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婷;宁世金;罗小丹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1例(设为GH组),轻度子痫前期16例(设为MP组),重度子痫前期13例(设为SP组);选择同期入院孕检的正常妊娠孕妇50例,设为对照组;测定2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蛋白、白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上述指标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记录并统计2组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清胱抑素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P组血清胱抑素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GH组和MP组(P<0.05);MP组血清胱抑素水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GH组(P<0.05);观察组血清胱抑素、超敏C反应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与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与白蛋白负相关(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肾功能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上加强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测定能反应患者肾功能受损情况,能为临床治疗干预提供依据,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沈翠花;杨奕梅;戴芙蓉;李科珍;黄磊;康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的独立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一直被认为是启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ASCVD发生的必要条件.2013年美国心脏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推出《成人降低动脉硬化心血管风险胆固醇治疗指南》[1].紧随其后,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发布了《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荐》[2],2份指南均强调了控制血脂处于正常水平可以降低ASCVD的发病风险,充分肯定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血脂异常及治疗指标中的重要作用,并依据血脂水平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人口众多,由于人种、经济水平、生活环境的多样化,导致其血脂水平与国外人群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血脂管理的相关指南中,建议各国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不同民族、地区人群血脂水平的风险特征建立自己的评估指标和治疗标准.
作者:张兴锋;李琼;马明红;黄奕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胸部外伤是常见的一种胸外科疾病,患者出现胸部表面可见的出血损伤外,还有可能合并肋骨骨折、血胸、气胸等,若不及时对患者胸腔内的积血与积气进行处理,容易诱发患者呼吸困难、缺氧、肺不张、肺部感染等[1].血气胸是胸部外伤引发的胸膜腔积血、积气的疾患,通常还会合并其他伤情,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威胁患者的生命[2].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合并血气胸的主要方式,本文对既往收治的30例严重胸部外伤合并血气胸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高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感染为糖尿病患者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数据显示,与非糖尿病者比较,糖尿病患者肺部、结核感染发生风险明显更高,糖尿病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达23%~50%[1].并发肺部感染后,糖尿病患者会进一步加重,使患者机体免疫能力不断恶化,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抗菌药物应用于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同药物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均存在明显差异性[2].本文主要探讨同时使用氨溴索、头孢他啶给予糖尿病伴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颌面部系身体暴露部分,容易遭受各种外伤,由熊抓伤在诸多颌面部致伤原因中较少见[1],国内至今仅有少量个案报道.因熊抓伤有其特殊性,熊抓伤时具有对头颅及颌面部组织撕拉与冲击伤的力量[1],导致损伤较重,常需行多次手术,甚至伤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畸形或者是残疾,给患者带来永久性痛苦.本文对我院耳鼻咽喉科自2014年-2017年期间收治6例颌面部熊抓伤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家广;文强;何学齐;何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会阴瘘是小儿女性肛门畸形中常见的畸形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便秘,大便自舟状窝排出,大便失禁,长期便秘可继发巨结肠[1,2].术后并发症如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瘘管复发颇为多见.2014-2017年,我科采用肛门成形瘘口修补术治疗无肛直肠前庭瘘31例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强;李传新;颜剑宏;纳钊;李亚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口腔溃疡是成人口腔黏膜常见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以21 ~ 30岁期间的病人复发为频繁.溃疡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尤以接触刺激性食物时为甚.如何消除患者口腔疼痛、促使溃疡创面尽快愈合,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常用方法有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全身治疗包括应用抗生素、多种维生素和激素,但由于疗效欠佳或副作用过大而难以推广,为此,本文将开口箭用于成人口腔溃疡的治疗,并与三七胶囊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红;李冬芬;李昱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容量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的差异.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剖官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0例.硬膜外镇痛分别用0.08%、0.1%及0.125%罗哌卡因.所有产妇输注参数均为:负荷量5mg,持续泵入速度5mg/h,自控给药2.5mg/次.观察产妇在术后6h、12h、24h、36h和48h的动/静态VAS评分、PCA按压有效次数、Bromage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随着硬膜外罗哌卡因给药容量的增加,在术后36h内,动/静态VAS评分、PCA按压效数、首次排气时间呈减少趋势(P<0.05),超过3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0.08%罗哌卡因组的镇痛效果和首次排气时间优于其它2组.
作者:曹凡;卜林明;唐雪芳;唐敏;苏国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病例 患者,男,50岁,因“咳嗽伴发热2月,神志不清1月,吸入异物3d”入院.患者既往脑梗后遗病史近1月神志不清意识欠清楚,3d前病人家属在给病人吸痰时,前端玻璃吸管被患者咬断,并吸入肺内.出现呛咳、少量咳血.外院胸片提示:异物相嵌在左下叶支气管.查体:体质瘦小,危重病容,高热,体温40℃,神志不清,气管插管下呼吸35次/min,双肺广泛湿罗音,左下肺呼吸音偏低.请麻醉科重新插8号气管导管,气管镜经气管导管人镜,左主支气管通畅,左侧上叶、舌叶、下叶开口通畅,未见异物.
作者:李娅;王忠平;虞涛;张丽萍;梁咏雪;姜霞;黄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随着现代工业以及高速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位居创伤的首位[1].重型颅脑损伤指的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伤后昏迷时间>6h或在伤后24h内意识恶化并昏迷时间超过6h的颅脑损伤,病情非常严重,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关于其相关机制的研究仍少见报道[2].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奥拉西坦治疗了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治疗机制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景光;王卫亚;肖尚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桡动脉测压能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的动脉血压数据及波动,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患者准确的动脉动态血压变化及其波形的分析,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还可随时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者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情况,同时进行血清钾离子测定[1],利用动脉测压管采取血标本,可以避免多次反复动脉穿刺采血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损伤,减少患者痛苦,及时迅速取得标本,减轻护士采血时的困难和工作量.因此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桡动脉测压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心脏瓣膜患者长期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肝淤血和感染,导致术前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减少;术中体外循环(CPB)引起凝血机制和血液功能的变化,所以围术期易发生出血倾向,加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需行抗凝治疗,在服用抗凝药的同时如果抗凝药量控制不好会加重出血;另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通常会采用肝素配制的动脉冲洗液持续加压滴注,以保持动脉穿刺针的通畅,这样就会造成拔除动脉穿刺针时压迫止血困难.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898例,根据纳入标准,我们选取其中216例患者进行系统分析,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敏;皮静虹;付琼芬;陈跃清;李建琼;张娟;邓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宫颈癌是妇科第三大致死性肿瘤,2012年,全球大概有527 600新发病例,大约有265 700人因此死亡[1].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95%以上的宫颈癌组织中含有高危HPV基因[2].目前为止,已发现200种以上HPV亚型,其中大约有60种感染人类生殖道,根据它们致癌能力不同,分为低危或高危HPV亚型[3].不同型别HPV分布存在地域性差异,不同型别的HPV致癌机制、致病能力也不尽相同[4].明确一个地区HPV流行的主要型别,可以根据感染型别预测病变进展,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医生做到早诊早治,还可以为科研人员研制有针对性的基因疫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菊芬;何建萍;罗胜军;李霖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人工流产是根据妇女自身意愿所实施的早期妊娠终止方法,帮助其解决意外怀孕问题.但是人工流产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还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损害,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与此同时,部分患者对于人工流产和避孕缺乏正确的认识,需要在人工流产手术期间,密切关注其情绪和精神状态,了解其避孕意识及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患者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实施健康宣教[1].本研究以2017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 3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流产手术期间的心理护理干预及避孕宣教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病例 患者,女,61岁,因“咳嗽、心悸、胸闷、气促伴乏力1周”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多年.查体:T:36.0C,P:110次/min,R:21次/min,BP:120/76mmHg,SPO2:93%,口唇肢端无发绀,呼吸尚平稳,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不大,HR11O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双下肢腿围:髌骨上缘15cm处(左侧60cm,右侧59.5cm),髌骨下缘10cm处(左侧36cm,右侧35.5cm).
作者:缪英;储晓旭;李倩;翟燕芳;汪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模拟睡眠改善ICU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诊断为脓毒血症的ICU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模拟睡眠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T0)及治疗后第1d (T1),第3d (T2),第7d (T3)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d),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及疗效.结果 ①2组血清IL-6,TNF-α,IL-10水平T1,T2,T3呈依次下降趋势,其中治疗组T2,T3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死亡率为22.5%,平均住ICU时间为(17.15±3.25)d,对照组患者死亡率及住ICU时间分别为32.5%, (18.75±3.75)d;治疗组患者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拟睡眠有助于改善ICU脓毒症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龚剑锋;杨祥;向镜芬;黄石华;周华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脑血栓患者主要是由于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官腔狭窄闭塞、血管增厚及形成血栓,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1].本次针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栓伴随下肢DVT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选择的100例脑血栓伴下肢DVT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脑血栓诊断标准,并符合《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2],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心、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且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作者:陈丽娟;徐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低血压是腰麻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病人可通过补充循环血容量得到纠正,而部分病人则需使用血管活性药..临床使用多的药物是麻黄素,但其在升压的同时,常伴有心率加快,这一特点会给对某些手术病人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纠治方法.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年龄45~52岁,体重40~ 75kg,ASA I-II,全部病人经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拟行“子宫肌瘤剥除术”.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给药后麻醉出现低血压的病人6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N组,n =30)和对照组(E组,n=30).全部病人无伴随严重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等,也无长期服用心血管系统药物的病史.
作者:张宁平;刘庆;潘志强;赵丽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引起的,患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危及患儿的生命[1].由于胎儿PS功能主要于妊娠35~36周左右成熟,因此,NRDS一般多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孕妇的婴儿,且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2].目前,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PS来治疗NRDS,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但是,现临床上更强调预防性用药.本文观察了PS在预防N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有效的预防NRDS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施建莹;周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 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2014年全国1 ~ 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 14岁和15~29岁人群HBsAg流行率分别为0.32%、0.94%和4.38%[1],可见,育龄期HBV感染率仍然是比较高的.HBV感染的育龄期女性是HBV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其中大多数育龄期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的HBV母婴阻断成了临床愈发关注的问题.
作者:胡明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重度子痫前期属于妊娠期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会对患者的心、肝、肾、脑和胎盘等器官造成损伤,危及母婴的生命.上世纪80年代时,国外已经有学者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和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更容易发生甲状腺疾病[1].目前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与晚发型孕妇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还较少,所以我院对既往收治的100例晚期妊娠正常孕妇和10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究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与重度子痫发生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