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张敏莉;李光宗

关键词:急性肺水肿, 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摘要:目的 探讨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发生机制、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1月-2013年1月,妇科腹腔镜术后发生的5例围术期肺水肿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救治经过,对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发生机制、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4例经积极常规药物抢救处理,1例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用药同时果断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全部抢救成功.结论 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后急性肺水肿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很快得到良好控制,对重度肺水肿患者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重症急性肺水肿发作的有效措施,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2011年度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第一部分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情况

    1 背景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根据卫生部妇社司关于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项目的总体思路,引导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健康发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自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8年组织开展了对前一年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营运状况监测(简称机构监测)调查工作.机构监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全国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相关信息的网络报告,建立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数据库,动态掌握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自身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信息,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持续的信息支持.至201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0余所妇幼保健机构参与了监测,现对监测数据的概括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长葛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60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和观察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每组各8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期妊娠反复丢失低分子肝素治疗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妊娠反复丢失的临床应用.方法 78例妊娠10周内发生妊娠丢失的患者,孕前D-二聚体(D-D)值检测异常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妊娠丢失的健康妇女,检测D-二聚体值异常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继续妊娠率.结论 早期妊娠反复丢失者D-D异常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莲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07-2012年我国女性HIV/AIDS报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2007-2012年新报告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女性艾滋病防控工作重点.方法 收集“艾滋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2007-2012年HIV/AIDS报告病例及哨点监测系统孕产妇HIV抗体检出率资料,利用SP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2年我国女性HIV/AIDS报告病例数呈逐年增长趋势;西南、西北、华南和华中地区报告病例数较多;以20~39岁年龄组为主;婚姻状况多为已婚;文化程度多为小学或初中;15岁及以上年龄组以异性性传播途径为主;艾滋病监测哨点孕产妇HIV抗体阳性总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近年我国新报告女性HIV/AIDS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女性,尤其是20~39岁育龄妇女艾滋病防控工作.

    作者:李培龙;秦倩倩;王丽艳;丁正伟;陈方方;葛琳;崔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75例胎儿窘迫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窘迫临床相关因素和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12年4-9月六安市妇幼保健所175例胎儿窘迫的临床相关因素.结果 175例胎儿窘迫中,孕41周以上发生胎儿窘迫比例偏高;单纯合并脐带因素占24.00%,单纯合并羊水因素占24.00%,单纯产力因素占5.71%,综合因素占26.86%,原因不明占12.00%.分娩方式的选择对胎儿窘迫出生后结局有较大影响,阴道分娩发生新生儿窒息率较剖宫产高.结论 胎儿窘迫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旦发生对胎婴儿影响较大,故及时恰当地进行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提高人口质量.

    作者:李银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76例临床分析及围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危害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7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为观察组,297例普通型前置胎盘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保守性手术(局部缝扎、局部切除、宫腔填塞、子宫动脉结扎等)、产后出血、输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为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危害,应加强围术期管理;②子宫的保守性手术及子宫切除治疗均很重要;③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关键是掌握好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晓云;曹永利;王雪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宫腔镜联合宫内IUD及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宫腔粘连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对中重度宫腔粘连行粘连分离及宫腔重建术后联合宫内放置IUD及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对预防宫腔再粘连及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效果评价.方法 对2012年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通过B超、宫腔镜确诊5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粘连分离及宫腔重建后宫内放置IUD一枚,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雌孕激素.结果 56例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月经量42例,随访6个月妊娠者22例,复发8例.结论 宫腔镜下行粘连分离及宫腔重建术后联合宫内放置IUD及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能有效改善及恢复患者月经,提高妊娠率,并能较好的预防宫腔再次粘连.

    作者:吴宇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7644例孕中期产前筛查及确诊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对孕中期胎儿进行唐氏综合征(DS)、神经管缺陷(NTD)和18-三体综合征的筛查和诊断,减少患儿的出生.方法 对山东省滕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7644例孕15~20周孕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生化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游离雌三醇(uE3)浓度检测,利用配套软件计算胎儿患DS、NTD和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结果 筛查的7644例孕妇中,DS阳性421例,236例做确诊检查,阳性12例;NTD筛查阳性58例,5例确诊;18-三体综合征筛查阳性51例,35例做确诊检查,阳性1例.结论 孕中期进行产前筛查,可减少缺陷患儿出生率,具有重要社会价值.

    作者:马灿玲;张道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术中情况及处理对策,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比较1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61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凶险组胎盘粘连(或植入)、产后出血、术中输血及子宫切除率均明显高于非凶险组.结论 减少无指征剖宫产可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重视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提高认识,做好充分准备,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唐增军;霍琰;邢冀娟;刘素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02-2011年围产儿死亡回顾性分析

    目的 分析及研究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以提高围产保健的工作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 对北京市门头沟区2002-2011年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围产儿死亡率7.04%,死胎占66.26%,死产占6.75%,新生儿死亡占26.99%.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及死因为早产、胎儿畸形、妊娠并发症,死胎中以畸形、脐带因素为主,新生儿死亡以RDS及缺氧综合征为主.结论 加强孕期监护,预防早产,防止并发症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6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人工流产后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6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人工流产后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梗阻、月经不调、宫腔粘连及盆腔炎等均是继发不孕的原因,68例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输卵管梗阻30例,月经不调10例,宫腔粘连8例,盆腔炎11例.结论 人工流产是引起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临床给予有效的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从而有效降低人工流产继发不孕.

    作者:穆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耳别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耳别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3842例接受听力筛查的新生儿资料,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3~5d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左耳和右耳听力筛查,对筛查的通过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右耳筛查通过率为96.5%,左耳筛查通过率为95.1%,右耳通过率高于左耳.结论 耳别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有影响.

    作者:蔡燕娟;夏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胎盘绒毛膜炎与早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胎盘绒毛膜炎与早产的相关性.方法 将早产儿胎盘、绒毛膜、脐带(排除胎膜早破、多胎妊娠、羊水粪染、胎盘早剥等的胎盘及先天畸形胎儿的胎盘)列为研究组,将正常足月儿胎盘、绒毛膜、脐带(除外胎盘早期剥离及先天畸形、多胎妊娠、羊水粪染胎盘)列为对照组,于胎儿出生后常规行胎盘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300例,胎盘绒毛膜炎30例,对照组300例,胎盘绒毛膜炎6例,经x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盘绒毛膜炎与早产存在相关性.可对产妇加强孕期教育,在孕期积极治疗生殖道炎症,改善早产儿母婴结局.

    作者:陈琼;邵秀敏;陈小燕;尹云欢;曾碧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GnRH-α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增大子宫的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方法 11例宫腔深度>9cm子宫腺肌病患者,于月经周期第1~5天肌肉注射GnRH-α,每4周1次,每次注射前B超测量子宫体积及宫腔深度,至宫腔深度≤9 cm时,放置LNG-IUS.放置后3、6、12个月各复诊1次,观察疼痛评分(VAS)、月经量评分(PBAC)、子宫体积、宫腔深度变化.结果 放置LNG-IUS后6、12个月,患者VAS、PBAC、子宫体积和宫腔深度与联合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α联合LNG-IUS治疗增大子宫的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显著.

    作者:陶秀坤;苏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对胎儿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一种疾病.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伴有较高的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早发型和晚发型,对终末靶器官的损害不同,对胎儿结局的影响也不同.对新生儿的研究,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周西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06-2011年黔南州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黔南州孕产妇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为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黔南州2006-2011年死亡的孕产妇176例,回顾性分析孕产妇死亡的原因、构成及影响因素.结果 全州孕产妇死亡率由2006年117.66/10万下降至2011年的40.92/10万;其中死亡孕产妇176人,直接产科因素导致孕产妇死亡134人,间接产科因素死亡42人.孕产妇前4位死亡原因顺位依次为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妊娠合并症.结论 2006-2011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说明干预措施有效.今后仍应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强化县乡两级产科能力建设管理及人员培训,实行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转诊,建立有效的高危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对高危孕产妇准确诊断、及时转诊,提高产科危急重症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蓉;杨晓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在待产潜伏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潜伏期应用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的疗效.方法 将610例进入潜伏期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5例),观察组予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 mg和地西泮10 mg,对照组只予静脉推注地西泮10 mg,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潜伏期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分娩结局、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潜伏期时间及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产妇疼痛程度减轻(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应用在潜伏期能减轻产痛,促进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减低剖宫产率,且安全、可靠.

    作者:朱雪霞;周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哺乳期乳腺脓肿14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146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103例行脓肿切开引流,39例行脓肿穿刺,4例穿刺后转切开引流,术后均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 脓肿切开引流者愈合时间为15~60d,平均25d;穿刺者7~15天治愈,平均10d.结论 部分哺乳期乳腺脓肿可经多次穿刺抽吸治愈,穿刺抽吸较切开引流愈合快,痛苦小;细菌培养显示,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感染,青霉素耐药者多,预防及治疗中头孢类抗生素当为首选.

    作者:韩红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405例婴幼儿气质分析

    目的 探讨广州市海珠区0~3岁婴幼儿的气质特点和分布类型,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中塑造儿童积极气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婴幼儿405例.应用4个月~12个月婴幼儿气质问卷、12~36个月婴幼儿气质问卷表进行调查、上海惠诚公司儿童气质软件测评分析.结果 405例婴幼儿的气质类型易养型和中间型为主,其中男童以易养型为主;女童以中间型为主;男童和女童在活动水平、坚持性、反应阈等气质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婴儿组与幼儿组在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及适应性方面有较明显的差异.结论 405例婴幼儿的气质类型是平易型,部分气质维度与年龄、性别有关.医务人员应根据气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教育方式,指导家长合理进行早期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李玉红;周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02-2012年辽宁省朝阳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防治概况

    目的 了解辽宁省朝阳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及相关遗传代谢病的诊疗概况.方法 2002-2012年朝阳地区共分娩新生儿302 309名,参加筛查新生儿270 289名,通过采集新生儿生后72h足跟血滤纸干血斑标本,检测其促甲状腺素、苯丙氨酸水平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筛查(PKU),凡筛查阳性者按疾病诊疗常规进行诊治.结果 朝阳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89.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检出率分别为1/4505、1/7113.结论 ①朝阳市CH发病率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PKU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治疗,提高患儿家长依从性对避免患儿智力发育残疾是非常重要的.③必须规范技术服务流程、严格质量管理,保证筛查安全,使其广泛普及和持续发展.④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农村新生儿免费筛查,患儿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有效提高筛查率和持续治疗率,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

    作者:赵桂杰;谷梅;孙晶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