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危险因素

黄志碧;韦业平

关键词:低出生体质量儿,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4~1998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 245例新生儿及其母亲的有关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有关的因素.结果:在分析的3 245例新生儿中,低出生体质量儿189例,发生率为5.8%;与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发生有关的因素是:早产(b=3.460 1,b~=17.326 5,OR=31.820 7)、胎儿畸形(b=2.393 7,b~=6.665 8,OR=10.953 5)、妊娠胎数(b=2.202 3,b~=5.166 1,OR=9.045 6)、产前检查次数(b=-0.112 0,b~=-3.957 6,OR=0.894 1)、胎儿性别(b=-0.683 5,b~=-3.528 7,OR=0.504 8)、产次(b=0.303 1,b~=1.818 2,OR=1.354 0)、母亲职业:农民(b=0.221 9,b~=1.406 2,OR=1.248 4)、工人(b=0.143 0,b~=1.077 6,OR=1.153 7).结论:早产,胎儿畸形,双胎或多胎,女性婴儿,产次越多以及母亲职业是农民或工人可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的危险性,而进行产前检查能降低发生的危险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决明子穴位贴压预防胃镜插管术中恶心呕吐200例

    胃、十二指肠疾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但胃镜插管术对患者有一定的影响,不少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使胃镜插管难以顺利插入.1999年8~12月,我们采用决明子穴位贴压预防胃镜插管术中恶心呕吐20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培;蒋国建;韦慧琴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剖宫产606例分析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手术之一,近年来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已发现产后病率增多,并较阴道分娩明显增高.剖宫产的出血量,平均比阴道分娩者高出1~3倍[1],剖宫产分娩的早期新生儿死亡率高于阴道分娩.提高剖宫产率并不一定能使围生儿死亡率降低[2].因此,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是产科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仅就如何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进行探讨.

    作者:许永强;曹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洗必泰对体外培养人舌癌细胞的即时杀伤效应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洗必泰溶液对体外培养人舌癌细胞的即时杀伤效应,以便为临床肿瘤手术创面的药物冲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洗必泰溶液对癌细胞作用5 min的即时杀伤细胞数,对残余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以及对残余活细胞再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高浓度或低浓度的洗泌泰溶液均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结论:临床应用洗必泰溶液冲洗口腔肿瘤手术创面可以减少肿瘤复发的机会.

    作者:梁荣奇;张永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后远处转移的治疗

    1984年3月至1995年12月,我院收治鼻咽癌远处转移3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本组患者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24~62岁,中位年43.5岁.原发灶经病理证实,全部为低分化鳞癌.所有转移灶均经X线摄片CT、ECT、B超、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远处转移的部位:骨18例,肺7例,肝4例,腋窝淋巴结6例,纵隔淋巴结4例,腹腔淋巴结1例,腹股沟淋巴结1例.其中有10例合并多器官转移,占33.3%(10/30).18例骨转移,合并一个器官以上转移的有7例,占38.9%(7/18).18例骨转移1例无症状外,其余均有疼痛,部分伴有功能障碍.骨转移部位见表1.

    作者:阮展鸿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威-阿综合征2例

    血小板减少伴湿疹的免疫缺陷病(WAS)是以血小板减少、湿疹、反复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种X-隐性性联遗传性疾病.我院1999年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9个半月,因双耳流脓血4个月伴面色苍黄、皮肤瘀斑、瘀点40 d,牙龈渗血、鼻衄2次于1999年5月23日入院.患儿生后1个月时患“婴儿湿疹”治愈.7个月时反复腹泻、大便带血丝.该患儿为G2P1.查体:发育营养较差,重度贫血貌,面部可见湿疹,皮肤弹性差,双下肢散在瘀斑瘀点.颈部、腹股沟各扪及两个绿豆大小“淋巴结”,双耳流脓血,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神经系统无异常.Hb 33~47 g/L,WBC(11.2~15.8)×109/L,N 0.30~0.45,L 0.45~0.70.Plt(11~25)×109/L.血块退缩试验:完全未退缩.网织红细胞0.016.耳脓液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IgA 1.2 g/L,IgG 13.2 g/L,IgM 1.4 g/L,CD4/CD8=0.47,CD3/CD4=23,CD3/CD8=49.骨髓为刺激性髓像.住院11 d,耳流脓好转出院.

    作者:陶玉;苏庸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眼(平均-11.2±1.86D)195只,术后第1,6,12个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第1,6,12个月裸眼视力达到0.5和1.0者分别为84.1%,79.0%,74.9%和61.0%,57.9%,55.9%;术后第1,6,12个月屈光度在预测矫正度±0.50D和±1.0D者分别是68.7%,63.1%,61.5%和79.0%,75.9%和74.9%.结论: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有较好的效果,手术中并发症与术者手术技巧有关.

    作者:孙涛;王玲;班梅;张应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正交试验优选提取连翘中抗龋抗口腔溃疡成分的佳工艺条件

    目的:优选从连翘中提取以熊果酸为考察指标的提取物的佳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结果:佳提取工艺为药材6倍量乙醇,回流2次,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 g/L,溶液用量为膏量3倍,溶液温度:(40±5)℃,膏密度:1.02.结论:用正交试验法可以优选出从连翘中提取以熊果酸为考察指标的提取物的佳工艺条件.

    作者:孙今雄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及诊断

    近年来电镜作为一种先进手段,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许多疾病的确诊离不开电镜观察资料.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表现为能自行缓解的单一骨损害到威协生命的多系统受累等多种形式.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临床较少见,故早期诊断较困难.运用透射电镜观察及诊断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国内尚未见有详细报道,本文就2例小儿郎格罕细胞型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超微结构观察及诊断进行报道和探讨.

    作者:梁莹;李卫东;莫肖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老年肺炎193例临床分析

    肺炎是老年人呼吸系统较常见的疾病,病死率较高,其发病规律与一般青壮年肺炎有许多不同[1],为探索其临床特点,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性肺炎193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马智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6例胃癌及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CD44V6阳性表达率为63.2%,明显高于癌旁异型增生和癌旁正常胃粘膜上皮的32.4%和9.1%阳性表达率.胃癌侵及浆膜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 Ⅲ、Ⅳ期病人CD44V6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组、无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TNM Ⅰ、Ⅱ期病人(P<0.01,P<0.01,P<0.05).结论:CD44V6阳性表达预示胃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CD44V6基因蛋白可作为一项预测胃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邱小芬;张翠萍;张增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心跳骤停复苏成功24例

    心跳骤停是急诊科常见的紧急危重症,复苏成功率较低,存活率更低.至今医务工作者仍在不断探索.我院急诊科1996年至1999年5月共收治心跳骤停患者55例,复苏成功24例(43.5%),其中存活9例(16%).现将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临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龚坚;潘磊;李其斌;温彩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内固定治疗老年性新鲜股骨颈骨折170例疗效分析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高,治疗比较复杂+{[1,2]}.1991年1月至1998年5月,我院分别采用三刃钉、加压螺钉和多根钉内固定治疗60岁以上老年性新鲜股骨颈骨折17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岳建;刘维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低出生体重儿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婴儿的近期随访研究

    目的:了解低出生体重儿(LBWI)并甲状腺功能(甲功)异常婴儿的体格与智力发育情况.方法:对60例存活的婴儿于其出生后40~56周时随访,采用Gesell发育诊断方法检测发育商(DQ),同时测量身体发育值.结果:有病例16.7%身高、体重和18.3%头围生长落后,DQ在中下及其以下水平者占33.3%;DQ与甲功变化形式与病危程度有关.结论:LBWI并甲功异常的婴儿,其出生体重越低,病情越重,其体格与智力发育落后发生率越高.

    作者:潘革;王淑萍;吴曙粤;陶志华;李惠玲;凌明;赖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152例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

    重型肝炎是一类病死率甚高,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肝脏疾病+{[1]}.对其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现将我院1992年3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152例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周永裕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43例临床分析

    1990年1月至1998年7月我院共收治70岁以上老年人胆管疾病186例,其中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43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3例,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70~86岁,平均74.5岁. 发病至就诊多数在48~72 h,长7 d.曾诊断有胆管结石29例(67.4%),12例有胆管手术史,其中5例有2次以上手术史.首次发病6例.大多数有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反复发作2年以上,长达10多年.

    作者:张奕文;周东怀;王茂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胰管胰腺空肠三吻合预防胰瘘(附8例报告)

    目的:探索胰残端处理术后预防胰瘘的方法.方法:1992~1997年收治胰头部疾病18例,其中行WHIPPLE手术8例,采用胰管及胰腺断端空肠三吻合术处理胰腺残端来预防术后胰瘘.结果:术后仅1例胰头严重断裂伤患者发生胰瘘,经引流治愈.随访结果显示均无继发慢性胰腺炎表现.结论:此吻合法具有吻合严密牢靠,胰液引流通畅,胰管开口不易狭窄,避免继发慢性胰腺炎等优点.

    作者:卢俊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经鼻内窥镜治疗鼻眼相关疾病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治疗鼻眼相关疾病的手术方法.方法:16例鼻眼相关疾病患者,均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经过6~36个月随访,16例均治愈,且无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具有手术进路安全,避免面部瘢痕,患者痛苦小,疗效肯定,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

    作者:陈世强;司勇锋;梁建平;朱习平;李东云;陆秋天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不同镇痛方法在分娩镇痛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法在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0.5%利多卡因与芬太尼2 μg/L合用,利用PCEA用于分娩镇痛作为实验组;用硬膜外间断给药分娩镇痛,二氢埃托啡含服分娩镇痛及未镇痛组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各组产程、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脐动、静脉血血气分析、产后出血量.结果:PCEA分娩镇痛优良率100%,硬膜外分娩镇痛优良率62.5%,二氢埃托啡分娩镇痛效果差;其它母儿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PCEA分娩镇痛效果好,同时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陈霞;彭俊华;何绪雄;韦继烈;蒙元劲;杨秀群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P53基因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P53基因的变化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对两个分别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P53基因的膀胱癌细胞株MGHU1和RT112进行8Gy γ射线照射,并采用定时显微录影设备观察240 h,对每个被观察的细胞进行谱系分析.结果:两个细胞株均出现了以凋亡为主的细胞死亡,累积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98和105.3,比较指数曲线后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虽然两个细胞株的P53基因状态和总P53蛋白含量有所不同,但并没有影响γ射线照射后的细胞凋亡的形成,从而未能影响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亦表明P53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可能取决于不同的细胞类型.

    作者:肖强;Hilmar M.Warenius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灯笼辣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灯笼辣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8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灯笼辣椒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每天用灯笼辣椒水煎外洗局部.对照组每天用1‰的呋喃西林外洗局部.结果:灯笼辣椒治疗缓解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为87.76%,明显高于对照组(24.13%,P<0.01);有轻微的局部辣热感,无肝、肾毒性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灯笼辣椒可有效地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该药经济、实用.

    作者:赵爱香;陆绍强;黎建绿;余贤恩;李莉;韦代林;王三亨;蒙清婷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