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比较研究

张荣

关键词:肾癌根治术, 腹腔镜
摘要:临床研究发现,肾细胞癌属于泌尿系统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临床研究和报道结果认为,根治性肾切除术已经属于临床治疗局限性肾癌的金标准.随着临床相关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研究.采用腹腔镜技术下的肾癌根治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并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可靠效果,以便为临床研究和相关实践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取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132例肾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比较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后椎板复位固定椎管成形术42例分析

    目前国内外椎管内肿瘤的传统手术采用后正中人路,咬除棘突,椎板等结构的方法,对脊柱的损伤较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脊柱的完整性及稳定性,术后易导致脊柱不稳甚至畸形[1].硬膜囊失去骨性结构的保护,造成硬膜囊与后方肌肉软组织粘连引起椎管狭窄.近年来椎板开窗术有着微创的特点,但该方法手术显露有限,技术设备要求高,对肿瘤较大及累及节段较长的患者不适合.2009年11月-2014年3月,我们对42例椎管内肿瘤显微切除术后患者采用铣刀铣开椎板,取下椎板,切除肿瘤后再复位,以钛条或颅颌面接骨片、钛钉固定椎板,重建椎管,保持椎管完整性,维持脊柱后部稳定性,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璧;陆显祯;罗选荣;苏松;朱云飞;何绍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喹硫平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观察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常见的精神症状复杂,至今未明确其病理的重性精神障碍.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疗效欠佳.笔者在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片基础上联合胞磷胆碱钠胶囊了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桂芳;黄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产科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分析

    为规范抗生素的应用,提高抗生素使用的疗效和社会效益,减少耐药和资源浪费,以及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我院妇产科从2012年6月开始实施“妇产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研究”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抗生素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有无指征应用抗生素;二是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1].随着医疗理论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合理使用抗生素成为社会的共识.

    作者:沈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逆行植入硅胶泪道引流管治疗鼻泪道阻塞的疗效观察

    泪道阻塞性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泪小点阻塞、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鼻泪管阻塞及鼻泪管阻塞引起的慢性泪囊炎等,其中鼻泪管阻塞常见,是导致流泪、慢性泪囊炎的主要原因[1-5].临床以泪溢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伴眼部脓性分泌物,泪溢对面部的浸渍及不断揩拭眼泪造成下睑外翻,有碍仪容.慢性泪囊炎是所有内眼手术的绝对禁忌症,在进行内眼手术前必须首先治疗慢性泪囊炎,才能手术.我院眼耳鼻咽喉为一综合科室,这对开展经鼻内窥镜下逆行植入硅胶泪道引流管术具备了手术条件.本人通过回顾分析经鼻内窥镜下逆行植入硅胶泪道引流管治疗鼻泪道阻塞共340例404眼,其中球头型硅胶管治疗鼻泪管阻塞264例303眼,引线型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76例101眼.临床疗效好,报道如下.

    作者:段绍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咪达唑仑联合地塞米松对预防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

    术后恶心呕吐(post 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可能导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伤口不愈、食管损伤等,往往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据报道,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0.5%,而术后炎症的并发症很少,所以在该病患者的满意度调查中恶心呕吐被认为是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1].关于单独或联合应用咪达唑仑来预防或治疗PONV的研究近来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咪达唑仑的使用说明书上并未包括止吐作用[2],咪达唑仑应用于甲状腺切除术的研究也未见报道.本研究就咪达唑仑预防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作用进行临床观察.

    作者:陈菲;赵光瑜;王忠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左卡尼汀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效果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患者长期大量饮酒所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的统称,是我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体健康[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很大改变,ALD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有研究报道,目前我国ALD发病率高达35.2%~48.9%,已接近欧美国家[2].ALD的发病率在我国有上升趋势,但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毕德飞;杨琼芬;蒋俊;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并发症护理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局部血管发生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造成蛛网膜下隙出血(SAH)[1]的主要病因,占脑血管疾病发病率52%~85%,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症状以高热、头痛、出血、颅内压增高、尿潴留、低血压等[2]为主,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丧失或神经功能障碍,致残率和致死率高.颅内动脉瘤介人手术的优点创伤小、感染机会少、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但术后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出血等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我科2013年1月一2014年12月以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86例,疗效满意,现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婷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分别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40例,呼吸困难评级为(2-3)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术中A组用右美托咪定0.3μg· kg-1·h-1持续泵入,B组用丙泊酚(4-10) mg·kg-1·h-1维持.术中保留患儿自主呼吸,给予高频射流呼吸机供氧.分别记录硬性支气管镜置入时,拔管时,拔管后1 min,拔管后5min的HR,RR,MAP,SPO2,术中发生呛咳例数以及根据Steward苏醒评分表进行评估.结果 A组HR,MAP,术中呛咳例数,SPO2<80%的例数及苏醒时间低于B组,RR高于B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中副作用少,呼吸、循环系统维持相对稳定,其效果优于丙泊酚.

    作者:唐玲玲;陈绍庆;保旭丹;刘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晚期肺癌咯血患者的近期疗效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60% ~ 80%的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属于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晚期肺癌患者常合并有咯血,咯血的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往往咯血反复出现,甚至出现急性大咯血而导致死亡.现将我科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3例晚期肺癌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钱海洪;蔡苏玲;王雪梅;速凤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PDCA循环干预效果分析

    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对控制切口部位感染具有重要意义[1].近几年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细菌的多重耐药及不良反应发生,尤以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为甚[2-3].笔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流程,对妇二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三轮干预,以促进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更合理,报告如下.

    作者:付燕;朱燕;何大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369例窒息后新生儿心电图改变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的心电图特征和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369例新生儿窒息后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其中26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心电图正常者无死亡,心电图异常者死亡2例(0.75%).新生儿窒息无器质性心脏病与合并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时出现的心电图改变与窒息的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有密切关系,心电图改变可作为指导治疗和判断病情程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凡秀娥;何军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B超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收集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病例108例.包男性患者70例(65%),女性患者(35%);年龄13 ~ 63岁:病例短的尾6h,长的为26h.所有患者均存在转移性右下腹或者非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呕吐,恶心,发热以及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的增高.术前均由临床外科医师根据临床表现,和血常规作出急性阑尾炎诊断,并进行B超检查(检查部位:右下腹阑尾区,子宫附件,肝胆),后均由手术或病理证实是否是急性阑尾炎[1].

    作者:李永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木桩刺入肛门致胸腹联合伤膈疝一例报告

    病例 男,24岁,以20米高的树上跌下,跌在一直径约4cm,长约100cm的木柱上,木柱从肛门刺入腹腔,后被他人托起身体拔出(进人人体段约60cm),拔出后即成腹部阵发疼痛,呼吸困难,持续性加剧,全身无力有10h余来诊收住院.人院查T 38.5℃,P 132次/min,R 36次/min,BP 13.99/10.67kpa,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细数,四肢冰冷;左侧胸壁,腹壁均匀性肿胀,触有捻发感,腹式呼吸消失,左侧胸部呼吸动度减弱,左胸部语颤减弱,叩诊为鼓音,呼吸音消失,心尖搏动消失,心浊音界缩小,心音低钝遥远.腹平坦,全腹压痛,肌紧,反跳痛,呈板状腹,肝浊音界缩小,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肛门右侧有3cm×4cm的破裂口,有少许鲜血流出.

    作者:陆文祥;朱兰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58例ACS患者肌钙蛋白及脑钠肽的变化

    目的 观察ACS患者血清肌钙蛋白、脑钠肽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科救治的胸痛患者475例,于入院时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肌坏死标记物及脑钠肽检测,必要时行胸部B超、CT或MRI检查.根据ACS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ACS组(158例),非ACS组(317例),两组进行血清肌钙蛋白、脑钠肽对照比较.结果 ACS组血清肌钙蛋白、脑钠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ACS患者监测血清肌钙蛋白、脑钠肽具有协助诊断ACS的价值,也是ACS并心衰预后的强预测因子.

    作者:周理存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比较研究

    临床研究发现,肾细胞癌属于泌尿系统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临床研究和报道结果认为,根治性肾切除术已经属于临床治疗局限性肾癌的金标准.随着临床相关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治疗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研究.采用腹腔镜技术下的肾癌根治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实践,并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可靠效果,以便为临床研究和相关实践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取了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132例肾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比较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分析

    由于百草枯(PQ)具有除草成效高、环境污染小、日常行使对周围人群、牲畜毒性小的优势,使其在我们国家备受青睐.然而中毒病例也不少见,尤其是口服中毒人数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百草枯中毒无特定的解毒药物,急性致死者除外,其他患者前期无异常症状[1],易被忽略,后期则会慢慢形成严重的肺纤维化等主要器官损伤,病死率相当高.本文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急诊收治的2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救治,研究其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江丽;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疗效分析

    目前,病毒性肺炎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运用常规抗病毒方法治疗往往收效甚微.小儿又是病毒性肺炎的高发群体,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对其身体健康不利[1].在引起婴儿重症肺炎的病原中,腺病毒感染占32.2%[2].重症腺病毒肺炎死亡率高,其病死率可高达10%,存活者有14% ~ 60%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3].如何有效进行早期抗病毒治疗,一直是治疗难点.本研究用重组人干扰素α 1b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显示疗效显著,以下为回顾性报道.

    作者:刘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婴儿牛奶蛋白过敏32例临床分析

    随着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婴儿的增多,近年来婴儿食物过敏性疾病逐渐增多,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婴儿期特别是年龄小于6个月的婴儿主要以牛奶或母乳喂养为主,牛奶蛋白过敏(cow'smilk protein allergy,CMPA)是婴儿食物过敏常见的原因.CMPA临床表现各异,可出现皮肤、消化道等症状,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现将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科诊治的32例CMPA婴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何丽芸;王凡;刘洁;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多奈派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观察

    血管性痴呆(VaD),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目前较一致认为多奈派齐是治疗血管性痴呆可靠的药物.但认知恢复尚无有效的方法.本研究尝试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 enerve growth factor,mNGF)促进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恢复,发现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振琪;张春;卞秀娟;张池美;欧杨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rius,HPV)是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嗜上皮病毒,属双链闭环的小DNA病毒,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HPV的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关联为密切,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发生子宫颈癌的重要原因.HPV感染检测已成为筛查和预防宫颈癌的关键问题之一[1-3].

    作者:陈华;杨文红;彭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