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计数采集核素肾显像诊断异位输尿管开口3例分析

尤剑鹏;李俊喜;徐贻良;王至诚

关键词:计数, 采集, 放射性核素, 显像诊断, 发育异常, 肾发育不全, 异位输尿管开口, 现报道如下, 先天性畸形, 肾静态显像, 显示, 术前诊断, 手术探查, 定位诊断, 肾缺如, 扩张, 方法, 断带, 报告
摘要:异位输尿管开口属先天性畸形,患肾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IVP往往报告该肾缺如,B超、CT不易显示,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们用大计数采集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显像的方法,较好地显示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的小肾,肾影与扩张之输尿管影相连,术前诊断明确,定位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经手术证实无误.现报道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附9例探讨)

    恶性神经鞘瘤(Malignant neurilemmoma)多原发于周围神经鞘膜中雪旺氏细胞,具有明显的雪旺氏细胞分化特征,也称恶性雪旺氏细胞瘤[1].临床发病率极低,仅占神经源性肿瘤的3%~6%[2].多发生于四肢和颈部,而在口腔颌面部发生的病例报告甚少,国内仅见平飞云[3]、殷学民[4]等极少例数报告.由于口腔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无典型临床特点,术前极易误诊,术后易复发,预后差.我院1993年5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9例口腔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均经病理确诊.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芳河;蒋旭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卵巢转移癌28例临床分析

    卵巢转移癌是晚期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如何防治是个重要问题.回顾我院收治的卵巢转移癌,主要由胃肠道癌转移而来.现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其预防及治疗.

    作者:唐玲;马秋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肌病,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997年8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应用葛根素治疗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羡吾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北海地区250例尿石标本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了解北海地区尿石晶体成分结构,比较岸上居住人群与海上作业人群的尿石成分结构.方法:收集长期居住本地区人群泌尿系结石标本250例,对尿石中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碳酸盐、钙、铁、铵、胱氨酸8种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含钙结石占83.6%,单纯性成分结石占32.4%,混合成分结合占67.6%.上尿路结石含钙和磷酸高于下尿路结石.合并有感染的结石含磷酸比非感染结石高.海上作业人群结石成分中含钙及磷酸的比岸上居住人群的多,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北海地区尿石晶体成分结构与国内外报道的尿石成分结构差异不大,但海上作业人员与岸上居住人群尿石中的钙、磷酸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王全好;李世良;刘仁滨;李秀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应用二氧化硅微粒快速灵敏提取HCV-RNA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经济、灵敏的HCV-RNA提取方法.方法:在裂解缓冲液中加入二氧化硅微粒提取血清中的HCV-RNA,并按传统的酚-氯仿提取法从血清中提取HCV-RNA作为对照,然后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RNA.结果:在34例抗-HCV(+)血清标本中,应用传统的酚-氯仿提取法有23例RT-PCR检测结果(+),而应用二氧化硅微粒提取法有25例RT-PCR检测结果(+).结论:应用二氧化硅微粒提取HCV-RNA,其灵敏度不低于传统的酚-氯仿提取法,而且操作简单,避免了传统提取法的繁杂操作步骤,是一种快速、经济、灵敏的HCV-RNA提取方法.

    作者:梁学恩;龙桂芳;林伟雄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9例急性砷化氢中毒心电图分析

    砷化氢是具有强烈溶血作用的毒物,急性砷化氢中毒引起心脏的损害报告较少.我院于近几年间收治的急性砷化氢中毒引起心脏损害9例心电图改变,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廖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66例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与病理分析

    肾实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肾实质受损而致肾脏的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其特点为内环境水和电解质的稳定性受到破坏,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储留和少尿或无尿.1989~1998年我科共收治66例ARF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春;李铭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闭孔疝18例误诊分析

    闭孔疝在临床上罕见,由于缺乏外在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多数延误治疗,死亡率高.1978年至1997年我院共收治21例,术前有18例发生误诊,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钧才;李忠德;黄有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开放式乳突手术的耳道耳甲成形术

    目的:探讨耳道耳甲成形术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13耳开放式乳突手术中,72耳通过生理盐水注入法测定术腔大小,作相应术式的耳道耳甲成形术,对照组41耳只作经典的开放式乳突手术,未作相应术式的耳道耳甲成形术.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耳道耳甲成形组干耳率分别为95.8%和97.2%,对照组的干耳率为78.0%和82.9%,前者干耳率均高于后者(P<0.01和P<0.05).术后6个月耳道耳甲成形组术腔上皮化率为93.1%,对照组术腔上皮化率为75.6%,耳道耳甲成形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1~5年,耳道耳甲成形组复发率仅为2.8%,而对照组为12.2%.结论:认为开放式乳突手术根据术腔大小作相应术式的耳道耳甲成形是促进术后干耳的关键.

    作者:徐志文;唐安洲;陈陵;陈伊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对高脂血症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高脂血症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0例高脂血症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分为3组.第1组28例用维生素E治疗,第2组32例用力平脂治疗,第3组30例在力平脂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用药后8周,组内、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第1组无效.第2组及第3组上述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且第3组优于第2组.治疗后第2组与第1组比较,TC、TG下降(P<0.01).第3组与第1组比较,TC,TG,LDL-C,FBG,FIns下降(P<0.01),ISI提高(P<0.01).第3组与第2组比较,TC、FIns下降(P<0.01),TG,LDL-C,FBG下降(P<0.05),ISI提高(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高脂血症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脂代谢异常.

    作者:霍嘉欣;甘振钊;海静如;梁丹;王琦武;梁恒勇;苏燕春;唐红晖;郭妮;黎月球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严重缺损创面12例

    1997年2月至1998年,我科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严重缺损创面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阳晟;杨小辉;纪柳;佟剑平;唐哲明;林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臂丛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1995年5月至1998年8月,我科在小儿上肢手术中施行臂丛神经阻滞2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小彤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急性心梗逆行冠状静脉灌注猪动物模型制作

    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至今仍很棘手,逆行冠状静脉灌注(RCP),可把药物在再灌注前就到达缺血心肌区域形成有效浓度[1],可望此法成为其治疗的有效途径.RCP很有临床意义但十分复杂,目前国外对此研究正在掀起,国内研究较少.我们应用实验猪制作成AMI及RCP(AMI-RCP)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醒三;曾志羽;易忠;杨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治疗口腔颌面部鳞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60例Ⅲ~Ⅳ期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采用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结果:总有效率为76.7%,其中52例化疗后施行手术治疗,其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2%,66.7%.结论: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作者:梁武;庞芳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急性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升主动脉及右半弓置换1例报告

    患者,男,55岁.因头昏、心悸、胸前区闷痛2 d,加重6 h于1999年5月30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能平卧,无呼吸困难.心率90次/min,血压22/8 kPa(165/60 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部X线检查发现纵隔阴影增宽,升主动脉影向右突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胸部CT发现分离后的假腔.

    作者:黄保堂;谭典模;刘祖定;于晋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肝药酶诱导剂对暴发性肝衰竭的影响

    目的:研究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PB)和利福平(RFP)对肝药酶和肝衰竭的影响.方法:观察PB和RFP对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P450)和细胞色素b5(Cyt.b5)的含量、苯胺羟化酶活性、肝切除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率和高血氨性肝昏迷存活期的影响.结果:PB和RFP能明显提高正常肝脏和部分肝切除后再生肝P450含量和苯胺羟化酶活性.在肝切除术后5h至9d内,经PB处置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2.1%和49.2%.存活期也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60.7±84.1)h和(128.9±92.6)h.此外,在肝切除小鼠中,PB和RFP组NH4Cl所致的高血氨性肝昏迷存活期分别为(60.8±22.5)h和(112.9±7.2)h,也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的(44.6±28.3)h.结论:PB和RFP能显著地诱导肝药酶,延长高血氨性肝昏迷的存活期,以及有一定的降低肝切除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率作用.

    作者:黄仁彬;邦古拉;臧林泉;梁霜;王乃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泪小管断裂吻合术17例分析

    1996~1998年我科对17例泪小管断裂行改良泪小管吻合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蒋林志;谭少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病理生理变化及与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Tc-SaO2)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HIE患儿ET-1水平,与25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对照,同期探讨60例HIE患儿ET-1变化与Tc-SaO2间的相关性.结果:轻度HIE组血浆ET-1水平高于对照组,中重度HIE组显著高于轻度HIE组.轻、中重度HIE患儿Tc-SaO2均降低,尤以中重度HIE组Tc-SaO2明显而持续降低.提示血浆ET-1水平变化与HIE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Tc-SaO2呈负相关.结论:内皮素不但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而且ET-1水平变化为临床评估HIE脑损伤程度和预后提供客观依据.及早纠正低氧血症是防止HIE病情加重的重要措施.

    作者:邱健芬;蒋智勇;罗家健;高永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CD3 AK细胞与LAK细胞的诱导和体外杀伤活性的比较

    目的:探讨CD3 AK细胞与LAK细胞的诱导、增殖动力学和杀伤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 CD3 McAb)和rIL-2及PHA(植物血凝素)共刺激法诱生扩增CD3 AK细胞,用等量rIL-2和PHA共刺激法诱生LAK细胞,观察它们的增殖动力学变化;用MTT法以K562细胞和H7402细胞为靶细胞,测定CD3 AK细胞和LA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微量的anti-CD3 McAb辅以少量的rIL-2和PHA就能诱导和大量扩增CD3 AK细胞,其扩增能力显著高于LAK细胞(P<0.001);CD3 AK细胞对 K562细胞和H7402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结论:CD3 AK细胞的扩增能力及杀伤活性均较LAK细胞为强,是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作者:罗小玲;梁安民;谢裕安;吴继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先天性无牙畸形15例报告

    先天性无牙(Anodontia)又称先天性缺牙,是一种先天性牙胚发育异常疾病,常伴有汗腺、毛发等其他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又称Wedderburn综合征.根据乳牙、恒牙列、牙胚的缺失情况,将无牙畸形分成全口无牙和部分缺牙两型[1].全口完全性无牙十分罕见,临床上多见部分性缺牙2~4颗.此病对患者的颜面外形、咀嚼、发音等功能影响较大,且本病病因不明,治疗复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接诊患有不同程度先天性缺牙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晓晖;冯青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