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徽省2003~2007年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分析

李延庆;刘姝颖;张丽萍;崔俊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 流行趋势,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安徽省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动态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省2003~2007年法定报告性病的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7年累计报告性病153 411例,年均发病率为47.08/10万.疾病流行谱发生改变,梅毒构成比逐年增加.2003~2007年间男性性病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但男女性病病例的比例逐渐缩小;以20~49岁为高发年龄段,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地区分布特点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城市发病率较高.结论 安徽省性病发病总体稳中有降,性病的流行谱发生一定改变,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性病尤其梅毒依然是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广泛开展有效的干预活动,控制性病的流行蔓延.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太湖县1998~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

    太湖县位于皖西南大别山南麓,属肾综合征出血热低发地区.2007年初,我县某乡镇暴发了1起输入性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为了全面掌握太湖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趋势和流行规律,研究制定防制对策,现对1998~2007年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陈生文;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产后碘伏擦洗预防会阴感染380例疗效观察

    产后会阴擦洗是临床上常用的预防会阴切开及会阴裂伤感染的方法之一.以往多提倡用1‰新沽尔灭擦洗,但效果不理想.我科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采用碘伏进行会阴擦洗19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食物中毒病例确定探讨

    食物中毒的病例确定关系到食物中毒事件规模的定性和处理,涉及当事双方的权益维护,是体现食物中毒调查是否规范可信的重要方面,此项工作目前国内尚无明确技术规定并少有研究,有必要进行探讨.

    作者:韦宁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安徽省2003~2007年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安徽省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动态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省2003~2007年法定报告性病的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7年累计报告性病153 411例,年均发病率为47.08/10万.疾病流行谱发生改变,梅毒构成比逐年增加.2003~2007年间男性性病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但男女性病病例的比例逐渐缩小;以20~49岁为高发年龄段,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地区分布特点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城市发病率较高.结论 安徽省性病发病总体稳中有降,性病的流行谱发生一定改变,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性病尤其梅毒依然是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广泛开展有效的干预活动,控制性病的流行蔓延.

    作者:李延庆;刘姝颖;张丽萍;崔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焦磷酸重量法测定矿井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SiO2)是引起尘肺的主要病因,其含量的不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会不同,含量越高,其致纤维化的能力就越强,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多数国家、组织的粉尘卫生标准是以游离SiO2含量的多少来分档的,我国工作场所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也主要是根据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而制定的.检测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是评价工作场所粉尘危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和主要依据之一.

    作者:张长龙;魏文彬;李文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静脉留置针产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的探讨与对策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年来,临床已广泛应用.套管针操作简便,功率高,作用小,明显减少多次穿刺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保证静脉用药,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1].着应用的深入,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中常见的是静脉炎.面就将在使用留置针过程中产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相应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倪爱珍;章泾萍;吴瑞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固镇县全球基金第一轮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第一轮全球基金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在固镇县实施情况,为今后更好地控制结核病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第一轮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内评实施方案>要求,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DOTS覆盖率达到100%.2003年4月到2008年3月期间共发现新发涂阳病例1 197人,新涂阳病人发现任务指标完成率达109%.新涂阳病人2个月痰菌转阴率98.2%,新涂阳病人治愈率89%.综合医疗机构的转诊率97%,转诊到位率80.6%.结论 项目促进了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实施,保障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作者:杜文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安徽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疾控体系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为比较全面了解我省疾病控制机构能力现状,我们参照卫生部2002年下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相关内容[1]和省卫生厅制定的<安徽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审标准(试行)>,于2007年10~11月对全省17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综合评估,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孝;刘志荣;邓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驻马店市饮食服务从业人员HBsAg阳性分析

    乙肝是一种严重威胁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的传染病,是目前流行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已列入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为探索饮食服务从业人员HBsAg的携带状况及其特点,为制定HBsAg携带者的保健措施和消除乙肝传染源提供理论依据,我市于2007年对本市上述从业人员进行调查.

    作者:樊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广东省在校高中及大学生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在校高中生及大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合在校青少年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21个县区的高中及大学在校学生15 971名,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15 971人.其中男性占47.2%;女性占49.8%,平均年龄17.7岁.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47.8%(7 627/15 971).7.0%(1 114/15 856)的学生有过性行为,高中生和大学生的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6.3%和10.6%(χ2=59.3,P<0.01).职业高中和大学生、男性、高年龄组、母亲文化程度高、家庭人均收入高、知晓艾滋病知识以及药物滥用史,和性行为发生正相关,学生的自评成绩好是性行为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广东省在校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职业高中学生和大学生.应重点加强职业高中和大学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尤其是高年龄组男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同时要结合预防毒品教育与性教育.

    作者:李艳;林鹏;聂少萍;付笑冰;马文军;刘勇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岳西县2004~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监测数据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1].为了解岳西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以便更科学地指导腮腺炎防控工作,特对我县2004~2008年962例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年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起海鱼所致组胺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2007年3月12日,接城区某中学疑似食物中毒报告.该校高一年级有一个班自晚读课开始的50分钟之间,陆续有9位同学出现面色潮红、头晕、头痛、心率加快、胸闷等症状,因该校高一、高二、高三不在同楼层就餐,食物品种不同,且高二、高三未发现类似病例,遂决定对高一学生进行调查.

    作者:谢晓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食盐、味精中亚硝酸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亚硝酸钠作为常用的发色剂,广泛应用于肉类食品的加工中.因它与食盐、味精均为无色晶体,常因管理不善混入食盐、味精中造成误食,而引起急性食物中毒.国标中只有肉制品、乳制品中的亚硝酸钠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法样品前处理方法繁琐、费时,会延误诊断,错失抢救的佳时机.我们采用将样品直接称量、溶解、定容,取一定量的定溶液进行测定,得到满意的测定结果.

    作者:张启涛;李传道;蔡广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马鞍山市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现状调查

    目的 研究马鞍山市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现况,为制定被动吸烟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公共场所吸烟状况记录表,现场观察公共场所吸烟状况;使用调查问卷,调查居民、学生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结果 成人在1w内被动吸烟占87.00%,对被动吸烟态度较为宽容.表示可以在家里被动吸烟者占65.50%,可以在娱乐场所吸烟者占73.00%.赞成在医院、学校、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全部或部分禁烟分别占98.00%、96.50%、94.50%、97.50%.学生在学校见过老师吸烟者占69.5%.赞同在公共场所禁烟者仅有52%.结论 马鞍山市被动吸烟率较高,控烟工作任重而道远,加强公共场所被动吸烟危害的宣传十分必要.

    作者:任玉姣;孔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合肥市职业卫生信息监测控制漏报的对策研究

    目的 研究合肥市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现况;探讨提高职业卫生信息监测质量,减少职业病及相关疾病漏报的方法.方法 按照<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工作规范(试行)>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方案>要求,采取组织培训、以行政文件规范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等方式,采用市、县区疾病控制中心和各级医疗机构多层次的综合考核管理措施,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协同控制职业卫生信息监测质量.结果 提高了职业病和农药中毒的报告率和报告质量.结论 多层次的综合考核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职业卫生信息监测报告质量,有利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管理.

    作者:方四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两种外科洗手方法效果研究

    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1]有效洗手和手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已改变了传统的使用刷子刷手后再用消毒液浸泡双手的传统方法,代之以用肥皂洗手后再用消毒液揉搓双手的新方法.为了预防和控制手术切口感染,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对两种外科洗手方法的效果进行实验、对比分析.

    作者:倪先明;赵海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马鞍山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综合干预策略及效果

    美沙酮维持治疗是针对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依赖者采取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可以减少与毒品有关的犯罪,减少海洛因成瘾者对海洛因尤其是静脉注射海洛因的依赖,减少共用针具带来的HIV、HCV等经静脉感染的机会,提高受治者的社会家庭功能[1],增添社会和谐氛围.

    作者:徐建荣;丁以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4~2008年铜陵市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监测报告

    目的 分析铜陵市医疗机构2004~2008年消毒质量监测资料,找出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相关物品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监测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结果 5年消毒质量总合格率84.31%,总合格率在不同年度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6.57,P<0.05).不同监测项目合格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04.63,P<0.001).市直医院、社区及厂矿卫生所、个体诊所消毒监测总合格率分别为88.07%、83.21%、76.44%,总合格率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2.26 P<0.05).结论 铜陵市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还存在不足,尤其是社区和厂矿卫生所、个体诊所的消毒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较大.

    作者:方遒;赵丽仙;盛维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抓党建

    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始终坚持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使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促进、两提高,有效地推进了单位党建工作和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作者:罗俊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住宅居室容积趋势分析及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目前居室容积变化趋势及现状,为<住宅居室容积卫生标准>的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5市近5年居室容积监测数据,选择不同类型居室进行居室容积的现场监测.结果 2004年至2008年居室内人均面积37.95m2,人均容积100.89m3.城市办公室办公人员每人平均占有室内容积51.85m3,城市居民人均使用面积与容积分别为27.91m2、75.59m3,乡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与容积分别为23.74m2、72.74m3.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目前住宅居室容积已大于<住宅居室卫生标准>.<住宅居室卫生标准>应及时修订.

    作者:徐业林;黄发源;吳同俊;倪万松;代金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