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梓明
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给药途径,然而由于儿科患儿年龄小不能很好配合,好动而又缺乏保护针头的意识,加之血管小,很容易出现针头穿伤血管或针头脱落,导致药液渗出血管外引起局部肿胀,严重时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因此,如何做好输液护理,减少或避免输液部位渗出,提高输液护理质量,是儿科临床护理人员一直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临床学者对于输液固定的护理进行了诸多研究报道,现综述如下.1 穿刺前固定静脉穿刺前即进针前,妥善约束患儿的活动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婴幼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具有表浅而直观、操作方便、穿刺时免上止血带以及输液时肢体不受约束和便于观察护理的优点,常作为输液的首选部位.因患儿年龄幼小不能很好配合,操作时需要由助手(医务人员或陪护家属)协助固定患儿,避免在穿刺时因疼痛刺激或恐惧出现躁动,影响穿刺成功.
作者:利梅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舒芬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丙泊酚组A组单纯静注丙泊酚麻醉下手术,舒芬组B组为丙泊酚复合舒芬0.1μg /kg,氯胺酮组C组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0.4mg /kg.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意识消失后、麻醉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脉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的变化及丙泊酚的总用量、苏醒时间、术后宫缩痛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3组术中的MAP均较术前下降,A组下降较明显(P<0.05),C组的HR显著增快(P<0.05),B组的RR下降值大(P<0.01).丙泊酚总用量B组、C组比A组明显减少(P<0.01);苏醒时间B组比A组、C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宫缩痛等不良反应B组、C组比A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舒芬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安全有效,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术后苏醒快,患者术后宫缩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少,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燕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从2001年开始,我国逐步在小学三年级开设以听说为主要内容的英语课程,如今,英语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一门公共必修课.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这个问题也随之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提到了另一个高度,听说部分在四级考试的权重分由原来的20%提升到35%.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W.M.Rivers和M.S.Temperley统计,在一个人日常活动中,听占40%~50%,说占25%~30%,阅读占11%~16%,写作约占9%[1].因此,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给学生怎样的听力学习策略并使之习得、掌握、运用这些学习策略,达到帮助大学生提高听说能力的目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侯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减轻轻症肺炎患儿每天数次静脉用药带来的痛苦与不便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将69例患儿分为常规静脉用药对照组和胃肠道内外联合用药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每次50~100mg/kg分别加入50~100ml生理盐水中,每天2次,疗程5~7天.治疗组每天上午静脉滴注1次头孢呋辛钠50~ 100mg /kg,并给予头孢克洛分散片15mg /kg,每天口服2次,症状好转后只常规口服用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肺炎患儿在主要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时间、治愈时间等临床疗效相似(P均>0.05).结论 胃肠道内外联合用药可以替代多次静脉注射治疗小儿轻型肺炎,且具有应用方便、经济、减轻患儿疼痛及缓解医患关系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儿科推广应用.
作者:廖克准;黄宏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建设(2006~2010年)为例,介绍了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总结民族地区预防医学精品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预防医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提出建议,以促进师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作者:郭蕊;邓树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经中医辨证分型属痹症型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中医治疗和颈椎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头痛、颈病症状改善和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颈椎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中医护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对病体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小潘;农小珍;刘积平;覃兴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分析了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英语教学现状,介绍了模拟情境对话在护理英语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教学实验数据显示:模拟情境对话能提高学生护理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护理英语教学模式.
作者:李培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我科自2006年5月~2011年5月使用胸腔镜行小儿急性脓胸手术治疗,术前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患儿,男16例,女9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5.76岁;病程12~43天,平均21天;2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病史,3例病程较长(>30天)的有低热、盗汗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术后病理为结核性脓胸).左胸18例,右胸7例.25例患儿均有手术适应证.1.2结果25例患儿均一次手术痊愈出院,无术后并发症.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2~5天,平均3天;术后住院5~10天,平均7天;术后复查胸片或CT,脓腔消失,肺复张良好;出院3个月后复查胸片或CT,均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5年,均无复发.
作者:赵继春;潘春秋;韦彩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现代远程教育成为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建设内容.网络教学的特点是交互性、时效性和共享性强,并具有个别化、协作化的优势,随着现代教育模式的改变,开展网络教学,加速教育技术现代化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应用解剖学[2].目前常采用基于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的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将各章节内容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手段落后.口腔解剖生理学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方法,有利于建构的学习模式发展,发挥了网络教学的优势,使课程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
作者:韦荣耀;凌雁武;黄秀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水果是重要的维生素C来源,了解桂西地区常见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对人们合理地摄取维生素C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对西瓜、香蕉、葡萄、柑橘、青枣、石榴、梨7种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青枣46.71mg/100g、柑橘32.87mg/100g、西瓜19.03mg/100g、葡萄15.57mg/100g、香蕉12.11mg/100g、石榴10.38mg/100g、梨5.19mg/100g.结论 桂西地区7种常见水果维生素C含量依次为青枣>柑橘>西瓜>葡萄>香蕉>石榴>梨.
作者:黄连玉;陈崇莉;罗宝芳;梁赛行;赖志力;潘洁萍;谢轼初;朱晓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者在多医院合作,快速组建救治机构来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管理能力.方法 2010年4月突发手足口疫情后,市卫生局迅速从全市7所医院抽调医务人员,紧急成立手足口病房,立即制定切实可行的病房筹备计划,列出各部门备物清单,按计划实施,快速筹备好病房,建立各种制度、护理常规、职责等,运行过程中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及疫情上报工作,保证救治工作顺利开展.结果 3天筹备成立足口病区,开科两个月共收治302名手足口病患儿(其中90名为危重症病例,死亡4例),大大提高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救治效果,缓解了其他医院的压力,有效的控制疫情,同时培训了一批医护人员,开科期间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紧急成立病房前拟定详细的筹备计划,并按计划落实人力、环境、物品,是迅速组建临时医疗机构的基础,运行过程中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是保证多医院合作的救治体系高效运行,降低医疗风险的重要举措,也为今后多医院合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借鉴.
作者:刘远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耳前瘘管感染期的治疗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对41例感染组病例和28例非感染组病例进行耳前瘘管切除术且术后观察随访1年.结果 感染组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4.63%(6/41),非感染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7.14%(2/28),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表明非感染组与感染组的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把握好手术时机,早期行耳前瘘管切除手术,能够有效缩短病程,是治疗耳前瘘管合并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孙晋强;胡恒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皮肤瘙痒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规进行的血液透析(HD)并不能使皮肤瘙痒症状得到缓解,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可增加瘙痒的发生率,约60%~90%[1].我科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血透室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30例HDF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23~70(52.6±6.7)岁;透析时间均>5个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8例,小动脉肾硬化6例,梗阻性肾病3例.入选标准:所有病例均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及皮肤科治疗无效,排除其它皮肤疾病所致的瘙痒.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两组年龄、性别、皮肤瘙痒症状、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唐丽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推动HIS系统在医院的应用,规范医院药房信息化建设.方法 收集医院HIS系统在病区药房药品的管理及配送的应用经验,与实践相结合,提出HIS系统在病区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的措施.结果 完善HIS系统,总结出适合病区药房药品的管理模式及流程,达到病区药房数字化管理的目的.结论 HIS使用需要一个磨合期.
作者:黄颖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采用等电沉淀法分别对百色市售蒙牛、伊利纯牛奶和皇氏水牛奶测定其酪蛋白含量,掌握等电沉淀法原理,熟悉蛋白提取的基本过程.方法 采用等电沉淀法从牛奶中沉淀分离酪蛋白,再用乙醚和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得到较纯的酪蛋白.结果 牛奶中酪蛋白含量分别为:伊利纯牛奶3.65g/100ml、蒙牛纯牛奶3.44g/100ml、皇氏水牛奶3.36g/100ml.结论 等电沉淀法能有效地提取牛奶中的酪蛋白,得率较高.
作者:韦剑发;杨城;禤霖;杨日芳;马丹妮;杨夏钰;朱晓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初步探讨影响壮医体质类型的因素,为应用壮医体质学理论进行保健预防和疾病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壮医体质问卷调查表,应用比较分析法判定个体体质类型,从年龄、职业和学历构成分析840例壮族群众壮医体质类型的特点.结果 火型体质占40.00%,湿型体质、寒型体质和郁型体质分别占32.02%、14.05%、13.93%.随着年龄的增长,寒型体质和郁型体质所占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公务员以湿型体质居多(40.00%),离退休人员以郁型体质者居多(50.00%),从事工业生产者以火型体质居多(50.00%).受教育程度较高者火型体质类型居多(61.11%).结论 壮医偏颇体质的形成和差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天因素的内容很多,年龄、职业和学历仅是其中部分重要内容.
作者:唐汉庆;劳传君;林朝文;文全泰;李芸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作为三线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安全性、副作用等.方法 对确诊为新生儿肺炎并且使用泰能治疗>3天的病例84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痊愈68例,显效7例,进步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89.29%;分离出病原菌78株(其中3份标本中同时分离2种不同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88.46%,革兰阳性菌6株,占7.69%,真菌3株,占3.85%;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3例(3.57%).结论 泰能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好,安全,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三线抗菌药物中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
作者:韦义军;陈继昌;韦拔;蒋永江;李翠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总结老年入骨折卧床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明确预见性护理对保证老年人手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122例老年入骨折卧床患者,针对患者容易发生肺部并发症以及病情可能突然加重的特点和机理,采取预见性护理.结果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入骨折卧床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救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老年骨折卧床病例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毓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010年百色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病原学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取患者咽拭子和肛拭子标本,用荧光PCR法检测肠道病毒通用型(EV)、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结果 在165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重症的患者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37例,阳性率83.03%.其中EV71感染91例,占55.15%;CoxA16感染7例,占4.24%;其他型肠道病毒感染39例,占23.64%.结论 2010年引起百色市重症手足病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病毒.应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向大众普及健康卫生常识.
作者:黄丽花;黄建财;梁小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HPS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治疗及转归.结果 HPS临床表现有持续发热15例、脾肿大12例、血细胞减少15例、高甘油三酯10例、低纤维蚤白血症9例、铁蛋白升高13例、NK细胞活性降低13例.病因以感染多见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经治疗原发病及激素、免疫抑制剂、IVIG等治疗后,好转5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 HPS由多种病因所致,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激素、免疫抑制剂、IVIG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粟世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