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云红;靳宏伟
医学技术的发展,使临床的药物治疗跨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也对合理用药有了全新的概念和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机体和大自然中大多数生物一样存在着昼夜节律,而用药时辰的佳选择与机体的生物节律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应充分强调用药规律与机体生物节律的同步化.
作者:邹顺;施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从2002年2月起,我科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脊柱融合,前路内固定系统固定,对胸腰椎椎体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胸椎结核并后凸畸形、脊髓压迫、胸椎肿瘤进行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蔡永捍;罗廷光;罗正勇;黄荣清;杨丽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肺癌脑转移瘤的发病率随着肺癌发病率的增加而显著上升,目前约占脑转移瘤的40%~60%[1].有文献报道小细胞肺癌初诊时脑转移的发生率为10%,2年后可达80%.
作者:左频;罗林;倪炜;范耀东;司马秀田;白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氏病)为常见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腺体内存在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TM)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所致,由于临床表现不一,常常以促甲状腺素(TsH)是否增高来判断甲状腺的功能正常与否,来确定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用量,但不能确定甲状腺腺体组织是否有细胞代谢.我们用99TcmO-4与99Tcm-MIBI联合显像对其进行了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邦坤;沈达炜;董学先;周亚;左磊;余大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老年肿瘤生活质量的客观评价,用以指导选择适合于老年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从而达到提高老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杨兆宇;赵金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及社会心理因素在云南籍汉族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疾病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云南籍汉族LN患者共162例和211例正常对照,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LN发病的因素. 结果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性格开朗为影响LN发病的保护因素;居住地在农村、亲属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有阳光过敏史、I型皮肤、高血压史、喜食刺激性食物为影响LN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籍汉族LN的发病受多个危险因素的影响且多因素可能存交互作用;LN易感者应该注意避免以上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李青;白云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clrome,MS)是胆囊结石少见的并发症,约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1.O%.3.0%[1].现将我科1999年1月~2007年8月间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32例Mirizzi综合征报告如下.
作者:高青;李琪;徐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使用肌电图仪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对1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据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分为神经传导速度(NCV)阳性组.和NCV阴性组,与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比较Ⅱ型糖尿病亚组与年龄、病程、血糖、血脂,是否患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Ⅱ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波幅、潜伏期与健康人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周围神经症状者更显著(P<0.01).Ⅱ型糖尿病患者NCV阳性组和NCV阴性组之间年龄和病程存在显著差异(P<0.01和P<0.001),两组间血脂、血糖水平、是否患高血压无明显差异.SCV均值全低于正常,MCV均值在正常范围,SCV与MCV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病程越长,NCV的变化越明显.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受损程度之间密切相关,各条神经NCV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NCV阳性组中8例肌电图异常(12%),均有明显临床表现,且与临床症状正相关.110例病人中单纯正中神经损害8例(7.27%),损害部位均为腕部,较文献报道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2.54%高.结论 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潜伏期和肌电图的变化及其程度与病程显著相关,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而与血糖血脂水平、是否患高血压无相关性,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受损程度之间密切相关.糖尿病单纯正中神经腕部损害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肌电图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尹凤琼;唐一平;朱榆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儿童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20例替牙期伴口呼吸的安Ⅱ类1分类错合患者,以Bionator矫治器治疗,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定位片,对其中的上气道周围结构的形态学变化值作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患者鼻咽部的骨性鼻咽(PNS-Ba)和软腭至软腭后咽壁距(SPP-SPPW)与治疗前比较增大了2.37mm和2.46mm.悬雍垂尖—中咽壁距(U-MPW)、舌咽部小距离(P-T)和后气道间隙(TB-TPPW)与治疗前相比较都有明显增加,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软腭与舌接触长度(UC-LC)、舌体长(V-T)和舌体高(TD-VT)也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软腭至腭平面角(PNS-U/PP)则较治疗前减小(P<0.05);舌骨至下颌平面(H-MP)、眼耳平面(H-FH)和蝶鞍的垂直距离(H-Sver)等测量值减少.而舌骨相对于第三颈椎的水平距(H-C3hor)明显增加,其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ionator矫治器通过下颌骨的向前移位和对舌肌的训练,能改变舌低位,并能使舌骨向前向上移位,咽部矢状径扩大,有利于口呼吸方式向鼻呼吸方式的转变.
作者:姚霜;刘晓君;杨霜;杨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胸外科非肺部手术行单肺通气期间对病人血气和循环的影响.方法 20例ASAI-Ⅱ级的病人.用芬太尼2μg/kg,咪唑安定O.05mg/kg,异丙酚(2-3)mg/kg,司可林1.5mg/kg作静脉快速诱导,插入右侧双腔气管导管.用吸入1.3-2.0MAC的七氟醚,间断静注维库溴铵和芬太尼维持麻醉.于双肺通气(TLV)30min,右侧单肺通气(OLV)15min,30min,60min测定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右侧OLV期间,动脉血氧分压(Pa02)和氧饱和度(SaO2)较TLV30min时明显下降(P<0.05),但绝对值仍在正常范围内,而其他参数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在右侧OLV期间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肺内分流有影响,对机体HP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影响临床安全使用..
作者:梁荣毕;杨伟;杨堃;彭沛华;罗用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自发性气胸起病急,病情重,症状、体征不典型,往往因基础疾病的临床表现而掩盖气胸的症状和体征,给气胸的诊治带来一定困难,患者需抽气或闭式引流方能缓解病情.我院近12年来收治该类患者16例,死亡2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杜学刚;单西云;李建文;朱美华;王;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肺癌都是肿瘤致死的首要因素,在我国职业肿瘤死亡率中也占据首位.目前发现及诊断肺癌主要依靠影像和病理学检查.近十年来,生命科学及放射学技术发展迅速,使得将肺癌的分子病理学与医学影像学相结合并以此来客观的评价肿瘤的生长、复发及预后,提高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成为可能,现在该问题已成为肺癌诊断的前沿和热点.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文亮;韩丹;宋光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开放性损伤致深部创口感染(包括骨感染)的防治,除行之有效的清创术外,敏感抗生素的运用也是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全身用药难以维持有效的局部血药浓度,致临床疗效不佳.
作者:汪颖;陈仲;王鑫;廖鹏;赵航;马志坚;杨华刚;杨洪昌;吴兆翔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癌性疼痛是严重困扰中晚期癌症患者的问题.中重度持续性癌痛的发生率在晚期癌症中高达60%以上,若不能及时而合理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中心2005年3月~2007年4月使用芬太尼经皮敷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86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导如下:
作者:章树乔;李绍成;任淑云;江利锋;解开鹏;许敏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术中胆道造影可以清楚的显示肝内外胆管的情况和胆管下段的通畅情况,对于胆管总管切开探查术中选择不放置T管,采用胆总管I期缝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应能;耿春蕊;宋宏伟;蒋治国;梁晓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低肺功能肺癌患者得到了开胸手术治疗的机会.从2002年至2006年,我们对40例中重度低肺功能患者实施了肺切除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玉东;王俊峰;阚强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广泛的药物正日新月异地进行开发,对其潜在药物性肝病的预测始终是令人一筹莫展,而药物性肝病占10%~15%[1].自2000年1月~2007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药物性肝病51例患者,通过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梅光涛;缪新权;杨永荣;孔庆芬;李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恙虫病是携带恙虫病立克次氏体的恙螨幼虫媒价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本病近年在本地区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我科自2003年4月~2006年11月共收治该病患者62例,其中误诊47例.现就47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黄燕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院属边陲地区二级甲等医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起步较晚,从2003年8月开始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以来,共收集到38例.为了解和掌握各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ADR)情况及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徐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子痫前期-子痫(PE-E)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常常累及心、脑、肝、肾和胎盘等重要器官,引起这些终末靶器官损害,严重影响着母婴安全,是孕产妇死亡的第2位原因.本文对我院收治7例HP患者死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吸取教训.
作者:陈焕章;亓晶;文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