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色市2005~2009年住院患者恶性肿瘤疾病构成分析

杨琴;覃碧玲

关键词:住院病人, 肿瘤, 流行病学, 数据收集
摘要:目的 了解近五年来百色市住院患者恶性肿瘤构成,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ICD-10疾病分类方法,以主要诊断为主,收集整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百色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经确诊住院治疗的所有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运用PSS11.0和EXCEL 软件对住院病人(列前十位的恶性肿瘤患者)按住院构成比、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每年以10%~15%的速度递增,住院构成比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前三位的是肝癌、肺癌、鼻咽癌,三种恶性肿瘤患者共占了32.14%.高发组在51岁~年龄组患者多,共3 293人次,男性与女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提高民众防癌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政府加大对环境污染监管力度,能降低肿瘤的发病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灵山县药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加强药品从业人员管理.方法 对灵山县485名药品从业人员根据标准方法进行7个项目的健康检查.结果 2009年共对485名药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38人查出相关疾病,检出率为7.84%,共检出22人患不宜从事药品行业的相关疾病,检出率为4.54%.结论 加强药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工作非常重要,及时调离不符国家健康要求的药品从业人员,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肖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咽冲洗对鼻咽癌放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鼻咽冲洗对鼻咽癌放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68例行鼻咽冲洗的住院鼻咽癌患者与60例未行鼻咽冲洗的门诊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行鼻咽冲洗组鼻窦炎、鼻腔粘连发生率少于未冲洗组,其中有鼻腔侵犯患者鼻窦炎、鼻腔粘连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鼻腔侵犯患者,近期疗效优于未冲洗组,复发率低于未冲洗组(P<0.01或P<0.05).鼻咽冲洗组5年存活率高于未冲洗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鼻咽冲洗能减少放疗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应做为鼻咽癌放疗的常规处理方法之一.

    作者:何林;陈松;余新文;蒙创燕;甘春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情感介入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情感介入是指设身处地地站在病人角度考虑问题,对病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需求给予同情、理解和帮助.

    作者:伍剑辉;谢鸿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白血病乳酸脱氢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病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AL患者化疗前(化疗前组)、化疗后完全缓解者(完全缓解组)、缓解后复发者(复发组)的LDH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化疗前组、复发组LDH水平较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P<0.01),而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的LD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动态监测血清LDH水平变化有助于观察AL的疗效及判断预后.

    作者:李云;潘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DHS与PFN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DHS)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DHS钉内固定(DHS组,34例)和PFNA钉内固定(PFNA组,25例)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其进行随访10~24个月.结果 两组无死亡病例,DHS组术后优良率为88.24%,PFNA组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DHS组并发症发生率(20.59%)与PFNA组(4.00%)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PFNA组术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DHS组(P<0.01).结论 充分的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能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谭海涛;江建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错误分析理论在民族院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在大学外语教学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其终目的之一,写作则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近年来所授民族院校护理专业(英语方向)几个年级本科班学生平时作业情况看,学生的习作错误类型较多,频率较大,鉴于此,笔者将利用错误分析理论,分析学生习作中不同的错误类型,探索其错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侯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114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HZ)的方法.方法 采用中药、拔火罐、穴位注射及西药抗病毒、镇痛、增强免疫力等多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结果 共114例患者,治愈90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缩短HZ病程,减轻后遗神经痛.

    作者:林仁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4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切除手术(VATS组)26例和传统经胸骨正中切口开胸手术(开胸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VATS组术中出血量比开胸组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比开胸组缩短(P均<0.01).结论 VATS同样可取得与传统开胸切除术的清除效果,且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作为原发性纵隔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邓海青;杜正隆;钟齐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关于非医学影像专业开设《人体断面解剖学》课程的探讨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以及B超、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逐渐意识到人体断面解剖学(Sectional human anatomy)的重要性.人体断面解剖学是利用新兴影像技术进行诊断的形态学基础.通过对连续断面的观察,获得或重建病变组织或器官的三维立体空间形态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位置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真实、确切的影像资料.

    作者:钟斌;浦洪琴;黄秀峰;黄昌盛;黄何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进展

    现代外科手术除了对技术严格要求外,还要讲究微创,将患者身心之痛若降至低,作为腔镜代表的腹腔镜,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腹腔粘连少、无碍美观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它对妇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传统思维进行了挑战.腹腔镜手术已成功地替代了许多传统的开腹手术,也将会扩大适应证,拓宽范围至某些更高难度的手术.

    作者:张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国产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了解国产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65例距肛缘4~8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国产双吻合器施行保肛手术治疗.结果 6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吻合满意,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4.62%),吻合口狭窄1例(1.54%).结论 国产吻合器、缝合器能满足低位直肠癌的手术要求,对比进口器械,费用低廉,可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唐复聪;朱刚健;黄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30例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根据不同伤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5例(83.33%)回植皮肤全部存活,5例出现局灶性感染坏死,用邮票状游离植皮后均愈合.术后27例功能恢复满意.随访期间愈合后的肢体恢复较好,无皮肤功能障碍.关节伸屈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根据患者伤情选择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治疗方案,并重视术后的处理,回植皮肤成活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覃秋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浅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浅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是否优于中低温治疗和未使用低温治疗.方法 对14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浅低温治疗组50例),对照组Ⅰ(中低温治疗组49例),对照组Ⅱ(未使用低温治疗组49例).将三组病人的疗效、并发症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良好率(56%)明显高于对照组Ⅱ(26.53%),P<0.01,稍高于对照组Ⅰ(46.94%),P>0.05;对照组Ⅰ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Ⅱ(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50%)比对照组Ⅰ(85.71%)明显减少(P<0.01),略低于对照组Ⅱ(63.27%),但P>0.05.结论 浅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凌英;黄纯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床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

    医学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和感染性疾病联系密切,是一门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其内容繁杂、琐碎,各章节框架相似,缺乏新意.如不重视课堂授课内容的设计和充实,照本宣科,必将会影响教学效果,造成学生不重视、不爱学、学不懂等结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与临床实际的沟通,在教学中,教员往往会结合一些临床病例进行讲解.恰当选择和合理应用病例,既加强了学生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为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又充实了教学内容,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收效甚微[1].然而随着医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不断膨胀,新课程不断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以很大兴趣去获得知识,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医学教育改革面临的课题[2].

    作者:刘芳;黄衍强;陈源红;李晓华;黄小凤;韦红玉;杨珊;唐华英;韦连登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网络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影响的问卷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民族医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行为特征及所受影响,为有针对性寻找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1月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在校生采用随机抽样、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8份.样本中少数民族学生占69.94%;来自贫困农村家庭占68.02%.结果 学生平均网龄约为4年;80.97%极少上网;上网娱乐占66.09%,用于学习仅占4.45%;51.01%表示网络对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83.00%表示对网络有不同程度的依赖.结论 大学生的来源构成及家庭经济状况与其上网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生活娱乐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已越来越大,不良上网行为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日趋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上网行为的教育、引导与监管,通过兴利除弊,充分发挥网络对民族医科院校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力.

    作者:黄世稳;黄乙静;杨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疑似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52例在发热门诊留察期的管理与护理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因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种疾病不同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迅速、传染性强.卫生部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随着甲型H1N1流感反复流行,重症病例日趋增多,重危病例、死亡病例不断发生,早期识别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是减少甲型H1N1流感疫情危害的关键[2].我院2009年12月3日~2010年1月25日,共截至留察室疑似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52例.

    作者:陈叶香;陈秀萍;徐舒;袁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39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9例闭合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B超、CT、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分别为37例(94.87%)、28例(71.79%)、6例(15.38%).保守治疗32例(82.05%);手术治疗7例(17.95%),其中保肾手术4例.治愈38例(97.44%),死亡1例(2.56%),为肾蒂断裂死于术中.结论 以B超检查为基础,CT检查对肾脏的形态、肾脏损伤的程度及肾周血肿更能准确发现,同时还能了解对侧肾脏及腹腔其它脏器的情况,是诊断肾脏损伤的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IVU是伤后早期常用的检查,大剂量IVU可获得良好效果,可了解肾功能及有无尿外渗情况,对判断肾损伤程度和可否行肾切除具有重要意义.合理保肾是闭合性肾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梁英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对维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30例≥60岁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并发症降低.结论 加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蒋红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药物性皮炎的治疗现况

    药物既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也可引起副作用或不良反应.药物性皮炎就是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的一种形式,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一般认为与过敏反应有关,机制为:有些药物是大分子物质,可直接导致过敏反应而发生药疹;有些药物形成具有抗原性的完全抗原,而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的过敏反应,形成药疹.近年来随着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随之产生的药物反应也逐渐增多,引起多种类型的皮肤黏膜反应[1].

    作者:樊仲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缺氧复氧性损伤对培养海马细胞ICAM-1表达影响及银信达莫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缺氧复氧性损伤对培养海马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影响及银信达莫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分设正常条件培养组、单纯缺氧复氧组(HR)、缺氧复氧+银信达莫组,于缺氧1h后复氧6h,测定海马细胞ICAM-1表达水平及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苷肽(GSH)水平.结果 海马细胞缺氧复氧刺激时,ICAM-1蛋白质表达、[Ca2+]i和MDA均有显著增加,而SOD、GSH、NOS明显下降;银信达莫可明显改善缺氧复氧性海马细胞ICAM-1的表达和MDA、[Ca2+]i超载增高的程度以及SOD、GSH、NOS下降程度.结论 海马细胞缺氧复氧通过直接或间接激活ICAM-1引起细胞损伤,但钙超载、氧自由基和NOS系统也共同参与了缺氧复氧性损伤.银信达莫通过直接或间接抑制上述各系统而达到减轻缺氧复氧性损伤.

    作者:顾建军;高广忠;鲁峻;张勤;蒋霖;刘小星;王小林;殷荣建;尹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