:陈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疗特点(附18例临床分析)

    2000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先天性巨结肠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露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婴儿肝炎综合征肝纤维化程度的超声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血流动力学改变对婴儿肝炎综合征(婴肝征)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检测41例婴肝征及70例健康婴儿肝脏血流动力学,并对41例婴肝征行肝病理检查,并按病理肝纤维化程度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41例行肝活检或手术患儿主要病理改变以肝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常见,占39例次(95.1%),S1~S3者24例,S4者15例.肝固有动脉(PHA)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流速(Vd)、阻力指数(RI)测值和PHAVs/PVVmax在轻、中、重度肝纤维化组逐渐增高,Vs、RI、PHAVs/PVVmax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9和0.748,0.700,P<0.001);肝静脉(HV)多普勒频谱波形与肝纤维化程度亦呈正相关(r=0.787,P<0.001).结论:超声检测PHA的Vs、RI和PHAVs/PVVmax,以及HV多普勒频谱波形改变是反映婴肝征肝纤维化程度较敏感的指标.

    作者:何云;吴棘;李智贤;梁淡媚;杨红;王琳琳;张步林;马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5例

    由于额颞顶叶的广泛性脑挫裂伤,颅内多发血肿,特别是对冲性脑挫裂伤的损伤范围大,如果没有充分暴露病灶及减压,难以达到满足手术治疗的要求,临床效果差.2003年1月至20040年8月,本院采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雪松;李文;罗云平;潘荣南;陈民;黎木淦;吴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浆置换抢救重度毒鼠强中毒62例临床分析

    毒鼠强对人的口服致死量为0.1~0.2 mg/kg,且有二次中毒的危险[1],近年来中毒事件有大幅度增多的趋势,病死率高(19.7%),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临床除了常规对症治疗外,对于急性重度中毒患者常采用血液净化疗法.常用的血液净化疗法有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其中血液灌流为常用,但对伴有血小板减少、血压低、生命征不稳的重症患者,治疗较为棘手.我们应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观察血浆置换前后患者血中毒鼠强含量的变化,并与血液灌流作对比,以探讨血浆置换对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龚智峰;伍秋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的耐受性、敏感性较差.单一的抗高血压药很难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2000~2003年我院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永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放疗后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放疗后损伤区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用重组质粒pcDNA3/VEGF165转染大鼠右后肢照射区肌肉组织细胞,每次每只大鼠转染质粒200 μg,共治疗2次,间隔2周,治疗结束后行VEGF蛋白检测、血管染色体视学图像分析、血管超微结构观察以及血管造影等.结果:经重组质粒pcDNA3/VEGF165基因转染后,照射区组织VEGF蛋白明显增高,微血管密度、平均截面积、平均管径和血管造影计数均达到正常组织水平,血管超微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VEGF基因转染治疗可逆转放疗对大鼠组织血管造成的损伤,有效地恢复血管生成能力.

    作者:王代友;于大海;温玉明;巫家晓;韦山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脑出血,尤其是60 ml以上的大量脑出血,病死率、致残率极高.既往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创伤大,费用高,疗效并不理想.我们医院2003~2004年应用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高血压脑出血28例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春光;马凌波;黄宁芳;滕开生;任桂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龄胃癌的外科治疗(附78例报告)

    目的:探讨提高高龄胃癌病人外科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7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随访1~7年,统计生存率.结果:78例病人中均合并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不全,施行根治性切除52例,姑息性切除26例,联合脏器切除13例,术后以并发肺部感染为多见,围手术期死亡11例(11/78),姑息性切除生存6~13个月,平均9.5个月.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1%(48/52)、73%(38/52)、28.2%(15/52).结论:高龄胃癌病人以中晚期为多见,常合并其他疾病,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和术后腹腔化疗,以D2为主要术式,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伟;汤力;刘锦新;蒋斌;黎裕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用于产科新生儿的听力筛查

    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0.1%~0.3%,我国每年有2 000万新生儿出生,若以国外比例推算,每年会有2~4万听力损害的新生儿出现,这种情况如不及时发现和干预,将严重影响患儿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的发育.不但影响个人的家庭,而且累及社会[1].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婴幼儿的听力损害,以便早期干预.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4月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方法对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现将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7例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又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早产儿的常见病,病情重,病死率高,其发病基础是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为探讨PS治疗HMD的疗效,现将我院近2年来采用PS治疗的HMD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李彤;佘绍逸;佘璇瑜;郭继忠;林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HLA-DR基因与广西籍壮族IgA肾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籍壮族IgA肾病(IgAN)与HLA-DR基因的相关性,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CR-SSP)对25例广西籍壮族IgAN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的HLA-DR4、HLA-DR12基因频率进行检测,并测定等位基因序列.结果:壮族IgAN组HLA-DR4的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HLA-DR4基因阳性组持续性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1例IgAN患者的HLA-DRB1* 04基因出现碱基对变异,149位A→G,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病理类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①HLA-DR4基因可能是广西籍壮族IgAN的易感基因;②HLA-DR4基因与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伴蛋白尿的广西籍壮族IgAN相关.

    作者:冯炜;廖蕴华;李铭邦;黄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荔枝多糖分离纯化及纯度鉴定

    目的:从荔枝肉中提取多糖,并对其进行分级纯化及纯度鉴定.方法:利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提取荔枝多糖,通过去蛋白、去色素对多糖进行纯化,用凝胶色谱柱sephadex G-25对荔枝多糖进行分级纯化,纯化后的多糖分别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柱P-10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检测多糖的纯度.结果:经水提醇沉后,经sephadex G-25分级得两种级分得到多糖A1和多糖A2,A1、A2的得率分别为0.726%、 0.957%.对A2进行纯度鉴定:从聚丙烯酰胺凝胶P-100柱的洗脱图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电泳色带均证明A2为纯品.结论:荔枝多糖存在两个级分.

    作者:李雪华;谢云峰;周劲帆;韦巍;龙盛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GSTT1、GSTM1基因缺失多态性与鼻咽癌的发病关系

    目的:研究解毒酶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检测鼻咽癌组和对照组人群GSTM1和GSTT1基因.结果:GSTM1和GSTT1基因缺失率在鼻咽癌组分别为62.5%(50/80)和63.75%(51/80),对照组分别为44.44%(32/72)和40.27%(29/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及GSTT1缺乏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结论:广西柳州地区鼻咽癌高发,当地人GSTM1和GSTT1缺失为遗传易感因素,联合环境致癌物作用,成为鼻咽癌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廖芝玲;邓卓霖;韦义萍;谢凯圣;张斌;代宣民;许朝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肺心病和糖尿病患者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肺心病和糖尿病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8例肺心病和45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与55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溃疡特征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心病组和糖尿病组腹胀、腹痛、反酸、嗳气等溃疡症状较为隐匿,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组和糖尿病组溃疡的发生部位以胃底和胃体多见,而对照组溃疡以十二指肠球部为好发部位,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组和糖尿病组HP感染溃疡病灶直径大于1 cm多见,两组HP感染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心病组和糖尿病组消化性溃汤症状相对隐匿,溃疡以胃底和胃体为好发部位,溃疡灶相对较大,HP感染检出率也较高.

    作者:农汉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硝苯吡啶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28例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浮肿、尿少、高血压及血尿.临床治疗中,前3种症状较易缓解,而血尿则可迁延较长时间,有的可达1年左右.我科1993~2003年应用硝苯吡啶联合基础疗法(抗感染、利尿、护肾等)治疗该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分布的探讨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人群胃内的分布情况.方法:对300例行内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150例1个月内未服用抗Hp药物(未服药组),150例1个月内不规则服用抗Hp药物(不规则服药组),分别取胃窦、胃体、胃底黏膜行病理组织切片,HE、美蓝染色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对各部位单独检出率及多部位联合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未服药组Hp总检出率为88.7%,不规则服药组Hp总检出率为85.3%.未服药组胃窦检出率高为82.7%,其次为胃体74.7%、胃底67.3%;不规则服药组胃底检出率高为76.7%,其次为胃体72%、胃窦64.7%.多部位联合活检比单部位检出率高,胃窦、胃体、胃底三部位联合活检检出率高为100%.两部位活检未服药组以胃窦和胃体联合高,达97.7%,不规则服药组的胃底和胃体联合高,为94.5%.结论:Hp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胃内各部位分布不均,随环境改变,从胃窦部向胃底部移行.

    作者:赖铭裕;李素艳;刘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7例高钾血症不典型心电图临床分析

    高钾血症系指血清钾离子浓度高于5.5 mmol/L[1],常引起心电图(ECG)出现高尖之帐蓬状T波,Q-T间期缩短及更为严重的QRS波时限增宽等典型变化[2,3].但临床上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血清钾浓度>5.5 mmol/L时ECG并非完全呈上述典型之变化,有时可呈不典型ECG表现即血清钾浓度增高(>5.5 mmol/L)但ECG不呈高血钾图形.本文对27例高钾血症不典型ECG进行分析.

    作者:孙中波;覃晓波;张志雄;莫书荣;李仕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脑肿瘤显微手术治疗21例

    成人小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3,小儿小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3[1].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促进了小脑肿瘤的外科治疗,显著提高了手术效果,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行小脑肿瘤显微手术治疗2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学军;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李学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