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桂香
根据ISO15189定义,按时间顺序,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始于来自临床医师的申请,包括检验要求、患者准备、原始样本采集等,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重要而关键的环节之一.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在可分析原因的不准确检验报告中有60~70%来自于分析前.本文旨在研究分析前应该做好的基本事项.
作者:杨继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总结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方法:对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儿及家属主观满意度,总结护理工作中问题的改善结果.结果:优质护理服务启动后,被调查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有所提升,优质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已经成为护理领域的核心内容,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尿液检验是临床上常用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我院对尿标本采用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同时再用显微镜镜检,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00例,用一次性尿杯收集中段尿液.标本留取后立即检测,1小时内检查完毕.
作者:周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法及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51例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1例,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叶欣兰;王鹏政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近年来,在我院门急诊以眩晕为首发症状就诊患者中老年眩晕急性发作占有较大比例,采用常规的单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自2008年3月~2012年12月联合应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山莨菪碱及血栓通治疗中老年眩晕急性发作8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8例均为我院门急诊就诊患者,其中,男36例,女52例;年龄40~80岁,中位年龄56岁;初诊46例,复诊42例;在活动或(和)情绪激动时发病65例,在休息或睡眠中发作23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发病时视物旋转或倾倒,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或有耳鸣、幻听幻觉、听力减退、上肢麻木,个别患者出现短暂的共济失调、失语或四肢运动障碍.辅助检查:①X线颈椎片示颈椎退行性病变55例,表现为4~6颈椎边缘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生理弯曲变直,椎间隙变窄或韧带钙化;②经颅脑血管多普勒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50例,脑动脉硬化及颈内动脉系统供血不足32例,脑血管痉挛6例;③头颅CT示小脑梗死2例,腔隙性脑梗死8例;④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和(或)房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20例;⑤实验室检查高血脂或(和)高血粘滞度46例.
作者:吴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评价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路径式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将13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研究组出院时健康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作者:谢秀钦;刘琴;李建秀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患者胃癌组织、正常胃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情况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33.3%和0(P<0.05);hMLH1蛋白在胃癌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8%和95.2%(P<0.05);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hMLH1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hML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是引起蛋白表达缺失的主要原因,hMLH1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李冬霞;千智斌;董鑫;武辉;李巧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为减少基层医院的护患矛盾提出加强护患沟通的具体措施.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以来接诊后加强护理沟通的1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2年1月以前我院接诊的1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9%、9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取得患者信任的有效路径,是切实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保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解决临床各种问题与矛盾,可促进护患关系朝良性方向发展.
作者:周凤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对胆结石术前焦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人性化护理)各46例,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0.05);对照组手术前SAS分值与入院时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1);观察组手术前SAS分值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72,P<0.01);手术前对照组SAS评分与观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7,P<0.01).结论:使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吕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综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8月~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1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综合治疗组)80例,用抗菌药物+中药+微波联合;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80例,联合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糜蛋白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67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53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81.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6.55,P<0.01).结论: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艳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72例脾胃虚寒型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灸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91.67%,胃镜总有效率86.11%.结论:使用灸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炎有较好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侯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由于受症状支配,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确对待客观事物,对疾病缺乏自知力,在临床上常表现出自杀、出走等异常行为.因此,精神科的安全护理始终是护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岗位责任和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这对确保患者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安全护理工作执行者的自我保护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临床护理人员被患者打骂事件屡有发生,严重挫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给护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1].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精神科护士自我保护的方法和体会.
作者:付艳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对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患者和高危人群的脑卒中发病和再发危险因素管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城区某社区≥18岁的1 776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中32人(1.8%)患脑卒中,在未患脑卒中居民中有81.6%为高危人群.脑卒中患者中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体育锻炼很少和血脂异常.高危人群中主要危险因素是体育锻炼很少.脑卒中患者和高危人群在疾病控制和体育锻炼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管理方面各有不足.结论:社区医务人员对城区居民高血压、体育锻炼和血脂异常等方面的危险因素需要加强管理,从而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再发率.
作者:臧振君;路潜;庞冬;李晨;许迎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在妊娠、分娩、产褥、哺乳期,受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妊娠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孕产妇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的情绪变化.如果不及时给予心理指导,部分孕产妇会发展为情感障碍,尤以产褥期抑郁症多见.及早发现,对孕产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能减少和避免孕产妇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岳跃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我国的农民人口众多,随着青年农民进入城市,留守农村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针对农民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愈显重要.乡镇医院护理工作的问题主要有护理管理制度不全、存在的潜在院内感染问题、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急救物品管理混乱和护理人员知识更新滞后等[1].本文就农民患者的护理工作经验进行分析,为提高农民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王淑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了解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670例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良性肿瘤发病264例,占39.40%;甲状腺功能亢进133例,19.85%;甲状腺功能减退120例,占17.91%;结节性甲状腺肿81例,占12.09%.结论:甲状腺疾病中以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常见.
作者:努比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2011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黄疸患儿126例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蓝光治疗及新生儿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口服.分别观察测量并记录两组新生儿胆红素动态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向全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DNA免疫吸附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抽取92例患有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确诊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分别采用环磷酰胺和DNA免疫吸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治疗后的免疫学和生化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SLEDAI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采用DNA免疫吸附方法治疗抗双链DNA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效果明显,可以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赖勤;张玉雄;田畔;罗必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使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的3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DELPI)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5例患者中,检查结果正常18例,存在肺栓塞17例.正常患者的双肺比较以及双肺的上、中、下部比较,肺组织灌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患者的双肺以及双肺的上中下部的肺组织灌注量明显低于正常患者(P<0.05).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共发现肺动脉栓塞39个,与动脉造影图像相比,漏诊2个亚段血栓.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在肺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早期发现肺栓塞,并精确定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祝丽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二十一世纪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们择业的多元化、灵活性以及医院市场化的经济运作.在这样的条件下,医院管理者,特别是护理管理者,该如何留住人才、稳定凝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激励护士的工作热情、发挥护士的大潜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更好地促进医院发展,这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刘玉祥;阮帅;陈云兰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