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君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10 ~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 ~2011年安徽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安徽省2010 ~2011年共报告AEFI2 608例,报告的AEFI中≤1岁组多、1 047例、占40.15%,男女性别比为1.5∶1,AEFI报告主要集中在6~9月份,即2010年麻疹强化和2011年流脑疫苗观察性研究期间,接种疫苗以后时间间隔为1天内发生的AEFI多、为2 268例、占86.96%,2010年报告一般反应567例、异常反应53例、接种事故1例、偶合症34例,2011年报告一般反应1 847例、异常反应93例、偶合症12例、心因性反应1例;两年AEFI疫苗分布中多的百白破(无细胞)疫苗占27.73%、报告发生率1.84/10万剂,安徽省48h内发生率和调查率分别是94.51%和98.4%.结论 AEFI常发生在1岁以内的儿童,强化免疫或群体性接种时期、接种后1d内发生AEFI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均在预期发生范围内.
作者:孟凡亚;沈永刚;刘丹青;陆志坚;唐继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国正步入老龄化时代,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牙周病与糖尿病等多种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1].糖尿病可增加牙周病的发病风险,而牙周病亦是糖尿病的易感和促进因素,牙周病的治疗和控制可相应改善糖尿病的症状,故牙周病被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度或难治性牙周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2].
作者:邱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通过空气传播,也可通过接触唾液和飞沫传播.临床症状以发热、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等为主,也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睾丸炎、神经性耳聋等并发症.为了解歙县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对歙县2005~2011年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芜湖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质量和疫苗安全性,探讨AEFI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市2010-2012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AEFI监测的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全市共报告AEFI 308例,其中一般反应257例(83.44%),异常反应49例(15.91%),偶合症2例(0.65%).各县均有AEFI报告县与预防接种门诊AEFI报告覆盖率分别为100.00%、93.55%;48h内报告率为97.40%,48h内调查率为100.00%.81.82%的AEFI发生于疫苗接种后1d内.89.94%的AEFI发生于0~2岁及6岁儿童.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硬结及过敏性反应为主.AEFI报告发生率为12.10/10万,其中一般反应为10.10/10万,异常反应为1.93/10万.85.06%的AEFI发生于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69.81%的AEFI发生于第一剂次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的疫苗分别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9.29%)、白破疫苗(15.26%)、A+C群流脑结合疫苗(7.79%)、23价肺炎疫苗(5.19%)、麻风疫苗(4.87%).NIP疫苗与第二类疫苗的一般反应与异常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一般反应=2.29,P>0.05;x2异常反应=0.46,P>0.05).结论 目前芜湖市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良好,AEFI监测较为敏感.
作者:汪思银;於秀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卫生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餐饮业单位的餐具消毒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餐具消毒卫生管理可有效防止餐具被致病菌污染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了解桐城市餐饮业各种餐具的卫生状况和消毒效果,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食品安全监督措施,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4~5月对全市72家不同等级餐饮单位进行了餐具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叶天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食品安全标准是政府管理部门为保证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对食品中安全、营养等与健康相关指标的科学规定,是食品监督执法的技术依据.为充分了解标准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全面衡量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对标准修订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食品安全标准应用追踪评价工作.2012年11月,宣城市组织开展《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追踪调查评价.
作者:高宗华;张进;丁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镜湖区无证小餐饮的主要成因及分布特点,探讨整治的更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该区所有小餐饮分布,无证经营原因进行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区共有无证小餐饮店739家,主要分布在老居民区及周围,占47.8%;农村地区无证率高,为82.0%.无证的主要原因:房屋结构不合理32.1%,布局流程及设施等不符合要求29.6%,环境评价通不过22.2%,城市规划等原因13.3%,无房屋产权证明2.8%.无证原因以老居民区及周围的房屋结构不合理为高,为46.2%.结论 无证小型餐饮的形成原因复杂,整治应因地制宜,科学管理.
作者:谭德湘;储成林;张鲁融;郭建敏;王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亳州市2013年一所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及抗原变异情况.方法 从132名具有流感症状的学生当中随机采集10份标本,用Realtime RT-PCR方法鉴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阳性标本接种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并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进行血凝素(HA)作基因测序,分析基因及氨基酸位点变异情况.结果 10份标本中Realtime RT-PCR鉴定有8份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毒分离培养6份阳性,并对其进行基因测序,HA基因与疫苗株同源性为98.4%,HA基因氨基酸变异分析显示,有多个位点发生变异.结论 此次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组HA序列与我国及其他国家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同源性,HA基因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异情况,需密切关注甲型H1N1的流行状况.
作者:钱树生;何军;王祥英;单三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硼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以其化合物形式(如硼砂等)存在.饮水中过量的硼,有可能对人体产生累积性损害.长期过量摄入硼,对人体生殖、发育和内分泌系统有毒性影响.短时间摄人大剂量硼,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轻者引起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呕吐、腹泻、休克、昏迷等中毒表现[1].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硼限量为0.5mg/L.
作者:施宏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位点的突变情况.方法 采集2010年从非洲疟疾高流行区,务工回国输入性恶性疟病人血样11份,采用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特异引物,以滤纸血片中的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巢氏PCR扩增基因,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鉴定.结果 收集到11例滤纸血样,成功扩增6例,其中2例被酶切,为Pfcrt等位基因野生型;4例未被酶切,为Pfcrt等位基因突变型.结论 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中Pfcrt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应该加强输入性恶性疟的药物抗性监测.
作者:陆群;武松;王波;仰凤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简称TCE)是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之一,常使用于电子、电镀、五金、印刷等行业,其主要的用途是金属表面的去污、脱脂、清洁等.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都有多起TCE中毒事件发生,由于TCE中毒病情严重、复杂,涉及皮肤、肝、肾、心脏多个器官受损,甚至出现病人死亡事件,从而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4].
作者:张家祥;朱启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宣城市梅毒和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并进行发病趋势预测,为今后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宣城市2005~2012年梅毒和淋病疫情数据,分析全市梅毒和淋病疫情流行趋势,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疫情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05~ 2012年全市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数分别为4 108和6 408例,淋病发病率上升45.78%,梅毒发病率上升327.86%,报告的病例均主要集中于20~ 49岁年龄组人群(P<0.001);淋病报告的病例男女比例为6.83∶1 (P <0.001),梅毒的男女比例为1.06∶1 (P =0.016);淋病预测模型为X(k+1)=207.551735exp(0.073302×k)-193.461735,梅毒预测模型为:X(k+1)=53.152494exp(0.238679×k)-40.232494,淋病和梅毒的预测分析显示2013年和2014年的发病率仍会有所上升.结论 2005~2012年宣城市的梅毒和淋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的重点仍然在20-49岁年龄组人群,今后的淋病和梅毒发病率仍可能上升.
作者:马红梅;艾平;刘承忠;张翠华;裴德升;阎克力;胡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五年监测工作进行评估,了解2008~2012年宿州市碘缺乏病控制效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政策与措施的制定,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样收集宿州市5个县(区)9 660户居民的食用盐,采用GB/T13025.7-1999仲裁法测定盐中碘含量;抽取8~10岁6 602名学龄儿童采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肿大情况,并选择其中3 260名学生采集日间随意尿样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含量.结果 2008~2012年宿州市非高碘地区居民户的碘盐中位数27.10~ 32.60mg/kg、碘盐覆盖率99.30% ~ 100.00%、碘盐合格率99.01%~ 99.67%、合格碘盐食用率98.02% ~ 99.67%,高碘地区无碘食盐率76.72%~98.21%;非高碘地区和高碘地区的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55.5 ~319.0μg/L和469.0~ 888.8μg/L;菲高碘地和高碘地区的儿童甲肿率分别为1.25% ~ 2.0%和2.33%~3.7%.结论 宿州市非高碘地区居民户碘盐质量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高碘地区尿碘过量现象比较严重,说明高碘地区仅实行无碘食盐措施不能解决居民碘摄入过量的问题.
作者:胡雪影;赵德敏;于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空气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是致病微生物传播的重要介质.空气消毒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是公共场所特别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空气消毒技术的消毒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目前不同空气消毒技术及影响因素做如下综述.
作者:高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安徽农村地区散养家畜自然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状况和基因特征.方法 应用巢式PCR对怀远、明光和广德县采集的148份家畜全血样本进行嗜吞噬无形体16S rRNA基因检测,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应用生物软件MEGA4.0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148份家畜全血样本中检测出山羊、牛和犬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基因阳性率分别22.1%、25.0%和40.0%.26份PCR阳性扩增产物测序成功,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检出序列可归为4群,Ⅰ群优势株占分析序列的66.7%,与北京、浙江和湖北等地检测序列同属一个分支.目的基因测定序列与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7.0 ~ 99.0%.结论 安徽调查地区农村家畜动物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山羊是该地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重要宿主动物之一.
作者:史永林;王誓闻;胡万富;张永根;刘红;曹明华;张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后并发症,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也降低了死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剖宫产率却不断提高,贵池区2008年剖宫产率是42%,2009年剖宫产率55%,近3年剖宫产率在66%左右.过度上升的剖宫产反而增加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1,2].剖宫产造成的母婴近、远期损伤已逐渐被医学界认同[3].
作者:李明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为提高城市低保妇女、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2011 ~2012年合肥市在高新区、新站区、经开区三个开发区对辖区适龄妇女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光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高血压、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疾病.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如控制不良,会导致脑血管意外及肢体残疾,影响其生活质量.为了解天长市铜城镇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高血压与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2010 ~ 2012年对天长市铜城镇社区居民进行了现场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学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2年某市开展监测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测定并评价其生存质量现状.结果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主观生存质量平均分为3.57分,主观总体健康状况平均分为3.67分,生理领域得分(14.65 ±2.27),心理领域得分(13.62±2.67),社会关系领域得分(14.42±2.39),环境领域得分(12.64±2.60).生理领域得分低于常模,社会和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从业人员生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学历、是否生病、单位类别、月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影响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生理领域得分的因素有家庭摩擦、食欲和学历.结论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生存质量尚可,生理领域得分低于普通人群,应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耀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当前安徽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部门、人力、财力等基础配置资源的现状及其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公平性.方法 利用2012年安徽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预防控制基本情况调查数据,描述性分析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机构的部门、人力资源和经费配置等分布情况.根据2012年各地级市的人口数和地理面积,应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测算公平性.结果 地级市和县(区)级CDC设有专门慢性病防控科所的比例分别为25.0%和4.0%;以慢性病防控为主要职责的科所的比例分别为31.3%和27.3%.全省慢性病防控人数、专职慢性防控人数占CDC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3%和1.9%.慢性病防控科所、慢性病防控人员、专职慢性病防控人员和慢性病防控经费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80、0.493、0.513和0.720;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83、0.639、0.672和0.924.结论 安徽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专职部门所占比例较少,专职人缺乏,经费投入不足,人口和地理面积基础配置方面存在不公平状态.
作者:徐伟;刘志荣;谢建嵘;孙锋;吴庆生;金少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