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治疗肺癌恶性胸水1例

刘敬聘

关键词:综合治疗, 中心型肺癌, 上肺叶切除术, 肿大淋巴结, 鳞状细胞癌, 肿块大小, 病例介绍, 病理报告, 支气管, 纵隔, 术后, 咳血, 患者, 肺门
摘要:病例介绍:患者,男,60岁,反复咳血丝痰3个月入院.经CT拟诊为左上肺中心型肺癌,行左上肺叶切除术,术中扪及左上肺叶肿块,肿块大小6 cm×6 cm×7 cm,左肺门及纵隔有数枚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报告:左上肺支气管鳞状细胞癌Ⅱ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实验

    目的:检测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两药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25,37℃时,0~6 h其外观、pH值、含量没有明显变化,8 h后含量有所下降.按相应工作曲线项下所述方法测得相应A值和△A值,计算得利巴韦林的回收率为100.43%,RSD=0.46%.氧氟沙星回收率为99.80%,RSD=0.23%.结论: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在常温及炎热夏天都可配伍使用,6 h内用完.本方法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作者:廖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急性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升主动脉及右半弓置换1例报告

    患者,男,55岁.因头昏、心悸、胸前区闷痛2 d,加重6 h于1999年5月30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能平卧,无呼吸困难.心率90次/min,血压22/8 kPa(165/60 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部X线检查发现纵隔阴影增宽,升主动脉影向右突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胸部CT发现分离后的假腔.

    作者:黄保堂;谭典模;刘祖定;于晋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唾液替代品对脱矿牙再矿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研制的唾液替代品对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方法:选择正畸和牙周病拔除的无龋牙10颗,用0.1 mol/L乳酸(pH 4)在37℃条件下作脱矿浸泡6 h,进行人工龋实验,然后模拟口腔环境,37℃恒温下用研制的唾液替代品在37℃条件下进行再矿化处理,每天2次,分别于1周、2周测试实验牙表面硬度.结果:脱矿的牙釉质经唾液替代品再矿化后,硬度值明显高于矿化前的硬度,硬度恢复分别为55.34%、77.19%(P<0.01).结论:新研制的唾液替代品有促进脱矿后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

    作者:何克新;李兰;吴煜;苏大荣;莫少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一株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误诊为志贺氏菌的浅析

    笔者从餐厅服务人员的健康体检中检出一株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其血清型为O28ac:K73,初以检出鲍氏12-15型志贺氏菌报告结果,造成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景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中国亚热带地区糖尿病流行与分型研究

    目的:了解中国亚热带地区糖尿病(DM)及糖耐量降低(IGT)14年来的流行状况,探讨非超重2型DM中需胰岛素治疗(ITDM)的病因及分型.方法:①按照WHO诊断标准及全国统一的调查方法,患病率用1990年全国人口结构及1993年世界人口结构进行标化;②利用PLR/SSO方法在IDDM、ITDM及健康对照组作HLADQB1、DQA1的基因分型;③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ICA及GAD-Ab;④用放免法测血浆C肽、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专一受体的浓度和亲和力;⑤部分患者作了胰腺的B超及CT检查.结果:①DM世界标化率为30.0‰,IGT为43.0%,非超重DM患者占 56.1%;②HLADQ基因分型在IDDM组DQA1*0301频率为8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DQB1*0201,*0302的频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ITDM组ICA(+)47.7% DQB1*0201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DQB1*0502频率为61.9%,明显高于IDDM组及对照组(P<0.001);③IDDM组ICA阳性率36.4%,GAD-Ab阳性66.6%.ITDM组GAD-Ab54%;ICA 47.7%;④4例胰腺CT有胰腺萎缩胰管扩张及钙化.结论:①1994年DM及IGT患病率比1980年分别增高2.25倍及4.56倍,达到了世界度流行;②首次在国内报道亚热带地区在非超重2型DM中可有4种类型DM存在,ITDM分型有利于合理制定预防及治疗方案,有重要的科学及实用价值.

    作者:于志清;潘海林;黎英荣;何玉玲;邓宏明;洪英;夏宁;肖常青;李世生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颈内动脉系统TIA预后的预测研究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展为完全缺血性脑梗死的预测因子及预后模式.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对近4年颈内动脉系统TIA门诊或住院病人84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其1个月、1年、2年及3年完全性脑梗死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7.14%、13.9%、28.14%及46.1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卒中史、高血压、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提示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可将高血压、家族卒中史、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作为识别高危复发人群的重要标志,病后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及对血液流变学异常进行干预是改善TIA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许永成;沈岳飞;韦英海;吴新贵;苏兰花;黄春霞;苏承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48例临床分析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情复杂,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治疗较困难,死亡率高,急需进行胆管引流术才能控制临床症状.1989~1999年我院共收治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毓元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大型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配合

    鞍结节脑膜瘤是前颅底常见良性肿瘤.如肿瘤直径大于4 cm的鞍结节脑膜瘤多已造成双侧视神经受压,与两侧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穿质支、下视丘和大脑前动脉关系密切,并可能将第三脑室底推向上方[1].此时手术难度大.显微手术能大限度的保护神经功能的完善及切除病变[2],降低死亡率.我院1986年1月至1998年6月手术治疗大型鞍结节脑膜瘤63例,其中47例行显微手术切除.现将手术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陈云超;江利秋;骆如香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表达与皮肤癌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有或无转移性皮肤癌nm23-H1的表达可否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查38例基底细胞癌及7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比较其nm23-H1过表达率.结果:基底细胞癌过表达率71%(30/38),无转移鳞癌过表达率68%(26/44),有转移鳞癌为0.8%(1/12).但阴茎鳞癌nm23-H1过表达并不降低转移率.结论:抑制转移基因nm23-H1)过表达与皮肤癌转移呈反相关,差别有显著意义,可作为判断预后指标之一,但阴茎癌除外.

    作者:曹存巍;马韵;邓卓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大计数采集核素肾显像诊断异位输尿管开口3例分析

    异位输尿管开口属先天性畸形,患肾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IVP往往报告该肾缺如,B超、CT不易显示,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们用大计数采集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显像的方法,较好地显示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的小肾,肾影与扩张之输尿管影相连,术前诊断明确,定位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经手术证实无误.现报道如下.

    作者:尤剑鹏;李俊喜;徐贻良;王至诚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伴肝损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收集85例既往无肝病史的AP病人,测定其胆红素、ALT、AST、白蛋白、碱性磷酸酶(ALP)、血钙水平.结果:32例AP伴肝损害病人肝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的程度呈正相关;胆囊疾病及饮酒、高脂饮食与AP伴肝损害无直接相关性;AP是否伴肝损害与血钙有关.结论:胰腺水肿造成胆管梗阻,炎症胰组织释放各种破坏因子和自身活化代谢产物流入肝脏,钙离子滞留肝细胞内,终导致肝细胞损害是AP伴肝损害的原因.

    作者:秦荔荣;聂海明;朱芳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NIDDM及其心脑血管合并症

    目的:了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情与其大血管合并症(MaVC)的关系.方法:135例NIDDM根据合并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高血压3种合并症的有无或多少分成4组:①无合并症组(N)组;②一种合并症组(Ⅰ组);③两种合并症组(Ⅱ组);④3种合并症组(Ⅲ组).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血生化指标.结果:①NIDDM MaVC的总发病率为44%,男性比女性倾向于发生MaVC(P=0.0009),Ⅰ、Ⅱ、Ⅲ组的年龄均比N组显著增高(P<0.01),Ⅱ组比Ⅰ组、Ⅲ组比Ⅱ组年龄有不显著增高.仅Ⅱ组病程比N组显著增高;②各组OGTT数据与MaVC发生或多少的关系无规律性;③Ⅰ、Ⅱ、Ⅲ组的峰值胰岛素均比N组高(P<0.01),且Ⅱ、Ⅲ组比Ⅰ组高(P<0.05),Ⅲ组比Ⅱ组显著增高.结论:男性NIDDM比女性更易发生MaVC,年龄增大、血胰岛素相对升高不仅与MaVC的发生有关,而且与MaVC的多少有正关联:MaVC的发生与多少与病程和血糖水平无明显关系.

    作者:金文胜;王国华;黄怀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

    目的:评价复发性肝细胞癌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E)结合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33例复发性肝细胞癌,并以TAE治疗的31例及手术再切除的24例复发性肝细胞癌(HCC)为对照.结果:TAE+PEI组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7.5%,62.3%和36.4%,其中单个病灶者1,3,5年生存率为90.5%,71.8%和47.1%.TAE+PEI治疗复发性HCC的疗效明显优于TAE治疗,对单个病灶复发的病人,TAE+PEI治疗的疗效接近于再次手术切除的疗效,对多个病灶复发者,疗效也较为理想.结论:TAE+PEI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肝癌的首选疗法.

    作者:李航;黎乐群;曾健;赵荫农;丁战玲;李蔚英;林进令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抗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的抗炎作用.方法:观察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对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结果: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对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部炎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作者:刘华钢;陈燕军;姚树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凹甲陆龟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目的:研究凹甲陆龟Testudo impressa(Guenther)的染色体组型及减数分裂染色体.方法:以离体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骨髓和精巢为材料,按常规的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制片法制片和组型分析.结果:凹甲陆龟染色体数2n=52,包括A组8对大型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B组7对大型亚端部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及C组11对微小染色体.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显示具有26个二价体.雌雄细胞之间未见异型染色体.结论:凹甲陆龟在No.1、4~5、12~14号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上表现出种的特异性;在No.14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区有一对明显的次缢痕.凹甲陆龟在近缘种间染色体组型的演化中较四爪陆龟和缅甸陆龟原始.

    作者:方玲;胡启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咽鼓管功能综合检查仪的临床应用初探

    目的:探讨咽鼓管功能综合检查仪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咽鼓管功能综合检查仪检测50例(100耳)健康成人和典型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结果:100正常耳均可通过咽鼓管-鼓室气动图检测出外耳道压力变化,大外耳道压为(68.1±52.9)daPa,而用声阻抗法检测时有9耳未能检出;吞咽状态下的音响法检查示:97耳的外耳道声压达5 dB以上,咽鼓管的开放时间为(367.2±364.2)ms.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有典型的咽鼓管-鼓室气动图和音响法外耳道声压强度和开放时程的改变.结论:咽鼓管-鼓室气动图结合咽鼓管音响法检查对判定咽鼓管的被动和主动开放功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安洲;周永;谭颂华;徐志文;黄东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北海地区250例尿石标本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了解北海地区尿石晶体成分结构,比较岸上居住人群与海上作业人群的尿石成分结构.方法:收集长期居住本地区人群泌尿系结石标本250例,对尿石中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碳酸盐、钙、铁、铵、胱氨酸8种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含钙结石占83.6%,单纯性成分结石占32.4%,混合成分结合占67.6%.上尿路结石含钙和磷酸高于下尿路结石.合并有感染的结石含磷酸比非感染结石高.海上作业人群结石成分中含钙及磷酸的比岸上居住人群的多,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北海地区尿石晶体成分结构与国内外报道的尿石成分结构差异不大,但海上作业人员与岸上居住人群尿石中的钙、磷酸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王全好;李世良;刘仁滨;李秀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采用阴道子宫切除术,不作腹壁切口,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发生肠胀气少,肠蠕动恢复快,进食早,明显优于经腹手术[1].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我院采用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0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C-erbB-2、nm23在侵袭性乳腺癌中表达的预后意义

    目的:探讨C-erbB-2及nm23在侵袭性(即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72例侵袭性乳腺癌组织进行C-erbB-2及nm23产物的检测.结果:癌组织中C-erbB-2及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50%,33.3%.C-erbB-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病人术后生存年限负相关.nm23的表达在淋巴结无转移组明显高于有转移组,并与患者的术后生存年限正相关,与C-erbB-2的表达负相关,但与肿瘤大小无关.C-erbB-2及nm23的表达均与乳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C-erbB-2、nm23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

    作者:阮伶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AOSC 96例报告

    AOSC为一特殊类型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严重和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高.1995~1998年我科对96例AOSC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为主,抗生素及综合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屈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