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宣城市2005~2012年梅毒、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预测

马红梅;艾平;刘承忠;张翠华;裴德升;阎克力;胡晓玲

关键词:梅毒, 淋病, 疫情分析, 趋势预测
摘要:目的 了解宣城市梅毒和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并进行发病趋势预测,为今后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宣城市2005~2012年梅毒和淋病疫情数据,分析全市梅毒和淋病疫情流行趋势,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疫情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05~ 2012年全市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数分别为4 108和6 408例,淋病发病率上升45.78%,梅毒发病率上升327.86%,报告的病例均主要集中于20~ 49岁年龄组人群(P<0.001);淋病报告的病例男女比例为6.83∶1 (P <0.001),梅毒的男女比例为1.06∶1 (P =0.016);淋病预测模型为X(k+1)=207.551735exp(0.073302×k)-193.461735,梅毒预测模型为:X(k+1)=53.152494exp(0.238679×k)-40.232494,淋病和梅毒的预测分析显示2013年和2014年的发病率仍会有所上升.结论 2005~2012年宣城市的梅毒和淋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的重点仍然在20-49岁年龄组人群,今后的淋病和梅毒发病率仍可能上升.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来安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医院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解来安县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现状,查找医院消毒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的质量,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现就2009年至2012年来安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赛;叶春龙;夏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输配水材料浸泡液中硼测定方法探讨

    硼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以其化合物形式(如硼砂等)存在.饮水中过量的硼,有可能对人体产生累积性损害.长期过量摄入硼,对人体生殖、发育和内分泌系统有毒性影响.短时间摄人大剂量硼,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轻者引起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呕吐、腹泻、休克、昏迷等中毒表现[1].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中硼限量为0.5mg/L.

    作者:施宏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合肥市2011~2012年部分地区妇女“两癌”筛查资料分析

    为提高城市低保妇女、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2011 ~2012年合肥市在高新区、新站区、经开区三个开发区对辖区适龄妇女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程光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绩溪县2010~2011年手足口病监测分析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儿童多发的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1].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因病情发展快,还会导致死亡[2,3].为进一步了解绩溪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现将2010 ~ 2011年绩溪县HFMD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汪学英;程扶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宿州市2008~2012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五年监测工作进行评估,了解2008~2012年宿州市碘缺乏病控制效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政策与措施的制定,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样收集宿州市5个县(区)9 660户居民的食用盐,采用GB/T13025.7-1999仲裁法测定盐中碘含量;抽取8~10岁6 602名学龄儿童采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肿大情况,并选择其中3 260名学生采集日间随意尿样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含量.结果 2008~2012年宿州市非高碘地区居民户的碘盐中位数27.10~ 32.60mg/kg、碘盐覆盖率99.30% ~ 100.00%、碘盐合格率99.01%~ 99.67%、合格碘盐食用率98.02% ~ 99.67%,高碘地区无碘食盐率76.72%~98.21%;非高碘地区和高碘地区的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55.5 ~319.0μg/L和469.0~ 888.8μg/L;菲高碘地和高碘地区的儿童甲肿率分别为1.25% ~ 2.0%和2.33%~3.7%.结论 宿州市非高碘地区居民户碘盐质量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高碘地区尿碘过量现象比较严重,说明高碘地区仅实行无碘食盐措施不能解决居民碘摄入过量的问题.

    作者:胡雪影;赵德敏;于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池州市贵池区剖宫产率现状分析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产后并发症,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也降低了死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剖宫产率却不断提高,贵池区2008年剖宫产率是42%,2009年剖宫产率55%,近3年剖宫产率在66%左右.过度上升的剖宫产反而增加产妇和围生儿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1,2].剖宫产造成的母婴近、远期损伤已逐渐被医学界认同[3].

    作者:李明月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马鞍山市部分学校结核病密切接触者结核病筛查结果分析

    肺结核病是我国政府确定的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政府历来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坚持把结核病作为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加以控制[1].肺结核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近距离传播的,在学校群体聚集环境下,如果存在结核病传染源,特别容易造成该病的大规模传播[2].近年来,安徽省部分地市已出现多起学校学生中聚集性肺结核病发病疫情,且有增多的趋势,严重危害师生身体健康和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为进一步了解结核杆菌在学校师生中的感染现状,马鞍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9年对学校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杆菌筛查.

    作者:张书金;许文;汪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当涂县2008~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当涂县2008~ 2012年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当涂县2008~ 2012年法定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当涂县2008~ 2012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13 114例,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数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乙肝;报告肠道传染病发病多,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少,各年度全年均有报告发病,5月份多;职业以散居儿童、农民、学生为主.结论 近5年当涂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总体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加强手足口病、肺结核、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乙肝的防治工作.

    作者:汤海燕;郭艳;沈荣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肥东县2007~2012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为了解肥东县麻疹流行特征,探讨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现将肥东县2007~2012年麻疹发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麻疹发病资料来源于国家“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肥东县统计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应用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蔡苏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桐城市餐饮业单位餐具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卫生日益受到公众的关注.餐饮业单位的餐具消毒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餐具消毒卫生管理可有效防止餐具被致病菌污染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了解桐城市餐饮业各种餐具的卫生状况和消毒效果,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食品安全监督措施,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4~5月对全市72家不同等级餐饮单位进行了餐具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叶天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包河区首例W135群流脑死亡病例调查分析

    目的 描述包河区首例W135群流脑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可能的传染来源.方法 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从发病到死亡仅仅为2d.其临床特征为急起发热、全身瘀斑;血培养结果为脑膜炎奈瑟菌阳性,细菌分型为W135群.结论 该病例为包河区首例W135群流脑病例,加强菌群变迁监测,尽快将ACYW135流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应对菌群变迁.

    作者:夏俊瑞;马尔健;张文艳;姜凌;郑文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芜湖市镜湖区无证小餐饮分布、成因及对策

    目的 了解镜湖区无证小餐饮的主要成因及分布特点,探讨整治的更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该区所有小餐饮分布,无证经营原因进行现场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区共有无证小餐饮店739家,主要分布在老居民区及周围,占47.8%;农村地区无证率高,为82.0%.无证的主要原因:房屋结构不合理32.1%,布局流程及设施等不符合要求29.6%,环境评价通不过22.2%,城市规划等原因13.3%,无房屋产权证明2.8%.无证原因以老居民区及周围的房屋结构不合理为高,为46.2%.结论 无证小型餐饮的形成原因复杂,整治应因地制宜,科学管理.

    作者:谭德湘;储成林;张鲁融;郭建敏;王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安徽地区家畜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基因检测和序列分析

    目的 了解安徽农村地区散养家畜自然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状况和基因特征.方法 应用巢式PCR对怀远、明光和广德县采集的148份家畜全血样本进行嗜吞噬无形体16S rRNA基因检测,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应用生物软件MEGA4.0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148份家畜全血样本中检测出山羊、牛和犬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 rRNA基因阳性率分别22.1%、25.0%和40.0%.26份PCR阳性扩增产物测序成功,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检出序列可归为4群,Ⅰ群优势株占分析序列的66.7%,与北京、浙江和湖北等地检测序列同属一个分支.目的基因测定序列与参考序列同源性达97.0 ~ 99.0%.结论 安徽调查地区农村家畜动物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山羊是该地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的重要宿主动物之一.

    作者:史永林;王誓闻;胡万富;张永根;刘红;曹明华;张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位点突变研究

    目的 探讨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位点的突变情况.方法 采集2010年从非洲疟疾高流行区,务工回国输入性恶性疟病人血样11份,采用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序列特异引物,以滤纸血片中的恶性疟原虫DNA为模板,进行巢氏PCR扩增基因,扩增产物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鉴定.结果 收集到11例滤纸血样,成功扩增6例,其中2例被酶切,为Pfcrt等位基因野生型;4例未被酶切,为Pfcrt等位基因突变型.结论 合肥市输入性恶性疟中Pfcrt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应该加强输入性恶性疟的药物抗性监测.

    作者:陆群;武松;王波;仰凤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芜湖市2010~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芜湖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质量和疫苗安全性,探讨AEFI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市2010-2012年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AEFI监测的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全市共报告AEFI 308例,其中一般反应257例(83.44%),异常反应49例(15.91%),偶合症2例(0.65%).各县均有AEFI报告县与预防接种门诊AEFI报告覆盖率分别为100.00%、93.55%;48h内报告率为97.40%,48h内调查率为100.00%.81.82%的AEFI发生于疫苗接种后1d内.89.94%的AEFI发生于0~2岁及6岁儿童.临床诊断以发热、红肿、硬结及过敏性反应为主.AEFI报告发生率为12.10/10万,其中一般反应为10.10/10万,异常反应为1.93/10万.85.06%的AEFI发生于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69.81%的AEFI发生于第一剂次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的疫苗分别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9.29%)、白破疫苗(15.26%)、A+C群流脑结合疫苗(7.79%)、23价肺炎疫苗(5.19%)、麻风疫苗(4.87%).NIP疫苗与第二类疫苗的一般反应与异常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一般反应=2.29,P>0.05;x2异常反应=0.46,P>0.05).结论 目前芜湖市AEFI监测系统运行状况良好,AEFI监测较为敏感.

    作者:汪思银;於秀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同消毒技术对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空气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是致病微生物传播的重要介质.空气消毒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是公共场所特别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空气消毒技术的消毒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就目前不同空气消毒技术及影响因素做如下综述.

    作者:高丽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人牙周病与糖尿病的关系

    我国正步入老龄化时代,牙周病与全身疾病的关系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研究发现,牙周病与糖尿病等多种全身疾病有密切关系[1].糖尿病可增加牙周病的发病风险,而牙周病亦是糖尿病的易感和促进因素,牙周病的治疗和控制可相应改善糖尿病的症状,故牙周病被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发生重度或难治性牙周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2].

    作者:邱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合肥市HIV/AIDS未治疗人群的耐药基因及亚型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HIV/AIDS未治疗人群基因亚型和原发性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巢式RT-PCR扩增HIV-1 pol区聚合酶基因,经DNA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收集79例合肥地区HIV/AIDS未治疗者,经RT-PCR扩增并获得有效基因亚型序列65例,基因分型以CRF01-AE重组亚型多39例(60.0%);其次依次是CRF07-BC 21例(32.3%)、B亚型4例(6.2%)和CRF08-BC1例(1.5%).1例蛋白酶抑制剂(PIs)主要耐药基因突变,2例反转录酶抑制剂(RTIs)耐药基因突变.总耐药突变率为4.6%(3/65).结论 当前合肥市主要的HIV-1流行亚型是CRF01-AE和CRF07-BC,HIV原发性耐药的发生率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钱玉春;类延花;沈月兰;王晓辉;李钰;姚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天长市铜城镇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高血压、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疾病.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长期高血压、糖尿病如控制不良,会导致脑血管意外及肢体残疾,影响其生活质量.为了解天长市铜城镇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和流行特征,为高血压与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2010 ~ 2012年对天长市铜城镇社区居民进行了现场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学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宣城市2005~2012年梅毒、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预测

    目的 了解宣城市梅毒和淋病疫情的流行趋势并进行发病趋势预测,为今后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宣城市2005~2012年梅毒和淋病疫情数据,分析全市梅毒和淋病疫情流行趋势,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疫情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05~ 2012年全市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数分别为4 108和6 408例,淋病发病率上升45.78%,梅毒发病率上升327.86%,报告的病例均主要集中于20~ 49岁年龄组人群(P<0.001);淋病报告的病例男女比例为6.83∶1 (P <0.001),梅毒的男女比例为1.06∶1 (P =0.016);淋病预测模型为X(k+1)=207.551735exp(0.073302×k)-193.461735,梅毒预测模型为:X(k+1)=53.152494exp(0.238679×k)-40.232494,淋病和梅毒的预测分析显示2013年和2014年的发病率仍会有所上升.结论 2005~2012年宣城市的梅毒和淋病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的重点仍然在20-49岁年龄组人群,今后的淋病和梅毒发病率仍可能上升.

    作者:马红梅;艾平;刘承忠;张翠华;裴德升;阎克力;胡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