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李安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晶体植入, 眼内
摘要:目的 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白内障48例(53眼)患者,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患者术后视力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3天、1周、1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39眼(73.58%)、43眼(81.13%)、46眼(86.79%),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前房少量积血、葡萄膜炎,无处理或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无虹膜损伤、晶状体偏离或继发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视力恢复快,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在临床推广.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顽固性气胸胸膜腔闭式引流加药物灌注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药物灌注治疗顽固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例顽固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加高渗萄糖胸膜腔灌注治疗.结果 13例气胸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胸腔内灌注50%葡萄糖治疗顽固性气胸效果显著.

    作者:林国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巴胺、硝酸甘油、酚妥拉明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多巴胺、硝酸甘油、酚妥拉明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1例)和治疗组(121例),对照组合理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结果 经过7~10天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4%,对照组为59.5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多巴胺、硝酸甘油、酚妥拉明联用治疗顽固性心衰效果显著,方便易行,安全度高.

    作者:任桂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灵山县药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加强药品从业人员管理.方法 对灵山县485名药品从业人员根据标准方法进行7个项目的健康检查.结果 2009年共对485名药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38人查出相关疾病,检出率为7.84%,共检出22人患不宜从事药品行业的相关疾病,检出率为4.54%.结论 加强药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非常重要,及时调离不符国家健康要求的药品从业人员,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肖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学生焦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医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医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基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对方式问卷(CSQ)对分层随机抽取的1 112名学生进行焦虑情绪的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医学生焦虑得分为(42.82±9.26),不同年级、民族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各影响因素对焦虑评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及应对方式问卷(CSQ)中的解决问题、自责、幻想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 应对不同群体的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引导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焦虑情绪的发生.

    作者:苏蓬勃;韦振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床输血不规范行为分析及对策

    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一些不规范行为而影响到输血的安全治疗效果,甚至直接危及患者健康,稍有不慎将可能发生无法弥补的过失.笔者针对临床输血过程中一些常见的不规范操作行为所致的后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覃益康;骆伟娟;韦常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胃镜下诊断的7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6例,以垂体后叶素0.2~0.4u/min,加酚妥拉明10~30μg/min持续静脉滴注.B组38例,以垂体后叶素0.2~0.4u/min静脉滴注.两组止血后剂量均减半,持续用药2天.结果 A组止血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B组(52.6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78%)也低于B组(84.21%),P<0.01.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良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陆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白血病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AL患者化疗前(化疗前组)、化疗后完全缓解者(完全缓解组)、缓解后复发者(复发组)的LD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化疗前组、复发组LDH水平较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P<0.01),而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的LD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LDH水平变化有助于观察AL的疗效及判断预后.

    作者:李云;潘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疑似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52例在发热门诊留察期的管理与护理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不同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卫生部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随着甲型H1N1流感反复流行,重症病例日趋增多,重危病例、死亡病例不断发生,早期识别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是减少甲型H1N1流感疫情危害的关键[2].我院2009年12月3日~2010年1月25日,共截至留察室疑似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52例.

    作者:陈叶香;陈秀萍;徐舒;袁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8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2001~2008年平果县人民医院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 回顾平果县人民医院8年来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1年为15.31%,2008年为38.38%;②剖宫产指征有明显的变化,2001~2004年剖宫产指征难产为第一位,而近4年来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主要是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增多所致,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同时保障母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黄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结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结合灯盏花素组(观察组)与单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5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能明显改善DPN的症状、体征,又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鹏飞;林桂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后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给予出院后的脑出血患者专科延续性护理,减少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率.方法 对50例脑出血出院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每组25例.实验组由专科护士采用电话回访、网络交流、预约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康复训练及心理辅导.对照组则由护士定期进行一般常规回访.结果 实验组患者无并发症及意外发生,对照组2例失去联系,5例发生不同程度意外和并发症.结论 专科延续性护理有助于脑出血患者在出院后进一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并可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作者:潘文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人文医学课程的发展空间:基于右江民族医学院的个案研究

    医学院校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课程表述了科学与人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对立.拓展人文医学课程的发展空间,一是要将人文社会科学通识教育课程转化为人文医学课程,二是对医学课程进行整合并渗透人文精神.人文医学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重在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黄理泰;王华生;左伟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进展

    现代外科手术除了对技术严格要求外,还要讲究微创,将患者身心之痛若降至低,作为腔镜代表的腹腔镜,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腹腔粘连少、无碍美观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它对妇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传统思维进行了挑战.腹腔镜手术已成功地替代了许多传统的开腹手术,也将会扩大适应证,拓宽范围至某些更高难度的手术.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心电图完全恢复正常34例,占85.00%;对照组完全恢复正常24例,占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观察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效果确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湘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D4+、病毒载量检测对HAART联合中药治疗艾滋病效果观察的作用研究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以免疫损害和感染为重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是人类医学上大规模的流行病,传染性极强,病死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治疗艾滋病病人和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已刻不容缓.

    作者:梁娟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谈如何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医学微生物学>是全面涉及临床应用知识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医学生由基础学科到临床学科的重要桥梁[1].因此,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培养当代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基础学科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作者:黄衍强;黄小凤;韦连登;韦红玉;李晓华;陈源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时期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学风建设问题及对策

    学风即学校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精神力量,无时无刻都在对学生起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激励学生奋发刻苦,健康成长.学风建设是高等院校常新和永恒的话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医学院校的学风建设是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医务工作者这一特殊群体提出的要求[1].<护士条例>出台后,医院对护士需求量增大,随着我校不断扩大对护生招生规模,给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学风建设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

    作者:欧融;黄上峰;王子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宫颈微偏腺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DA)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宫颈MDA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9例患者平均年龄51.3岁,临床特征以液性白带增多及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体征宫颈肥大和(或)宫颈糜烂.9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病理活检确诊4例,术中快速病检确诊3例,7例行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余2例分别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和筋膜外子宫切除,1例保留双卵巢,术后6例辅予同步放化疗,2例未做后续治疗,1例失访,随访期8~60个月,3例分别于8、15、18个月死亡,5例至2007年8月仍存活,分别为术后10、18、25、30、60个月.结论 宫颈MDA扩散早、预后差,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可改善其预后,在临床及病理诊断上应与重度宫颈炎症及腺体增生鉴别.

    作者:蒙金华;郑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百色市2005~2009年住院患者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分析

    目的 了解近五年来百色市住院患者恶性肿瘤构成,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CD-10疾病分类方法,以主要诊断为主,收集整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百色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经确诊住院治疗的所有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运用PSS11.0和EXCEL 软件对住院病人(列前十位的恶性肿瘤患者)按住院构成比、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住院构成比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前三位的是肝癌、肺癌、鼻咽癌,三种恶性肿瘤患者共占了32.14%.高发组在51岁~年龄组患者多,共3 293人次,男性与女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提高民众防癌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政府加大对环境污染监管力度,能降低肿瘤的发病率.

    作者:杨琴;覃碧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国内关于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方法分析

    颅脑损伤目前仍是病死率较高的一类外伤性疾病.导致这类伤害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原发性脑干损伤、脑疝晚期并脑干功能衰竭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所致[1].以原发性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严重脑挫裂伤和颅内高压等病死率高[2].还有人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不同死亡时间与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早期死亡主要是与GCS 计分低,原发性脑干损伤及难以控制的高颅压有关;中期主要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及严重的并发症;晚期主要死于长期的慢性消耗衰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死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如何提高其救治成功率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重要课题[3].

    作者:雷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