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颌面部熊抓伤六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熊家广;文强;何学齐;何晓光

关键词:熊抓伤, 颌面部外伤, 手术
摘要:颌面部系身体暴露部分,容易遭受各种外伤,由熊抓伤在诸多颌面部致伤原因中较少见[1],国内至今仅有少量个案报道.因熊抓伤有其特殊性,熊抓伤时具有对头颅及颌面部组织撕拉与冲击伤的力量[1],导致损伤较重,常需行多次手术,甚至伤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畸形或者是残疾,给患者带来永久性痛苦.本文对我院耳鼻咽喉科自2014年-2017年期间收治6例颌面部熊抓伤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瓣膜术后桡动脉留置针拔除方法及效果评价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桡动脉测压能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的动脉血压数据及波动,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患者准确的动脉动态血压变化及其波形的分析,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还可随时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者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情况,同时进行血清钾离子测定[1],利用动脉测压管采取血标本,可以避免多次反复动脉穿刺采血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和损伤,减少患者痛苦,及时迅速取得标本,减轻护士采血时的困难和工作量.因此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桡动脉测压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心脏瓣膜患者长期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肝淤血和感染,导致术前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减少;术中体外循环(CPB)引起凝血机制和血液功能的变化,所以围术期易发生出血倾向,加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需行抗凝治疗,在服用抗凝药的同时如果抗凝药量控制不好会加重出血;另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通常会采用肝素配制的动脉冲洗液持续加压滴注,以保持动脉穿刺针的通畅,这样就会造成拔除动脉穿刺针时压迫止血困难.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898例,根据纳入标准,我们选取其中216例患者进行系统分析,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敏;皮静虹;付琼芬;陈跃清;李建琼;张娟;邓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支持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手术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

    随着安慰剂效应的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起,现代医学开始了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务工作者转变工作核心,临床医生不仅要了解病史、诊断疾病,同时也应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和心理状态出发,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评估,从而制定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有效的找到疾病的症结,处理好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如今广大的不孕不育患者群体因为传统思想压力而产生焦虑、抑郁,因此更需要心理支持疗法给予帮助,故本文将心理支持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手术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已期为广大(IVF-ET)同仁提供心理干预方面的参考.

    作者:王惠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颌面部熊抓伤六例临床分析及治疗体会

    颌面部系身体暴露部分,容易遭受各种外伤,由熊抓伤在诸多颌面部致伤原因中较少见[1],国内至今仅有少量个案报道.因熊抓伤有其特殊性,熊抓伤时具有对头颅及颌面部组织撕拉与冲击伤的力量[1],导致损伤较重,常需行多次手术,甚至伤愈后遗留不同程度的畸形或者是残疾,给患者带来永久性痛苦.本文对我院耳鼻咽喉科自2014年-2017年期间收治6例颌面部熊抓伤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家广;文强;何学齐;何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小脑梗死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

    共济失调是指在肌力未存在退减的情况下,运动时出现动作协调失灵,不平稳等障碍,提示小脑部位存在相应疾病[1].共济失调是小脑梗死后相对常见的症状之一,给予此类患者早期治疗和干预,可对改善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对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较少,多以康复训练为主,早期开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相关报道甚少[2].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已于临床取得显著的疗效.因此,本研究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对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以期探讨此联合治疗方法对于小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是否存在临床意义.

    作者:郑智婷;宁世金;罗小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地佐辛和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临床分析

    无痛肠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显著减轻肠镜诊治患者的肠道反射性痉挛以及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以及依从性[1].丙泊酚虽然麻醉效果良好,但是需要大剂量才能够发挥理想的镇痛效应,导致不良反应较多[2].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可以抑制呼吸系统.地佐辛的镇痛及镇静效果均较好,且药物依赖以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低[3].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们在无痛肠镜中分别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以及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麻醉,比较2种药物配合方式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成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异常与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素系统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一种以雄激素过多、长期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并往往伴有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性疾病.[1,2]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也不明确,因此,对PCOS发病机制的研究成为了妇科内分泌领域为复杂的研究焦点之一.近年来,众多医学工作者从遗传因素、基因因素、内分泌因素、炎性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

    作者:肖彭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患者心理状态的护理干预及避孕宣教

    人工流产是根据妇女自身意愿所实施的早期妊娠终止方法,帮助其解决意外怀孕问题.但是人工流产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还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一定的损害,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与此同时,部分患者对于人工流产和避孕缺乏正确的认识,需要在人工流产手术期间,密切关注其情绪和精神状态,了解其避孕意识及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给予患者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实施健康宣教[1].本研究以2017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 3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流产手术期间的心理护理干预及避孕宣教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玉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与发病的关系

    重度子痫前期属于妊娠期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会对患者的心、肝、肾、脑和胎盘等器官造成损伤,危及母婴的生命.上世纪80年代时,国外已经有学者对甲状腺功能异常和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孕妇,且更容易发生甲状腺疾病[1].目前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早发型与晚发型孕妇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还较少,所以我院对既往收治的100例晚期妊娠正常孕妇和10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究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与重度子痫发生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师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引起的,患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危及患儿的生命[1].由于胎儿PS功能主要于妊娠35~36周左右成熟,因此,NRDS一般多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孕妇的婴儿,且胎龄越小,发生率越高[2].目前,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PS来治疗NRDS,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但是,现临床上更强调预防性用药.本文观察了PS在预防N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有效的预防NRDS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施建莹;周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肿瘤相关脂肪细胞因子与前列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是世界上第二大常诊断的癌症,也是全球男性癌症相关死亡率的第六大常见原因[1].肥胖正成为公共卫生中大的问题之一[2].肥胖患者患癌症的风险较高,并且存活率低于非肥胖患者,近年来研究证实肥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进展关系密切[3].关于肥胖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之间关系潜在机制,有3种可能潜在的分子途径将肥胖与晚期前列腺癌联系起来:IGF-1信号通路、性激素轴和各种脂肪因子[4].脂肪细胞因子对代谢过程的影响有介导炎症、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在肥胖中,脂肪因子分泌发生的变化与癌症发生有关[5].在分子水平上,脂肪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途径在局部水平或通过进入循环和激活靶细胞上的受体以内分泌方式发挥其生物学作用[6].

    作者:刘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食管、胃双源癌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例

    病例 患者,男性,59岁,主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于2017年8月2日入院,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年前于我院心内科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查体:颈部、腋窝、腹股沟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min,律齐,心音低顿,腹平软,未触及肿物.辅助检查:胃镜,1、食管下段癌?2、胃窦粘膜隆起性质待查.取材病检示:食管中分化鳞癌;胃窦部中分化腺癌;头胸腹CT示:食管下段管壁增厚、官腔变窄,食管癌可能;颅脑、双肺、腹腔未见转移征象;心脏彩超示:室间隔基底增厚,左室侧壁矛盾运动,射血分数:58%.

    作者:吕向阳;刘超;马明生;李轶峰;杨勇;董司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肺动脉栓塞一例

    病例 患者,女,61岁,因“咳嗽、心悸、胸闷、气促伴乏力1周”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多年.查体:T:36.0C,P:110次/min,R:21次/min,BP:120/76mmHg,SPO2:93%,口唇肢端无发绀,呼吸尚平稳,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稍粗,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不大,HR11O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双下肢腿围:髌骨上缘15cm处(左侧60cm,右侧59.5cm),髌骨下缘10cm处(左侧36cm,右侧35.5cm).

    作者:缪英;储晓旭;李倩;翟燕芳;汪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放置曼月乐环与口服地屈孕酮预防复发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放置曼月乐环及口服地屈孕酮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之间在我院因内膜息肉行官腔镜下息肉电切术的患者共106例,曼月乐组:官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环)为35例;地屈孕酮组:口服地屈孕酮后半周期治疗3月,共34例,对照组:37例;观察上述患者术后3、6、12月B超、月经量、经期情况,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追踪复发率的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曼月乐组、地屈孕酮组的复发率、月经失血量评分(PBAC)及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曼月乐组和地屈孕酮组不同时间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放置曼月乐环或者口服地屈孕酮均可有效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梅;曹映华;施健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

    人工流产术是妊娠14周以内用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是具有一定创伤性的手术操作,手术时间虽短,但仍然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和感到恐惧.随着患者对舒适化医疗的要求和认可度不断提高,门诊小手术的无痛麻醉已广泛普及,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不仅能使患者术中安静无痛,而且能大大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现对2018年1月-2018年7月之间我院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业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1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8 (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 (IL-6)水平降低且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提高DN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微炎症状态,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缬沙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闫计;何小华;王江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肛门成形瘘口修补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会阴瘘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舟状窝会阴瘘是小儿女性肛门畸形中常见的畸形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便秘,大便自舟状窝排出,大便失禁,长期便秘可继发巨结肠[1,2].术后并发症如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瘘管复发颇为多见.2014-2017年,我科采用肛门成形瘘口修补术治疗无肛直肠前庭瘘31例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强;李传新;颜剑宏;纳钊;李亚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造影检查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超声技术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45例3d内进行胃超声检查及胃镜检查,对照结果 一致性.结果 胃超声与胃镜结果 一致性为:慢性胃炎100.0%;胃溃疡85.7%;胃癌100.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8.5%;胃息肉75.0%.结论 经腹超声检查胃十二指肠病变与胃镜一致性较高,可用于胃镜检查前的筛选及临床治疗后的随访,也适用于老人、儿童和那些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痛苦的患者,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春;尤丽英;魏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403例昆明地区孕前优生检查中TORCH感染的情况分析

    孕前优生检查是通过评估和改善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减少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目的.2018年我国孕前保健指南提出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包括健康教育及指导、常规保健、必查项目、备查项目四大部分,其中9个备查项目中第2项为TORCH筛查.近年来,关于TORCH感染的研究及报告均显示TORCH感染能导致胎儿流产、死胎、早产、先天畸形等.有报道显示,对TORCH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可避免患者孕前或孕早期感染这些病原体造成母胎损害[1].因此,孕前及早发现TORCH感染十分重要.

    作者:何军晶;姚颖杰;汤虹芳;王丽君;郭珊;阳照君;高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70岁以上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28例围术期处理经验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高龄患者需要接受心脏瓣膜手术,由于高龄患者体弱,常常合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慢阻肺等疾病,全身多器官功能异常、储备能力差、故围术期处理难度大,要求更高,我院从2001年12月-2016年4月为28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实施心脏瓣膜手术,无1例死亡,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劲松;顾云帆;王春蓉;王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脑血栓患者主要是由于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官腔狭窄闭塞、血管增厚及形成血栓,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1].本次针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栓伴随下肢DVT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选择的100例脑血栓伴下肢DVT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脑血栓诊断标准,并符合《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2],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心、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且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

    作者:陈丽娟;徐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