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桂北五步蛇纤溶酶金属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樊晓晖;杨海波;何先保;黄企光;Franc Gubensek;黎肇炎

关键词:五步蛇纤溶酶金属蛋白酶, PCR, 序列分析
摘要:目的:克隆桂北五步蛇纤溶酶金属蛋白酶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桂北五步蛇毒腺中抽提总RNA,采用一步法(RT-PCR和PCR在同一管内进行)扩增出纤溶酶金属蛋白酶基因,利用平端连接的方法将PCR扩增产物克隆至pGEM-T Easy 载体,挑选白色菌落,用酶切和PCR法对其进行鉴定,直接利用纯化PCR产物进行测序或提取阳性菌落进行测序.结果:RT-PCR和PCR扩增得到一600bp产物,并被克隆及测序.结论:该实验产物和已报道的皖南五步蛇纤溶酶金属蛋白酶氨基酸序列相比较,有90.6%的同源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产物的表达,以及表达产物的活性提供条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胰胃吻合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3例分析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10%左右,病死率达50%[1].为了减少和预防胰瘘的发生,Whipple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几经改变,但均未达到满意的效果.我院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采用胰胃吻合方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3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胜文;韦凯钟;蒙秀木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及诊断

    近年来电镜作为一种先进手段,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许多疾病的确诊离不开电镜观察资料.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表现为能自行缓解的单一骨损害到威协生命的多系统受累等多种形式.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临床较少见,故早期诊断较困难.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及诊断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国内尚未见有详细报道,本文就2例小儿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超微结构观察及诊断进行报道和探讨.

    作者:梁莹;李卫东;莫肖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及X线分析(附6例报告)

    输尿管异位开口较少见,在文献记载上常为个案或少数病例报告,1993~1997年我院共收治6例,均经尿路造影及手术证实.现复习文献,就其临床及X线诊断作分析报道.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女性,年龄小5岁,大16岁.患者除正常排尿外有不自主滴尿,3例出现反复的泌尿系感染症状,6例均有会阴部及大腿内侧慢性湿疹.异位开口在阴道内4例,尿道内2例.5例伴有重复肾、输尿管畸形,1例合并先天性腭裂,1例合并尿道阴道相通畸形.

    作者:黄金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比较

    催产素是临床上30年来常规用于引产的药物,但需静脉用药,专人管理,定时调节剂量.近年来,国内已有米索前列醇用于早孕流产,中孕引产及晚期妊娠引产的报道,为了解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我们做了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林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6例胃癌及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3.2%,明显高于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的32.4%和9.1%阳性表达率.胃癌侵及浆膜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 Ⅲ、Ⅳ期病人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 Ⅰ、Ⅱ期病人(P<0.01,P<0.01,P<0.05).结论:CD44V6阳性表达预示胃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CD44V6基因蛋白可作为一项预测胃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小芬;张翠萍;张增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的降血糖疗效.方法:采用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55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A组给罗格列酮2 mg口服,1次/d,B组给格华止850 mg口服,1次/d,如2周后血糖≥11.1 mmol/L,则各组加量至2次/d,疗程8周.结果:罗格列酮治疗后PBG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降血糖总有效率为82.8%,疗效与格华止相近(P>0.05);能降低FINS,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P<0.05),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治疗后IAI增加,IRI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副作用轻微,主要是胃肠道反应,未观察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降血糖疗效确切,能降低2型糖尿病人FINS水平,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副反应轻微,未见肝肾功能损害.

    作者:邓宏明;于志清;夏宁;肖常青;李世生;黎英荣;苏宏业;梁瑜贞;覃忠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大鼠肾功能衰竭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学技术系统检测肾功能衰竭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多项免疫学指标.结果:两组比较,肾功能衰竭组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的吞噬率、胸腺指数以及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移行抑制指数(MI)则明显增大(P<0.05);肺泡巨噬细胞(AM)吞噬率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 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时呼吸道局部及全身非特异性、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受抑.

    作者:温冠媚;王潮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人全麻手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及防治

    目的:探讨老年人全身麻醉(全麻)手术后呼吸衰竭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观察和总结340例65岁以上病人全麻手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情况.结果:呼吸衰竭在全组的总发生率为6.18%;65~75岁与75岁以上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4.81%和21.4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前有呼吸系统疾病和无呼吸系统疾病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9.68%和4.86%,差异有显著性(P<0.05);上腹部和非上腹部手术两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2.96%,3.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人全麻手术后易发生呼吸衰竭,与病人高龄、原有呼吸系统疾病和手术部位有关.应注意预防和及时处理.

    作者:彭劲松;黄海清;谭冠先;刘敬臣;杨小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的变化.方法:将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的OSAS患者按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30次/h分为A组(44例),AHI>30次/h分为B组(47例).正常对照组为C组(10例).测定3组患者血T-LS.结果:A,B两组的CD+2,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B组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均示CD+2,CD+4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OSAS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较正常人降低,其降低与呼吸暂停指数、呼吸紊乱指数、低血氧饱和度无相关性.

    作者:刘建红;梁大华;蔡保芳;周孝贞;焦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疗效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80例(88个)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瘤周或瘤内注射,用间断注射方法.结果:80例随访2~8年,其中 5年以上50例(53个),总有效率96.6%,治愈率90.9%,未出现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是治疗颌面部血管瘤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作者:莫立根;曾先捷;李伟;许坚;张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VEGF-C mR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mRNA在正常口腔粘膜、白斑及鳞癌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RT-PCR法检测VEGF-C mRNA的表达.结果:鳞癌组织VEGF-C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粘膜及白斑(P<0.01);鳞癌表达与病理分级(P<0.01)、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VEGF-C对鳞癌的生长及转移有促进作用,有望作为检测淋巴管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于大海;温玉明;欧子民;邝海;韦山良;蒙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庆大霉素肾毒性治疗作用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庆大霉素(GM)肾毒性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两组均按每只160 mg/kg*d-1肌注GM 9 d;实验组于实验第10天按2 000 U/kg*d-1肌注bFGF 9 d,而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让其自然恢复.所有动物均经心脏灌注固定后取肾皮质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动物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恢复和再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庆大霉素肾毒性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黄巨恩;李校坤;徐志文;陈纡;梁祖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桂北五步蛇纤溶酶金属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目的:克隆桂北五步蛇纤溶酶金属蛋白酶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桂北五步蛇毒腺中抽提总RNA,采用一步法(RT-PCR和PCR在同一管内进行)扩增出纤溶酶金属蛋白酶基因,利用平端连接的方法将PCR扩增产物克隆至pGEM-T Easy 载体,挑选白色菌落,用酶切和PCR法对其进行鉴定,直接利用纯化PCR产物进行测序或提取阳性菌落进行测序.结果:RT-PCR和PCR扩增得到一600bp产物,并被克隆及测序.结论:该实验产物和已报道的皖南五步蛇纤溶酶金属蛋白酶氨基酸序列相比较,有90.6%的同源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产物的表达,以及表达产物的活性提供条件.

    作者:樊晓晖;杨海波;何先保;黄企光;Franc Gubensek;黎肇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非典型表现误诊19例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由于骨髓瘤细胞增殖程度和浸润部位不同及其分泌的异常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多少不一,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患者常被以不同疾病名称收治或病死于各科.据不同医院的统计资料分析,误诊率可达54%~69.1%[1],个别医院甚至高达100%[2].误诊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余.现将我院1995~1999年收治的不典型MM 19例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潘海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异丙酚麻醉在喉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喉显微手术应用异内酚为主的复合麻醉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术后清醒过程.方法:2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诱导剂量为2 mg/kg;γ-羟基丁酸钠组,诱导剂量为60 mg/kg.监测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2 min、置支撑喉镜手术时及术毕的血压和心率,记录术毕到清醒的时间及清醒后情况.结果:异丙酚组诱导后插管前血压、心率均下降(P<0.01),插管后及术中血压、心率较诱导前变化不明显,术中循环功能较γ-羟基丁酸钠组平稳(P<0.01),术后清醒时间较γ-羟基丁酸钠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异丙酚麻醉应用于喉显微手术有对术中循环功能影响小,术后苏醒快,质量好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序;赵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喉罩在老年病人麻醉中的应用

    喉罩具有操作简单、置入容易、损伤小等优点.但用于老年病人是否适合,尤其是对老年人心血管的影响,国内少有报道.我院1998年5月至1999年3月对60岁以上老年病人采用喉罩静吸复合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发玲;李桂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 368例中老年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分析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多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在高龄人群中了解血小板聚集功能,对防治血栓性疾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我们对1368例中老年人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ADP(二磷酸腺)为Sigma产品.1.2 YXN-91智能血液凝聚仪,上海医用通用技术研究所生产.

    作者:糜贤凤;闭雄杰;朱明霞;梁思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热激活弓丝临床应用初探

    我科1998年6月至2000年4月采用现代直丝弓矫治技术(MBT技术)治疗10例安氏1类,牙列拥挤Ⅱ~Ⅲ度,均已完成了矫治的排齐整平阶段,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均为安氏1类,牙列拥挤Ⅱ~Ⅲ度,共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11~22岁,平均15.1岁.拔牙模式均为:拔除(4|4)/(4|4).

    作者:裴卫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病毒基因型研究

    目的:调查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HCV基因型别,评价HCV感染在上述肝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第2代酶免疫试剂盒检测患者的抗-HCV抗体,阳性者再用型特异PCR方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186例原发性肝癌、38例慢性迁延性肝炎、3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50例肝硬化及48例健康成人抗-HCV检出率依次为2.15%,5.26%,6.67%,2.0%和0,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9例抗-HCV阳性病例进行HCV基因分型,结果全部为Ⅱ型,其中2例同时伴有Ⅳ型感染.结论: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CV感染比例较低,主要为Ⅱ型感染.HCV在广西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发病中所起作用可能相对较小.

    作者:谢志春;高伟志;冼明甫;邬质彬;奥野裕康;苏洁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例单卵双生脐带血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互异的分析

    肝炎病毒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从婴幼儿开始即携带肝炎病毒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高度重视.我们在进行新生儿脐带血代替骨髓造血细胞移植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中,采集到1例顺产单卵双生新生儿脐带血,经检验,这对孪生兄弟乙肝表面抗原标志物结果各异,其中1份与其前采集的母体血结果一致,即表面抗原阳性,另1份脐带血表面抗原阴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敏;沈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