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错误分析理论在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侯芬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
摘要:在大学外语教学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其终目的之一,写作则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近年来所授民族院校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几个年级本科班学生平时作业情况看,学生的习作错误类型较多,频率较大,鉴于此,笔者将利用错误分析理论,分析学生习作中不同的错误类型,探索其错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经皮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提高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质量.方法 观察325例施行PCNL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护理对策.结果 在325例PCNL手术患者中,有2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出血10例,严重感染4例,结肠穿伤3例,肾造瘘管脱落1例,腹腔积液2例.20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都被及时发现,除1例病情进展迅速,发生感染性休克致DIC死亡外,其余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PCNL虽属微创手术,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术中术后大出血、术后感染、残留结石等是PCNL较常见的并发症,加强对PCNL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吕海凤;谢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神经血管解剖关系.方法 应用3D-TOF及3D-FIESTA序列对73例临床疑诊三叉神经痛患者检查.结果 患侧血管压迫或接触三叉神经58例,未见明显血管压迫及接触的15例.结论 磁共振3D-TOF及3D-FIESTA序列检查能显示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关系,对三叉神经痛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旭;孟宪平;姜岐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药物性皮炎的治疗现况

    药物既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也可引起副作用或不良反应.药物性皮炎就是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的一种形式,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一般认为与过敏反应有关,机制为:有些药物是大分子物质,可直接导致过敏反应而发生药疹;有些药物形成具有抗原性的完全抗原,而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的过敏反应,形成药疹.近年来随着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随之产生的药物反应也逐渐增多,引起多种类型的皮肤黏膜反应[1].

    作者:樊仲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床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联系密切,是一门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其内容繁杂、琐碎,各章节框架相似,缺乏新意.如不重视课堂授课内容的设计和充实,照本宣科,必将会影响教学效果,造成学生不重视、不爱学、学不懂等结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与临床实际的沟通,在教学中,教员往往会结合一些临床病例进行讲解.恰当选择和合理应用病例,既加强了学生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为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又充实了教学内容,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收效甚微[1].然而随着医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不断膨胀,新课程不断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以很大兴趣去获得知识,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医学教育改革面临的课题[2].

    作者:刘芳;黄衍强;陈源红;李晓华;黄小凤;韦红玉;杨珊;唐华英;韦连登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9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及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96例发生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医原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与经验不足、缺乏责任心、管理制度不严、缺少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等有关.结论 大部分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医护人员应增强风险意识,杜绝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的发生.口腔颌面外科医原性疾病重在预防.

    作者:黄宏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Nd:YAG 激光治疗人工晶体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护理

    目的 探讨Nd:YAG 激光以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用Nd:YAG 激光对50例(50眼)后发障病人进行治疗,随机将病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均给予术前、术后的生理、心理及眼部的综合护理.A组为散瞳后行激光治疗,B组为不散瞳直接行激光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50只眼Nd:YAG 激光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B组术后较A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采用不散瞳直接行Nd:YAG 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障操作简易、安全、有效.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好医生,术后定期复诊及随访,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安全性及配合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用2万u尿激酶加入0.9% NS 100ml中输液泵静脉输入,1h滴完,每天1次,连用3~5天.结果 治愈18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未愈2例.结论 精心护理及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宋宾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宫颈MDA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9例患者平均年龄51.3岁,临床特征以液性白带增多及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体征宫颈肥大和(或)宫颈糜烂.9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病理活检确诊4例,术中快速病检确诊3例,7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余2例分别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和筋膜外子宫切除,1例保留双卵巢,术后6例辅予同步放化疗,2例未做后续治疗,1例失访,随访期8~60个月,3例分别于8、15、18个月死亡,5例至2007年8月仍存活,分别为术后10、18、25、30、60个月.结论 宫颈MDA扩散早、预后差,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可改善其预后,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上应与重度宫颈炎症及腺体增生鉴别.

    作者:蒙金华;郑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慢性荨麻疹425例变应原皮肤点刺测试分析

    变应原皮肤点刺测试(简称SPT)为近年来国际变态反应界采用的主要诊断方法,其方法简单、特异性高、方便安全、广泛应用于临床.笔者总结我院2008年7月~2010年2月慢性荨麻疹425例SPT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作者:班丽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3例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女性胃癌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方法 对23例青年女性(≤35岁)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已婚生育后妇女多见,占82.61%;病程较短,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转移早,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大多数为分化差的弥漫型,常见皮革胃,以胃窦部溃疡型多见.结论 青年女性胃癌多数为分化差的溃疡型及弥漫型,黏液腺癌、低分化癌多,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早诊断、早治疗.另外,青年女性胃癌与女性雌激素水平增高有一定关系.

    作者:张景英;傅文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白内障小切口粘弹剂注射娩核法与传统晶状体线环圈套娩核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粘弹剂法进行白内障娩核和传统娩核法的异同及其优缺点.方法 选取50~80岁白内障病例共182眼(均为右眼)随机分两组,实验组92眼,注射粘弹剂法进行白内障娩核;对照组90眼,传统晶状体线环圈套娩核.结果 实验组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注射粘弹剂法进行白内障娩核,能有效保护晶状体后囊膜,可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进行推广.

    作者:覃瑞;马文豪;黄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顽固性气胸胸膜腔闭式引流加药物灌注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灌注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例顽固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加高渗萄糖胸膜腔灌注治疗.结果 13例气胸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胸腔内灌注50%葡萄糖治疗顽固性气胸效果显著.

    作者:林国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30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根据不同伤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5例(83.33%)回植皮肤全部存活,5例出现局灶性感染坏死,用邮票状游离植皮后均愈合.术后27例功能恢复满意.随访期间愈合后的肢体恢复较好,无皮肤功能障碍.关节伸屈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患者伤情选择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案,并重视术后的处理,回植皮肤成活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覃秋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6例体会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方法及体会.方法 对56例12个月~7岁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外环体表投影处顺皮肤皱纹做一1.5cm横切口,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结果 全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0.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3.5天,并发皮下血肿3例,经随访3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美观、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周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彩超检查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改变和意义.方法 对92例临床确诊的脑梗塞患者和83例临床确诊无脑梗塞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脑梗塞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发生率(78.26%)明显高于对照组(19.28%),P<0.01.不同部位及年龄段斑块发生情况:左侧多于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干>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起始段;且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颈动脉病变与脑梗塞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测和治疗脑梗塞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有弟;刘俊;农小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宣肺平喘汤治疗儿童哮喘64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宣肺平喘汤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12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使用必可酮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宣肺平喘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宣肺平喘汤对儿童哮喘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豁痰止咳、宣肺平喘作用,可明显缩短疗程.

    作者:刘光武;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盐酸丁咯地尔配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初步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应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并确诊为VBI的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葛根素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丁咯地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9%,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盐酸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VBI患者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靖华;何长科;覃立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讨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重要后续课程的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学专业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

    作者:潘光玉;黄祖良;廖献就;韦国锋;黄世稳;陆海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如何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医学微生物学>是全面涉及临床应用知识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医学生由基础学科到临床学科的重要桥梁[1].因此,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培养当代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基础学科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作者:黄衍强;黄小凤;韦连登;韦红玉;李晓华;陈源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情境教学法在外科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1].我们针对外科年轻护士临床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将平时训练的操作技能灵活运用在患者身上的特点,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临床实践,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普外科收治的患者涉及病种多、急诊多,且大多为手术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实施抢救多,应急处置频繁,因此对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要求高.而年轻护士在遇到急诊患者、危重患者、突发事件等应急情况时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不知如何处置.我科从2008年起运用情境教学法对年轻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进行培训,收效明显.

    作者:李一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