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哲明
骨巨细胞瘤发生在四肢长骨较多见,X线表现典型,而在脊柱、短扁不规则骨则很少发生,X线表现不典型、易误诊.1990~1998年我院共收治1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一般临床医生对本病缺乏足够认识,病人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漏诊或误诊,1999年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韦凤娇;韦爱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组胺和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采用组胺荧光测定法检测47例Hp阳性和30例Hp阴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全血及胃粘膜组胺含量.结果:Hp感染时胃粘膜组胺含量较Hp阴性者降低,其含量与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炎活动性及其严重程度无关.Hp感染与非感染的血组胺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感染时胃粘膜组胺含量的减少可能是由于组胺释放增加所致,提示胃粘膜组胺贮存的异常可能是Hp感染的一个特征.也可能是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致病机制之一.
作者:卢杰夫;洪瑞香;陈振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广西青年学生钩虫、蛔虫、鞭虫3种肠道线虫感染变化的趋势.方法:于1977~1997年连续对本校青年学生的肠道线虫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总感染率为54.5%,感染率从1977年的71.8%下降至1997年的22.9%,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钩虫、蛔虫、鞭虫的感染率也逐年下降;男、女性蛔虫感染率存在差异.结论:1977~1997年广西青年学生肠道线虫的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作者:周振座;宾正凤;申海光;刘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侧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治疗急性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在强化及局部麻醉下行钻孔侧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溶解血块外引流治疗82例急性脑室内出血.结果:82例治愈37例(45.1%),好转23例(28%),死亡22例(26.8%).结论:侧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治疗急性脑室内出血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疗效好.
作者:罗云平;吴维民;潘荣南;吴雪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94年5月至2000年2月我院共收治格拉斯预后积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2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9例中18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6∶1,年龄3~68岁,平均4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占68.9%,高处坠落伤6例,占20.7%,打击伤3例,占10.4%.1.2 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开放性颅脑损伤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8例,颅内血肿16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5例,脑内血肿2例),脑挫裂伤1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颅盖部骨折10例,颅底骨折9例,脑疝8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
作者:张征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989~1999年我院收治输尿管结石并息肉12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输尿管纤维上皮息肉,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8例,女4例,年龄26~63岁,平均39.5岁.病史1年3个月12年.输尿管结石并息肉部位;左侧输尿管上段3例,中下1例,右侧输尿管上段4例,中下段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胀痛史,有肾绞痛发作史6例,4例有肉眼血尿史,5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1~3次,输尿管结石部分击碎2例,结石无改变3例,碎石后均无结石排出.
作者:黄向华;董必云;董彤;黄运严;覃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6例胃癌及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3.2%,明显高于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的32.4%和9.1%阳性表达率.胃癌侵及浆膜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 Ⅲ、Ⅳ期病人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 Ⅰ、Ⅱ期病人(P<0.01,P<0.01,P<0.05).结论:CD44V6阳性表达预示胃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CD44V6基因蛋白可作为一项预测胃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小芬;张翠萍;张增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确定正常人尿中单羟酚衍生物(MHP)含量范围.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18~60岁各类正常人及HBsAg阳性携带尿液中单羟酚类物质.结果:MHP含量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的关系,194例健康人尿中MHP含量为正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的OD值上限为0.3,对应酪氨酸含量是2.46 mmol/L.而HBsAg阳性携带者尿液MHP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此实验结果在运用MHP进行肿瘤筛查时,可作为正常人参考指标.
作者:侯华新;梁永红;赵农;黄燕军;李福森;宋慧;雷耀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是一种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为可治之症,早期确诊,正确治疗可避免由于长期肌张力不全所致畸形.为提高对DRD的认识,避免误诊,现将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例DRD报道如下.
作者:滕晓茗;盛文利;陆正奇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人工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作用,及其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低复发危险妇女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51例人工绝经后妇女口服倍美力(结合型雌二醇,E2)0.625 mg/d,6个月后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血雌激素水平,血脂,骨代谢生化指标及腰椎、骨盆X线检查的变化.结果: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调节血脂成分,降低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并有效抑制骨吸收,各指标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13例低复发危险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妇女用药后随访2年未出现复发病例.结论:人工绝经妇女应尽早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常规剂量的激素替代治疗尚不能阻止人工绝经<2年的妇女骨质快速脱钙.激素替代治疗对低复发危险的子宫内膜癌术后妇女是必要的,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孙燕;龙凤宜;蒋晓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广西IgA肾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激素治疗情况,并比较男、女性患者的差异.结果:①发病高峰年龄为15~34岁,男性为15~24岁,女性为25~34岁,男女比例为1∶1.5;②男性患者临床表现较女性严重;③病理分级多为Ⅱ、Ⅲ级,分别有92.19%,85.94%的患者合并肾小管病变,IgM沉积;④病理分级严重,合并IgM沉积的病人使用激素疗效欠佳.结论:广西IgA肾病患者在男女比例、临床及病理表现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
作者:黄莉;黎伟;冯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康泰片和活力片是供运动员赛前训练时服用的两种片剂.前者含多种维生素和中药提取物,主要提供人体多种营养成分;后者由肌醇、酒石酸氢盐等组成,具有增强活力,抗疲劳的功效.在这两种片剂成型工艺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观察到赋型剂对其成型起重要的作用,现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黄东萍;李如敏;焦爱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眼(平均-11.2±1.86D)195只,术后第1,6,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第1,6,12个月裸眼视力达到0.5和1.0者分别为84.1%,79.0%,74.9%和61.0%,57.9%,55.9%;术后第1,6,12个月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0.50D和±1.0D者分别是68.7%,63.1%,61.5%和79.0%,75.9%和74.9%.结论: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有较好的效果,手术中并发症与术者手术技巧有关.
作者:孙涛;王玲;班梅;张应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CD+30淋巴细胞在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差异.方法:分别对哮喘、慢支患者各16例的BALF中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后的表达CD+30的淋巴细胞进行了测定.结果:与慢支组相比,哮喘组BALF中CD+30淋巴细胞比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测定BALF中的+30淋巴细胞比率,对鉴别哮喘和慢支有指导作用.
作者:钟定;董临江;梁庆祥;张小曼;黄霖;徐效峰;刘喜林;李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53基因的变化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两个分别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P53基因的膀胱癌细胞株MGHU1和RT112进行8Gy γ射线照射,并采用定时显微录影设备观察240 h,对每个被观察的细胞进行谱系分析.结果:两个细胞株均出现了以凋亡为主的细胞死亡,累积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98和105.3,比较指数曲线后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两个细胞株的P53基因状态和总P53蛋白含量有所不同,但并没有影响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凋亡的形成,从而未能影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亦表明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取决于不同的细胞类型.
作者:肖强;Hilmar M.Warenius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AgNORs 图像分析与其组织学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AgNORs图像分析,检测59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和10例正常涎腺组织.结果:PCNA增殖指数(PI)与AgNORs数/核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83 1,P<0.01),二者均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分级有关,并随癌分化程度的增高而减小,术后存活5年以内者二者明显大于5年以上者(P<0.01).结论:PCNA的表达和AgNORs图像分析有助于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分级和预后的判断.
作者:卿海云;梁自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儿童断指是严重的手外伤,由于儿童手指小、血管细,再植有一定困难,进行残端缝合,给患儿生理和心理带来不良影响.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儿童断指再植成功率也获得显著提高.1990年7月至1998年12月,我院进行了22例37指12岁以下儿童断指再植,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爱国;杨小辉;纪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与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对69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中治愈55例,致残9例,死亡5例.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Ⅰ型和Ⅱ型以及中线无移位或移位小者预后好,而Ⅲ型和中线移位明显以及环池和四叠体池受压者预后差.
作者:李齐广;韩方华;吴全理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学技术系统检测肾功能衰竭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多项免疫学指标.结果:两组比较,肾功能衰竭组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的吞噬率、胸腺指数以及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降低(P<0.05),移行抑制指数(MI)则明显增大(P<0.05);肺泡巨噬细胞(AM)吞噬率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 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时呼吸道局部及全身非特异性、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受抑.
作者:温冠媚;王潮临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