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宁;林石波
直丝弓矫治器(Straihgt wire appliance)是在方丝弓矫治器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发 展并应用于临床,本文研究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
作者:欧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醛固酮(ALD) 的分离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5例危重病人[按是否合并有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 DS)分为A组(合并MODS组)和B组(非MODS组)]和35例健康正常人(C组)血中皮质醇(COR)、AⅡ 和ALD的含量.结果:①A、B组的COR、AⅡ均显著高于C组(P<0.01);A、B两 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A组ALD的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1),也低于 B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组病人低ALD发生率为5 4.55%(12/22),高于B组的27.27%(9/33,P<0.05);A组高ALD发生率为13.64%(3/22 )与B组的24.24%(8/33)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低ALD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低于 高ALD患者(P<0.05);低ALD患者合并MODS率、病死率明显高于高ALD患者组(P<0.05);④ALD水平与APACHEⅢ评分间呈明显负相关(r=-0.674 1,P<0.001).结论:危重病人特别是合并MODS的极危重患者中AⅡ-ALD分离现象并非少见,且病情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
作者:霍开秀;李小励;钟荣;唐盾;何庆忠;胡长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某些恶性血液病患者凝血纤溶情况.方法: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检测10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治疗前的血浆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52例急性白血病中,22例D二聚体阳性,27例FDP阳性;18例 慢性白血病中,2例D二聚体阳性,2例FDP阳性;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4例D二聚体阳 性,3例FDP阳性;18例恶性淋巴瘤中,3例D二聚体阳性,3例FDP阳性.结论:相当部分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凝血纤溶异常.
作者:朱霞;张珍琼;莫胜福;陈秉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8例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主支癌栓患者分3组.10例行肝 切除+门静脉取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A组);12例行肝动脉、门静脉 双灌注化疗栓塞及生物治疗(B组);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C组).结果:A组效果优,1、2年生存率均为100%,3年生存率50%,4年生 存率20%,5年生存率10%,B组1年生存率为58.3%,2年生存率为0;C组1年生存率为16%,2 年生存率为0.结论:肝切除+门静脉取癌栓+肝动脉、门静脉双灌注化疗栓塞+生物 治疗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TPV)的有效方法.而术后坚持定期经泵行区域性灌注化疗、生物治疗对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晓军;李振洪;黄一成;许景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B型超声的问世对胰腺疾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诊断方法.但是,胰腺位于腹膜后,前方 有胃肠道气体干扰,后方有脊柱的影响,要获得清晰的图像不容易,尤其对胰腺的小病灶的 诊断更困难.
作者:臧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射治疗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对127例鼻咽癌放疗前、后病人的鼻咽CT进行观察,并对鼻窦 炎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放疗前鼻窦炎发病率为49%,放疗后鼻窦炎发病率为86%,其 中放疗前无鼻窦炎者放疗后72%患有鼻窦炎.放疗后6个月至1年是发生鼻窦炎的高峰期.结论:鼻咽癌患者的鼻窦炎的发病率较高,其发病与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发生部位等因素有关.放疗可使鼻窦炎的发病率增加,放疗前后的鼻窦炎发病原因有所不同.
作者:曾钢;唐安洲;周永;蓝新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从中国产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电泳纯度的类狼疮抗凝蛋白,研究其对动物体内的抗凝作用及机制.方法:测定蝮蛇毒中类狼疮抗凝蛋白对新西兰白兔的活化部分凝血 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静脉血栓和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以及类狼疮抗凝蛋白的溶血性试验.结果:类狼疮抗凝蛋白能显著地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 时间,明显地抑制静脉血栓的形成,无溶血作用.结论:类狼疮抗凝蛋白具有体内抗凝血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扰磷脂有关.
作者:杨斌;黎肇炎;陈美芳;班建东;黄君度;林发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复发性多软骨炎(RP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0~1997年间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如Prednisone,CTX及DDS治疗,随访3~6年的11例RPC的临床效果.结果:9例成功控制临床症状无复发(82%,9/11),4例后遗耳鼻畸 形,1例晚期患者,病变累及呼吸道及肾脏,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治疗无效,长期带管.另1例病变累及喉气管软骨,未坚持长期治疗,病变复发合并感染、呼吸道阻塞死亡.结论:①RPC是罕见病,据推测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器官 的软骨结构及结缔组织,包括耳鼻眼喉、气管、关节、肾脏及心血管;②早诊早治预后良好,延误诊断,病为不可逆性,则顽固难愈;③病变累及呼吸道者预后不良,因喉气管粘膜水 肿,肉芽,疤痕,管腔塌陷,气道阻塞而致命;④本病无特效药物,好药物是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强调初期大剂量冲击治疗,长期低剂量维持给药的重要性.
作者:农辉图;徐志文;唐安洲;农东晓;曾钢;温文胜;韦敏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5~1998年我院共收治轻型颅脑损伤病人487例,其中有43例(8.6%)出现恶化.现对 其临床特征、放射学资料及与恶化有关的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叶云飞;江文;梁路生;陈德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急性砷化氢中毒救治换血疗法.方法:对10例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其中4例轻度急性砷化氢中毒,6例为重度砷化氢中毒进行以换血为主的治疗方法,并密切观察实验室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短住院日10 d,长住院日120 d,平均住院日19 d.结论:以换血疗法为主的救治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方法,对急性砷化氢中毒的救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春旭;李桂生;黄海欣;李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介入治疗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各种形式的介入治疗在基层医院开展得越 来越多,介入治疗所引起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现将2例肠系膜动脉灌注化疗所引起的结肠溃疡报告如下.
作者:林源;龚念林;罗汉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用海脉素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患者肺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颅脑肿瘤手术患者12例,麻醉后从桡动脉放血8 ml/kg,同时经静脉等速输入等量的海脉素.经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HR、CVP、PSP、PDP、MPA、PCWP、CO,对比血液稀释前后的MPA、PCWP、PVR(肺循环阻力)、RVSWI(右室每 搏功指数).结果:与血液稀释前比较,PVR显著降低(P<0.05),RVSWI显著 升高(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海脉素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能降低脑肿瘤病人的肺血管阻 力,提高右室每搏功指数,对肺循环无不良影响.
作者:叶凤青;甘丽霞;黄中华;张庆敏;谭立清;莫井延;宁加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肝癌患者就诊时,大部分不能获得手术切除,须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目前首选经导管 肝动脉化疗栓塞(TAE),但TAE治疗后可引起胃十二指肠粘膜损害,合并出血.
作者:王惠平;刘航;冯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先天性特别是紫绀型心脏病,可合并脑脓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1987~1998年我院收治这类脑脓肿12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星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踝关节骨折临床常见.关节内骨折因涉及软骨面的破损,修复难度较大,因此对治疗的 要求也相对较高.任何不恰当的治疗方法均会导致关节功能的严重影响.
作者:黄侣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肾盂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上较少见,1980年10月至1997年6月我院共收治3例.现就肾盂鳞状细胞癌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尤剑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为阐明瓦氏动作在终止室上速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法,测定1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在瓦氏动作和安静时房室不应期和大房室传导时间,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①室上速组房室不应期在瓦氏动作时延长(12±16)ms,与安静 时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对照组房室不应期在瓦氏动作和安静时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瓦氏动作终止室上速是通过延长房室不应期而起作用.
作者:黄桂忠;赵爱香;彭建华;罗英琳;李佩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6年7月至1998年12月,我科在门诊实施用自体脂肪颗粒填充面部凹陷畸形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均为女性,年龄18~36岁.15例中上睑凹陷畸形6例,下睑凹陷畸形4例,颊部凹陷畸形4例,颞部凹陷畸形1例.先天性软组织凹陷8例,术后凹陷6例,感染后1例.每个部位注射脂肪颗粒量多9ml,少1ml,均为一次性注射,注射量根据经验掌握,应在组织实际缺损量的80%~100%(肉眼观).
作者:杨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硬膜外镇痛对静吸复合全麻肺癌手术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8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 用相同的全麻药物.实验组病人入室后于Th5~6置入硬膜外导管,并注入1.6%利多卡因5~8ml,然后每隔1 h注入5ml,直至手术结束后以0.2%布比卡因和6 mg/L丁丙喏啡混合液行PCA镇痛,至术后72 h.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1h、术后24h、术后72h、术后1周,采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对照组CD3、CD4降低程度明显大于麻醉前及实验组.术中两组的NK细胞活性均出现一过性增高随后明显降低.结论:硬膜外镇痛可减轻静吸复合麻醉对肺癌病人免疫功能的抑制.
作者:廖品琥;黄冰;温文钊;王建荔;阮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腹部外科三大危重病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病临床表现凶险,疗程长,并发症多,费用高,死亡率高.
作者:莫瑞祥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