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胃吻合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3例分析

韦胜文;韦凯钟;蒙秀木

关键词:胰胃吻合, 预防胰瘘, 胰十二指肠, 切除术后, 现报告如下, 重建方式, 吻合方法, 消化道, 发生率, 病死率, 并发症, 手术
摘要: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0%左右,病死率达50%[1].为了减少和预防胰瘘的发生,Whipple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几经改变,但均未达到满意的效果.我院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采用胰胃吻合方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3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52例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

    重型肝炎是一类病死率甚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肝脏疾病+{[1]}.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现将我院1992年3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152例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周永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43例临床分析

    1990年1月至1998年7月我院共收治70岁以上老年人胆管疾病186例,其中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43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3例,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70~86岁,平均74.5岁. 发病至就诊多数在48~72 h,长7 d.曾诊断有胆管结石29例(67.4%),12例有胆管手术史,其中5例有2次以上手术史.首次发病6例.大多数有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反复发作2年以上,长达10多年.

    作者:张奕文;周东怀;王茂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广西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广西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激素治疗情况,并比较男、女性患者的差异.结果:①发病高峰年龄为15~34岁,男性为15~24岁,女性为25~34岁,男女比例为1∶1.5;②男性患者临床表现较女性严重;③病理分级多为Ⅱ、Ⅲ级,分别有92.19%,85.94%的患者合并肾小管病变,IgM沉积;④病理分级严重,合并IgM沉积的病人使用激素疗效欠佳.结论:广西IgA肾病患者在男女比例、临床及病理表现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

    作者:黄莉;黎伟;冯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2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临床分析

    1994年5月至2000年2月我院共收治格拉斯预后积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2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9例中18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6∶1,年龄3~68岁,平均4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占68.9%,高处坠落伤6例,占20.7%,打击伤3例,占10.4%.1.2 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开放性颅脑损伤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8例,颅内血肿16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5例,脑内血肿2例),脑挫裂伤1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颅盖部骨折10例,颅底骨折9例,脑疝8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

    作者:张征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鼻咽癌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鼻咽癌P53基因突变问题.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分析法对40例鼻咽癌患者的P53 基因突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检测5.6.7.8.四个外显子,发现3例突变,其中第6外显子1例,第7外显子1例,第8外显子1例,仅第5外显子无突变发生.结论:鼻咽癌P53基因突变在四个保守区均有可能发生.

    作者:秦松树;冯炜;韦茂木;冯献斌;黎法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方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双弓丝治疗恒牙期前牙反11例

    前牙反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畸形,且大多伴有上前牙轻、中度拥挤,严重影响牙齿的美观及口腔的咀嚼与发音功能.笔者1996年7月至1999年10月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配合双弓丝的方法,治疗11例恒牙期前牙反,同期与单纯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治疗1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膀胱大力碎石钳经尿道膀胱碎石术(附55例报告)

    1997年8月至1999年11月我院采用PS-3型膀胱大力碎石钳(杭州桐庐尖端医光器械厂生产)经尿道直视下行膀胱碎石治疗膀胱结石55例,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武;陈凤坤;万良;吴天俊;陈日敢;郑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及胃粘膜组胺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组胺和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采用组胺荧光测定法检测47例Hp阳性和30例Hp阴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全血及胃粘膜组胺含量.结果:Hp感染时胃粘膜组胺含量较Hp阴性者降低,其含量与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炎活动性及其严重程度无关.Hp感染与非感染的血组胺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感染时胃粘膜组胺含量的减少可能是由于组胺释放增加所致,提示胃粘膜组胺贮存的异常可能是Hp感染的一个特征.也可能是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致病机制之一.

    作者:卢杰夫;洪瑞香;陈振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倍美力治疗人工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51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人工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作用,及其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低复发危险妇女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51例人工绝经后妇女口服倍美力(结合型雌二醇,E2)0.625 mg/d,6个月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血雌激素水平,血脂,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腰椎、骨盆X线检查的变化.结果: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节血脂成分,降低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有效抑制骨吸收,各指标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13例低复发危险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妇女用药后随访2年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人工绝经妇女应尽早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常规剂量的激素替代治疗尚不能阻止人工绝经<2年的妇女骨质快速脱钙.激素替代治疗对低复发危险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妇女是必要的,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孙燕;龙凤宜;蒋晓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瘤腔灌注aCD3 AK细胞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瘤腔灌注抗CD3活化杀伤细胞(aCD3AK细胞)治疗脑胶质瘤的作用.方法:观察组16例肿瘤切除术后经预埋置于瘤腔的储液囊(OMMAYA) 灌注aCD3AK细胞进行免疫治疗,同期与未用aCD3A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16例作对照,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LTT)及追踪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LTT在近、远期增高程度和抑制肿瘤复发均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经瘤腔灌注aCD3AK细胞能明显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的免疫水平,延缓或抑制肿瘤复发.

    作者:冯大勤;黄祜鸿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病毒基因型研究

    目的:调查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HCV基因型别,评价HCV感染在上述肝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第2代酶免疫试剂盒检测患者的抗-HCV抗体,阳性者再用型特异PCR方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186例原发性肝癌、3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3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50例肝硬化及48例健康成人抗-HCV检出率依次为2.15%,5.26%,6.67%,2.0%和0,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9例抗-HCV阳性病例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全部为Ⅱ型,其中2例同时伴有Ⅳ型感染.结论: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CV感染比例较低,主要为Ⅱ型感染.HCV在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病中所起作用可能相对较小.

    作者:谢志春;高伟志;冼明甫;邬质彬;奥野裕康;苏洁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强迫振荡肺功能测定新技术在COPD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COPD)的应用,对早期判断气道阻塞的意义.方法:采用IOS对15例COPD患者,15例对照组测定其呼吸阻力及相关指标,并作相关分析.结果:COPD组与对照组比较气道阻力有显著差异(P<0.05)及频率依赖性.反映小气道阻塞的IOS值同EFV1%、EFV1/FVC、PEF25~75有显著相关(P<0.01~0.05).结论:强迫振荡法可以早期反映气道阻塞情况,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汤春园;梁国容;何志义;朱倩茹;邓家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3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肌缺血心绞痛史分为A、B两组进行比较.结果:A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酶峰值、心律失常、左心衰、休克及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表明心肌缺血预适应有保护心肌缩小梗死面积、维护梗死后心脏功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病死率的作用.

    作者:马盛优;黄尔宙;梁东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比较

    催产素是临床上30年来常规用于引产的药物,但需静脉用药,专人管理,定时调节剂量.近年来,国内已有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流产,中孕引产及晚期妊娠引产的报道,为了解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我们做了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林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桂北五步蛇纤溶酶金属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目的:克隆桂北五步蛇纤溶酶金属蛋白酶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桂北五步蛇毒腺中抽提总RNA,采用一步法(RT-PCR和PCR在同一管内进行)扩增出纤溶酶金属蛋白酶基因,利用平端连接的方法将PCR扩增产物克隆至pGEM-T Easy 载体,挑选白色菌落,用酶切和PCR法对其进行鉴定,直接利用纯化PCR产物进行测序或提取阳性菌落进行测序.结果:RT-PCR和PCR扩增得到一600bp产物,并被克隆及测序.结论:该实验产物和已报道的皖南五步蛇纤溶酶金属蛋白酶氨基酸序列相比较,有90.6%的同源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产物的表达,以及表达产物的活性提供条件.

    作者:樊晓晖;杨海波;何先保;黄企光;Franc Gubensek;黎肇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及X线分析(附6例报告)

    输尿管异位开口较少见,在文献记载上常为个案或少数病例报告,1993~1997年我院共收治6例,均经尿路造影及手术证实.现复习文献,就其临床及X线诊断作分析报道.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女性,年龄小5岁,大16岁.患者除正常排尿外有不自主滴尿,3例出现反复的泌尿系感染症状,6例均有会阴部及大腿内侧慢性湿疹.异位开口在阴道内4例,尿道内2例.5例伴有重复肾、输尿管畸形,1例合并先天性腭裂,1例合并尿道阴道相通畸形.

    作者:黄金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外伤性听骨链中断1例报告

    患者,男,21岁,以外伤后听力下降伴耳鸣13个月于1999年6月28日入院.患者诉1998年5月10日因炸药爆炸气浪冲击致不醒人事约30 min,苏醒后感双耳听力下降,1周后右耳流脓,经治1个月后,左耳听力明显好转,右耳流脓消失,但右耳听力改善不明显,并伴持续性低调性耳鸣.专科检查,右鼓膜完整,稍浊,内陷,未见萎缩瘢,纯音测听检查示右耳重度传导聋,平均骨、气导差64dB;声阻抗检查示双耳A型鼓室图,镫骨肌反射右耳同侧及对侧未引出.颞骨高分辨率CT检查未见颞骨骨折,但右耳只显示锤骨、镫骨,未见砧骨,左耳听小骨未见异常,见图1.临床诊断为听骨链中断,于1999年7月12日在局麻下行右鼓室探查术,进入鼓室后见镫骨在正常位,结构正常,但砧骨缺如,触动镫骨活动良好,取耳屏软骨作为赝复物置于镫骨上,使之与锤骨鼓膜相贴,确认听力提高后用耳脑胶固定,术后第15天复查纯音测听示右耳气导提高39dB,骨、气导差缩小为20dB.术后2个月复查听力基本恢复正常,耳鸣消失.

    作者:徐文强;甘兆泉;唐安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肾段间线切开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4例

    目的:探讨肾段间线切开取石在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地位.方法:34例复杂性肾结石中,4例采用前后段间线,30例采用后基段间线切开取石.结果:取出结石大一枚7.5 cm×4.5 cm×3 cm;多1例取石182枚,仅有3例残余结石1~3枚,术前术后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肾段间线切口是能满足复杂性肾结石手术所要求的较佳切口.

    作者:莫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喉罩在老年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喉罩具有操作简单、置入容易、损伤小等优点.但用于老年病人是否适合,尤其是对老年人心血管的影响,国内少有报道.我院1998年5月至1999年3月对60岁以上老年病人采用喉罩静吸复合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发玲;李桂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1例报告

    患儿,男,11 d,因发现皮肤多发性硬结3 d于1999年10月9日入院.患儿为孕2产2,孕39周顺产出生.出生体质量3 700 g.生后第9天洗澡时发现患儿背部皮肤硬结,部分活动,无压痛,表面皮肤紫红色,无破溃,继后渐增多,且双臂亦出现相似硬结,并呈条索状.未经任何治疗而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7.4℃,呼吸32次/min,脉搏140次/min,体质量4 000 g,神志清醒,反应好.皮肤无黄染,背部及双上臂外侧均可扪及大小不等、边界清楚、不规则的圆形或条索状的皮肤硬结,部分活动,无波动感,表面皮肤无红肿、发热.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均未触及.皮肤硬结活检病理报告:皮下脂肪坏死.入院诊断: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病情无继续发展,未予特殊治疗,加强护理,保温,住院8 d出院.门诊随访1月余硬结缩小软化,部分已扪不到硬结.

    作者:黄敏菁;徐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