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巴马长寿地区壮族老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

唐国都;唐星火;陈振侬;韩萍;韦宗萍;陈进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老年人, 酶联免疫吸附法
摘要:目的:探讨我区长寿之乡巴马县农村壮族老人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71例老人血清抗Hp-IgG及CagA-HpIgG.结果:171例老人Hp感染率为53.8%;CagA-HpIgG阳性率为14.6%;90岁以上年龄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60~69及70~79岁两组(P<0.05);Hp感染与年龄显著相关(P<0.05);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饮用河水者感染率高于饮用山泉水者(P<0.0001).结论:Hp在壮族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以长寿老人感染率高;粪-口传播可能是老年人感染Hp的主要途径.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肌病,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997年8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应用葛根素治疗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羡吾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手部开放性损伤早期修复315例临床分析

    在临床上,手部损伤所占比率较高(约占26.6%)[1].其中以开放性手部损伤占大部分,若处理不当,常导致功能障碍,甚至残废.1990年1月至1999年5月我院共收治手部开放性损伤315例,运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进行早期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贺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胃癌侵犯邻近器官手术切除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联合脏器切除术对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胃癌侵犯邻近器官的病人行联合脏器切除术,并进行随访.结果:病人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3.4%,39.2%,21.5%.手术并发症为16.1%,手术死亡率3.57%.结论:对已有癌侵犯邻近器官的病人,应尽可能将胃癌及其侵犯邻近的器官部分或全部切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要掌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

    作者:梁驰;董保国;韦涌初;梁秋养;覃流珠;李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联合检测血、胸水、支气管冲洗液CEA对癌性胸水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联合测定血、胸水、支气管冲洗液中癌胚抗原(CEA)浓度对癌性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恶性胸液及28例良性胸液患者同时测定血、胸水、支气管冲洗液中CEA浓度.结果:①恶性胸液组血清、胸水、支气管冲洗液CEA均显著高于良性胸液组(P<0.05);②当联合支气管冲洗液CEA>20μg/L,胸水CEA>15μg/L和血清CEA>15μg/L中至少有两项时,对癌性胸水诊断的敏感性达68.97%,特异性达96.43%,达3项指标时的敏感性为41.38%,特异性为100%.结论:联合测定血、胸水、支气管冲洗液中CEA浓度对癌性胸水有诊断价值.

    作者:吕立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严重缺损创面12例

    1997年2月至1998年,我科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严重缺损创面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阳晟;杨小辉;纪柳;佟剑平;唐哲明;林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广西埃及伊蚊监测效果评价

    目的:对埃及伊蚊监测效果作出评价.方法:在旧发生区分别采用诱卵器诱测、面上定期检查及定期检查从疫区来的到港船只等3种方法进行系统监测.结果:共查诱卵器3648个次,查出白纹伊蚊阳性容器928个次,容器指数为25.44;库蚊类阳性容器156个次,容器指数为4.28.面上调查7608户次,检查积水容器15998个次,查出白纹伊蚊1280个次,容器指数为8.00;库蚊类阳性容器680个次,容器指数为4.25.检查到港船只704艘次,船上积水容器1875个次,未查出携带蚊子.3种监测方法均未查到埃及伊蚊.用诱卵器法查到的白纹伊蚊容器指数,比面上的调查高2.18倍,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5.46,P<0.01).结论:目前对到港船只进行全面检查尚存在一定困难,坚持在旧发生区布放诱卵器及定期作好面上调查,就有可能及时发现新传入的埃及伊蚊,可作为目前埃及伊蚊监测的重要手段.

    作者:黄健人;廖国厚;韦青;李志军;茹锋;张高德;付德坚;陈德贵;方德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118例重度营养不良临床分析

    营养不良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重度营养不良可引起全身多脏器,多系统病理、生理改变,病死率高.现将我院1988~1998年收治的118例重度营养不良分析如下.

    作者:吕爱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实验

    目的:检测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两药配伍前后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25,37℃时,0~6 h其外观、pH值、含量没有明显变化,8 h后含量有所下降.按相应工作曲线项下所述方法测得相应A值和△A值,计算得利巴韦林的回收率为100.43%,RSD=0.46%.氧氟沙星回收率为99.80%,RSD=0.23%.结论:利巴韦林与氧氟沙星注射液在常温及炎热夏天都可配伍使用,6 h内用完.本方法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作者:廖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Graves眼病2例

    奥曲肽(Octreotide)为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的八肽衍生物.它具有类似生长抑素的多种药理作用,且作用持久,半衰期为90~120 min.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道疾病及多种内分泌肿瘤的治疗,而用于治疗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GO),国内文献报道甚少.1998年我院应用奥曲肽治疗GO 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少珍;罗佐杰;钟丽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大计数采集核素肾显像诊断异位输尿管开口3例分析

    异位输尿管开口属先天性畸形,患肾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IVP往往报告该肾缺如,B超、CT不易显示,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我们用大计数采集放射性核素肾静态显像的方法,较好地显示发育不全或发育异常的小肾,肾影与扩张之输尿管影相连,术前诊断明确,定位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经手术证实无误.现报道如下.

    作者:尤剑鹏;李俊喜;徐贻良;王至诚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Etest法在耳鼻咽喉致病真菌药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用Etest法研究耳鼻咽喉致病真菌对酮康唑(KE)、伊曲康唑(IT)、5-氟孢嘧啶(FC)、二性霉素B(AP)、氟康唑(FL)5种抗真菌药的敏感性.方法:按瑞典倍肯公司关于Etest检测方法,用上述5种抗真菌药对来自耳鼻咽喉的黄曲霉、烟曲霉及白念珠菌等15种致病真菌进行药敏检测,判定其MIC值.结果:①白念珠菌对上述5种抗真菌药均敏感,其中酮康唑及伊曲康唑敏感;②酮康唑、伊曲康唑对黄曲霉、烟曲霉、米曲霉、卡氏枝孢霉、尖端单孢霉、桔青霉及皮癣菌均有敏感性,两药对15种致病真菌的MIC值分别为≤0.008~>32 mg/L和≤0.006~32 mg/L;③氟康唑对15种受试菌株中的11株有耐药性,其MIC值≤0.5~>32 mg/L.结论:① Etest法对致病真菌的药敏检测具有先进新颖,操作简便,定值精确,结论可靠,重复性好的优点;②酮康唑、伊曲康唑有广谱高效的抗真菌功效,而氟康唑是窄谱的抗真菌药.

    作者:李菊裳;农辉图;程鹂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闭孔疝18例误诊分析

    闭孔疝在临床上罕见,由于缺乏外在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多数延误治疗,死亡率高.1978年至1997年我院共收治21例,术前有18例发生误诊,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钧才;李忠德;黄有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采用阴道子宫切除术,不作腹壁切口,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发生肠胀气少,肠蠕动恢复快,进食早,明显优于经腹手术[1].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我院采用阴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0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一株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误诊为志贺氏菌的浅析

    笔者从餐厅服务人员的健康体检中检出一株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其血清型为O28ac:K73,初以检出鲍氏12-15型志贺氏菌报告结果,造成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景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北海地区250例尿石标本化学成分分析

    目的:了解北海地区尿石晶体成分结构,比较岸上居住人群与海上作业人群的尿石成分结构.方法:收集长期居住本地区人群泌尿系结石标本250例,对尿石中磷酸盐、尿酸盐、草酸盐、碳酸盐、钙、铁、铵、胱氨酸8种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含钙结石占83.6%,单纯性成分结石占32.4%,混合成分结合占67.6%.上尿路结石含钙和磷酸高于下尿路结石.合并有感染的结石含磷酸比非感染结石高.海上作业人群结石成分中含钙及磷酸的比岸上居住人群的多,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北海地区尿石晶体成分结构与国内外报道的尿石成分结构差异不大,但海上作业人员与岸上居住人群尿石中的钙、磷酸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王全好;李世良;刘仁滨;李秀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子宫破裂的诊治及预防(附21例临床分析)

    子宫破裂是产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主要发生于分娩期,直接威胁着母婴生命.1987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共收治子宫破裂21例,经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陶庚荣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常温下阻断肝区域性血流行肝切除术35例报告

    目的:探讨减轻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损害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采用常温下肝区域性血流阻断(RHVO)行肝切除术35例经验,并与在同期采用常温下全肝入肝血流阻断(THIO)行肝切除术18例作对比研究.结果:RHVO阻断时间明显长于THIO阻断时间(P<0.01),两组术中失血量无差异(P>0.05).术后3 d肝功能SGPT改变RHVO组明显轻于THIO组(P<0.01).RHVO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HIO组(0.05>P>0.01).结论:常温下RHVO行肝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对防治术后肝衰竭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忠;蔡云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综合ICU机械通气治疗原发病46例临床分析

    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综合ICU对148例病人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现就其中资料完整的46例分析如下.

    作者:骆雪萍;钟荣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广西巴马长寿地区壮族老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

    目的:探讨我区长寿之乡巴马县农村壮族老人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71例老人血清抗Hp-IgG及CagA-HpIgG.结果:171例老人Hp感染率为53.8%;CagA-HpIgG阳性率为14.6%;90岁以上年龄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60~69及70~79岁两组(P<0.05);Hp感染与年龄显著相关(P<0.05);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饮用河水者感染率高于饮用山泉水者(P<0.0001).结论:Hp在壮族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以长寿老人感染率高;粪-口传播可能是老年人感染Hp的主要途径.

    作者:唐国都;唐星火;陈振侬;韩萍;韦宗萍;陈进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急性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升主动脉及右半弓置换1例报告

    患者,男,55岁.因头昏、心悸、胸前区闷痛2 d,加重6 h于1999年5月30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能平卧,无呼吸困难.心率90次/min,血压22/8 kPa(165/60 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部X线检查发现纵隔阴影增宽,升主动脉影向右突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胸部CT发现分离后的假腔.

    作者:黄保堂;谭典模;刘祖定;于晋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