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萍
目的 探讨晶体脱位摘出及人工晶体睫状沟巩膜缝合固定术的安全有效方法.方法 对27例晶体脱位行晶体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巩膜缝合固定术.结果 27例术后视力提高25例,术后视力不变1例,下降者1例.结论 摘出脱位的晶体、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巩膜缝合固定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晶体脱位方法.
作者:黄雄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1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和50例非脑梗塞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 脑梗塞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16%,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LDL升高、高纤维蛋白原是老年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塞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焕章;周丹;李洪;凌紫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可造成肝细胞损伤,使得糖代谢发生障碍,在部分患者可导致高血糖或低血糖,当合并2型糖尿病后,可使病情加重,使老年患者的治疗变得更棘手.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老年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云;李峰;华志芳;曹明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及评价解郁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治疗组(中药)30例.对照组(多潘立酮)27例,疗程2周.治疗前后作自身对照.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46.67%.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率18.51%,总有效率51.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陈雄;陈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院前急救也称为现场急救,它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院内急救、重症监护密切联系,它的目的是更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病和应对灾难性事件.为了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应急急救能力,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影响院前急救的各种原因及防范对策.
作者:朱洁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精神病人发病后往往表现为生活不知自理、拒食,从而导致身体虚弱,特别是合并有躯体疾病和出现药物副作用时,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近年来,我院住院精神病人输液量逐渐上升.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精神病人输液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避免了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现将我们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美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患者,按Neer分类,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7例.结果 随访6~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3~8个月.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1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6.15%.结论 解剖钢板内固定是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谭仁林;兰祖秀;杨家林;王照卿;程勇;兰耿亮;韩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分别用于无痛人流中的临床效果、副作用发生率.方法 选择早孕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的孕妇69例,随机分三组,每组23例.Ⅰ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为长托宁组,Ⅲ组为阿托品组.观察三组手术时HR、SBP、DBP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用药后与基础值比较,Ⅰ组HR、SBP、DBP显著下降(P<0.01),Ⅲ组HR、SBP、DBP显著升高(P<0.01),Ⅱ组HR、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病人在用药后、扩官时、吸宫时3个时点HR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Ⅰ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高、官口松弛发生率低(P<0.01);Ⅰ组术后官缩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Ⅱ、Ⅲ组(P<0.01或P<0.05).结论 长托宁用于无痛人流中,降低了术中风险,有利于提高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性,优于阿托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庞德春;潘丽远;林丽珠;范海鸥;邓梅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Ie bowel syndromè,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目前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了.IBS在全球人群患病率较高,且有逐年增加趋势,对生活质量影响大[1],医疗费用较高[2].目前胃肠病学及流行病学专家从流行病的多个层面对IBS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可以为IBS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潘小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观察p53基因在翼状胬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翼状胬内的发病与凋亡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5例翼状胬内组织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选用正常眼鼻侧结膜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后常规HE染色和p53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实验数据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实验组中的p53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翼状胬肉病变发展的早期可能存在着p53基因的突变,从而使正常p53肿瘤抑制基因作用丧失,导致结膜组织过度增殖及胬肉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的侵袭.
作者:何文林;王利华;陈容森;高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药物人工流产术后会伴发药物人流不全、蜕膜残留、宫腔内有淤血块等,并发宫颈妊娠临床少见.笔者总结1例药物人流术后继发宫颈妊娠诊治经验,探究误诊原因,以引起妇产科医师注意.
作者:潘海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脑卒中后由于脑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可造成肢体偏瘫、麻木等运动和感觉障碍,并可使患者出现失语症状,据资料统计,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为20%~30%[1].失语症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写字能力下降,从而无法或不便与人进行交流,影响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我科于2007年5月~2009年2月,选择32例住院脑卒中伴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英华;冯鹏雄;郑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指子宫以外的妊娠,宫颈妊娠不包括在内,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可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发生急性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近来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
作者:勇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49例AMI患者于入院后当天及第7天、4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血清IL-10水平.结果 AMI患者第1天血清IL-10显著高于第7天及对照组,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AMI患者IL-10升高,提示IL-10可能参与了AMI的形成和发展,它可作为AMI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作者:唐剑;张康;莫丕立;陈永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实验室制备和应用的简易实用方法.方法 将经确认的高效价抗-HIV阳性血清用小牛血清按1:1、1:2、1:4、1:8、1:16、1:32、1:64稀释并测定OD值,计算其平均值(-x)、标准差(s)及变异系数(CV).结果 20个测定值S/CO值的相关值-X=1.91,s=0.155,CV=8.1%.结论 实验室自制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可用于监测抗-HIV试验的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
作者:黄晓群;庞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术前吸入薄荷水或布地奈德对气管插管后咽喉部黏膜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非咽喉气管手术的插管全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薄荷水组(A组,术前雾化吸入1.667%浓薄荷水1ml加生理盐水3ml混合液)、布地奈德组(B组,术前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ml加生理盐水2ml混合液)、对照组(C组,术前雾化吸入生理盐水4ml),每组40例.记录术后2、24、72h患者咽痛、喉充血水肿、声嘶、呼吸困难、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及黏膜反应分级.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A组和B组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黏膜反应分级均明显低于C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黏膜反应分级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吸入薄荷水或布地奈德可减少气管插管后咽喉部并发症的发生,对插管后咽喉部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论;刘志群;郭能起;欧赋斌;戚志超;梅全喜;钟希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繁多,菌种也复杂,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与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高压氧舱进行空气微生物检测,连续两年每月检测2次,(消毒前、消毒后),有时不定期增加检测,共96次,根据实际检测数量统计,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龙显科;汤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贵州彝族、白族面部特征出现率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按邵泉清<人体测量手册>和吴汝康等编的<人体测量方法>方法和标准,调查了879人彝族、白族(其中彝族472人、白族407 人)6对遗传性状,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贵州彝族、白族鼻翼比眼间距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上唇高度和耳廓外展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彝族性别间眉毛、上唇高度(P<0.01)和口裂宽度(P<0.05)差异有显著性,白族男女间眉毛、耳廓外展度和上唇高度(P<0.01或P<0.05)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 贵州彝族、白族面部特征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作者:张庆忠;宋国琴;余跃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临床BPH一旦发生,常需手术治疗.一个世纪以来,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虽然手术效果好,病死率不高,但仍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寻找一种有效而又安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既能防止疾病的发展,又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则面对唯有手术而别无选择的老年患者也将是一个非常值得庆幸的消息.
作者:罗择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三种血糖稳定剂抗葡萄糖酵解的稳定效果.方法 对72例受检者血液标本,分别测定其普通肝素锂抗凝管、氟化钠-草酸钾抗凝管、D.L甘油醛肝素锂抗凝管、分离胶采血管在25℃室温放置0、1、2、4、8、12、24、48h和不及时离心的分离胶-促凝剂采血管各时段的血糖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Oh测定值比较,在24h、48h血糖测定值逐渐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油醛抗凝管在24h内血糖测定值稳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8h血糖测定值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时段的三种血糖稳定剂与Oh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作为血糖测定稳定剂甘油醛起效快,稳定时间长,优于氟化钠-草酸钾,而分离胶-促凝剂管必需及时离心,各有优缺点.建议依据本院血样运送情况和检验目的 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管.
作者:甘志远;韦志福;谢乃星 刊期: 2009年第03期