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杰夫;洪瑞香;陈振侬
目的:测定妇康洗液中冰片的含量.方法:采用GC法,FID检测器,Chromosorb担体,2% OV-17固定液,柱温160℃,丁香酚为内标.结果:冰片在(2~8)×10-3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0.91%.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妇康洗液的主要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李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康泰片和活力片是供运动员赛前训练时服用的两种片剂.前者含多种维生素和中药提取物,主要提供人体多种营养成分;后者由肌醇、酒石酸氢盐等组成,具有增强活力,抗疲劳的功效.在这两种片剂成型工艺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观察到赋型剂对其成型起重要的作用,现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黄东萍;李如敏;焦爱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胰残端处理术后预防胰瘘的方法.方法:1992~1997年收治胰头部疾病18例,其中行WHIPPLE手术8例,采用胰管及胰腺断端空肠三吻合术处理胰腺残端来预防术后胰瘘.结果:术后仅1例胰头严重断裂伤患者发生胰瘘,经引流治愈.随访结果显示均无继发慢性胰腺炎表现.结论:此吻合法具有吻合严密牢靠,胰液引流通畅,胰管开口不易狭窄,避免继发慢性胰腺炎等优点.
作者:卢俊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眼(平均-11.2±1.86D)195只,术后第1,6,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第1,6,12个月裸眼视力达到0.5和1.0者分别为84.1%,79.0%,74.9%和61.0%,57.9%,55.9%;术后第1,6,12个月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0.50D和±1.0D者分别是68.7%,63.1%,61.5%和79.0%,75.9%和74.9%.结论: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有较好的效果,手术中并发症与术者手术技巧有关.
作者:孙涛;王玲;班梅;张应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有效止血措施.方法:分析3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1 000 ml病例,发现原因主要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切口撕裂.针对原因采取缝扎止血,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止血、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结果:除1例特殊病例行子宫切除外,余29例均在采取上述止血措施后,得以控制出血,避免了子宫切除.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病例,采用有效止血措施,可避免大出血行子宫切除给产妇带来严重创伤.
作者:陈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40例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手术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40例健康成人和40例慢性良性胃病对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胃病患者明显升高,手术治疗后1,2及3周逐渐下降.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没有明显下降,预示肿瘤的复发或转移.结论:提示sIL-2R可作为胃癌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又一新的免疫生物学指标.
作者:陈志刚;李庆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这一对生物活性物质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TXA2增高及两者失衡可促使脑梗死的发生,并可加重脑组织的损害.本文通过对4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测定,探讨其含量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邓品瑞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6例胃癌及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3.2%,明显高于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的32.4%和9.1%阳性表达率.胃癌侵及浆膜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 Ⅲ、Ⅳ期病人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 Ⅰ、Ⅱ期病人(P<0.01,P<0.01,P<0.05).结论:CD44V6阳性表达预示胃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CD44V6基因蛋白可作为一项预测胃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小芬;张翠萍;张增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普及,瞳孔前膜作为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已引起眼科医师的普遍重视.尤其是缝线固定式人工晶体植入后,瞳孔前膜的发生率较高,程度较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严重影响病人的术后视力.1994年6月至1999年6月,笔者用地塞米松联合5-Fu治疗Ⅱ级瞳孔前膜12例,12只眼,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马文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D+30淋巴细胞在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差异.方法:分别对哮喘、慢支患者各16例的BALF中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后的表达CD+30的淋巴细胞进行了测定.结果:与慢支组相比,哮喘组BALF中CD+30淋巴细胞比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测定BALF中的+30淋巴细胞比率,对鉴别哮喘和慢支有指导作用.
作者:钟定;董临江;梁庆祥;张小曼;黄霖;徐效峰;刘喜林;李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53基因的变化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两个分别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P53基因的膀胱癌细胞株MGHU1和RT112进行8Gy γ射线照射,并采用定时显微录影设备观察240 h,对每个被观察的细胞进行谱系分析.结果:两个细胞株均出现了以凋亡为主的细胞死亡,累积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98和105.3,比较指数曲线后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两个细胞株的P53基因状态和总P53蛋白含量有所不同,但并没有影响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凋亡的形成,从而未能影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亦表明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取决于不同的细胞类型.
作者:肖强;Hilmar M.Warenius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应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80例(88个)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瘤周或瘤内注射,用间断注射方法.结果:80例随访2~8年,其中 5年以上50例(53个),总有效率96.6%,治愈率90.9%,未出现肺纤维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是治疗颌面部血管瘤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作者:莫立根;曾先捷;李伟;许坚;张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不同病因引起的咯血患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提高咯血止血的介入疗法.方法:行Seldinger术,经皮股动脉穿剌插管,选择支气管动脉造影,确定出血的血管,用明胶海绵碎块栓塞.共栓塞支气管动脉54支,其中,同时行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12例,单独栓塞左侧支气管动脉8例,单独栓塞右侧支气管动脉13例,左右共干动脉9例.结果:支扩、炎症性咯血治愈率为73.3%,有效率为93.3%;失败率为6.7%;肺结核性咯血治愈率为50.0%,有效率70.0%,失败率为30%;肿瘤性引起的咯血治愈率为41.2%,有效率94.1%,失败率为5.9%.咯血总治愈率54.7%,总有效率为88.1%.结论:BAE的介入疗法对治疗各种咯血的效果肯定,副作用少,痛苦亦少,方法简单易行,是大咯血病人快速而有效止血的方法.
作者:卢汉桓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近年来电镜作为一种先进手段,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许多疾病的确诊离不开电镜观察资料.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表现为能自行缓解的单一骨损害到威协生命的多系统受累等多种形式.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临床较少见,故早期诊断较困难.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及诊断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国内尚未见有详细报道,本文就2例小儿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超微结构观察及诊断进行报道和探讨.
作者:梁莹;李卫东;莫肖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胃、十二指肠疾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但胃镜插管术对患者有一定的影响,不少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使胃镜插管难以顺利插入.1999年8~12月,我们采用决明子穴位贴压预防胃镜插管术中恶心呕吐20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培;蒋国建;韦慧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配子输卵管移植(TV-GIFT)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对7例(8个周期)不孕症患者,分别采用超排卵方案,在超声下取卵,经阴道-宫颈向输卵管内插管,注入配子(卵细胞和精子),同时用黄体酮或hCG增强黄体功能.结果:平均植入卵子数3个,临床妊娠2例,临床妊娠率28.57%,周期妊娠率25%.结论:经阴道配子输卵管移植是一种操作简单而有效的助孕技术,与经腹腔镜配子输卵管移植相比,不需麻醉和腹部切开且价廉.该法亦可用于输卵管远端梗阻,管腔形态、功能正常的不孕症患者.
作者:王琳;李雪;陈春博;廖明珠;叶健;周桂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灯笼辣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8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灯笼辣椒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每天用灯笼辣椒水煎外洗局部.对照组每天用1‰的呋喃西林外洗局部.结果:灯笼辣椒治疗缓解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24.13%,P<0.01);有轻微的局部辣热感,无肝、肾毒性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灯笼辣椒可有效地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该药经济、实用.
作者:赵爱香;陆绍强;黎建绿;余贤恩;李莉;韦代林;王三亨;蒙清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南宁市胆石病19年(1981~1999年)来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 252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宁市胆石病前10年(1981~1990年,A组) 与后9年(1991~1999年,B组)比较,男女比例为1∶1.2; 年龄峰值在51~60岁;职业以农民居多,A、B两组分别占46.3%及34.0%;结石部位以胆囊结石多(34.6%),其次是肝内胆管结石(33.7%),胆囊结石B组多于A组(40.7%,24.7%),肝外胆管结石A组多于B组(34.7%,21.4%),肝内胆管结石两组无差异(30.3%,35.8%);胆道蛔虫A组多于B组(3.3%,1.4%),病死率A、B两组没有明显差异(1.3%,1.4%).结论:南宁市胆石病后9年与前10年比较,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合并胆道蛔虫明显减少,肝内胆管结石及胆石病病死率无明显改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居民的饮食健康教育,加强对胆石病特别是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治研究.
作者:刘达云;陈希纲;胡德宏;蒙恒福;肖开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枕下远外侧经髁手术对颅颈交界腹侧区肿瘤切除的适应证及术式方法.方法:结合临床显微解剖讨论分析4例颅颈交界区肿瘤手术的情况.结果:4例颅颈交界区肿瘤采用枕下远外侧经髁术式,除1例髓内肿瘤右上肢肌力无恢复外,余3例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对比其他传统入路,经髁术式有术径短,显露清楚,脑干牵拉轻,对周围结构保护好等优点.是此区大部分肿瘤切除的首选入路.
作者:黄玮;杨雷霆;黄祜鸿;肖绍文;秦坤明;谭源福;张超元;冯大勤;周全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建立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类型,以鉴别胎儿有核红细胞,开展从母血分离胎儿细胞进行遗传病无创性产前诊断研究.方法:用荧光素标记的anti-HbA,anti-α-globin,anti-HbE,anti-β-globin和anti-γ-globin抗体特异性检测正常成人外周血、Hb Bart's水肿死胎心脏血、血红蛋白E杂合子患者和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患者外周血的细胞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结果:正常成人外周血和HbE杂合子患者外周血的细胞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到anti-HbA,anti-HbE阳性细胞.Hb Bart's水肿死胎心脏血的细胞涂片,未见anti-α-globin 阳性细胞,可见anti-γ-globin阳性细胞.β°地中海贫血纯合子患者外周血的细胞涂片,未见anti-β-globin阳性细胞,可见anti-γ-globin阳性细胞.结论: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是一种简便有效检测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方法,可用于鉴别从母血中分离的胎儿有核红细胞,开展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研究,并进行生理、病理和治疗状态下特异红细胞族群的标识、分离、富集、追踪和检测.
作者:谢建生;龙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