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癌P53、C-erbB-2的表达分析

易平;孙奇;许燕华;蔡宗芳

关键词:大肠癌, 免疫组化, 癌基因, 抑癌基因
摘要:目的:讨论P53、C-erbB-2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及其 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染色观察大肠腺癌101例、腺瘤性息肉54例 及炎性息肉46例P53、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P53、C-erbB-2在腺癌中有很高的阳性表达率(47.2 5%、54.45%)与良性病变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在腺瘤性息肉中二者的阳 性率(12.96%、25.92%)也明显高于炎性息肉(P<0.05).结论:P53、C-erbB-2参与大肠癌的发生,二者在粘膜上皮 中呈阳性表达对早期诊断粘膜上皮癌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部分换血疗法换血量探讨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在新生儿病人中发病率不低,有人报道约占5%.部分患儿因血液 粘稠度增高,血流淤积,可引起多系统功能障碍.

    作者:蒋智勇;王广芳;秦振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门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或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3例门脉高压症和40例对照组的门 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计算脾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量(QSV/QPV)比值.结果:门脉高压时脾门静脉增宽,血流量增大,但血流速度较对照 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以上参数在门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 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门脉高压组QSV/QPV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48±0.10 与0.27±0.08,P<0.01);且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较无出血组显著增高(0.52±0.11与0.44±0.10,P<0.05);以QSV/QPV比值大于或等于0.43为界值,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9%与83.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判断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有重要价值,测定QSV/QPV比值是一种方便且无侵入性的判断与预测门脉高压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方法.

    作者:何云;李智贤;刘若川;王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罕见异位妊娠15例临床分析

    罕见部位的异位妊娠,因其病史不典型,或症状及体征出现较晚,容易造成误诊,延误 病人的治疗.现将我科收治的罕见部位异位妊娠15例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维生素B1、B12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挫伤的应用

    目的:探讨维生素B1、B12 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挫伤的应用.方法:将528例甲状腺手术中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34例患者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手术中喉返神经旁组织浸润注射维生素B1、B12的方法 处理,对照组手术中未行任何处理.术后通过临床观察及间接喉镜检查会咽、双侧声带运动,判定喉返神经功能性麻痹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喉返神经功能性麻痹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11.1%,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甲状腺术中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经喉返神经旁组织浸润 注射维生素B1、B12的方法处理,能减少甲状腺术后喉返神经功能性麻痹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伟;颜献辉;许坚;莫立根;张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完全断掌再植29例分析

    手掌完全离断是严重的且较为常见的手外伤.由于手掌组织结构复杂,离断后再植有一 定困难.我院1990~1997年共再植手掌完全离断29例,成活28例,术后给予康复治疗,6例 二期肌腱松解.经1~3年观察随访,功能恢复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体会(附42例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腹部外科三大危重病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病临床表现凶险,疗程长,并发症多,费用高,死亡率高.

    作者:莫瑞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GM-CSF基因转导的肿瘤疫苗研究

    目的:观察GM-CSF基因转导的肿瘤细胞免疫小鼠的抗肿瘤效果.方法:用电穿孔法将小鼠GM-CSF的表达质粒导入RMA淋巴瘤细胞,经G418筛选后,将GM-CSF高表达克隆(RMA-GM)细胞皮下接种C57BL/6小鼠,观察成 瘤性,以及经丝裂霉素-C处理灭活的RMA-GM细胞免疫小鼠,观察抗肿瘤作用.结果:RMA-GM细胞皮下接种C57BL/6小鼠后出瘤时间比对照组略延长.经丝裂霉素-C处理灭活的RMA-GM细胞免疫小鼠及亲代肿瘤细胞攻击后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生长速度减慢,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并且40%小鼠无瘤长期生存.结论:在RMA肿瘤模型中,GM-CSF基因转导的肿瘤细胞瘤苗有较好的 抗肿瘤免疫效果,此法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桂生;张叔人;高全立;杨春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74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转归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转归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分析1989年1月至1999年7 月我科收治的74例ARF患儿的特点,分析ARF的原发病、临床表现、化验指标和治疗用药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周春;李铭芳;农玉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庆大霉素肾毒性治疗作用的形态学研究(简报)

    庆大霉素(GM)引起的肾小管损伤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 GM诱导的肾小管损伤的修复和再生作用.

    作者:黄巨恩;李校坤;徐志文;陈纡;梁祖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抗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PC- IOL)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对滤过泡影响.方法:选择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60眼,避开滤过泡选择颞下方角膜 缘切口进行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45眼(75%)术后裸眼视力达0.5或以上,术前平均眼压为1.65 kPa,术后为2.12 kPa,功能性滤过泡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对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眼,通过进行颞下方角膜缘切口的白 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提高术后视力,并能较好地保持滤过泡的功能.

    作者:吴伟;黄丽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情况,寻找SAH抗纤溶治疗及观察病情变化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抽取30例正常对照组及25例住院SAH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3,4周血,用ELISA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含量.结果: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 差异(P<0.05),治疗后第2,3,4周呈下降趋势,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有11例血浆D二聚体下降后又升高,1例再出血,1例脑梗死.结论:SAH后血浆D-D升高,观察D二聚体变化有助于判定抗纤溶治疗疗效及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李吕力;薛富英;韩敏;王铁建;易菲;黄月松;张永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34例临床分析

    随着急性白血病(AL)化疗的进展,该病的完全缓解(CR)率明显提高,生存期延长,中枢 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作者:岑洪;张国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Am亚型1例

    献血员胡某某,红细胞正定型为O型(室温),反定型发现血清中只有抗-B,而无抗-A,进一步检查为罕见的Am亚型,现报告如下.

    作者:仲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210例前置胎盘临床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如果处理不当,直接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本文对210例前置胎盘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前置胎盘的处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武;刘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直丝弓矫治错(牙合)畸形10例

    直丝弓矫治器(Straihgt wire appliance)是在方丝弓矫治器基础上于本世纪70年代发 展并应用于临床,本文研究直丝弓矫治器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

    作者:欧联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双侧大阴唇皮瓣加胎儿皮移植阴道成形术2例

    先天性无阴道并非罕见,目前国内外所作的人工阴道成形术,多采用自体皮移植术、羊 膜移植术、乙状结肠移植术、腹膜移植术等[1].

    作者:陈善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医源性泌尿系统损伤26例分析

    目的:探讨医源性泌尿系统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82~1998年26例医源性泌尿系统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 分析.结果:妇科、泌尿外科、普外科手术所造成的泌尿系统损伤分别为1 6例(61.54%),8例(30.77%),2例(7.70%).以妇科所引起的发病率高;其中膀胱损 伤16例中,节育术损伤15例,子宫切除损伤1例.输尿管损伤10例中,输尿管下段切开取石 损伤3例,睾丸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2例,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2例,膀胱部分切除加输尿 管移植术损伤1例,直肠癌根治术2例.结论: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关系,仔细解剖分离组织是预防医源性泌 尿系统损伤的关键.一旦诊断为泌尿系统损伤,应及早处理.

    作者:陈凤坤;张燕;韦翠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院前死亡137例病因探讨

    对我院1993年1月至1999年6月137例院前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院前死亡之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

    作者:俞宁;林石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下腹横切口改良式子宫切除术(附152例分析)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用手术.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各有优缺点.我院 自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对有指征进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施行了下腹横切口改良式子宫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肖兰;李菲;李力;陈心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外科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附35例分析)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外科手术的高危因素之一,其并发症和代谢紊乱可增 加外科手术的死亡率,而手术又可加剧高血糖症.

    作者:秦千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