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守国
根据ISO15189定义,按时间顺序,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始于来自临床医师的申请,包括检验要求、患者准备、原始样本采集等,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重要而关键的环节之一.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在可分析原因的不准确检验报告中有60~70%来自于分析前.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前应该做好的基本事项.
作者:杨继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通过X线平片、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对膝关节损伤作出诊断,但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方法、检出率、价格等均存在很大差异,现就临床常用的X线平片、CT和MRI三种影像技术做一综述,评价其在膝关节疾病检查中的优势与劣势,并重点介绍MRI在膝关节检查中的新进展与临床适应证,为临床及影像医师提供参考.
作者:覃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妇科手术患者100例,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情绪状态.结果:干预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下降,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缓解妇科手术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利于其身心康复.
作者:王安敏;郑爱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法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采集2010年5月~2012年2月住院患者的新鲜晨尿1 000份,用Mejer-600型尿11项分析仪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同时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 000例尿液检验标本经尿液分析仪分析与光学显微镜检查,两者结果均为阴性890例,相符率89%;两者结果不相符110例,占11%.结论: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仍然是一种方法简便、结果可靠的检查方法,也是主要的参考方法.尿液分析仪法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测法相结合在尿检中可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作者:杨化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急性和慢性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活动期和稳定期结核感染患者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浓度、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ESR,分析C-反应蛋白在急性与慢性感染组间、各不同病原体感染组间的差异和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细菌感染组CR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慢性细菌感染组和急性病毒感染组、急性结核感染组以及急性寄生虫感染组(P<0.01);慢性细菌感染组CRP浓度高于其他慢性病原体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寄生虫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急性结核感染组CRP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结核感染组(P<0.05),但慢性结核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则CRP对指导急性细菌感染的诊断和尽早指导抗细菌感染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少群;吴兴柳;赵明聪;丁佩佩;吴贺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合理用药是临床用药的理想境界,是全球卫生界共同追求的目标.合理用药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已有30余年的历史[5].合理使用药物能防病治病,反之,用药不当能引起不良反应、发生药源性疾病,甚至致残、致死.据WHO(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一半药物在被不合理应用,全球患者有1/3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3].全世界50%以上的药品是以不恰当的方式处理、调配和出售的,同时有50%的患者未能正确使用,有1/7的患者住院不是疾病本身的需要,而是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用药现象也同样严重[1],已成为世界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6].我国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患者达250万人,药源性疾病死亡人数竟是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我国各级医院主要患者中,每年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急症患者中有1%~4%是由于用药不当所致[2].要做到合理用药,需要国家药物政策的指导,需要医、护、患、药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作者:汤海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近年来公众对生命质量、医疗需求不断提高,迫切希望患病后获得100%治愈率.而医学不可能解决所有疾病,矛盾因此产生.医患双方对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争执,涉及双方权益、经济、健康问题,相继发生伤害医务人员的极端事件,妨碍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协调医患关系成为不可避免的课题摆在所有人面前.
作者:王可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2011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黄疸患儿126例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蓝光治疗及新生儿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分别观察测量并记录两组新生儿胆红素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向全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常见急症.本文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与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1 临床资料自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共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16~80岁;口服农药中毒52例,皮肤接触农药中毒4例.根据家属提供的农药接触史、典型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胆碱酯酶,即可确诊.
作者:孙晓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前,CT检查结合临床病史等资料,大多数肺癌能在术前作出准确诊断.但早期肺癌,尤其是周边型早期肺癌,不像中心型肺癌那样容易引起肺通气不良而出现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加之早期周边型肺癌尚缺乏恶性肿瘤的典型特征,常延误诊断,错过治疗时机.所以,对周边型早期肺癌的正确诊断尤为重要.
作者:张占武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路径式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将13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出院时健康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秀钦;刘琴;李建秀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我国的农民人口众多,随着青年农民进入城市,留守农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针对农民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愈显重要.乡镇医院护理工作的问题主要有护理管理制度不全、存在的潜在院内感染问题、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急救物品管理混乱和护理人员知识更新滞后等[1].本文就农民患者的护理工作经验进行分析,为提高农民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王淑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使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的3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DELPI)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5例患者中,检查结果正常18例,存在肺栓塞17例.正常患者的双肺比较以及双肺的上、中、下部比较,肺组织灌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患者的双肺以及双肺的上中下部的肺组织灌注量明显低于正常患者(P<0.05).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共发现肺动脉栓塞39个,与动脉造影图像相比,漏诊2个亚段血栓.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早期发现肺栓塞,并精确定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祝丽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后恢复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患者4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干预组在超早期溶栓治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心理、生活护理、康复训练等;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01,P<0.0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采取整体护理,能促进超早期溶栓患者恢复期的病情稳定,降低致残率.
作者:张道春;杨杨;杨警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的特征.方法:我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急性脑血病80例,患者于入院后立即描记心电图并行心电监测12小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心肌酶谱及血电解质.结果:心电图异常65例(81.25%),主要表现为T波改变、异常Q波及心律失常.病情好转出院70例,病情恶化8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黄晓娟;谷卫丽;李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有效率.方法: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住院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39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19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0例.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服用中药,并施以抗血栓中药.结果: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3.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赵昊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患者和高危人群的脑卒中发病和再发危险因素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某社区≥18岁的1 776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中32人(1.8%)患脑卒中,在未患脑卒中居民中有81.6%为高危人群.脑卒中患者中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体育锻炼很少和血脂异常.高危人群中主要危险因素是体育锻炼很少.脑卒中患者和高危人群在疾病控制和体育锻炼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管理方面各有不足.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对城区居民高血压、体育锻炼和血脂异常等方面的危险因素需要加强管理,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再发率.
作者:臧振君;路潜;庞冬;李晨;许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关系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问卷、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随机抽样调查1所民办大学一至四年级的1 100名大学生,筛选出网络成瘾大学生100人,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性别、年级、专业匹配的非网络成瘾大学生100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网络成瘾组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组,两组依恋类型构成显著不同;网络成瘾组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组,两组同一性地位显著不同;网络成瘾组社会支持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组.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和社会支持两两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依恋焦虑、现在的自我投入和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和社会支持是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成人依恋对自我同一性和社会支持有影响作用.依恋焦虑、现在的自我投入和主观支持对网络成瘾有预测作用,依恋焦虑预测明显,影响作用大.
作者:邓伟;向纯;李得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褥期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对收治于心理科的15例产褥期抑郁症患者进行生物学层面及心理、社会层面的全方位干预,评定工具采用HAMA和HAMD两个量表,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分值的变化.结果:全方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HAMA、HAMD总评均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增进和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静;陈爱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张力性气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紧急处理和预防.方法:对2005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3例张力性气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钻孔排气术治疗,其中双额钻孔放气9例,单侧钻孔3例.结果:钻孔排气术后症状立即减轻10例.昏迷时间12小时~5天.昏迷48小时内逐渐清醒者6例.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单侧积气,于原手术同侧额部钻孔放气,与原手术钻孔形成对口引流.术后复查头颅CT,提示颅内气体减少,所有患者颅内积气均在2~3周内完全吸收.13例全部治愈,未发生颅内感染.结论:张力性气颅除症状较严重,对于脑外伤或者颅脑术后原发病无法解释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等,要高度警惕张力性气颅的发生.如张力性气颅积气量大,需要紧急排气降颅压,防止脑疝发生.
作者:陈方树;李涛;马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