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峦
目的:采用cuff技术及sleeve方法建立大鼠对大鼠,大鼠对 豚鼠的同种或异种心脏腹部移植模型.方法:切除左肾行供体左颈总动脉对受体左肾动脉,供体左肺动脉对受体左肾静脉建立心脏血管通路.结果:共进行116次,成功109例,成功率94%(同种66例,异种50例).移植后同种平均存活(90±0.8)d,异种存活时间由15 min至52 h不等.结论:该方法应用方便、简单可靠,是研究同种或异种器官移植的 急、慢性排斥反应机制及免疫药物筛选的一种理想模型.
作者:孟珂伟;彭民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5-Fu用药途径,发挥其更好疗效.方法:选择1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用5-Fu腹腔灌注给药,3 h后取腹腔液、门静脉血和外周循环血样,用我们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分析血样中5-Fu的含量.结果:13例肿瘤病人体液样品中5-Fu浓度平均水平分别为腹腔液(1202.026±39.442)mg/L,门静脉血(299.882±14.09)mg/L,外周血(7.512±1.046)mg/L.腹腔液比外周血高160倍,门静脉血比外周血高40倍.结论:腹腔注射5-Fu后可在腹腔、门静脉维持高的药物浓度,进入 体循环的量极少,对预防进展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和肝脏转移有指导意义.
作者:韩伟;冯关荣;刘锦新;陈达琨;涂文升;刘宗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PC- IOL)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对滤过泡影响.方法:选择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60眼,避开滤过泡选择颞下方角膜 缘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5眼(75%)术后裸眼视力达0.5或以上,术前平均眼压为1.65 kPa,术后为2.12 kPa,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对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眼,通过进行颞下方角膜缘切口的白 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提高术后视力,并能较好地保持滤过泡的功能.
作者:吴伟;黄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6年7月至1998年4月我院采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5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荣金;王文章;蒋基明;陈荣兴;陈月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第二位医院内感染性疾病,尽管各种抗生素不断在临床中得以 应用,但其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很高.我院1996年1月至1997年11月住院后发生HAP 9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保留椎板加椎管内置管冲洗术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手术方式,其优点是:能方便彻底处 理椎管内病变,在生物力学上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减少术后腰痛,有效地预防继发医源性椎 管狭窄,降低腰椎术后失败综合症的发生.
作者:赖凤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肝硬化是影响全身多系统的疾病,并发症甚多,常因此而致死.如何预防合并症的发生,是减少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我科1990~1999年共收治肝硬化274例,现将资料完整的234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梁荣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因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在泌尿外科就显得更重要,而前列腺摘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确切有效的方法之一 .
作者:甘宏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对我院1993年1月至1999年6月137例院前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院前死亡之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
作者:俞宁;林石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与醛固酮(ALD) 的分离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5例危重病人[按是否合并有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 DS)分为A组(合并MODS组)和B组(非MODS组)]和35例健康正常人(C组)血中皮质醇(COR)、AⅡ 和ALD的含量.结果:①A、B组的COR、AⅡ均显著高于C组(P<0.01);A、B两 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A组ALD的浓度显著低于C组(P<0.01),也低于 B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A组病人低ALD发生率为5 4.55%(12/22),高于B组的27.27%(9/33,P<0.05);A组高ALD发生率为13.64%(3/22 )与B组的24.24%(8/33)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低ALD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低于 高ALD患者(P<0.05);低ALD患者合并MODS率、病死率明显高于高ALD患者组(P<0.05);④ALD水平与APACHEⅢ评分间呈明显负相关(r=-0.674 1,P<0.001).结论:危重病人特别是合并MODS的极危重患者中AⅡ-ALD分离现象并非少见,且病情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
作者:霍开秀;李小励;钟荣;唐盾;何庆忠;胡长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近年来我院收治头枕部着力致颅脑外伤93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3例,男61例,女32例,年龄17~78岁,平均58岁.交通事故伤56例,坠落伤29例,撞击伤8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h至3d.伤前患高血压病7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1例,慢支4例.
作者:陈子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从中国产蝮蛇蛇毒中分离纯化电泳纯度的类狼疮抗凝蛋白,研究其对动物体内的抗凝作用及机制.方法:测定蝮蛇毒中类狼疮抗凝蛋白对新西兰白兔的活化部分凝血 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大鼠静脉血栓和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以及类狼疮抗凝蛋白的溶血性试验.结果:类狼疮抗凝蛋白能显著地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 时间,明显地抑制静脉血栓的形成,无溶血作用.结论:类狼疮抗凝蛋白具有体内抗凝血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扰磷脂有关.
作者:杨斌;黎肇炎;陈美芳;班建东;黄君度;林发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B超对稽留流产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日本EUB-305型 B超诊断仪,对25例稽留流产病人于充 盈膀胱后检查子宫、附件.结果:25例病人子宫均比孕周小,宫内回声归纳为三种类型:①空囊型(本组 10例);②类似水泡状胎块型(本组8例);③杂乱回声型(本组7例).结论:对稽留流产的病人B超不仅可排除异位妊娠及葡萄胎,并可 早期了解胎死宫内的情况,避免了盲目性的保胎或人工流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雪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出血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大出血是其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现总结1982~1998 年我科收治的45例老年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外科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周任;韦家声;全乔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罕见部位的异位妊娠,因其病史不典型,或症状及体征出现较晚,容易造成误诊,延误 病人的治疗.现将我科收治的罕见部位异位妊娠15例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情况,寻找SAH抗纤溶治疗及观察病情变化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抽取30例正常对照组及25例住院SAH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3,4周血,用ELISA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含量.结果: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P<0.05),治疗后第2,3,4周呈下降趋势,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有11例血浆D二聚体下降后又升高,1例再出血,1例脑梗死.结论:SAH后血浆D-D升高,观察D二聚体变化有助于判定抗纤溶治疗疗效及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李吕力;薛富英;韩敏;王铁建;易菲;黄月松;张永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话传送心电图检测(Transtelepomic Electroca rdiographic Monitoring,TTM)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同步检测97例心肌缺血患者的常规心电图(ECG)、电话传送心 电图(TTM),调整后者的监测电极与ECG的电极部位完全相同,判断二者的S-T、T缺血变化.结果:ECG发现97例典型S-T、T心肌缺血患者,TTM有90例相同变化 (敏感性92.5%),另检测31例ECG无S-T、T心肌缺血的患者,TTM亦无改变(特异性100%).结论:TTM对心肌缺血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确切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晓明;庞振瑶;黄群英;梁凌;蒋小菊;刘卫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先天性多囊脑的MRI(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方法:1例年龄50 d的男孩,因四肢强直性抽搐作MRI检查.结果:两侧大脑半球有大小不等的囊状结构,呈圆形、椭圆形,提 示高度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其信号强度与CSF一致.结论:MR表现两侧大脑半球多发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或分层的囊 状结构,信号强度与CSF相似,结合临床病人智力发育异常、四肢强直性抽搐,应考虑多囊脑的诊断.
作者:李茂;秦宇红;李荣富;梁漱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正常主动脉瓣为三叶式,在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中,不论是瓣叶的减少或增多,均会影 响主动脉瓣的启闭功能,而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异常.
作者:郭盛兰;朱性威;李智贤;龙伟吟;张棣;何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或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3例门脉高压症和40例对照组的门 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计算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QSV/QPV)比值.结果:门脉高压时脾门静脉增宽,血流量增大,但血流速度较对照 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以上参数在门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 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门脉高压组QSV/QPV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48±0.10 与0.27±0.08,P<0.01);且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较无出血组显著增高(0.52±0.11与0.44±0.10,P<0.05);以QSV/QPV比值大于或等于0.43为界值,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9%与8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有重要价值,测定QSV/QPV比值是一种方便且无侵入性的判断与预测门脉高压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
作者:何云;李智贤;刘若川;王飏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