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与头颈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Giyab;黄光武;李杰恩;李佳荃;韦敏怡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头颈肿瘤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与头颈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头颈恶性肿瘤(头颈恶性肿瘤组)、20例头颈良性肿瘤及新生物(头颈良性肿瘤组)、16例头颈部无瘤组织(头颈无瘤组织组)石蜡标本组织中的VEGF表达和MVD计数.结果:头颈恶性肿瘤组VEGF的表达及MVD计数明显高于头颈良性肿瘤组及头颈无瘤组织组(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表达和MVD计数亦比无淋巴结转移者高(P<0.05).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392,P<0.01).结论:VEGF与头颈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参与头颈恶性肿瘤的发展及转移的过程,而且起重要作用.VEGF及MVD有可能成为判断头颈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指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前后的应用

    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是胸外科难度较大的手术,手术病例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操作均不易掌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围手术期常需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进行辅助诊断和治疗.1988年6月至2002年12月,我们应用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气管、隆突和主支气管肿瘤10例、中央型肺癌56例,现将该系列手术前后纤支镜应用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茅乃权;祝家兴;潘灵辉;刘立义;左传田;谢彤;黄耀元;潘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控制性降压在鼻腔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异氟醚复合硝酸甘油在鼻腔内窥镜手术中的控制性降压效应.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鼻窦炎需行鼻腔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用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进行麻醉,B组术中应用异氟醚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9.33~10.7 kPa.结果:异氟醚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可减少异丙酚和芬太尼用量,易于维持控制性低血压状态,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失血量,术中尿量正常,ECG示无心肌缺血改变,无反射性心动过速及反跳性高血压,术后清醒拔管,无精神智力异常.结论:异氟醚复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在鼻腔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丽妮;施小彤;江朝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晶状体脱位手术中的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附31例报告)

    目的:评价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晶状体脱位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6年10月至2002年10月的31例晶状体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31例均根据病情在晶状体脱位手术中分别采用联合囊袋内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或Ⅰ期睫状沟固定人工晶状体.结果:87.1%的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并发症少.结论:在晶状体脱位手术中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晶状体脱位效果好.

    作者:黄敏丽;区显宁;梁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肝癌肝移植供体等待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肝癌肝移植供体等待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肝癌肝移植病例供体等待期的护理,借助肝癌肝移植病人档案,了解肝移植受者术后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12例肝癌患者列入肝移植等待供体名单,供体等待时间短为15 d,长为6个月,平均94 d,9例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1例于术后4个月时死于肿瘤复发,8例无瘤生存已3~41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在肝癌肝移植供体等待期,做好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PEI)及经股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等可抑制肿瘤进展的各项辅助治疗的护理是肝癌肝移植成功的关键;加强供体等待期的心理护理是肝癌肝移植成功的保障;做好供体等待期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肝癌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作者:莫新少;钟丽;彭民浩;黎乐群;肖开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与分型(附152例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单一的腹部体征检查对临床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有时相当困难.超声检查能根据急性阑尾炎的炎症发展不同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声像图特点,迅速作出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现将我院1998~2003年经手术证实的152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分型诊断结果总结如下,以探讨超声在检测本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予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鸡胆中毒致死1例

    患者男,47岁.因全身软困乏力、恶心、呕吐1 d,于2003年10月26日下午入院.住院前连续3 d自服鸡胆(共24个)后出现全身无力,恶心、呕吐4次,均为胃内容,无咖啡样物.伴有腰部阵发性疼痛,无腹痛、腹泻、畏寒、发热.自觉口干、多饮、多尿.

    作者:秦昌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角膜穿通伤64例分析

    角膜穿通伤是常见的眼损伤,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1997年7月至2003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角膜穿通伤64例64眼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用Waters DELTA PAK 5 μm C18-100A 3.9×150 mm色谱柱,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 nm,流量为1 ml/min,冠心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用甲醇提取并超声波处理.结果:丹参酮ⅡA在0.106~0.63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4.731×106X-5.049×103,r=0.999 9.平均回收率98.4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有效地控制冠心丹参片的质量.

    作者:周文枭;黎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100蛋白与脑损伤

    脑损伤的早期,及时、准确、无创伤性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有着特殊的意义,日益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S100蛋白的临床意义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S100蛋白对脑损伤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含量变化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密切相关,是一种敏感、特异、有效、可靠的脑损伤生化标志物.

    作者:苏亮;胡世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8例成人喉乳头状瘤临床分析

    喉乳头状瘤为喉部常见良性上皮瘤,可分为成人型及幼儿型.成人型喉乳头状瘤(APL) 其组织形态虽属良性,但在临床上有较显著的复发、癌变趋势.现将我院1988~2003年诊治的成人型喉乳头状瘤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斌;农辉图;陈伊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附15例报告)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治疗15例难治性青光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例,先天性青光眼4例,外伤性青光眼2例,滤过手术失败青光眼6例,术后观察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6个月测量眼压为:2.12~4.77 kPa,平均眼压为(2.35±0.60) kPa.12只眼术后眼压降至2.88 kPa以下,仅3只眼压高于2.88 kPa.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及胶原膜排斥反应.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胶原膜植入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基层医院可以代替价格昂贵的进口引流性植入物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作者:孙涛;叶常青;谢琦;王玲;林旭初;王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个性、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精神心理因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影响.方法:用龚耀先修定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44例FD患者的个性、精神心理状态,另选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在EPQ表中,FD组的P(精神质)、N(神经质)分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在SCL-90中,FD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焦虑分值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AS、SDS中,FD患者的分值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FD患者存在神经质、精神质的个性倾向,个性特征和发病有内在联系.F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躯体不适、强迫、明显的焦虑及抑郁,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作者:左国文;覃江;梁列新;张法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和评价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利用的现状以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广西北流市民乐镇居民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3.37%;疾病构成前3位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8.77%)、肌肉骨骼系统疾病(1.83%)、消化系统疾病(1.16%);两周就诊率为16.84%;两周患者就诊率为72.06%;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近诊所距离即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等是影响当地居民患病和就诊的重要因素.结论:当地农村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应该大力加强和不断完善.

    作者:李向红;黎燕宁;林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8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8(IL-18)mRNA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IL-18 mRNA的变化与ALI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取创伤性休克手段建立ALI大鼠动物模型,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肺泡巨噬细胞IL-18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表达一定水平的IL-18 mRNA,而遭受创伤性休克打击后,肺泡巨噬细胞IL-18 mRNA表达迅速升高,4 h达高峰,8 h后即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正常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可表达一定水平的IL-18 mRNA,在ALI早期,IL-18 mRNA表达异常增高,可能引起过度炎症反应,从而促进ALI的发生.

    作者:张剑锋;赵晓琴;蓝东;宁宗;邝晓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GF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61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良性增生性病变和19例癌旁组织标本中的FGF3的表达.结果:FGF3在甲状腺癌、良性病变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6%、6.7%和5.3%.甲状腺癌中FGF3阳性表达与良性病变及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癌组织中FGF3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指数等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结论:甲状腺组织中FGF3过表达可作为一个辅助甲状腺癌诊断的指标而非预后指标.

    作者:江现强;刘志明;林进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三维适形放射疗法配合每周泰素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疗法(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配合每周泰素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耐受性及近期疗效.方法:55例经病理或组织细胞学证实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 a或Ⅲ b期)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二组,联合治疗组29例行每周泰素方案化疗(泰素30 mg/m2连用7周)加3D-CRT同步治疗.单纯放疗组26例单行3D-CRT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CR)占13.79%,部分缓解(PR)占58.62%,无变化和进展(NR+PD)占27.59%,总有效率(CR+PR)为72.41%.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65.52%,放射性食管炎为65.52%,放射性肺炎为51.72%,但都能完成治疗计划.单纯放疗组CR占3.85%,PR占38.46%,总有效率(CR+PR)为42.30%.结论:3D-CRT配合每周泰素方案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优于单纯3D-CRT,并能完成治疗计划.

    作者:黄海欣;黄东宁;李桂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变换体位在静脉尿路造影术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静脉尿路造影是泌尿系常用和很有诊断价值的一种检查方法.常规采用仰卧位及压腹法,对于肾功能较好及非尿路梗阻患者,泌尿系统能显影良好.但对于有肾积水及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用上法难以使肾和输尿管得到满意的显示.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造影满意度,更有效地利用静脉尿路造影服务于临床,从2001年12月起,我们对造影技术进行了探索和改进.选择在常规法静脉尿路造影过程中,有肾盂积水、输尿管不显影或显影不良的患者50例,加摄俯卧位全尿路造影片一张,取得了较满意的造影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美馨;陈艳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X线修复交叉补体因子1多态性与肝细胞癌风险的关系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人群DNA修复酶X线修复交叉补体因子1(XRCC1)codon 399 Gln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C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PCR-RFLP检测分析140例HCC患者和536例对照人群XRCC1基因399位点多态性.结果:①XRCC1 codon 399Arg/Arg为HCC保护基因型,XRCC1 codon 399(Gln/Gln+Arg/Gln)为HCC风险基因型(校正OR=2.18, 95%CI=1.27~3.74);②在AFB1暴露有中低度与高度两个层次,XRCC1 399 Gln多态性在AFB1中低度暴露群体中增加HCC危险性(校正OR=2.06, 95% CI=1.01~4.20).结论:XRCC1 399 Gln多态性与HCC风险相关,且在AFB1中低度暴露时更易感HCC.

    作者:龙喜带;马韵;韦义萍;邓卓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并脑脊液鼻漏的治疗体会

    开放性颅脑损伤并脑脊液鼻漏主要继发于颅底或额骨额窦骨折,是一种危险病症,早期处理不当,可反复引起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我院1999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3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并脑脊液鼻漏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振南;张松;吴明伟;张济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股骨髁部骨折40例

    股骨髁部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处理困难,如术后处理不当,可致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以及长期的膝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1990年3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95例股骨髁部骨折病人,其中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者40例,现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梁军;陆茂德;黄粹业;李郁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