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凤花
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要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搞好特色课程建设,完善实践技术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魏洁;黄政月;谭会恒;许世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青年大学生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 对40例青年大学生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青年大学生心理反应良好,临床痊愈快.结论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心理及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保持呼吸、循环正常是自发性气胸护理措施的重点.
作者:夏平波;曹明霞;张巍;李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血样采血管对全血Cu、Zn、Ca、Mg、Fe五种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0例健康体检成年人,分别用肝素钠抗凝管、EDTA-K2抗凝管和空白真空采血管各留取全血2ml,进行Cu、Zn、Ca、Mg、Fe五种元素测定,以评价不同抗凝管对全血五种元素测定的影响.结果 肝素钠抗凝管和空白管比较各元素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EDTA-K2管与肝素钠管结果比较Cu、Ca、Mg、Fe四种元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Zn元素结果明显增高(P<0.01).结论 EDTA-K2抗凝管对Zn元素测定结果影响很大,所以不能用EDTA-K2抗凝管留取样本进行全血五元素测定.而肝素钠抗凝管与空白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可以推荐使用.
作者:梁廷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剖宫产近期并发症相关因素的探讨,力求预防和减少其发生率.方法 对67例剖宫产近期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中以出血为主,占3.51%;其次为术后发热感染,占2.37%.经手术及保守治疗均治愈.结论 剖宫产对产妇是一种侵入性创伤,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手术者技术水平,选择适当手术时机,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龙艳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动静脉直接穿刺是血液透析患者建立有效血液循环通路的常用措施之一,因此,如何减轻患者直接穿刺时的疼痛,解除动脉痉挛,已成为医务人员关注的课题,我院利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先行局部麻醉后再行动脉穿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阳桂锋;苏跃萍;赵颖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实验探讨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并作初步评价.方法 采取经EDTA-K2真空管抗凝的静脉血高、中、低值标本,参考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有关规定采用XT-1800i对常用指标,从准确度、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各项参数线性变化等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全血样品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变异系数(CV)均<1%.红细胞压积(HCT)的CV为1.47%,血小板(PLT)的CV为2.73%.互染率:WBC、Hb为0,RBC为0.33%,HCT为0.32%,PLT为0.46%.相关性在0.995以上,线性及线性范围较好.结论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具有较高的性能,适宜在基层医院检验科推广使用.
作者:赵卫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高中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即时效果,为制定适宜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百色市祈福高中高一学生实施短期的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用相同的问卷在干预前后随机抽取学生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共发放问卷496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63.20%提高到干预后的77.97%(P<0.0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较干预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在当地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即时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苏蓬勃;李俊;邱玲;韦救;梁建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医用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学好这门课对医学生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尝试口诀教学法,创编教学口诀40多条用于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世稳;黄锁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使用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近5年诊治的49例(56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及激素治疗资料,治疗组(27眼)术后使用曲安奈德及短期口服泼尼松龙;对照组(29眼)单纯口服泼尼松龙.56眼均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分析术后葡萄膜炎复发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6个月,有14眼出现前葡萄膜炎复发,其中治疗组6眼,复发率为22.22%;对照组8眼,复发率为27.5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使用曲安奈德眼部注射治疗,在减少全身使用激素的情况下亦可获得较轻的术后炎症反应、较少的并发症和减少葡萄膜炎的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
作者:阳昇;陈光胜;李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方法 筛选医学生34名,采取团体心理咨询的训练方式,运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16PF)测验和主观评估量表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效果.结果 团体训练后,成员16PF量表和能力改变自我评价表的各项得分前测与后测、追踪测量之间相比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改善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方法 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56例72个病灶,肿瘤直径1.6~6.8cm.应用无杆温冷循环微波治疗仪行肝脏转移瘤MWA治疗.对直径<3cm结节单针插入单点消融,>3cm结节双针插入两点消融,>5cm结节插入3~4针、多点复合消融.术后辅以经化疗泵脐静脉介入化疗.随访观察病灶影像形态表现、血清癌胚抗原(CEA)变化、病人病情缓解率与生存时间.结果 MWA经过均顺利,并发出血2例(3.57%),均保守治愈,无相关死亡.随访率为92.86%(52/56),随访期18~65个月,缓解率为89.29%.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3%、75.00%和44.64%.结论 MWA联合经脐静脉介入化疗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微创局部治疗方案.
作者:张其顺;刘雷;黄世锋;卢海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路径的选择,以减少术后皮肤麻木感及皮下瘀斑的发生.方法 选择甲状腺肿瘤较小的病例33例,内镜下采用胸骨前路径,Trocar直接穿刺到胸骨上窝,分离颈前筋膜进行手术.结果 33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6±13)min,出血量为(68±9)ml,术后均无明显皮下瘀斑及麻木感.结论 此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局部皮肤麻木感及皮下瘀斑的发生.
作者:陆涛;浦涧;汪建初;罗永庠;韦忠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探讨IFI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IFI患者的临床表现、感染部位、真菌学特征及治疗结果,随机分为氟康唑组及伊曲康唑组,每组29例.结果 58例患者均有发热,感染部位以肺部及口腔多见,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及曲霉菌为主.伊曲康唑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氟康唑组(P<0.01).结论 伊曲康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
作者:李云;潘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灵山县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灵山县2005~2008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灵山县共报告肺结核1 094例,发病率为77.49/10万,痰检阳性率为44.63%;2006年报告肺结核1 255例,发病率为88.97/10万,痰检阳性率为34.48%.2007年报告肺结核1303例,发病率为90.76/10万,痰检阳性率为33.61%;2008年报告肺结核1 072例,发病率为72.80/10万,痰检阳性率为33.30%;地区分布不均衡,发病率高是丰塘镇,为239.08/10万,其次是平山镇,为177.06/10万.发病率低是陆屋镇,为36.35/10万.3~10月登记的病例较高,其中以5月份为显著共有447例,占9.46% (447/4 724).1月份登记的病例少为283例,占5.99%.年龄分布主要在壮年组(20~69岁),占发病总数的80.44%;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568∶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2.19%(4 355/4 724).结论 应加强广西灵山县农村地区,特别是劳动力人群的肺结核防治工作,采用现代肺结核病控制技术,控制肺结核病疫情.
作者:邓肖英;李齐芳;龚明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对脑卒中患者住院过程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对一定时间段内一定数量的住院脑卒中患者潜在或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找出原因后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结果 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知识掌握度明显提高,病人发生跌倒、意外拔管等安全隐患明显减少,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 护理安全隐患存在于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不同的疾病侧重点不同,针对不同专科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保障临床护理安全.
作者:俞爱红;袁婉欢;兰丽梅;谢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没有备血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对失血性休克病人实施手术抢救.方法 采用限制性输液方法,结合多巴胺的调节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32~6.65kPa,紧急实施确定性手术,控制活动性出血.结果 34例休克病人经过2h左右的抢救、手术的彻底止血后,休克症状很快改善,无一例出现DIC、肾功能衰竭,或输液过多过快引起肺水肿、脑水肿、黏膜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现象,34例病人按正常手术预期拆线出院.结论 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彻底止血前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 结合多巴胺的调节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32~6.65kPa,紧急实施确定性手术,控制活动性出血,可减少出血量,减轻酸中毒,避免过分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休克期组织器官的灌注和氧供,提高早期成活率,减少创伤后期的并发症,术后康复好.
作者:韦湛影;严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816例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816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类型及好发年龄:①以单纯性增生多见,共719例(88.11%),复杂性增生50例(6.13%),单纯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3例(0.37%),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44例(5.39%);②以围绝经期多见,40岁以上共675例,占82.72%.结论 子宫内膜增生症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诊刮标本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及分类的方法.单纯性增生及复杂性增生可用孕激素保守治疗,不典型增生除有生育要求外,建议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庞朗;韦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经皮肾镜碎石术是肾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传统的经皮肾镜手术多采用俯卧位,此体位在摆放时比较难摆,患者肢体容易受压,而且需要全麻,给麻醉观察也带来不便,2008年1月~12月我们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采用斜仰卧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梁柳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病理所见及诊断方法,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预后良好,随诊无复发.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的发现依赖于B超、CT、MRI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的唯一办法.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作者:胡碧清;阳桂丽;廖芝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13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50例正常人进行SF测定.结果 乳腺癌术后未复发组SF含量为(79±63)μg/L,与正常对照组(69±65)μg/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局部转移组及术后复发局部伴内脏/骨转移组SF含量分别为(183±156)μg/L和(312±155)μ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乳腺癌患者病情越接近晚期,SF含量越高.结论 SF测定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监测疗效、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露;张木坤;余小青;张逸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