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严重缺损创面12例

阳晟;杨小辉;纪柳;佟剑平;唐哲明;林健

关键词:吻合血管, 股前外侧, 皮瓣修复, 四肢软组织, 严重缺损, 效果满意, 应用, 创面, 报告
摘要:1997年2月至1998年,我科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严重缺损创面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单肺麻醉时对肺内分流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单肺麻醉时对肺内分流(s/t)影响的规律性.方法:选择14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用静吸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前、双肺通气(TLV)15 min、单肺通气(OLV)5、15、30、60 min抽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s/t.结果:s/t在TLV时大于麻醉前(P<0.01),在OLV 5 min又大于TLV时(P<0.01),但与OLV 60 min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aO2在OLV 15 min低于双肺通气(P<0.01),但与OLV 60 min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静吸复合麻醉下,s/t在OLV 5 min时大,OLV 60 min尚未降低.PaO2在OLV 15 min时降至低,OLV 60 min尚未回升.

    作者:阮林;温文钊;王建荔;黄冰;何并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236例腔隙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MRI)与临床表现关系.方法:236例MRI检查采用SE和PS3D序列,均作了T1加权像及T2加权像扫描,其中5例行了增强扫描.对其MRI表现和临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0岁以上发病率为83.5%;有高血压病史者占84.3%;偏侧性肢体瘫痪132例.病变主要位于基底节、放射冠、内囊、侧脑室旁深部脑白质、丘脑及脑干等,前三者占82.2%.结论:MRI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首要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必要的帮助.

    作者:陈广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肌病,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997年8月至1998年12月我院应用葛根素治疗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翁羡吾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术中超声在Ⅷ肝段肝癌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肝脏外科研究的进展及超声探头的改进、更新,一种术中专用探头已在肝脏外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院应用术中超声(Operative ultrasound,OUS)指导切除位于第Ⅷ肝段之肝癌,取得了极佳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伟萍;丁战玲;李航;韦长元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手部开放性损伤早期修复315例临床分析

    在临床上,手部损伤所占比率较高(约占26.6%)[1].其中以开放性手部损伤占大部分,若处理不当,常导致功能障碍,甚至残废.1990年1月至1999年5月我院共收治手部开放性损伤315例,运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进行早期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贺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转移抑制基因nm23-H1表达与皮肤癌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有或无转移性皮肤癌nm23-H1的表达可否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查38例基底细胞癌及71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比较其nm23-H1过表达率.结果:基底细胞癌过表达率71%(30/38),无转移鳞癌过表达率68%(26/44),有转移鳞癌为0.8%(1/12).但阴茎鳞癌nm23-H1过表达并不降低转移率.结论:抑制转移基因nm23-H1)过表达与皮肤癌转移呈反相关,差别有显著意义,可作为判断预后指标之一,但阴茎癌除外.

    作者:曹存巍;马韵;邓卓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臂丛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1995年5月至1998年8月,我科在小儿上肢手术中施行臂丛神经阻滞2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小彤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急性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升主动脉及右半弓置换1例报告

    患者,男,55岁.因头昏、心悸、胸前区闷痛2 d,加重6 h于1999年5月30日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能平卧,无呼吸困难.心率90次/min,血压22/8 kPa(165/60 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Ⅲ/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胸部X线检查发现纵隔阴影增宽,升主动脉影向右突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胸部CT发现分离后的假腔.

    作者:黄保堂;谭典模;刘祖定;于晋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荷包缝合加改良张力带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4例

    髌骨粉碎性骨折常伴随关节面不整,单纯用钢丝、记忆合金骑缝钉或改良张力带固定等术式治疗,常有复位后因固定不牢靠而发生再次移位,术后亦因外固定时间长而遗留关节僵硬、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笔者采用荷包缝合加改良张力带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方岳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闭孔疝18例误诊分析

    闭孔疝在临床上罕见,由于缺乏外在表现,术前确诊率低,多数延误治疗,死亡率高.1978年至1997年我院共收治21例,术前有18例发生误诊,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李钧才;李忠德;黄有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中国亚热带地区糖尿病流行与分型研究

    目的:了解中国亚热带地区糖尿病(DM)及糖耐量降低(IGT)14年来的流行状况,探讨非超重2型DM中需胰岛素治疗(ITDM)的病因及分型.方法:①按照WHO诊断标准及全国统一的调查方法,患病率用1990年全国人口结构及1993年世界人口结构进行标化;②利用PLR/SSO方法在IDDM、ITDM及健康对照组作HLADQB1、DQA1的基因分型;③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ICA及GAD-Ab;④用放免法测血浆C肽、胰高血糖素及胰岛素专一受体的浓度和亲和力;⑤部分患者作了胰腺的B超及CT检查.结果:①DM世界标化率为30.0‰,IGT为43.0%,非超重DM患者占 56.1%;②HLADQ基因分型在IDDM组DQA1*0301频率为8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DQB1*0201,*0302的频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ITDM组ICA(+)47.7% DQB1*0201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DQB1*0502频率为61.9%,明显高于IDDM组及对照组(P<0.001);③IDDM组ICA阳性率36.4%,GAD-Ab阳性66.6%.ITDM组GAD-Ab54%;ICA 47.7%;④4例胰腺CT有胰腺萎缩胰管扩张及钙化.结论:①1994年DM及IGT患病率比1980年分别增高2.25倍及4.56倍,达到了世界度流行;②首次在国内报道亚热带地区在非超重2型DM中可有4种类型DM存在,ITDM分型有利于合理制定预防及治疗方案,有重要的科学及实用价值.

    作者:于志清;潘海林;黎英荣;何玉玲;邓宏明;洪英;夏宁;肖常青;李世生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对高脂血症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高脂血症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0例高脂血症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分为3组.第1组28例用维生素E治疗,第2组32例用力平脂治疗,第3组30例在力平脂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用药后8周,组内、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变化.结果:第1组无效.第2组及第3组上述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而且第3组优于第2组.治疗后第2组与第1组比较,TC、TG下降(P<0.01).第3组与第1组比较,TC,TG,LDL-C,FBG,FIns下降(P<0.01),ISI提高(P<0.01).第3组与第2组比较,TC、FIns下降(P<0.01),TG,LDL-C,FBG下降(P<0.05),ISI提高(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高脂血症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脂代谢异常.

    作者:霍嘉欣;甘振钊;海静如;梁丹;王琦武;梁恒勇;苏燕春;唐红晖;郭妮;黎月球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MTEE)对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技术分析19例主动脉夹层的声像图表现.结果:MTEE及TEE对主动脉夹层检出率分别为100%及47.4%(P<0.001);MTEE能清晰的显示主动脉结构、主动脉夹层之剥离内膜的起始部位、累及范围、交通口大小与数目、血流、真假腔大小、附壁血栓及合并症的声像图表现.结论:与TTE比较,MTEE能清晰显示主动脉结构,对主动脉夹层及合并症检出率极高,临床应用MTEE检查主动脉夹层对选择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前、术后随访等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盛兰;朱性威;龙伟吟;李智贤;张棣;何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先天性无牙畸形15例报告

    先天性无牙(Anodontia)又称先天性缺牙,是一种先天性牙胚发育异常疾病,常伴有汗腺、毛发等其他外胚层发育不全综合征,又称Wedderburn综合征.根据乳牙、恒牙列、牙胚的缺失情况,将无牙畸形分成全口无牙和部分缺牙两型[1].全口完全性无牙十分罕见,临床上多见部分性缺牙2~4颗.此病对患者的颜面外形、咀嚼、发音等功能影响较大,且本病病因不明,治疗复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接诊患有不同程度先天性缺牙患者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晓晖;冯青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胆管炎48例临床分析

    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情复杂,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治疗较困难,死亡率高,急需进行胆管引流术才能控制临床症状.1989~1999年我院共收治4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毓元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广西巴马长寿地区壮族老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

    目的:探讨我区长寿之乡巴马县农村壮族老人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71例老人血清抗Hp-IgG及CagA-HpIgG.结果:171例老人Hp感染率为53.8%;CagA-HpIgG阳性率为14.6%;90岁以上年龄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60~69及70~79岁两组(P<0.05);Hp感染与年龄显著相关(P<0.05);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饮用河水者感染率高于饮用山泉水者(P<0.0001).结论:Hp在壮族老年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感染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以长寿老人感染率高;粪-口传播可能是老年人感染Hp的主要途径.

    作者:唐国都;唐星火;陈振侬;韩萍;韦宗萍;陈进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内镜微波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探讨

    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VG)是指胃粘膜上形成脐窝状凹陷的隆起性病变,主要分布在胃窦部,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成熟型和未成熟型.临床表明,成熟型疣状胃炎药物治疗无效,且有癌变的危险[1].我院1995年4月至1998年12月间应用内镜微波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344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几种治疗方法的分析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1982年,Mulliken 及Glowacki按组织学中有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将其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类[1].血管瘤来源于残余胚胎血管细胞,而血管畸形则是先天性发育畸形[1].这两类肿瘤临床上不易鉴别,而治疗方法则有所不同.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是提高本病疗效缩短疗程的关键.近年我们在这方面进行比较,经6个月到两年半的观察,获得较好的近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莉;黄亚远;农晓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12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改变

    对12例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血小板记数(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血小板血液学参数,在治疗前后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悠南;牛威林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腹部带蒂皮瓣在手前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附97例分析)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主要用于修复手及前臂皮肤缺损,是外科临床沿用久和基本的方法之一.1991~1998年我科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前臂创伤共97例,皮瓣完全成活率达88.66%,无一例皮瓣完全坏死,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林源;黎信森;王润秀;刘达恩;张立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西医科大学

主办:广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