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联合宫内IUD及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宫腔粘连56例临床分析

吴宇碧

关键词:宫腔镜, 宫腔粘连, 宫内IUD, 激素周期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对中重度宫腔粘连行粘连分离及宫腔重建术后联合宫内放置IUD及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对预防宫腔再粘连及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效果评价.方法 对2012年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通过B超、宫腔镜确诊5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粘连分离及宫腔重建后宫内放置IUD一枚,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雌孕激素.结果 56例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月经量42例,随访6个月妊娠者22例,复发8例.结论 宫腔镜下行粘连分离及宫腔重建术后联合宫内放置IUD及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能有效改善及恢复患者月经,提高妊娠率,并能较好的预防宫腔再次粘连.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针对慢性炎症引起输卵管阻塞而致不孕症,探讨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积累的一套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即以中药为主药,西药为辅助,加以理疗,三者协同起作用.结果 统计1993年1月-2010年12月在山东省潍坊心脏病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不孕症患者,其中67例为输卵管慢性炎症阻塞引起,治疗成功43例,失败24例,治愈率64.1%.结论 此方法简单,不需手术,基本上无痛苦,经济负担少,患者及家属极易配合,对惧怕手术的患者、缺乏腔镜手术条件的医院及贫困地区皆适宜开展此疗法.

    作者:李瑞英;张晓燕;王永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途径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CSP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和/或超声监测下清宫术,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和/或超声监测下清宫术,妊娠病灶切除术+子宫瘢痕修补术治疗CSP,比较不同途径治疗CSP的临床疗效.结果 10例患者予MTX+米非司酮/+清宫术,9例患者行UAE+清宫术,2例患者行妊娠病灶切除术.结论 CSP呈上升趋势,治疗方式应采取个体化的原则.MTX+米非司酮+清宫术、UAE+清宫术,是安全有效的CSP治疗方法,积极行妊娠病灶切除可缩短治疗周期,疗效确切.

    作者:黄睿;邱娜璇;陈达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作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行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产后42d自愿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25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进行一般产后健康教育,治疗组:使用产后盆底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2组均于产后6月随访,并评价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 治疗组盆底功能恢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过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有效恢复盆底功能,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吴燕萍;王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对盆腔脓肿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行手术对盆腔脓肿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搜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盆腔脓肿经腹腔镜治疗4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2010年2月之前收治的盆腔脓肿经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4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的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慢性盆腔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研究组无切口感染病例发生,对照组共发生切口感染5例;研究组术后慢性盆腔痛的并发例数较对照组少.结论 腹腔镜对盆腔脓肿的近远期效果均较好.

    作者:林铁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脐血PAI-1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研究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浆、脐血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的变化,探讨PAI-1与妊娠期糖尿病及胎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糖尿痛家族史、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55例GDM孕妇(研究组)和55例健康孕妇(对照组)血浆及脐血中PAI-1的含量.结果 ①GDM组血浆PAI-1均值(328.46±20.91)μg/L,健康孕妇组血浆PAI-1均值(198.68±13.65)μg/L.GDM组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GDM组脐血PAI-1均值(311.55±18.96)μg/L,健康孕妇组脐血PAI-1均值(201.71±19.23)μg/L.GDM组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DM孕妇血浆及脐血PAI-1显著升高,与发病有相关性,可能参与调控胎儿生长发育.

    作者:周荣生;谢穗;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绝经后妇女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患者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应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后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94例绝经后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常规抗生素类药物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抗生素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雌激素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泌尿系统感染控制时间、尿常规检测恢复正常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和治疗后病情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小剂量雌激素对绝经后泌尿系统反复感染的患者实施预防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武孟香;许燕丽;曹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方法 将2011年3-6月在鹤壁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剖宫产产妇2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33例,观察组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剖宫产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护理干预可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早期妊娠反复丢失低分子肝素治疗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早期妊娠反复丢失的临床应用.方法 78例妊娠10周内发生妊娠丢失的患者,孕前D-二聚体(D-D)值检测异常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妊娠丢失的健康妇女,检测D-二聚体值异常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继续妊娠率.结论 早期妊娠反复丢失者D-D异常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莲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耳别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耳别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3842例接受听力筛查的新生儿资料,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3~5d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进行左耳和右耳听力筛查,对筛查的通过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右耳筛查通过率为96.5%,左耳筛查通过率为95.1%,右耳通过率高于左耳.结论 耳别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有影响.

    作者:蔡燕娟;夏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行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A组),30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B组),30例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C组).对比三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B组和C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体温恢复较快、肛门排气早、疼痛明显减轻、住院时间短.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极大地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春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治疗一直是妇科医师关注的问题,目前治疗方案包括三方面:①药物治疗,包括西药和中药;②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目前以腹腔镜手术为主;③腹腔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通过临床调查研究和大量文献报告,对EMs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报告.

    作者:李慧;廖碧翎;李嘉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变化对细胞炎性因子IL-1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气腹压力对细胞炎性因子IL-1的影响.方法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诊治的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高气腹组(15 mmHg)、中气腹组(12 mmHg)、低气腹组(9mmHg),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和比较术中、术后血清IL-1水平.结果 与低气腹组相比,术中高气腹组、中气腹组血清IL-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中气腹组、低气腹组相比,术后高气腹组血清IL-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中低气腹压力对组织损伤相对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路凌辉;柳书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宫腔镜联合宫内IUD及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宫腔粘连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对中重度宫腔粘连行粘连分离及宫腔重建术后联合宫内放置IUD及雌孕激素周期治疗,对预防宫腔再粘连及促进子宫内膜生长的效果评价.方法 对2012年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通过B超、宫腔镜确诊5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粘连分离及宫腔重建后宫内放置IUD一枚,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雌孕激素.结果 56例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月经量42例,随访6个月妊娠者22例,复发8例.结论 宫腔镜下行粘连分离及宫腔重建术后联合宫内放置IUD及雌孕激素周期治疗,能有效改善及恢复患者月经,提高妊娠率,并能较好的预防宫腔再次粘连.

    作者:吴宇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GnRH-α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增大子宫的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方法 11例宫腔深度>9cm子宫腺肌病患者,于月经周期第1~5天肌肉注射GnRH-α,每4周1次,每次注射前B超测量子宫体积及宫腔深度,至宫腔深度≤9 cm时,放置LNG-IUS.放置后3、6、12个月各复诊1次,观察疼痛评分(VAS)、月经量评分(PBAC)、子宫体积、宫腔深度变化.结果 放置LNG-IUS后6、12个月,患者VAS、PBAC、子宫体积和宫腔深度与联合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α联合LNG-IUS治疗增大子宫的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显著.

    作者:陶秀坤;苏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5902例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青岛市妇科常见病的现状,为妇科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妇科病普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902例普查者中患病率为54.25%(3202/5902),发病前5位的疾病为:乳腺疾病(25.03%),宫颈炎(21.35%),子宫肌瘤(15.25%),附件炎(4.61%)和阴道炎(2.73%).结论 乳腺疾病、生殖道感染及子宫肌瘤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重视妇科病普查,系统、规范的治疗妇科常见病,对高发年龄段的妇女进行重点干预,对降低妇科疾病的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玉华;王升华;张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11年度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运营情况调查分析报告——第一部分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情况

    1 背景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与管理,根据卫生部妇社司关于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项目的总体思路,引导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健康发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自2005年开始,已经连续8年组织开展了对前一年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资源与营运状况监测(简称机构监测)调查工作.机构监测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全国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相关信息的网络报告,建立全国妇幼保健机构资源数据库,动态掌握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自身规范化建设提供指导信息,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持续的信息支持.至2012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0余所妇幼保健机构参与了监测,现对监测数据的概括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长葛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60例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和观察组(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每组各8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所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乳腺癌患者发生妇科肿瘤情况的随访研究

    目的 研究乳腺癌与妇科肿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以及雌激素相关良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03例乳腺癌患者,经随访调查,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目前的生存状况,以及其患妇科肿瘤情况,进一步揭示乳腺癌患者发生妇科肿瘤的危险性是否增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 603例乳腺癌患者中共随访调查到548例,放弃治疗2例,其中手术治疗并规律化疗464例,口服他莫昔芬半年以上者237例,截至到随访日期死亡病例29例;患卵巢癌3例,输卵管癌1例,子宫内膜癌9例;卵巢囊肿14例,子宫肌瘤50例,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增生3例.结论 乳腺癌与妇科肿瘤之间存在共同的高危因素,如遗传因素以及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暴露等环境因素.

    作者:郭宏霞;王淑珍;崔秀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在待产潜伏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潜伏期应用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的疗效.方法 将610例进入潜伏期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5例),观察组予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 mg和地西泮10 mg,对照组只予静脉推注地西泮10 mg,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潜伏期时间、第一产程时间、分娩结局、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潜伏期时间及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产妇疼痛程度减轻(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地西泮应用在潜伏期能减轻产痛,促进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减低剖宫产率,且安全、可靠.

    作者:朱雪霞;周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 探讨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发生机制、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1月-2013年1月,妇科腹腔镜术后发生的5例围术期肺水肿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救治经过,对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急性肺水肿发生机制、原因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4例经积极常规药物抢救处理,1例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用药同时果断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全部抢救成功.结论 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术后急性肺水肿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很快得到良好控制,对重度肺水肿患者尽快纠正低氧血症、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重症急性肺水肿发作的有效措施,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敏莉;李光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