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远静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世界许多地区均有传播的报道[1],而目前在我国出现手足口病的病例有增无减,这对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足口病往往好发于婴幼儿人群中,由于其行为能力弱或无行为能力,而患儿的家属对其的照顾与护理的心理压力较大,若重症患儿未采取任何有效的护理与治疗措施,则出现病死的可能性非常高[2].因此,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使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对患儿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3].本文对200例手足口病患儿家属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与常规教育护理,并对二组的相关临床应用效果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陈昌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是麻疹控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制定麻疹控制策略和措施,进行免疫预防效果评价,预测流行强度等均有重要意义.为了解肥东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2012年3月随机抽取区域内的健康人群1 498人,检测其血清麻疹抗体水平,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按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0个麻疹抗体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5个年龄组,各年龄组随机抽取10名对象,实际共抽取1 498人,其中流动人口87人.各年龄组分别抽取为0~2岁241人,3~5岁297人,6 ~12岁324人,13 ~15岁320人,16~19岁316人.
作者:盛心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病原是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均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1].隐性感染者、患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2].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对小儿的影响极大.自1974年Schmidt等首次报道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暴发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疾病的患者中分离到EV71以来,EV71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十多次暴发与流行.近年来,EV71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儿童感染后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死亡速度快[3],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此对EV71和CoxA16的实验诊断尤为重要.为了解阜阳市手足口病的感染情况,对2011 ~ 2012年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EV71和CoxA16的核酸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郭国侠;李国兰;孟昭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阜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现状.方法 以中国7~ 22岁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值作为评价标准对辖区内的2 540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和肥胖率.结果 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2.44%,肥胖率为4.80%,超重率4.21%;中学生营养不良率高于小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超重=12.87,P<0.01;x2肥胖=10.19,P<0.01);女生营养不良率高于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学生营养不良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小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并存,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合理膳食指导.
作者:韩翔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类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已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恶性肿瘤防制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为了解孟津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现将孟津县2012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收集的各级医疗单位监测点网络上报资料和外地医疗机构通过网络直报报告属于孟津县的死亡病例.
作者:张琰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发起人主导-同伴驱动相结合的”同伴群干预模式对降低男男性行为人群HIV高危行为的作用.方法 采用同伴驱动方法招募过去12个月中有过肛交或口交的MSM,建立同伴群干预队列.通过培训同伴群中的“发起人”和MSM志愿者,由他们组织实施4个主题的干预活动(行为危险评估、行为改变计划、行为改变实践和经验分享),干预时间为2个月.通过比较干预前和干预结束第3个月干预对象艾滋病知识和性行为等变化,评估同伴群干预对降低MSM人群HIV高危行为的作用.结果 127名MSM参加干预研究,干预结束第3个月随访到106人,随访率为83.5%.干预对象艾滋病知识由干预前(14.9±2.419)提高到干预后的(17.6±1.3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3次与男性性伴、男性固定性伴、男性性伴发生肛交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0.1%、48.4%和51.3%,提高到评估调查时的70.3%、54.2%和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近1次与男性性伴、男性固定性伴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报告率干预前为34.9%、42.5%,干预后下降到17.0%、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起人主导-同伴驱动相结合”的同伴群干预可降低MSM人群无保护肛交行为.
作者:朱义彬;张小鹏;姚晖;李照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常见的良性肿瘤[1],多见于育龄妇女,且临床上药物治疗多无效,多数患者终需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保留子宫及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已成为妇科医师及子宫肌瘤患者的共同愿望.原来传统开腹肌瘤剔除术渐渐被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所取代,而腹腔镜手术费用昂贵,手术中缝合困难,且无触感,对深藏于子宫肌层内的小肌瘤不能有效的发现.随着阴式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受到推崇,这种手术方式既弥补了上述两种手术方式的不足,又综合了上述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本院对12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经阴道保留子宫肌瘤剔除术,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梅毒及丙肝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供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建筑工地等场所调查流动人口405人,了解该人群对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等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86.88%,不同年龄调查对象知晓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38,P<0.0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知晓率高于高中以下,来自省内流动人口高于省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查人群美沙酮替代疗法知识正确率仅为27.65%,明显低于艾滋病治疗和无偿献血知识.梅毒、丙肝相关知识中青年和文化程度较高者回答正确率较高,部分梅毒和丙肝非传播途径知识未超过20%.结论 不同年龄、文化、户籍等均是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应加大对流动人群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李颍;姚纯;王华东;丁心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安庆市就诊婴幼儿体内钙、镁、铁、锌4种微量元素缺乏状况,针对性的采取营养干预措施.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8月来安庆市妇幼保健所儿保门诊体检的6个月至3岁1 116名健康的婴幼儿采集未梢血,分离血清后,采用LK98B型微量元素检测仪,运用电极电位法检测钙、镁、铁、锌4种微量营养素.结果 婴幼儿体内钙和镁含量均值在正常范围,铁和锌含量偏低,男女四种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钙、镁降低检出率较男性高,且有统计学差异.1 116例婴幼儿主要以缺钙、缺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2.31%和27.06%.结论 安庆市部分婴幼儿四种微量元素营养水平较好,缺钙缺锌较为常见,需及时补充缺乏的营养素.
作者:陈实庆;邓虹;吴珍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以手足皮肤和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小儿急性传染病[1].自1957年新西兰的Seddon首此对该病进行报道以后[2],在美国、荷兰、瑞典等欧美国家和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太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暴发流行[3].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该病在法定传染病中的发病率位居第四位,我国在2008年将其列为丙类传染病[4].
作者:张晨宇;李树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结核病是一种传统的传染病,现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现和规范治疗涂阳肺结核病人是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有效措施.本文对芜湖市登记确诊的涂阳肺结核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为今后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1 材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2005 ~ 2012年芜湖市各结核病门诊的结核病人登记本、初诊病人登记本和实验室登记本,其中痰涂片阳性病例为分析对象,包括初治涂阳和复治涂阳.人口资料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年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芜湖全市人口资料为原芜湖市人口数与无为县人口数之和),2012年人口资料来源于芜湖市统计局.
作者:曹伟;胡礼军;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影响学生健康的因素很多,但传染病的危害为常见,因此,作为卫生、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疾控部门当好参谋、做好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合肥市卫生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在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制度,显著地改善了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整体面貌.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工作,树立典型,进一步全面提升全市学校疾病预防控制的能力,2011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创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单位的专项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归纳如下.
作者:管恒燕;张留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能是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管理与应用研究指导[1].所有这些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对疾病、卫生和健康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而科学研究则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主要途径.
作者:宋律;陈广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并评价安徽省部分地区肠道门诊的现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安徽省10个地市的33家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开展调查,包括肠道门诊设置、工作开展情况;2004~2011年8月霍乱首例病例就诊情况.结果 二级及以上医院肠道门诊中独立区域的占45.0%;二级及以上医院独立区域肠道门诊中“五室”独立的占33.3%、“四室”独立为11.1%,“三室”独立为55.6%.设置隔离室的肠道门诊占51.5%.二级及以上医院的肠道门诊感应式或肘控式洗手设施占63.2%,厕所以水冲式专用厕所为主,占75.0%.一级医院的肠道门诊均为手拧式洗手设施,厕所水冲式共用厕所为主,占61.5%.多数二级及以上医院急诊分流腹泻病人的比例高于(消化)内科,平均分流率5.5%,高17.0%.检查的医疗机构中2011年能够开展霍乱弧菌培养工作的占63.6%,二级及以上医院均能开展霍乱弧菌培养工作,一级医院仅1家开展此项工作.2004~ 2011年8月,有10个市共报告了30例霍乱病例,其中有5例当年首例霍乱病例由肠道门诊发现.结论肠道门诊设置和工作不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规范工作流程和制度.
作者:缪春华;王爱红;吴家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了解芜湖市公共场所公共用具卫生状况,2012年抽取市区部分宾馆用具,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样本来源2012年由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科和市卫生监督所对本市8家市级单位宾馆公共用具进行现场采样,每家采集6份或7份共102份样品.1.2 材料营养琼脂、乳糖胆盐发酵、伊红美兰、乳糖发酵、B-P平板均由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所有培养基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作者:凌玉;王毅;查涛;许亚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阜阳市曾是乙脑高流行区,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为了解阜阳市乙脑的流行特征,探讨控制措施,现将阜阳市2007~2012年乙脑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仲达;蒋晓东;张利君;徐海洋;李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宿松县2008~ 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宿松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宿松县2008 ~ 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累计报告94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2.02/10万,发病呈上升趋势(x2趋势=256.35,P<0.01).发病以散发为主,同时发生聚集性疫情10起.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4~7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5~19岁年龄组.结论 宿松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上升趋势,暴发疫情时有发生,应针对高危人群、重点地区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工作.
作者:刘生元;郭银华;廖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阜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掌握降氟改水工程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展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2012年中央补助安徽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和“安徽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2012年修订)”要求开展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各项监测工作.结果 高氟区改水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4.83%,氟斑牙指数为0.29;未改水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3.23%,氟斑牙指数为0.39;降氟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结论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未改水病区监测结果与既往调查基本一致.
作者:见海晖;陈庆伟;张勇;薛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正常的卫生医疗秩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某市卫生监督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以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卫生监督保障、卫生许可办理、卫生监督检查、违法行为调查、违法行为处罚等为宗旨.通过了解该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为不断优化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2011 ~2012年合肥市售生食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的研究,了解生食海产品污染的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按GB/T4789.7-2008方法进行分离鉴定,用PCR技术检测不耐热溶血素(tlh)基因、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两年检获的65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属11个血清群,以O2(41.54%)、O1(12.31%)、O3(12.31%)群为主.65株菌均不携带tdh和trh毒力基因,tlh基因全部阳性.药敏结果显示,65株菌对15种抗生素显示出较高的青霉素(100.0%)和氨苄西林(95.4%)耐药性.结论 近年来合肥市售生食水产品中污染的副溶血性弧菌以O2血清型为主,tdh基因和trh基因均为阴性.
作者:袁媛;孙永;张钧;李春;撒楠;栗薇薇;胡万富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