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大力碎石钳经尿道膀胱碎石术(附55例报告)

廖志武;陈凤坤;万良;吴天俊;陈日敢;郑伟

关键词:膀胱结石, 大力碎石钳, 经尿道, 碎石术, 现报告如下, 碎石治疗, 直视下, 桐庐, 生产, 器械, 杭州
摘要:1997年8月至1999年11月我院采用PS-3型膀胱大力碎石钳(杭州桐庐尖端医光器械厂生产)经尿道直视下行膀胱碎石治疗膀胱结石55例,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1例报告

    患儿,男,11 d,因发现皮肤多发性硬结3 d于1999年10月9日入院.患儿为孕2产2,孕39周顺产出生.出生体质量3 700 g.生后第9天洗澡时发现患儿背部皮肤硬结,部分活动,无压痛,表面皮肤紫红色,无破溃,继后渐增多,且双臂亦出现相似硬结,并呈条索状.未经任何治疗而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7.4℃,呼吸32次/min,脉搏140次/min,体质量4 000 g,神志清醒,反应好.皮肤无黄染,背部及双上臂外侧均可扪及大小不等、边界清楚、不规则的圆形或条索状的皮肤硬结,部分活动,无波动感,表面皮肤无红肿、发热.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均未触及.皮肤硬结活检病理报告:皮下脂肪坏死.入院诊断: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病情无继续发展,未予特殊治疗,加强护理,保温,住院8 d出院.门诊随访1月余硬结缩小软化,部分已扪不到硬结.

    作者:黄敏菁;徐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甲亢碘剂加心得安快速术前准备效果分析(附635例报告)

    目的:观察甲亢碘剂加心得安术前准备效果.方法:对635例原发性甲亢手术病人,运用碘剂加心得安快速术前准备,并在术前、术后测定病人基础代谢率和T3、T4,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所有病人术前脉搏90次/分以下,基础代谢率+20%以下,T3、T4正常或接近正常,安全渡过手术期.术前准备短时间4 d,长14 d,平均7.5 d.结论:轻中度原发性甲亢病人,又无碘剂心得安使用禁忌证,运用碘剂加心得安术前准备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黄静光;苏乘平;谭达丛;卢洪新;郑贵亮;王雄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广西扶绥县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扶绥县肝癌危险因素,为开展肝癌危险因素监测和综合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县1996~1997年以人群为基础的肿瘤发病登记在册的肝癌患者350例,分别与其邻居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用比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有8个因素选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方程,与肝癌的发生有明显的联系.其中,HBsAg阳性、有肝癌家族史、有肝病史、心理情绪差、每天吸烟量、常吃盐渍食品等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鱼虾、新鲜蔬菜摄入充足对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广西扶绥县肝癌主要危险因素为HBsAg阳性、肝癌家族史和肝病史等.

    作者:黄天壬;梁锋;石建基;梁任祥;韦忠亮;唐步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胰胃吻合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3例分析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0%左右,病死率达50%[1].为了减少和预防胰瘘的发生,Whipple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几经改变,但均未达到满意的效果.我院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采用胰胃吻合方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3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胜文;韦凯钟;蒙秀木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美沙酮口服液治疗海洛因依赖786例

    美沙酮系目前世界上广泛用于阿片类药物依赖脱毒治疗的经典药物,治疗方法有15 d和21 d替代递减疗法及维持疗法等多种.1996年2月至1999年8月我院对收治的786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采用美沙酮替代递减疗法治疗15~20 d,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文战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例单卵双生脐带血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互异的分析

    肝炎病毒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从婴幼儿开始即携带肝炎病毒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高度重视.我们在进行新生儿脐带血代替骨髓造血细胞移植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中,采集到1例顺产单卵双生新生儿脐带血,经检验,这对孪生兄弟乙肝表面抗原标志物结果各异,其中1份与其前采集的母体血结果一致,即表面抗原阳性,另1份脐带血表面抗原阴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敏;沈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氯胺酮辅以硫酸镁、箭毒复合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

    为了寻求一种既能降血压,避免应激反应,又能不升高ICP,有脑功能保护作用,且经济便宜的麻醉方法,1997~1998年我们对40例择期颅脑手术病人用氯胺酮辅以硫酸镁、箭毒复合麻醉进行颅脑手术,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海发;官英勇;唐培佳;刘家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尿激酶灌注治疗急性脑室内出血82例分析

    目的:观察侧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治疗急性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在强化及局部麻醉下行钻孔侧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溶解血块外引流治疗82例急性脑室内出血.结果:82例治愈37例(45.1%),好转23例(28%),死亡22例(26.8%).结论:侧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治疗急性脑室内出血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疗效好.

    作者:罗云平;吴维民;潘荣南;吴雪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额部岛状瓣修复鼻下端缺损

    1992~1999年,我们应用额部岛状瓣一期修复不同程度的鼻下缺损(包括鼻尖、鼻翼和鼻小柱)1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1 手术方法1.1术前准备:术前用Doppler血流测定仪测定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向,并画线为蒂的中线,向两边划出宽约1.5~2cm的蒂.1.2 鼻下端缺损区准备:根据鼻翼缺损的大小,沿缺损的边缘切开,向内翻起作为鼻腔的衬里皮瓣,两侧皮瓣远端自相拆合用可吸收线缝合形成鼻翼缺损区的鼻缺损区的鼻腔衬里修复;鼻小柱的缺损则只去除缺损部位疤痕.

    作者:周翔;陈石海;黎冻;刘庆丰;殷国前;韦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P53基因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P53基因的变化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两个分别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P53基因的膀胱癌细胞株MGHU1和RT112进行8Gy γ射线照射,并采用定时显微录影设备观察240 h,对每个被观察的细胞进行谱系分析.结果:两个细胞株均出现了以凋亡为主的细胞死亡,累积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98和105.3,比较指数曲线后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两个细胞株的P53基因状态和总P53蛋白含量有所不同,但并没有影响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凋亡的形成,从而未能影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亦表明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取决于不同的细胞类型.

    作者:肖强;Hilmar M.Warenius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颅颈交界腹侧区肿瘤远外侧枕下经髁入路的术式和显微解剖(附4例报告)

    目的:探讨枕下远外侧经髁手术对颅颈交界腹侧区肿瘤切除的适应证及术式方法.方法:结合临床显微解剖讨论分析4例颅颈交界区肿瘤手术的情况.结果:4例颅颈交界区肿瘤采用枕下远外侧经髁术式,除1例髓内肿瘤右上肢肌力无恢复外,余3例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对比其他传统入路,经髁术式有术径短,显露清楚,脑干牵拉轻,对周围结构保护好等优点.是此区大部分肿瘤切除的首选入路.

    作者:黄玮;杨雷霆;黄祜鸿;肖绍文;秦坤明;谭源福;张超元;冯大勤;周全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42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咯血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提高咯血止血的介入疗法.方法:行Seldinger术,经皮股动脉穿剌插管,选择支气管动脉造影,确定出血的血管,用明胶海绵碎块栓塞.共栓塞支气管动脉54支,其中,同时行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12例,单独栓塞左侧支气管动脉8例,单独栓塞右侧支气管动脉13例,左右共干动脉9例.结果:支扩、炎症性咯血治愈率为73.3%,有效率为93.3%;失败率为6.7%;肺结核性咯血治愈率为50.0%,有效率70.0%,失败率为30%;肿瘤性引起的咯血治愈率为41.2%,有效率94.1%,失败率为5.9%.咯血总治愈率54.7%,总有效率为88.1%.结论:BAE的介入疗法对治疗各种咯血的效果肯定,副作用少,痛苦亦少,方法简单易行,是大咯血病人快速而有效止血的方法.

    作者:卢汉桓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低剂量辐射对小鼠移植性肝癌PC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移植性肝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低剂量单次全身照射接种腹水型肝癌的小白鼠,荷瘤1个月后处死小鼠称瘤重量,并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结果:75 mGy组的平均瘤重量低,其PCNA表达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量的低剂量X线(75 mGy)全身照射能使肿瘤组织的PCNA表达降低,可能通过抑制PCNA来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陈龙;黎福祥;梁世雄;唐忠敏;董永英;陈发龙;刘铭光;张祖芳;梁新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1例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一般临床医生对本病缺乏足够认识,病人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漏诊或误诊,1999年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韦凤娇;韦爱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灯笼辣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灯笼辣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8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灯笼辣椒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每天用灯笼辣椒水煎外洗局部.对照组每天用1‰的呋喃西林外洗局部.结果:灯笼辣椒治疗缓解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24.13%,P<0.01);有轻微的局部辣热感,无肝、肾毒性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灯笼辣椒可有效地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该药经济、实用.

    作者:赵爱香;陆绍强;黎建绿;余贤恩;李莉;韦代林;王三亨;蒙清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降血糖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55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A组给罗格列酮2 mg口服,1次/d,B组给格华止850 mg口服,1次/d,如2周后血糖≥11.1 mmol/L,则各组加量至2次/d,疗程8周.结果:罗格列酮治疗后PBG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降血糖总有效率为82.8%,疗效与格华止相近(P>0.05);能降低FINS,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P<0.05),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治疗后IAI增加,IRI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副作用轻微,主要是胃肠道反应,未观察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降血糖疗效确切,能降低2型糖尿病人FINS水平,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副反应轻微,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作者:邓宏明;于志清;夏宁;肖常青;李世生;黎英荣;苏宏业;梁瑜贞;覃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方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双弓丝治疗恒牙期前牙反11例

    前牙反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且大多伴有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严重影响牙齿的美观及口腔的咀嚼与发音功能.笔者1996年7月至1999年10月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双弓丝的方法,治疗11例恒牙期前牙反,同期与单纯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1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和GMP-140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纤溶状态及血小板活化状态在血栓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A、PAI:A和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GMP-140含量.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PAI:A及GMP-14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t-PA:A含量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t-PA:A、PAI:A及GMP-140含量的测定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客观血液学指标.

    作者:黄承乐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广西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广西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激素治疗情况,并比较男、女性患者的差异.结果:①发病高峰年龄为15~34岁,男性为15~24岁,女性为25~34岁,男女比例为1∶1.5;②男性患者临床表现较女性严重;③病理分级多为Ⅱ、Ⅲ级,分别有92.19%,85.94%的患者合并肾小管病变,IgM沉积;④病理分级严重,合并IgM沉积的病人使用激素疗效欠佳.结论:广西IgA肾病患者在男女比例、临床及病理表现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

    作者:黄莉;黎伟;冯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鼻咽癌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鼻咽癌P53基因突变问题.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法对40例鼻咽癌患者的P53 基因突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检测5.6.7.8.四个外显子,发现3例突变,其中第6外显子1例,第7外显子1例,第8外显子1例,仅第5外显子无突变发生.结论:鼻咽癌P53基因突变在四个保守区均有可能发生.

    作者:秦松树;冯炜;韦茂木;冯献斌;黎法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