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陈和周;邱国生

关键词:毒蘑菇, 食物中毒, 调查
摘要:毒蘑菇中毒在一些偏远农村时常发生,多发生在夏秋阴雨季节,以家庭散发为主.毒蘑菇中毒,轻者造成身体暂时损害,重者引起死亡.2003年7月19日都昌县某村发生的1起误食毒蘑菇中毒,造成7人中毒,3人死亡.现将此起中毒事故调查报告如下.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X射线行李包安全检查机放射防护状况调查

    目前,X射线行李包安全检查机(以下简称安检机)已广泛应用于铁路旅客运输站段,用于检查旅客行李中是否夹带有危险品.安检机使用过程如防护不当,会对操作人员及旅客造成不必要的照射损伤.为掌握我分局安检机的使用防护状况及工作人员受照水平,为以后的科学防护提供依据,我们于2003年8月对分局管内所有安检机进行了调查监测.

    作者:沈红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67例贲门区癌X线诊断浅析

    胃贲门区是癌肿好发部位.由于贲门区解剖复杂,变异多,粘膜排列无一定规律,又缺乏蠕动,位置高,不能满意触诊,常导致漏诊和误诊.我院近年来采取双重造影检查经手术或胃镜病理证实胃贲门区癌67例,其中漏诊9例,误诊3例.浅析如下.

    作者:刘仁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作用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高胆素血症近年有上升趋势[1].而高胆红素血症会引起脑损伤.为探讨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作用,我院儿科开展了相关的观察、研究工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贤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46例老年结肠癌梗阻的外科诊治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肠梗阻的特点及外科诊治方式,为诊治此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年6月~2003年6月46例老年结肠癌肠梗阻患者的外科诊治资料.结果46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44例,死亡2例,病死率4.0%;37例属中晚期,占80.4%;术前有并存病29例,占63%;一期切除肿瘤43例,切除率为93.5%;术后并发症10例,占21.74%.结论结肠癌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多数病程长,病期晚,并存病多,手术多以一期切除肿瘤为主.

    作者:吴家照;查晓光;梁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毒蘑菇中毒在一些偏远农村时常发生,多发生在夏秋阴雨季节,以家庭散发为主.毒蘑菇中毒,轻者造成身体暂时损害,重者引起死亡.2003年7月19日都昌县某村发生的1起误食毒蘑菇中毒,造成7人中毒,3人死亡.现将此起中毒事故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陈和周;邱国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目的对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为合理配置、引进与培养人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安徽省CDC职工个人资料,采用Excel软件分析.结果安徽省CDC现有在职职工257人.其中技术人员占82.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0.8%;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与有关省市级疾控机构相比偏低;高级技术职称的比例占24.5%,在全国同类级别的疾控机构中处于较高水平;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高学历的比例较高;重点相关学科人力资源优势不明显.结论本中心人才结构基本合理,但需注重高学历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重点学科人才资源配置.

    作者:刘永孝;高宗舟;王靓;桂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装修后室内甲醛、苯系物浓度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装修后室内甲醛、苯系物污染状况与装修时间、板材使用量、通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装修后科学选择入住时问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装修后3~18周居室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因素与污染物浓度的关系.结果室内甲醛浓度与人造板材使用量、通风时间、检测时的温度等因素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苯系物浓度与装修时间、通风时间等因素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甲醛、苯系物浓度与楼层、房屋高度等因素无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室内装修不宜过多使用人造板材.装修后应该保持经常通风.入住时间一般应在装修结束13周以后.

    作者:方四新;张留喜;姚晖;李家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短波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多在3d内听力急剧下降,临床一般多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我科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超短波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宣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淮北市美容美发业女性从业人员STD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美容美发业女性从业人员性传播疾病(STD)的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法.统一调查标准后,采集宫颈分泌物和静脉血液,检测相关病原感染指标,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结果 STD总感染率为40.13%,主要为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各病种感染情况分别为UU22.93%、CT10.19%、尖锐湿疣(CA)3.19%、淋病(NG)2.55%、梅毒(SY)1.27%,没有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5例感染者同时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3.19%.结论应加强对美容美发业等女性从业人员STD防治管理,切实降低STD和AIDS的危害.

    作者:胡祥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淮北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近几年淮北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消毒技术规范>,于1997~2003年间对辖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调查.结果监测总样本合格率由1997年的51.71%上升到2003年的76.99%(P<0.01),其中市、厂矿、个体(村)诊所三级医疗机构合格率分别为61.07%~87.78%(P<0.01)、50.30%~76.72%(P<0.01)、32.53%~54.19%(P<0.01).不同监测内容中以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中消毒液、灭菌医疗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灭菌效果合格率较高,分别为89.47%~100.00%、68.16%~86.67%、71.71%~86.25%、71.43%~82.19%;空气合格率低,为12.69%~60.47%.结论市级医院有较完善的组织制度和自我监测系统,消毒方法合理、规范;而基层医疗机构,尤其是个体诊所、村卫生室消毒意识淡薄,消毒技术、方法更新较慢,消毒资金投入少,又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是目前医院消毒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

    作者:张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职业人群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某地职业人群健康状况,为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开展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体检及资料分析方式研究.结果该地区职业人群疾病检出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代谢性疾病(15.96%),心血管疾病(13.96%),肝胆疾病(12.38%).其中静坐式职业人群上述疾病的发病情况明显高于厂矿、企业职工.结论应重视不同职业人群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和落实.

    作者:翟炜;陈绍斌;沈月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33例巨大胎儿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相关因素、分娩方式,为降低母婴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巨大胎儿的诊断、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并与同期单胎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产妇体重、孕周及宫高腹围等是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超声下的BPD+FL≥165mm或AC≥110mm可作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指标,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结论明确诊断、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可以有效预防巨大胎儿围产期问题,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庄雅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合肥市爱婴卫生院现状调查

    合肥市于1995年开始创建乡镇爱婴卫生院.为进一步规范爱婴卫生院的管理,推动爱婴卫生院建设,提高产儿科工作质量,我们于2003年9~10月对合肥市县区爱婴卫生院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程光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合肥市城市人群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性研究的初探

    目的评价合肥市城市人群结核病流行与防治效果,为控制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诊断病人,以病人发现、登记、治疗及其转归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结果 2003年登记活动性肺结核665例,其中涂阳193,复治涂阳占25.8%,青壮年病人占59.4%.肺结核新登记率为43.8/10万;涂阳新登记率13.3/10万;规则用药率67.7%,平均治愈率35.4%.结论政府承诺加强城市人群结防工作,有利于改变结核病防治的被动局面.规范化诊疗和管理是提高病例发现与治愈水平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莉丽;张洁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001~2003年合肥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回顾性分析

    本文对2001~2003年合肥市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分析死亡原因,发现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社会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依据.

    作者:王前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院电子文件归档方法浅析

    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教、研、防的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原始真实地记载了各项工作的详细内容.在档案工作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管理的转变中,信息技术扮演了关键角色,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它的范围已扩展到医院档案管理的所有领域.这些电子文件如何归档和管理,给医院档案管理带来新课题.

    作者:冯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HACCP系统在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预防控制系统[1-2]在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运用此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预防控制系统,对合肥新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进行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结果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率,厨房布局合格率,食物加工过程卫生合格率,餐具消毒设施和餐具消毒合格率,原辅料来源索证率5个方面的合格率分别由61%、33%、42%、33%、25%、25%提高到99.1%、92%、87%、90%、71.8%、87%.结论 HACCP系统对于提高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水平、预防集体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发生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盛明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42例婴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分析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引起的,是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4种常见疾病之一.我院儿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了42例婴儿佝偻病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舒服常;严成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实施学生食堂量化分级管理的探讨

    为实现国家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确定的目标,避免集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发生,探索学生食堂卫生监督管理的先进模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卫生部<关于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有关要求,我们于2003年初开始在合肥市对大学(专)集体食堂开展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试点工作.

    作者:吴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电位溶出法测定饮用水中铅、镉

    铅、镉在玻碳镀汞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和铂电极下在盐酸介质中于-0.46V、-0.68V处有溶出峰.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采用静态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的铅、镉.该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且仪器价格便宜,测试成本较低,值得在基层单位推广.

    作者:许在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