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脏跳动中主动脉根部替换术治疗马凡氏综合征(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何巍;覃家锦;郑宝石;罗玉忠;温仁祝;钟宏;唐建生;何兆忠;周若林;周明阳

关键词:马凡氏综合征, 心脏跳动中, 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摘要:目的:为了避免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设计体外循环逆行灌注心脏跳动中主动脉根部替换术,以纠治马凡氏综合征.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后,阻断主动脉、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动脉血,鼻咽温度控制在(32±1)℃左右,在心脏空跳慢跳中(40~50次/min)施术.结果:转机时间110 min,带瓣人造血管替换术成功,术后血压,心率平稳,无低心排量综合征.结论:在心脏跳动中完成马凡氏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避免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害,有好的心肌保护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侵犯邻近器官手术切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脏器切除术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胃癌侵犯邻近器官的病人行联合脏器切除术,并进行随访.结果:病人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4%,39.2%,21.5%.手术并发症为16.1%,手术死亡率3.57%.结论:对已有癌侵犯邻近器官的病人,应尽可能将胃癌及其侵犯邻近的器官部分或全部切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要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梁驰;董保国;韦涌初;梁秋养;覃流珠;李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肝病患者红细胞免疫与T细胞亚群的检测

    目的:为了解肝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对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红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每一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比值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肝癌组较其它组降低更明显.但各组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和CD8+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癌组还明显高于慢肝组.结论:肝病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监测以上免疫指标,对判断预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法灿;陈洁雄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实验

    目的:检测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两药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25,37℃时,0~6 h其外观、pH值、含量没有明显变化,8 h后含量有所下降.按相应工作曲线项下所述方法测得相应A值和△A值,计算得利巴韦林的回收率为100.43%,RSD=0.46%.氧氟沙星回收率为99.80%,RSD=0.23%.结论: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在常温及炎热夏天都可配伍使用,6 h内用完.本方法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作者:廖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输尿管损伤多为医源性,多发生在盆腔和腹膜后手术的患者,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开展,其发生率有增加趋势[1],若能及时诊断及正确处理,则效果良好,否则可引起尿瘘、感染和肾功能损害,失肾机会增加.1973~1998年我院共收治医源性输尿管损伤15例,报告如下.

    作者:米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对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技术分析19例主动脉夹层的声像图表现.结果:MTEE及TEE对主动脉夹层检出率分别为100%及47.4%(P<0.001);MTEE能清晰的显示主动脉结构、主动脉夹层之剥离内膜的起始部位、累及范围、交通口大小与数目、血流、真假腔大小、附壁血栓及合并症的声像图表现.结论:与TTE比较,MTEE能清晰显示主动脉结构,对主动脉夹层及合并症检出率极高,临床应用MTEE检查主动脉夹层对选择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前、术后随访等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盛兰;朱性威;龙伟吟;李智贤;张棣;何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Etest法在耳鼻咽喉致病真菌药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用Etest法研究耳鼻咽喉致病真菌对酮康唑(KE)、伊曲康唑(IT)、5-氟孢嘧啶(FC)、二性霉素B(AP)、氟康唑(FL)5种抗真菌药的敏感性.方法:按瑞典倍肯公司关于Etest检测方法,用上述5种抗真菌药对来自耳鼻咽喉的黄曲霉、烟曲霉及白念珠菌等15种致病真菌进行药敏检测,判定其MIC值.结果:①白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均敏感,其中酮康唑及伊曲康唑敏感;②酮康唑、伊曲康唑对黄曲霉、烟曲霉、米曲霉、卡氏枝孢霉、尖端单孢霉、桔青霉及皮癣菌均有敏感性,两药对15种致病真菌的MIC值分别为≤0.008~>32 mg/L和≤0.006~32 mg/L;③氟康唑对15种受试菌株中的11株有耐药性,其MIC值≤0.5~>32 mg/L.结论:① Etest法对致病真菌的药敏检测具有先进新颖,操作简便,定值精确,结论可靠,重复性好的优点;②酮康唑、伊曲康唑有广谱高效的抗真菌功效,而氟康唑是窄谱的抗真菌药.

    作者:李菊裳;农辉图;程鹂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槲皮素对博莱霉素致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SD大白鼠腹腔内注射槲皮素对实验性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通过博莱霉素致鼠肺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动态观察各实验组与肺纤维化形成相关的第3、7、14、28天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动态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形态学定量测量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数/每高倍视野、肺泡间隔宽度、单位面积肺纤维化灶所占的分面积.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组能显著地降低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程度.结论:槲皮素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王昌明;黄慧;张珍祥;莫碧文;白晶;曾锦荣;蒋述科;任格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NIDDM及其心脑血管合并症

    目的:了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情与其大血管合并症(MaVC)的关系.方法:135例NIDDM根据合并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高血压3种合并症的有无或多少分成4组:①无合并症组(N)组;②一种合并症组(Ⅰ组);③两种合并症组(Ⅱ组);④3种合并症组(Ⅲ组).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及血生化指标.结果:①NIDDM MaVC的总发病率为44%,男性比女性倾向于发生MaVC(P=0.0009),Ⅰ、Ⅱ、Ⅲ组的年龄均比N组显著增高(P<0.01),Ⅱ组比Ⅰ组、Ⅲ组比Ⅱ组年龄有不显著增高.仅Ⅱ组病程比N组显著增高;②各组OGTT数据与MaVC发生或多少的关系无规律性;③Ⅰ、Ⅱ、Ⅲ组的峰值胰岛素均比N组高(P<0.01),且Ⅱ、Ⅲ组比Ⅰ组高(P<0.05),Ⅲ组比Ⅱ组显著增高.结论:男性NIDDM比女性更易发生MaVC,年龄增大、血胰岛素相对升高不仅与MaVC的发生有关,而且与MaVC的多少有正关联:MaVC的发生与多少与病程和血糖水平无明显关系.

    作者:金文胜;王国华;黄怀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臂丛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1995年5月至1998年8月,我科在小儿上肢手术中施行臂丛神经阻滞2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小彤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前房维持系统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目的:寻求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前房不消失的手术方式.方法:在角膜缘4点或8点钟处作前房穿刺后,插入前房维持器维持正常前房深度,在不损伤角膜内皮的前提下,顺利驱出及吸出障质.结果:此方法较双腔抽吸灌注系统更有效维持前房,更方便吸出障质,缩短在前房内的操作时间,减少内皮损伤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前房维持器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辅助系统,却有效地完成障质的清除,维持前房深度,有效地保护了角膜内皮细胞及降低后囊膜破裂,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作者:黄明汉;谭少健;区显宁;周碧娟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

    目的:评价复发性肝细胞癌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E)结合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33例复发性肝细胞癌,并以TAE治疗的31例及手术再切除的24例复发性肝细胞癌(HCC)为对照.结果:TAE+PEI组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7.5%,62.3%和36.4%,其中单个病灶者1,3,5年生存率为90.5%,71.8%和47.1%.TAE+PEI治疗复发性HCC的疗效明显优于TAE治疗,对单个病灶复发的病人,TAE+PEI治疗的疗效接近于再次手术切除的疗效,对多个病灶复发者,疗效也较为理想.结论:TAE+PEI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复发性肝癌的首选疗法.

    作者:李航;黎乐群;曾健;赵荫农;丁战玲;李蔚英;林进令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β-海洋性贫血儿无通气期安全时限的研究

    目的:研究β海洋性贫血儿耐受缺氧的时间.方法:36例病儿分为两组,Ⅰ组为脾亢的β海洋性贫血儿,Ⅱ组为正常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SpO2发生的时间.结果:预吸氧前后SpO2两组无明显差异,降至低时的SpO2Ⅰ组低于Ⅱ组,Ⅱ组的T1、T2、T3比Ⅰ组明显延长,但T95~90两组相比无差异.结论:β海洋性贫血儿无通气期的安全时限较短,麻醉诱导中预吸氧时间好能达到3 min.

    作者:蓝雨雁;梁建华;冯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大型鞍结节脑膜瘤显微手术配合

    鞍结节脑膜瘤是前颅底常见良性肿瘤.如肿瘤直径大于4 cm的鞍结节脑膜瘤多已造成双侧视神经受压,与两侧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穿质支、下视丘和大脑前动脉关系密切,并可能将第三脑室底推向上方[1].此时手术难度大.显微手术能大限度的保护神经功能的完善及切除病变[2],降低死亡率.我院1986年1月至1998年6月手术治疗大型鞍结节脑膜瘤63例,其中47例行显微手术切除.现将手术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陈云超;江利秋;骆如香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糖尿病并肝脾肿大1例报告

    糖尿病并肝脾同时肿大者国内罕见报道.糖尿病并肝肿大者多见于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常由于胰岛素用量不足所致[1],且多数患者有过一次以上酮症酸中毒.本例在排除病毒性肝炎、心衰、肝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等所致肝脾肿大基础上,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使肝脾迅速缩小,现分析如下.

    作者:郑文军;赵晓琴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波及30块骨骼并发髋外翻膝内翻畸形骨软骨瘤1例

    骨软骨瘤又称外生骨疣,单发者多,多发者具有家族遗传性,较为少见.我科近期遇1例多发性骨软骨瘤,具有典型的临床与X线表现,肿瘤多达29个,累及骨骼30块,并发多骨畸形,甚为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滨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应用二氧化硅微粒快速灵敏提取HCV-RNA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经济、灵敏的HCV-RNA提取方法.方法:在裂解缓冲液中加入二氧化硅微粒提取血清中的HCV-RNA,并按传统的酚-氯仿提取法从血清中提取HCV-RNA作为对照,然后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RNA.结果:在34例抗-HCV(+)血清标本中,应用传统的酚-氯仿提取法有23例RT-PCR检测结果(+),而应用二氧化硅微粒提取法有25例RT-PCR检测结果(+).结论:应用二氧化硅微粒提取HCV-RNA,其灵敏度不低于传统的酚-氯仿提取法,而且操作简单,避免了传统提取法的繁杂操作步骤,是一种快速、经济、灵敏的HCV-RNA提取方法.

    作者:梁学恩;龙桂芳;林伟雄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与其它治疗方式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在输卵管妊娠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5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施行镜下输卵管切除的根治性手术及输卵管开窗清除绒毛或病灶注药杀胚的保守性手术,将它们与同期剖腹手术及全身用药杀胚的各30例异位妊娠病例作比较分析.结果:电视腹腔镜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达100%,手术成功率94.34%,无术时术后并发症.镜下手术较开腹手术明显损伤小,恢复快,术后病率低,镜下保守治疗较全身用药保守治疗副反应轻,血HCG转阴性快.结论:电视腹腔镜诊治异位妊娠有及时、精确、易行,融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优点.

    作者:李立;李丽娟;韦波;杨岚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急性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升主动脉及右半弓置换1例报告

    患者,男,55岁.因头昏、心悸、胸前区闷痛2 d,加重6 h于1999年5月30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能平卧,无呼吸困难.心率90次/min,血压22/8 kPa(165/60 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部X线检查发现纵隔阴影增宽,升主动脉影向右突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胸部CT发现分离后的假腔.

    作者:黄保堂;谭典模;刘祖定;于晋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冠心病的应用

    由于灵敏度和特异性均相当高,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TI)目前已作为无创性诊断冠心病(CHD)的方法广泛用于临床[1].本文对205例受检者的99mTc-MIBI MPTI与ECG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韦智晓;杨新毅;容艳茹;王鹏;李巨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颈内动脉系统TIA预后的预测研究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展为完全缺血性脑梗死的预测因子及预后模式.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对近4年颈内动脉系统TIA门诊或住院病人84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其1个月、1年、2年及3年完全性脑梗死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7.14%、13.9%、28.14%及46.1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卒中史、高血压、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提示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可将高血压、家族卒中史、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粘度作为识别高危复发人群的重要标志,病后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及对血液流变学异常进行干预是改善TIA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许永成;沈岳飞;韦英海;吴新贵;苏兰花;黄春霞;苏承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