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塞米松联合5-Fu治疗缝线固定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Ⅱ级瞳孔前膜12例

马文豪

关键词:地塞米松, 治疗, 缝线, 固定式,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 瞳孔前膜, 手术并发症, 眼科医师, 术后视力, 发生率, 普及, 疗效, 处理, 病人
摘要: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普及,瞳孔前膜作为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已引起眼科医师的普遍重视.尤其是缝线固定式人工晶体植入后,瞳孔前膜的发生率较高,程度较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将严重影响病人的术后视力.1994年6月至1999年6月,笔者用地塞米松联合5-Fu治疗Ⅱ级瞳孔前膜12例,12只眼,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可乐定增效丁丙诺啡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可乐定增效丁丙诺啡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施行中、下腹部择期手术45例行术后镇痛治疗.病人分为3组,每组15例.药物配方为A组可乐定2 μg*kg-1,B组丁丙诺啡2 μg*kg-1,C组可乐定1 μg*kg-1加丁丙诺啡2 μg*kg-1两药混合.术后病人疼痛采用VAS评分,4分以上者从硬膜外导管注药.结果:C组镇痛效果,起效、持续时间优于A,B两组(P<0.01) .注药后20~60 min A,C两组均出现血压变化(P<0.05).结论:可乐定能增效丁丙诺啡术后镇痛,但对于血容量不足者应慎用.

    作者:王建荔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妊高征合并ARDS 3例病因分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报道多见于内科、外科,而妇产科妊高征合并此征的报道尚不多见.我院于1998年收治3例妊高征并感染者,入院后病情发展迅猛,出现ARDS症状,终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本文对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围生期的认识,以减少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杨鸿飞;黄文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外科治疗(附103例报告)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0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高位切开肝门部胆管(含胆总管、肝总管及左右1~2级肝管)取石作为基本术式,其中45例联合肝叶/段切除术,92例行高位胆肠大口径吻合术.结果:胆管炎、胆漏、胆道出血、腹腔感染等近期并发症为8.74%;术后残留结石13例(12.62%).远期疗效:随访63例(61.16%),优良率87.3%.结论:高位切开肝门部胆管取石作为基本术式,联合肝叶/段切除、高位胆肠大口径吻合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及狭窄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邓晓军;李振洪;李立志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南宁市胆石病19年的变迁

    目的:探讨南宁市胆石病19年(1981~1999年)来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2 252例胆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南宁市胆石病前10年(1981~1990年,A组) 与后9年(1991~1999年,B组)比较,男女比例为1∶1.2; 年龄峰值在51~60岁;职业以农民居多,A、B两组分别占46.3%及34.0%;结石部位以胆囊结石多(34.6%),其次是肝内胆管结石(33.7%),胆囊结石B组多于A组(40.7%,24.7%),肝外胆管结石A组多于B组(34.7%,21.4%),肝内胆管结石两组无差异(30.3%,35.8%);胆道蛔虫A组多于B组(3.3%,1.4%),病死率A、B两组没有明显差异(1.3%,1.4%).结论:南宁市胆石病后9年与前10年比较,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合并胆道蛔虫明显减少,肝内胆管结石及胆石病病死率无明显改变.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居民的饮食健康教育,加强对胆石病特别是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治研究.

    作者:刘达云;陈希纲;胡德宏;蒙恒福;肖开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12例

    1999年2~7月我院用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手术12例,其中腹腔镜辅助阴道子宫切除(LAVH)6例,标准的经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CISH)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丘映;韦励;谭秀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NO,SOD,MD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方法:检测24例短暂性脑缺血(TIA)、52例脑梗死、45例脑动脉硬化患者不同时期血清NO,SOD及MDA含量变化并与28例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期血清NO水平,TIA组与脑梗死组明显升高(P<0.01);脑动脉硬化组明显降低(P<0.01);各患者组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TIA组与脑梗死组NO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SOD活性较急性期明显升高(P<0.01),但仍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MDA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展过程中,NO水平既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又具有神经毒性作用,SOD能增强NO的保护作用,MDA作为氧自由基有神经毒性作用.

    作者:陈春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低剂量辐射对小鼠移植性肝癌PC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对移植性肝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低剂量单次全身照射接种腹水型肝癌的小白鼠,荷瘤1个月后处死小鼠称瘤重量,并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结果:75 mGy组的平均瘤重量低,其PCNA表达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量的低剂量X线(75 mGy)全身照射能使肿瘤组织的PCNA表达降低,可能通过抑制PCNA来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作者:陈龙;黎福祥;梁世雄;唐忠敏;董永英;陈发龙;刘铭光;张祖芳;梁新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附29例报告)

    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病例,如不及时诊治,轻则肢体功能丧失、坏死致截肢,重则危及生命.我科1990年7月至2000年5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动脉损伤2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哲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威-阿综合征2例

    血小板减少伴湿疹的免疫缺陷病(WAS)是以血小板减少、湿疹、反复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种X-隐性性联遗传性疾病.我院1999年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9个半月,因双耳流脓血4个月伴面色苍黄、皮肤瘀斑、瘀点40 d,牙龈渗血、鼻衄2次于1999年5月23日入院.患儿生后1个月时患“婴儿湿疹”治愈.7个月时反复腹泻、大便带血丝.该患儿为G2P1.查体:发育营养较差,重度贫血貌,面部可见湿疹,皮肤弹性差,双下肢散在瘀斑瘀点.颈部、腹股沟各扪及两个绿豆大小“淋巴结”,双耳流脓血,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无异常.Hb 33~47 g/L,WBC(11.2~15.8)×109/L,N 0.30~0.45,L 0.45~0.70.Plt(11~25)×109/L.血块退缩试验:完全未退缩.网织红细胞0.016.耳脓液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IgA 1.2 g/L,IgG 13.2 g/L,IgM 1.4 g/L,CD4/CD8=0.47,CD3/CD4=23,CD3/CD8=49.骨髓为刺激性髓像.住院11 d,耳流脓好转出院.

    作者:陶玉;苏庸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膀胱大力碎石钳经尿道膀胱碎石术(附55例报告)

    1997年8月至1999年11月我院采用PS-3型膀胱大力碎石钳(杭州桐庐尖端医光器械厂生产)经尿道直视下行膀胱碎石治疗膀胱结石55例,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武;陈凤坤;万良;吴天俊;陈日敢;郑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1例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一般临床医生对本病缺乏足够认识,病人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漏诊或误诊,1999年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韦凤娇;韦爱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可折断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4例

    1993~1998年我科收治经颈型或基底部股骨颈骨折Garden Ⅱ、Ⅲ型病人24例,均采用可折断镙钉经皮穿针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荣驰;唐建东;韦健;蒋亦军;胡军祖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倍美力治疗人工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51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人工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作用,及其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低复发危险妇女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51例人工绝经后妇女口服倍美力(结合型雌二醇,E2)0.625 mg/d,6个月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血雌激素水平,血脂,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腰椎、骨盆X线检查的变化.结果: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节血脂成分,降低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有效抑制骨吸收,各指标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13例低复发危险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妇女用药后随访2年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人工绝经妇女应尽早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常规剂量的激素替代治疗尚不能阻止人工绝经<2年的妇女骨质快速脱钙.激素替代治疗对低复发危险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妇女是必要的,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孙燕;龙凤宜;蒋晓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将164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与临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确诊冠心病120例,诊断符合率为73.2%.其中除冠脉痉挛或溶栓成功或自溶8例,X综合征5例.尚有44例误诊,占26.8%,主要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结论:严格掌握心绞痛标准是冠心病诊断正确的关键.

    作者:林英忠;徐广马;王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8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增加,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体征不典型,病程长,肺外并发症较多.现将我科于1996年6月至1999年2月收住的86例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1.2 一般资料:本组符合支原体肺炎的86例,男52例,女34例,~3岁20例,~6岁43例,~12岁23例,年龄小1岁,大12岁,以3岁半至6岁多.

    作者:麦恒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胃乐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完善胃乐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胃乐胶囊处方中的甘草提取物、木香进行鉴别;用配位滴定法测定处方中氢氧化铝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甘草提取物、木香,且重现性好;在氢氧化铝的含量测定中,平均回收率为97.0%,RSD为0.84%,以Al2O3计含量限度不低于32.07mg/粒.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及配位滴定法可对胃乐胶囊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

    作者:焦爱军;李如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VEGF-C mR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mRNA在正常口腔粘膜、白斑及鳞癌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RT-PCR法检测VEGF-C mRNA的表达.结果:鳞癌组织VEGF-C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口腔粘膜及白斑(P<0.01);鳞癌表达与病理分级(P<0.01)、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VEGF-C对鳞癌的生长及转移有促进作用,有望作为检测淋巴管转移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于大海;温玉明;欧子民;邝海;韦山良;蒙宁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输尿管异位开口的临床及X线分析(附6例报告)

    输尿管异位开口较少见,在文献记载上常为个案或少数病例报告,1993~1997年我院共收治6例,均经尿路造影及手术证实.现复习文献,就其临床及X线诊断作分析报道.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均为女性,年龄小5岁,大16岁.患者除正常排尿外有不自主滴尿,3例出现反复的泌尿系感染症状,6例均有会阴部及大腿内侧慢性湿疹.异位开口在阴道内4例,尿道内2例.5例伴有重复肾、输尿管畸形,1例合并先天性腭裂,1例合并尿道阴道相通畸形.

    作者:黄金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神经移植对脊神经节的P物质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神经移植对脊神经节的P物质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SD大鼠15只,切除右侧坐骨神经1 cm,在手术显微镜下将异体或自体右侧坐骨神经1 cm移植于神经缺损处.对照组只切除右侧坐骨神经1 cm,不进行神经移植.术后12周取两侧脊神经节,冰冻切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物质(SP),对SP阳性神经元进行图像分析.结果:SP阳性神经元为中、小型细胞,分散于大的脊神经节细胞中.手术侧与自身对照侧及神经移植组与对照组术侧阳性细胞的直径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术侧SP阳性神经元体积积分光密度(VIOD)值明显低于自身对照侧,自体组术侧VIOD值与自身对照侧无显著性差异,异体组术侧VIOD值比自身对照侧稍低.结论:结果表明神经移植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对脊神经节SP阳性神经元的形态恢复无明显影响,但对其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

    作者:蒋常文;邵正仁;李明善;骆耐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血及胃粘膜组胺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组胺和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采用组胺荧光测定法检测47例Hp阳性和30例Hp阴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全血及胃粘膜组胺含量.结果:Hp感染时胃粘膜组胺含量较Hp阴性者降低,其含量与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炎活动性及其严重程度无关.Hp感染与非感染的血组胺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感染时胃粘膜组胺含量的减少可能是由于组胺释放增加所致,提示胃粘膜组胺贮存的异常可能是Hp感染的一个特征.也可能是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致病机制之一.

    作者:卢杰夫;洪瑞香;陈振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