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静光;苏乘平;谭达丛;卢洪新;郑贵亮;王雄海
目的:探讨广西扶绥县肝癌危险因素,为开展肝癌危险因素监测和综合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县1996~1997年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发病登记在册的肝癌患者350例,分别与其邻居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用比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有8个因素选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方程,与肝癌的发生有明显的联系.其中,HBsAg阳性、有肝癌家族史、有肝病史、心理情绪差、每天吸烟量、常吃盐渍食品等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鱼虾、新鲜蔬菜摄入充足对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广西扶绥县肝癌主要危险因素为HBsAg阳性、肝癌家族史和肝病史等.
作者:黄天壬;梁锋;石建基;梁任祥;韦忠亮;唐步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简易血液透析滤过疗法对多器官衰竭(MOF)中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用简易血液透析滤过法治疗MOF中ARF 12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电解质(K+,Na+,Ca2+)的变化.结果:20例次BUN,SCr,UA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其中BUN,UA有显著性差异(P<0.05),SCr,K+,Na+,Ca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简易血液透析滤过能满足MOF中ARF患者的肾替代治疗,且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抗凝剂用量少.
作者:米存东;廖松;韦道生;赖月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了寻求一种既能降血压,避免应激反应,又能不升高ICP,有脑功能保护作用,且经济便宜的麻醉方法,1997~1998年我们对4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用氯胺酮辅以硫酸镁、箭毒复合麻醉进行颅脑手术,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海发;官英勇;唐培佳;刘家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率较高,目前多采用股骨头颈开窗,带血管蒂骨(膜)瓣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1,2].笔者1991年2月至1999年3月应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膜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桂甫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前牙反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且大多伴有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严重影响牙齿的美观及口腔的咀嚼与发音功能.笔者1996年7月至1999年10月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双弓丝的方法,治疗11例恒牙期前牙反,同期与单纯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1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心跳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紧急危重症,复苏成功率较低,存活率更低.至今医务工作者仍在不断探索.我院急诊科1996年至1999年5月共收治心跳骤停患者55例,复苏成功24例(43.5%),其中存活9例(16%).现将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龚坚;潘磊;李其斌;温彩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骨巨细胞瘤发生在四肢长骨较多见,X线表现典型,而在脊柱、短扁不规则骨则很少发生,X线表现不典型、易误诊.1990~1998年我院共收治1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庆大霉素(GM)肾毒性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两组均按每只160 mg/kg*d-1肌注GM 9 d;实验组于实验第10天按2 000 U/kg*d-1肌注bFGF 9 d,而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让其自然恢复.所有动物均经心脏灌注固定后取肾皮质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动物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恢复和再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庆大霉素肾毒性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巨恩;李校坤;徐志文;陈纡;梁祖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预防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作用.方法:以兔子前肢屈肌腱制作损伤模型,采用自身对照,一侧用玻璃酸钠预防粘连,另一侧用生理盐水作对照,于术后不同时间切取标本,进行观察和检测,分析比较实验侧与对照侧的差异.结果:实验侧肌腱愈合好,腱周有假鞘形成,粘连减少,肌腱滑移功能良好.对照侧形成广泛粘连,肌腱滑移功能差.肌腱粘连范围检测评分,实验侧与对照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玻璃酸钠具有预防肌腱粘连的作用.
作者:杨志;赵劲民;韦庆军;苏伟;韦敏怡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广西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激素治疗情况,并比较男、女性患者的差异.结果:①发病高峰年龄为15~34岁,男性为15~24岁,女性为25~34岁,男女比例为1∶1.5;②男性患者临床表现较女性严重;③病理分级多为Ⅱ、Ⅲ级,分别有92.19%,85.94%的患者合并肾小管病变,IgM沉积;④病理分级严重,合并IgM沉积的病人使用激素疗效欠佳.结论:广西IgA肾病患者在男女比例、临床及病理表现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
作者:黄莉;黎伟;冯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和快速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多肿瘤抑制基因(MTS1)的方法.方法:利用改良的DNA制备方法,成功的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出DNA,同时用建立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检测.结果:30例石蜡包埋的正常组织与新鲜组织提取的DNA经PCR扩增后,电泳图谱都出现536 bp和310 bp带,即结果相同.结论:只要提取、纯化得当,石蜡包埋组织在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将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胡春萍;黄健;王国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3~1998年我科收治经颈型或基底部股骨颈骨折Garden Ⅱ、Ⅲ型病人24例,均采用可折断镙钉经皮穿针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荣驰;唐建东;韦健;蒋亦军;胡军祖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皮质醇(F)、相关激素的变化与血糖浓度及衰老的关系.方法:选择54例2型老年糖尿病病人,分为有合并症组32例,无合并症组22例;另选择32例老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F、脱氢表雄酮(DHE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及空腹血糖(FBG).结果:糖尿病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GH,Ins及FBG明显升高(P<0.05),DHEA及IGF-1明显降低(P<0.05);糖尿病合并症组与非合并症组比较,F,GH,Ins及FBG明显升高(P<0.05),DHEA及IGF-1虽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F,GH,Ins及FBG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有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比无合并症患者亦明显升高,尤其以F升高为明显;DHEA及IGF-1在糖尿病两组中明显降低,其降低可能与衰老有关.
作者:刘广钊;何飞屏;梁季鸿;秦映芬;黄瑞衡;戴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是一种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为可治之症,早期确诊,正确治疗可避免由于长期肌张力不全所致畸形.为提高对DRD的认识,避免误诊,现将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DRD报道如下.
作者:滕晓茗;盛文利;陆正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7年8月至1999年11月我院采用PS-3型膀胱大力碎石钳(杭州桐庐尖端医光器械厂生产)经尿道直视下行膀胱碎石治疗膀胱结石55例,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武;陈凤坤;万良;吴天俊;陈日敢;郑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眼(平均-11.2±1.86D)195只,术后第1,6,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第1,6,12个月裸眼视力达到0.5和1.0者分别为84.1%,79.0%,74.9%和61.0%,57.9%,55.9%;术后第1,6,12个月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0.50D和±1.0D者分别是68.7%,63.1%,61.5%和79.0%,75.9%和74.9%.结论: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有较好的效果,手术中并发症与术者手术技巧有关.
作者:孙涛;王玲;班梅;张应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人工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作用,及其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低复发危险妇女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51例人工绝经后妇女口服倍美力(结合型雌二醇,E2)0.625 mg/d,6个月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血雌激素水平,血脂,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腰椎、骨盆X线检查的变化.结果: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节血脂成分,降低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有效抑制骨吸收,各指标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13例低复发危险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妇女用药后随访2年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人工绝经妇女应尽早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常规剂量的激素替代治疗尚不能阻止人工绝经<2年的妇女骨质快速脱钙.激素替代治疗对低复发危险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妇女是必要的,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孙燕;龙凤宜;蒋晓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40例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手术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40例健康成人和40例慢性良性胃病对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胃病患者明显升高,手术治疗后1,2及3周逐渐下降.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没有明显下降,预示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结论:提示sIL-2R可作为胃癌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又一新的免疫生物学指标.
作者:陈志刚;李庆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0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高位切开肝门部胆管(含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1~2级肝管)取石作为基本术式,其中45例联合肝叶/段切除术,92例行高位胆肠大口径吻合术.结果:胆管炎、胆漏、胆道出血、腹腔感染等近期并发症为8.74%;术后残留结石13例(12.62%).远期疗效:随访63例(61.16%),优良率87.3%.结论:高位切开肝门部胆管取石作为基本术式,联合肝叶/段切除、高位胆肠大口径吻合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邓晓军;李振洪;李立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肾段间线切开取石在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地位.方法:34例复杂性肾结石中,4例采用前后段间线,30例采用后基段间线切开取石.结果:取出结石大一枚7.5 cm×4.5 cm×3 cm;多1例取石182枚,仅有3例残余结石1~3枚,术前术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肾段间线切口是能满足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所要求的较佳切口.
作者:莫钢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