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羡吾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1982年,Mulliken 及Glowacki按组织学中有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将其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类[1].血管瘤来源于残余胚胎血管细胞,而血管畸形则是先天性发育畸形[1].这两类肿瘤临床上不易鉴别,而治疗方法则有所不同.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是提高本病疗效缩短疗程的关键.近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比较,经6个月到两年半的观察,获得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莉;黄亚远;农晓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肾实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肾实质受损而致肾脏的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其特点为内环境水和电解质的稳定性受到破坏,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储留和少尿或无尿.1989~1998年我科共收治66例ARF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春;李铭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半腹膜外子宫切除术的过程基本上在腹膜外进行,具有腹腔干扰少,术后排气早,术后病率低等优点.自1994年6月以来,我院共施行半腹膜外子宫切除术4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秀珠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小儿糖尿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1989年5月至1997年11月我院诊治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瑗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我区长寿之乡巴马县农村壮族老人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71例老人血清抗Hp-IgG及CagA-HpIgG.结果:171例老人Hp感染率为53.8%;CagA-HpIgG阳性率为14.6%;90岁以上年龄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60~69及70~79岁两组(P<0.05);Hp感染与年龄显著相关(P<0.05);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饮用河水者感染率高于饮用山泉水者(P<0.0001).结论:Hp在壮族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以长寿老人感染率高;粪-口传播可能是老年人感染Hp的主要途径.
作者:唐国都;唐星火;陈振侬;韩萍;韦宗萍;陈进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PBMV疗效,探讨PBMV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对15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病人采用Inoue球囊导管行PBMV.结果:完成PBMV 154例,术中并发短阵室颤7例,术中及术后并发心包填塞5例,其中2例在导管室内行紧急闭式二尖瓣扩张术,1例转外科择期行闭式二尖瓣扩张术,损伤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脾栓塞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无效死亡1例.结论: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近期疗效确切;心包填塞是PBMV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处理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介入治疗消耗品塑料包装的轻微破损未经发现可能是导致手术污染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蒙华;周华富;岑晓华;张炳东;吴文森;陈铭伍;杨柳山;龙驹;龙驹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减轻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采用常温下肝区域性血流阻断(RHVO)行肝切除术35例经验,并与在同期采用常温下全肝入肝血流阻断(THIO)行肝切除术18例作对比研究.结果:RHVO阻断时间明显长于THIO阻断时间(P<0.01),两组术中失血量无差异(P>0.05).术后3 d肝功能SGPT改变RHVO组明显轻于THIO组(P<0.01).RHVO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HIO组(0.05>P>0.01).结论:常温下RHVO行肝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对防治术后肝衰竭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忠;蔡云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MMAC1/Tep1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0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Pten/MMAC1/Tep1基因的表达.结果:60%(12/20)病例该基因表达丢失;40%(8/20)表达低下;无一例表达正常.结论:Pten/MMAC1/Tep1表达异常可能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有关.
作者:肖绍文;谢小薰;罗国容;陈维平;吴耀生;莫发荣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脏器切除术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胃癌侵犯邻近器官的病人行联合脏器切除术,并进行随访.结果:病人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4%,39.2%,21.5%.手术并发症为16.1%,手术死亡率3.57%.结论:对已有癌侵犯邻近器官的病人,应尽可能将胃癌及其侵犯邻近的器官部分或全部切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要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梁驰;董保国;韦涌初;梁秋养;覃流珠;李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7年3月至1998年4月我科施行颈部肿瘤伴气管受压并移位6例病人的手术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永辉;黄冰;温文钊;王建荔;赖恩华;梁锐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反复咳血丝痰3个月入院.经CT拟诊为左上肺中心型肺癌,行左上肺叶切除术,术中扪及左上肺叶肿块,肿块大小6 cm×6 cm×7 cm,左肺门及纵隔有数枚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报告:左上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Ⅱ级.
作者:刘敬聘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复发性肝细胞癌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E)结合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33例复发性肝细胞癌,并以TAE治疗的31例及手术再切除的24例复发性肝细胞癌(HCC)为对照.结果:TAE+PEI组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7.5%,62.3%和36.4%,其中单个病灶者1,3,5年生存率为90.5%,71.8%和47.1%.TAE+PEI治疗复发性HCC的疗效明显优于TAE治疗,对单个病灶复发的病人,TAE+PEI治疗的疗效接近于再次手术切除的疗效,对多个病灶复发者,疗效也较为理想.结论:TAE+PEI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肝癌的首选疗法.
作者:李航;黎乐群;曾健;赵荫农;丁战玲;李蔚英;林进令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采用阴道子宫切除术,不作腹壁切口,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发生肠胀气少,肠蠕动恢复快,进食早,明显优于经腹手术[1].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我院采用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0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有或无转移性皮肤癌nm23-H1的表达可否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查38例基底细胞癌及7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比较其nm23-H1过表达率.结果:基底细胞癌过表达率71%(30/38),无转移鳞癌过表达率68%(26/44),有转移鳞癌为0.8%(1/12).但阴茎鳞癌nm23-H1过表达并不降低转移率.结论:抑制转移基因nm23-H1)过表达与皮肤癌转移呈反相关,差别有显著意义,可作为判断预后指标之一,但阴茎癌除外.
作者:曹存巍;马韵;邓卓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观察甲亢病人治疗前后的肌病理改变.方法:对268例住院甲亢病人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前作肌病理活检及对16例有肌病理改变者进行治疗后肌活检复查.260例进行光镜检查和8例进行电镜检查.结果:在268例肌活检中,28.7%(77/268)的甲亢病人有肌病理改变,14.3%(3/21)在临床已诊断甲亢肌病者,无肌病理改变,25%(4/16)有肌病理改变的病例在甲亢治疗后,其肌病理改变仍未恢复.结论:甲亢病人的肌病理改变是常见的,其发生率与甲亢的病程及病情的轻重程度有关.肌病理的恢复与肌萎缩的程度有关,其恢复的时间要比甲亢症状恢复的时间长.
作者:刘广钊;刘红;梁季鸿;蒙必辉;韦政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卵巢转移癌是晚期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如何防治是个重要问题.回顾我院收治的卵巢转移癌,主要由胃肠道癌转移而来.现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其预防及治疗.
作者:唐玲;马秋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60例Ⅲ~Ⅳ期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采用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结果:总有效率为76.7%,其中52例化疗后施行手术治疗,其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2%,66.7%.结论:PVP方案术前诱导化疗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作者:梁武;庞芳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但头颈部是活动易变的部位.因此,要使照射剂量准确和质量保证,照射时的体位和照射部位的固定是关键环节.自1997年下半年起,我科用面膜固定水平照射技术治疗了20例鼻咽癌患者,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黎福祥;赵志斌;刘颖新;韦汉荣;周桂娥;吴春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至今仍很棘手,逆行冠状静脉灌注(RCP),可把药物在再灌注前就到达缺血心肌区域形成有效浓度[1],可望此法成为其治疗的有效途径.RCP很有临床意义但十分复杂,目前国外对此研究正在掀起,国内研究较少.我们应用实验猪制作成AMI及RCP(AMI-RCP)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醒三;曾志羽;易忠;杨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6~1998年我科对17例泪小管断裂行改良泪小管吻合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蒋林志;谭少健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