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景强
笔者从餐厅服务人员的健康体检中检出一株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其血清型为O28ac:K73,初以检出鲍氏12-15型志贺氏菌报告结果,造成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景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测量磁共振正常心脏径线,探讨EMF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20例正常人心脏,平扫常规用横轴位、冠状位、长轴位及短轴位.而电影MR则改进为用平扫显示较好的层面进行扫描.并用改良轴位与横轴位进行对比,再与超声测量结果对比.测量EMF相应数据.结果:各正常径线测量值与国内作者测量值一致,横轴位与改良轴位测量数据相近似,左室MR功能测量与B超测量值相关好(P>0.05).根据MRI的特征性表现可将EMF区分为右室型、双室型及左室型,并与其它心脏疾病鉴别.结论:MRI可准确测量心脏各径线,判断心脏功能,尤其电影MRI对EMF有特殊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陈翰高;龙莉玲;李茂;曾自三;李谷买;李文美;叶伟;崔惠勤;陶新智;朱性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营养不良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重度营养不良可引起全身多脏器,多系统病理、生理改变,病死率高.现将我院1988~1998年收治的118例重度营养不良分析如下.
作者:吕爱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咽鼓管功能综合检查仪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咽鼓管功能综合检查仪检测50例(100耳)健康成人和典型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咽鼓管功能.结果:100正常耳均可通过咽鼓管-鼓室气动图检测出外耳道压力变化,大外耳道压为(68.1±52.9)daPa,而用声阻抗法检测时有9耳未能检出;吞咽状态下的音响法检查示:97耳的外耳道声压达5 dB以上,咽鼓管的开放时间为(367.2±364.2)ms.咽鼓管异常开放症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有典型的咽鼓管-鼓室气动图和音响法外耳道声压强度和开放时程的改变.结论:咽鼓管-鼓室气动图结合咽鼓管音响法检查对判定咽鼓管的被动和主动开放功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安洲;周永;谭颂华;徐志文;黄东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PB)和利福平(RFP)对肝药酶和肝衰竭的影响.方法:观察PB和RFP对肝药酶细胞色素P450(P450)和细胞色素b5(Cyt.b5)的含量、苯胺羟化酶活性、肝切除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率和高血氨性肝昏迷存活期的影响.结果:PB和RFP能明显提高正常肝脏和部分肝切除后再生肝P450含量和苯胺羟化酶活性.在肝切除术后5h至9d内,经PB处置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率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2.1%和49.2%.存活期也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60.7±84.1)h和(128.9±92.6)h.此外,在肝切除小鼠中,PB和RFP组NH4Cl所致的高血氨性肝昏迷存活期分别为(60.8±22.5)h和(112.9±7.2)h,也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的(44.6±28.3)h.结论:PB和RFP能显著地诱导肝药酶,延长高血氨性肝昏迷的存活期,以及有一定的降低肝切除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率作用.
作者:黄仁彬;邦古拉;臧林泉;梁霜;王乃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减轻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采用常温下肝区域性血流阻断(RHVO)行肝切除术35例经验,并与在同期采用常温下全肝入肝血流阻断(THIO)行肝切除术18例作对比研究.结果:RHVO阻断时间明显长于THIO阻断时间(P<0.01),两组术中失血量无差异(P>0.05).术后3 d肝功能SGPT改变RHVO组明显轻于THIO组(P<0.01).RHVO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HIO组(0.05>P>0.01).结论:常温下RHVO行肝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对防治术后肝衰竭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忠;蔡云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卵巢转移癌是晚期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如何防治是个重要问题.回顾我院收治的卵巢转移癌,主要由胃肠道癌转移而来.现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其预防及治疗.
作者:唐玲;马秋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展为完全缺血性脑梗死的预测因子及预后模式.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对近4年颈内动脉系统TIA门诊或住院病人84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其1个月、1年、2年及3年完全性脑梗死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7.14%、13.9%、28.14%及46.1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卒中史、高血压、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提示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可将高血压、家族卒中史、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作为识别高危复发人群的重要标志,病后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及对血液流变学异常进行干预是改善TIA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许永成;沈岳飞;韦英海;吴新贵;苏兰花;黄春霞;苏承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百胜-AU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2例CRF患者及60例正常人肾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肾体积、肾皮质回声强度与厚度、肾血流灌注状况及肾动脉相关血流参数.结果:CRF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的肾皮质厚度及肾动脉阻力指数较CRF肾功能正常期和正常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RF肾功能正常期与正常肾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F超声分型与临床分期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其中肾皮质厚度、肾动脉阻力指数可以作为评价肾功能受损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黄骁;李智贤;李艳宁;廖新红;刘若川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牙周病是牙周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疾病[1],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中老年人的口腔疾病,病因是多方面的,如不洁、细菌作用、创伤等.然而,牙周病的发生与机体内环境关系更大[2],尤其是广泛性牙周病变.本文收集了50例病因各异的老年性牙周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资科,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人牙周病变及生理性萎缩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
作者:刘继尧;杨珈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6~1998年我科对17例泪小管断裂行改良泪小管吻合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蒋林志;谭少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对埃及伊蚊监测效果作出评价.方法:在旧发生区分别采用诱卵器诱测、面上定期检查及定期检查从疫区来的到港船只等3种方法进行系统监测.结果:共查诱卵器3648个次,查出白纹伊蚊阳性容器928个次,容器指数为25.44;库蚊类阳性容器156个次,容器指数为4.28.面上调查7608户次,检查积水容器15998个次,查出白纹伊蚊1280个次,容器指数为8.00;库蚊类阳性容器680个次,容器指数为4.25.检查到港船只704艘次,船上积水容器1875个次,未查出携带蚊子.3种监测方法均未查到埃及伊蚊.用诱卵器法查到的白纹伊蚊容器指数,比面上的调查高2.18倍,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5.46,P<0.01).结论:目前对到港船只进行全面检查尚存在一定困难,坚持在旧发生区布放诱卵器及定期作好面上调查,就有可能及时发现新传入的埃及伊蚊,可作为目前埃及伊蚊监测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健人;廖国厚;韦青;李志军;茹锋;张高德;付德坚;陈德贵;方德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伴肝损害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收集85例既往无肝病史的AP病人,测定其胆红素、ALT、AST、白蛋白、碱性磷酸酶(ALP)、血钙水平.结果:32例AP伴肝损害病人肝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的程度呈正相关;胆囊疾病及饮酒、高脂饮食与AP伴肝损害无直接相关性;AP是否伴肝损害与血钙有关.结论:胰腺水肿造成胆管梗阻,炎症胰组织释放各种破坏因子和自身活化代谢产物流入肝脏,钙离子滞留肝细胞内,终导致肝细胞损害是AP伴肝损害的原因.
作者:秦荔荣;聂海明;朱芳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肾实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肾实质受损而致肾脏的生理功能急剧减低甚至丧失.其特点为内环境水和电解质的稳定性受到破坏,酸碱平衡紊乱,代谢产物储留和少尿或无尿.1989~1998年我科共收治66例ARF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春;李铭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髌骨粉碎性骨折常伴随关节面不整,单纯用钢丝、记忆合金骑缝钉或改良张力带固定等术式治疗,常有复位后因固定不牢靠而发生再次移位,术后亦因外固定时间长而遗留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笔者采用荷包缝合加改良张力带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方岳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闭孔疝在临床上罕见,由于缺乏外在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多数延误治疗,死亡率高.1978年至1997年我院共收治21例,术前有18例发生误诊,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钧才;李忠德;黄有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应用低能量射频电流经导管消融治疗2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住院患者.结果:经心内电生理标测20例中快慢通道6例,其余14例有15条旁道(左侧旁道7条,左室后壁3条,左后间隔2条,右前间隔2条,右室游离壁1条).19例消融成功,1例失败.随访2.5~6.5年未再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确切.
作者:郭洪水;蔺鸿;李明光;梁振涛;黄晓萍;张秀使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为了避免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设计体外循环逆行灌注心脏跳动中主动脉根部替换术,以纠治马凡氏综合征.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后,阻断主动脉、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动脉血,鼻咽温度控制在(32±1)℃左右,在心脏空跳慢跳中(40~50次/min)施术.结果:转机时间110 min,带瓣人造血管替换术成功,术后血压,心率平稳,无低心排量综合征.结论:在心脏跳动中完成马凡氏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避免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害,有好的心肌保护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作者:何巍;覃家锦;郑宝石;罗玉忠;温仁祝;钟宏;唐建生;何兆忠;周若林;周明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AOSC为一特殊类型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严重和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高.1995~1998年我科对96例AOSC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为主,抗生素及综合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屈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至今仍很棘手,逆行冠状静脉灌注(RCP),可把药物在再灌注前就到达缺血心肌区域形成有效浓度[1],可望此法成为其治疗的有效途径.RCP很有临床意义但十分复杂,目前国外对此研究正在掀起,国内研究较少.我们应用实验猪制作成AMI及RCP(AMI-RCP)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醒三;曾志羽;易忠;杨靖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