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17例疗效报告

杨旭;马润伟;宋怡;李劲松

关键词:先天性主动脉窦瘤, 破裂, 手术治疗
摘要:主动脉窦瘤破裂又称瓦氏窦瘤破裂,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1%~3.56%,东方人的发病率比西方人高5倍,是由于主动脉窦壁中层缺乏正常的弹力组织和肌肉组织,在主动脉内压力影响下窦壁日渐变薄并向外扩张而形成囊袋状突起,即主动脉窦瘤,突向临近的心腔,偶有左冠窦或无冠窦的窦瘤向心脏外突出.窦瘤未破时一般无症状.当剧烈活动或外伤时,引起主动脉内压力骤然升高时,可使窦瘤破入临近的心腔,临床上可出现心功能不全.我院心血管外科自2001年12月~2012年1月共收治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17例,现分析总结疗效如下.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带锁髓内钉治疗30例股骨干骨折体会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有很多.我院从2005年1月~ 2010年1月应用国产的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 56岁,平均年龄38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例,摔伤12例.骨折类型:横型骨折21例,短斜型骨折9例.新鲜骨折28,陈旧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3例,闭合性骨折27例.手术时距受伤时间平均为30h.

    作者:符琼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围术期患者体温变化的新研究进展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目前,体温监测已经成为术中常规监测项目之一,人体正常体温范围是36.5℃~37.5℃,临床上通常将核心体温(机体核心部份的平均温度)为34℃~36℃定义为轻度低体温.据文献报道,在施行外科手术中有50%~70%的患者发生低体[1].术中低体温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医务人民应高度重视围术期患者的体温变化,积极预防,及时处理.本文就围术期影响患者体温的因素及低体温的利害、处理对策作如下综述.

    作者:谢玉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ESWL术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儿童复杂性肾结石18例报告

    2010年7月~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复杂性肾结石患儿18例,采用ESWL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本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6~12岁,平均8.5岁.鹿角形结石6例,结石直径为1.5 ~ 3.0cm,静脉肾盂造影(IVU)示患侧肾显影;12例为双肾多发结石,结石直径为0.1~2.0cm,(IVU)示患侧肾显影.

    作者:解忠;刘晓东;于跃平;汪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缺血性结肠炎26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结肠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1].缺血性结肠炎(IC),又称结肠缺血,是缺血性肠病中常见的类型.本文通过对26例IC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其临床特征,从而为IC的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张宏义;朱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紫杉醇联合洛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比较

    自2011年3月~2012年3月对比观察了玉溪市医院肿瘤科紫杉醇联合洛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研究如下.临床资料36例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细胞学检查证实.男24例,女12例;年龄36~78岁,中位年龄59岁;初治16例,复治20例.病理类型:鳞癌20例,腺癌16例,TNM分期:Ⅲ期16例,Ⅳ20例.化疗前Karnofsky评分≥60,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有可测量病灶,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36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24例)和B组(24例).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具有可比性.具体见附表.

    作者:马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跟腱骨化并断裂一例

    病例患者,男,65岁.行走中左足根部突发锐痛,行走无力3h就诊.既往患者12岁时曾有左足后跟刀伤史,未正规治疗自愈.多年来左足跟部时有疼痛不适,未治疗.入院查体:左足跟后部局部肿胀压痛,中间凹陷,跖屈无力,诊断左跟腱断裂.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侧跟腱呈强回声改变,范围约10.6cm×2.0cm,回声连续中断2处,分别宽约1.2cm,2.0cm,被动背屈时裂口增宽.超声诊断:左跟腱骨化并断裂(图1).行左足X线检查,提示左跟腱骨化(图2).行左跟腱切除重建术,术中见左跟腱骨化成管状骨,中间有髓腔,断裂部位如骨折(图3).术后病理证实为左跟腱骨化(图4).

    作者:罗春霞;杨先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神经精神狼疮65例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NPSL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并发症、治疗和转归.结果 9例以神经精神症状首发,56例在SLE病程中各个阶段出现了各种神经精神症状;脑脊液检查,60% (40例)患者脑脊液蛋白升高;57例行头颅MRI检查者46例出现异常信号影,11例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者CSF蛋白均升高;治疗后除1例并狼疮肾炎者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 脑脊液检查及头颅MRI结合临床可以协助NPSLE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史桃芬;张虹;范宏涛;梅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8F-FDG 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初步探讨肺癌、结核高发(云南)地区18F-FDG PET/CT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就诊于本院胸心血管外科的83例SPN病例,入选病例均行18F-FDG PET-CT扫描并行手术切除后获得病理诊断.结果 以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PET/CT扫描检查诊断敏感度为87.09% (27/31);特异度为86.53% (45/52);准确性为86.74% (72/83).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SPN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但对于直径小于1cm的SPN诊断准确性较直径大于1cm的差.

    作者:钱旭;马千里;黄云超;李潇;饶钟鸣;曹宇;赵光强;雷玉洁;李光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体检发现的218例肿瘤病人细胞质胸苷激酶1在临床应用中的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血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临床应用上的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218例肿瘤患者血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的TK1水平.结果 肿瘤病人TK1阳性率为45.29%,健康体检者血清TK1阳性率为5%.鳞癌TK1阳性率为26.09%,腺癌TK1阳性率为54.29%.其中乳腺肿瘤、消化道肿瘤、其它肿瘤TK1阳性率较高,分别达55.57%、62.51%、53.86%.肺部肿瘤及宫颈肿瘤的TK1阳性率较低,分别为12.51%、14.3%.结论 血清TK1检测在腺癌的辅助诊断上是一个有价值的标志物.

    作者:王朝敏;徐道亮;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4例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分析

    百草枯(Parquac PG)又名对草快、克无踪,是全球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和脱叶剂,是近年来农村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该农药与土壤接触很快分解无残留毒性,但进入人体则可致人中毒及致死亡.口服致死量为20%百草枯溶液5~15ml(40mg/kg),是毒性大的除草剂.

    作者:党中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卡孕栓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卡孕栓在宫腔镜手术中扩张宫颈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行宫腔镜诊治的患者208例,其中110例应用卡孕栓术前扩张宫颈;98例应用米非司酮术前扩张宫颈.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1.两种方法比较,卡孕栓扩宫效果优于米非司酮;2.在扩宫口时间及术前准备时间方面,应用卡孕栓组明显比对米菲司酮组短.结论 卡孕栓应用于宫腔镜术前扩张宫颈,疗效显著,方法安全、不良反应小,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苑晓微;邓继红;张雯;高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复方磺胺甲恶唑、甲硝唑及氟哌酸联合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临床上压疮分为4期:即Ⅰ期:淤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疡期;Ⅳ期:坏死溃疡期.压疮如不及时治疗,溃疡可发展到深层组织,侵害肌肉、肌腱和骨骼,造成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科2009~ 2011年采用smz+tmp,甲硝唑、氟哌酸联合治疗(各10片碾成细面、混匀装进小药瓶备用),对16例患者压疮疮面实施了不同方法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建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全切术后护理体会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1].我院自2006年~2012年共收住子宫脱垂患者24例,均行阴式子宫全切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后患者恢复满意,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熊全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0例分析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手段为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1].常由鼻部遭受外伤、生长发育过程中鼻中隔骨与软骨发育不均衡、鼻腔鼻窦巨大鼻息肉压迫等引起鼻中隔偏曲.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矫正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和骨性弯曲,使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我院于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对30例不同类型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应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320例体会

    随着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和美体相结合的要求也伴随着无瘢痕手术的探索应运而生,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创伤和美容效果已成为外科医师的追求.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通过脐孔完成手术,既能够避免腹壁切口,又避免了经胃、阴道或直肠的感染问题[2],且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即可完成操作.但由于操作难度大,目前开展较少.2010年8 ~ 2012年5月,我院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建中;孙志为;莫一我;文正荣;费振浩;康杜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伴多脏器衰竭的护理

    慢性肺心病(简称肺心病)病情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护理困难,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精心的观察护理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并发多脏器衰竭的诱因、预防及护理讨论如下.临床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109例,其中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者57例,占52%,年龄~39岁,3例(2.8%),50~59岁7例(7.1%),60~69岁35例(32%),70岁以13例,68例中死亡9例,占21.8%,死亡者中脑受累高,其次为肾、脑、肾受累预后极差,病死率与受累脏器数成正比.

    作者:梅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旋美托咪啶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支持下,在血管内操作对神经系统的血管性及与血管因素相关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手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发展较快[1].较先进的微创神经外科治疗方法.介入治疗麻醉稍有不慎即可出现严重的后果,介入治疗均在手术室以外的放射科进行手术,这对麻醉提出严峻的挑战.且此类手术患者往往会有严重的心血管合并症,因此,保证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维持颅内压的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完全,成为麻醉科医生的一项新课题.

    作者:戴峥;李俊峰;瞿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半侧椎板切除治疗大型椎管内肿瘤

    手术切除作为治疗椎管内肿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无争议.但作为手术后脊柱稳定性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需切除多个节段椎板以治疗大型椎管内肿瘤手术后对于远期脊柱稳定性的考量.我们从维持脊柱稳定性考虑,自2003年3月起,在显微条件下,采用单侧椎板入路手术切除大型椎管内肿瘤17例,术中照明及显露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辉;罗志伟;张晖;王和平;董建平;顾伟红;杨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建锁定钛板与钢丝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

    肩胛骨骨折较少见,多继发于高能量直接暴力损伤,以往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近些年来,随着对肩胛骨骨折生物力学认识的深入,以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对于骨折移位严重者多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以减少非手术治疗所引起的肩关节外展疼痛、无力等并发证的发生.自2007年5月~ 2012年2月我科采用重建锁定钛板与钢丝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晶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非颅内占位病变性肿瘤病人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及治疗探讨

    非颅内占位病变性肿瘤病人颅内压增高的发病率极低,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收集了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非颅内占位病变性肿瘤病人颅内压增高的3例病例资料,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1,男,57岁,胃癌(低分化腺癌)全胃切除术后1年,术后化疗多个周期,因突发剧烈头痛1天从普外科转入我科.

    作者:王参智;罗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