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刘芳;黄衍强;陈源红;李晓华;黄小凤;韦红玉;杨珊;唐华英;韦连登

关键词:微生物学, 教学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联系密切,是一门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其内容繁杂、琐碎,各章节框架相似,缺乏新意.如不重视课堂授课内容的设计和充实,照本宣科,必将会影响教学效果,造成学生不重视、不爱学、学不懂等结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与临床实际的沟通,在教学中,教员往往会结合一些临床病例进行讲解.恰当选择和合理应用病例,既加强了学生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为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又充实了教学内容,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收效甚微[1].然而随着医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不断膨胀,新课程不断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以很大兴趣去获得知识,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医学教育改革面临的课题[2].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宫颈MDA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9例患者平均年龄51.3岁,临床特征以液性白带增多及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体征宫颈肥大和(或)宫颈糜烂.9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病理活检确诊4例,术中快速病检确诊3例,7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余2例分别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和筋膜外子宫切除,1例保留双卵巢,术后6例辅予同步放化疗,2例未做后续治疗,1例失访,随访期8~60个月,3例分别于8、15、18个月死亡,5例至2007年8月仍存活,分别为术后10、18、25、30、60个月.结论 宫颈MDA扩散早、预后差,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可改善其预后,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上应与重度宫颈炎症及腺体增生鉴别.

    作者:蒙金华;郑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错误分析理论在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在大学外语教学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其终目的之一,写作则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近年来所授民族院校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几个年级本科班学生平时作业情况看,学生的习作错误类型较多,频率较大,鉴于此,笔者将利用错误分析理论,分析学生习作中不同的错误类型,探索其错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侯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情境教学法在外科护士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1].我们针对外科年轻护士临床工作经验不足,缺乏将平时训练的操作技能灵活运用在患者身上的特点,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临床实践,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普外科收治的患者涉及病种多、急诊多,且大多为手术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实施抢救多,应急处置频繁,因此对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要求高.而年轻护士在遇到急诊患者、危重患者、突发事件等应急情况时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不知如何处置.我科从2008年起运用情境教学法对年轻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进行培训,收效明显.

    作者:李一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孤立肾肾结石9例报告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9例.结果 结石完全清除,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基层医院利用PCNL治疗中等体积、无严重并发症孤立肾肾结石方法可行.

    作者:颜耀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3例青年女性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青年女性胃癌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病理特点.方法 对23例青年女性(≤35岁)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已婚生育后妇女多见,占82.61%;病程较短,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转移早,手术切除率低;预后较差;大多数为分化差的弥漫型,常见皮革胃,以胃窦部溃疡型多见.结论 青年女性胃癌多数为分化差的溃疡型及弥漫型,黏液腺癌、低分化癌多,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早诊断、早治疗.另外,青年女性胃癌与女性雌激素水平增高有一定关系.

    作者:张景英;傅文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三维超声诊断在胎儿颜面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在产前胎儿颜面、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2 780例孕妇进行三维超声检查,应用三维超声明确胎儿颜面、肢体的诊断,存储图像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并与产后或引产后结果相比较.结果 2 780例孕妇中检出18例胎儿有颜面、肢体畸形,其中孕妇产前三维超声准确诊断15例,诊断不全2例,漏诊1例.本组产前三维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4.44%,漏诊率为5.56%.上述胎儿畸形中,实时三维超声成像对于唇裂、四肢畸形均可清晰而直观地显示.结论 实时动态三维超声形象直观,可从任何切面和任何方位显示胎儿畸形结构和病变部位,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胎儿颜面、肢体畸形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在产前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王冰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护理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WOLF-狼牌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18例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护理方法.结果 18例中,合并后尿道结石2例,膀胱结石3例,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均一次碎石成功.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效果确切,创伤小,是治疗小儿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理想方法.而耐心、全面的术前宣教,术后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彭先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以新月体肾炎为表现的Castleman病2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对Castleman病肾脏损害的认识.方法 对2例以新月体肾炎为表现的Castleman病进行病例分析,并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 2例新月体肾炎患者为多中心型、浆细胞型Castleman病,主要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贫血、蛋白尿、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低白蛋白血症和肾功能损害,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治疗后肾功能恢复,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有改善,但仍须行维持性肾替代治疗.结论 Castleman病引起新月体肾炎较少见,极易漏诊,临床上如遇肾损伤伴浅表淋巴结肿大病例,应尽早行淋巴结活检,以期能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王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白内障48例(53眼)患者,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患者术后视力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3天、1周、1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39眼(73.58%)、43眼(81.13%)、46眼(86.79%),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前房少量积血、葡萄膜炎,无处理或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无虹膜损伤、晶状体偏离或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视力恢复快,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佛山本地和外来人群慢性HBV感染者合并血吸虫感染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佛山本地和外来人群中慢性HBV感染患者合并血吸虫感染状况.方法 对116例来自血吸虫流行区、非流行区和佛山本地慢性HBV感染患者检测血清HBV指标、血吸虫循环抗原(cAg)或粪便虫卵、孵出毛蚴检测.结果 116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吸虫阳性率为4.31%(5/116).流行区组血吸虫阳性率高于佛山本地组和非流行区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合并血吸虫病组肝功异常率比未合并组高(P<0.05).结论 佛山慢性HBV感染合并血吸虫病为输入性病例,有导致本地疫情反复的潜在危险,合并感染患者较单纯慢性HBV感染者易导致肝损害.

    作者:卢又瑛;孟要武;黄齐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网络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影响的问卷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民族医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行为特征及所受影响,为有针对性寻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月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在校生采用随机抽样、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8份.样本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9.94%;来自贫困农村家庭占68.02%.结果 学生平均网龄约为4年;80.97%极少上网;上网娱乐占66.09%,用于学习仅占4.45%;51.01%表示网络对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83.00%表示对网络有不同程度的依赖.结论 大学生的来源构成及家庭经济状况与其上网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生活娱乐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已越来越大,不良上网行为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日趋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上网行为的教育、引导与监管,通过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力.

    作者:黄世稳;黄乙静;杨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114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HZ)的方法.方法 采用中药、拔火罐、穴位注射及西药抗病毒、镇痛、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 共114例患者,治愈90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缩短HZ病程,减轻后遗神经痛.

    作者:林仁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浅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是否优于中低温治疗和未使用低温治疗.方法 对14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浅低温治疗组50例),对照组Ⅰ(中低温治疗组49例),对照组Ⅱ(未使用低温治疗组49例).将三组病人的疗效、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良好率(56%)明显高于对照组Ⅱ(26.53%),P<0.01,稍高于对照组Ⅰ(46.94%),P>0.05;对照组Ⅰ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Ⅱ(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50%)比对照组Ⅰ(85.71%)明显减少(P<0.01),略低于对照组Ⅱ(63.27%),但P>0.05.结论 浅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凌英;黄纯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体外循环相关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心内直视手术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随着CPB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提高,CPB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在逐步下降.但CPB术后相关性肺损伤仍时有发生,是目前心内直视手术的重要并发症之一.CPB心内直视手术后,不少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肺损伤,其中多数表现为亚临床症状的功能性改变,无明显临床症状,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只有大约0.4%~1.7%的患者表现为ARDS,但病死率却高达40%~60%[1].近年来,对于CPB相关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涌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两种补救性ICSI在常规体外受精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不受精及受精率低的情况下,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进行补救后获得胚胎移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IVF周期中发生完全不受精及受精率<30%的病例97个周期,其中57个周期行晚期补救ICSI,40个周期行早期补救ICSI,两种补救ICSI在完全不受精组和受精率低组中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在不受精组中,早期补救的2PN受精率、种植率和妊娠率分别为69.44%、28.00%、30.77%,明显高于晚期补救ICSI的56.23%、1.00%、2.50%(P<0.05或P<0.01),在低受精率组中两者的累计妊娠率、种植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冷冻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早期补救ICSI较晚期ICSI的2PN受精率、胚胎种植率高,能更好地改善补救ICSI 的妊娠结局.

    作者:唐永梅;韦继红;牟联俊;韦立红;姚春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靶向趋化因子受体5短肽的筛选及活性初步分析

    目的 筛选人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亲和短肽.方法 采用噬菌体十二肽库对稳定表达CCR5的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CHO/CCR5)进行筛选,得到30个阳性克隆,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发现其中17个克隆含有AFDWTFVPSLIL基序.结果 含有该序列的噬菌体和合成肽AFDWTFVPSLIL能阻止单克隆抗体2D7与CHO/CCR5细胞的结合;并能竞争性地抑制RANTES对CHO/CCR5细胞的结合.结论 小分子肽AFDWTFVPSLIL能特异性地结合CCR5,并有可能成为CCR5的拮抗剂.

    作者:谢惠芳;谭志军;邓霞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经皮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经皮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提高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质量.方法 观察325例施行PCNL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护理对策.结果 在325例PCNL手术患者中,有2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出血10例,严重感染4例,结肠穿伤3例,肾造瘘管脱落1例,腹腔积液2例.20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都被及时发现,除1例病情进展迅速,发生感染性休克致DIC死亡外,其余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PCNL虽属微创手术,但也存在一定风险,术中术后大出血、术后感染、残留结石等是PCNL较常见的并发症,加强对PCNL术后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吕海凤;谢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白内障小切口粘弹剂注射娩核法与传统晶状体线环圈套娩核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粘弹剂法进行白内障娩核和传统娩核法的异同及其优缺点.方法 选取50~80岁白内障病例共182眼(均为右眼)随机分两组,实验组92眼,注射粘弹剂法进行白内障娩核;对照组90眼,传统晶状体线环圈套娩核.结果 实验组后囊膜破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角膜散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注射粘弹剂法进行白内障娩核,能有效保护晶状体后囊膜,可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进行推广.

    作者:覃瑞;马文豪;黄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Nd:YAG 激光治疗人工晶体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护理

    目的 探讨Nd:YAG 激光以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简称后发障)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用Nd:YAG 激光对50例(50眼)后发障病人进行治疗,随机将病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病人均给予术前、术后的生理、心理及眼部的综合护理.A组为散瞳后行激光治疗,B组为不散瞳直接行激光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50只眼Nd:YAG 激光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B组术后较A组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采用不散瞳直接行Nd:YAG 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障操作简易、安全、有效.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好医生,术后定期复诊及随访,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1例脑室出血患者,均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脑室引流时间为6.5天.围手术期存活率占90.48%,术后7天内头颅CT复查显示12例脑室血肿基本排除干净,术后无颅内感染、脑积水及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微创侧脑室引流配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效果确切,可作为治疗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江廷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